谁应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MALDI研究的竞争视角_质谱仪论文

谁应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MALDI研究的竞争视角_质谱仪论文

诺贝尔化学奖究竟应该授给谁?——MALDI的研究发表竞争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诺贝尔论文,透视论文,给谁论文,竞争论文,化学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062(2009)05-0069-07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给美国的约翰·芬恩(John B.Fenn)、日本的田中耕一和瑞士的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üthrich),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所作的开创性贡献。但是,不少欧美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德国学者夏埃尔·卡拉斯(M.Karras)和弗伦茨·希伦坎普(F.Hillenkamp)研究出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MALDI)法比田中的有效得多,对生物大分子研究的贡献也比田中大,为何诺贝尔化学奖没有授给他们?[1]该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怎么会引起这样的争议?

由于未见有学者深究过这一问题,故本文拟围绕这个问题具体考察一下田中以及卡拉斯和希伦坎普20世纪80年代展开MALDI研究的经纬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发表情况,以拨开历史迷雾看看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评审是否真的出现了失误。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试图对田中这位非西方出身,只有大学本科学历,且无SCI论文的企业低阶工程师最终脱颖而出,荣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事的意蕴进行一些初步分析。

一 田中从事MALDI的开发经纬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日本医疗器械和分析仪器生产商岛津制作所从事了一系列激光技术应用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因此迫切希望将这些知识资本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他们1982年初得知70年代末德国厂家已经开始研制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质谱仪信息后,决定马上启动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LDI-TOF)质谱仪项目研究。因为岛津70年代初已经引进生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并在质谱仪生产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LDI- TOF质谱仪研制入手,将激光技术积累与质谱仪生产技术积累结合起来,对岛津来讲,不失为一项最佳选择。[2]

LDI- TOF质谱仪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用高能脉冲激光照射试样,使一些分子摆脱周围分子的吸附成为分子单体,并迅速转换成离子;然后再利用在同一电场中质量小的离子比质量大的离子飞得快的原理,通过测量离子在同一电场中飞行相同距离所需时间的长短来甄别离子质量的大小。[3]不难看出,开发这种质谱仪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受检物质的完整分子离子的形成;二是各种质量的离子在电场中飞越同一距离所需时间的精确测定。

1983年4月,田中耕一从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学系本科毕业后来到岛津,并被安排到LDI- TOF质谱仪研究项目组从事试样的激光解吸电离研究。[4]26。分子量小的物质,其单个分子离子很容易获得;分子量大的物质,如果容易气化挥发,其分子离子也不难获得。问题是分子量大且不易挥发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分子,人们很难获得其单个分子或离子,使用激光解吸电离法也不例外。因为用高能激光照射不易挥发的化合物,特别是分子量比较大的化合物,其分子在获得足以克服分子间结合力所需能量前,会在一些弱结合键处发生裂解反应,因而很难获得完整的分子离子。而田中要解决的正是这一难题。

1978年,珀苏穆斯(M.A.Posthumus)等人利用高能脉冲激光束直接照射试样使一些生化小分子成功地转换成了离子。[5]此后,学界便开始围绕激光解吸电离问题展开了研究竞争。[6]不过,人们当时多采用硬激光解吸电离法,也即直接用激光照射试样以获取分子离子。与此同时,从事激光解吸电离研究的科学家们还面临着另外一场竞争,即高速原子轰击(FAB)法的竞争。1981年巴伯(Michael Barber)教授等人使用高速原子轰击缓激肽使其离子化取得了成功。[7]但是,很多物质根本无法使用这种FAB法实现气化电离。后来,Barber教授偶然发现该方法对油状化合物的离子化比较有效,进而想到了在受检物质中添加甘油类液态基质以缓和高速原子的冲击,促进试样的气化电离。[8]这种使用液态基质的FAB法对田中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田中对有可能作为试样基质的上百种物质进行了测试,但结果都不理想。多数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分子量比较大的有机化合物添加这些基质后照样会在红外脉冲激光的照射下发生裂解反应。这使化学知识有限的田中深感困惑。之后,项目组成员、应用物理专业出身的吉田佳一于1984年7月提议,使用易吸热升温的金属钴的超微粉末作为基质试一试。[9]133

钴超微粉末是一种刚刚问世的纳米材料。由于欧美的纳米技术应用研究基本上都是在1985年富勒烯被发现后才开始启动的,所以那时只有日本才能生产这种新型材料。正因为如此,金属钴的超微粉末被称作为“日本粉”,价格非常昂贵。这种直径只有30纳米的超微粉末,比表面积大,热容量小,升温速度极快。田中首先使用常用有机溶剂丙酮将其悬浮,然后将其混合液添加到试样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钴超微粉末确实可以帮助一些分子量比较大的有机化合物快速气化电离。[9]133-137不过,运用这种方法,田中1984年夏只实现了对分子量在1.5kDa(千道尔顿)左右的有机化合物离子的有效检测。即便如此,它已创下了世界最高纪录。不过,他当时并没有公开发表这一研究成果。

1984年10月后,在岛津制作所的持续支持下,田中用钴超微粉末作为基质进行了一系列激光解吸电离试验,并观察到了分子量达2kDa的PEG离子。可是,此后一段时期无论他怎么改变实验条件,都无法使分子量在2kDa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完整地转换成离子。1985年2月下旬,每日都在不停地做实验的田中误将甘油当成了自己要取的丙酮倒入了放有钴超微粉末的试管,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出现失误了。幸运的是,田中没舍得将甘油和钴超微粉末的混合液倒掉,而且十分好奇地将其倒入准备测试的维生素B12之中,并进行了带有多重偶然性的实验,结果检测到了热稳定性非常差的维生素B12分子的离子峰。[10]这样,一个意外的失误在田中这里演变成了一项重大的发现。

偶然发现甘油和钴超微粉末的混合物有助于大分子的激光解吸电离后,田中通过改变甘油和钴纳米粉的配比、基质与试样的混合方式、激光照射强度等条件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于1985年4月成功地检测到了质荷比达4000的离子。[11]其后,项目组对质谱仪实验装置进行了全面升级。利用改造后的质谱仪实验装置,田中又先后检测到了分子量达14.3kDa、25.7kDa的完整蛋白质分子。后来,他又乘胜追击于1985年底检测到分子量达34.5kDa的羧肽酶分子的离子峰。[10]210-211这一系列研究表明,生物大分子完全可以通过添加基质的方式使用激光解吸电离法完整地转换成离子。不过,田中所在的项目组当时把这种方法称作为“软激光电离法”,而不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法。

二 MALDI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

1986年4月,田中所在的五人项目组宣布解散。在项目组解散前的1985年8月,岛津制作所以项目组组长吉田多见男和田中耕一联名的方式,向日本国家专利局递交了名为“激光离子化质谱仪用试样调制方法及试样支架”的专利申请;并以吉田多见男为首的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名义,向日本国家专利局递交了“飞行时间质谱仪”的专利申请。[12]此前,岛津制作所还于1985年2月为吉田佳一申请了一项有关使用钴超微粉末作基质以促进激光解吸电离的日本专利(JP01731501)。不过,岛津制作所并没有为田中等人在国外申请有关“软激光电离法”方面的专利,以致日本企业后来在研制激光解吸电离质谱仪时无法绕开使用基质辅助这项基础专利的保护问题,而欧美企业却可以不受拘束地在田中的发明基础上研制新型的MALDI质谱议。这为欧美的质谱仪生产商后来居上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质谱仪项目组解散后,岛津制作所决定将田中从当时的中央研究所调到生产事业部门主要从事MALDI-TOF质谱仪的实用化研究,课题组其他成员则留在中央研究所从事准分子激光医疗器械的基础研究。[2]

1986年5月田中调到生产事业部门后,一边了解、熟悉生产现场,一边同生产技术人员一起琢磨如何进一步改进由中央研究所移交过来的质谱仪实验装置的性能。[13]运用进一步改进后的质谱仪装置,田中先后将分子量达72kDa、100kDa的蛋白质分子成功地转换成了离子。[2]这一时期,田中还发现,将钴超微粉末和甘油的混合液直接喷射到一些生物大分子试样表面后,也可改善激光电离效果。1987年6月,他及时地对这项发现进行了总结,并向日本国家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JP02569570)。同时,他还递交了另外两项与质谱仪结构以及激光发生器有关的专利申请。[12]

由于质谱仪课题组解散前夕申请的两项专利于1987年2月获准公示,岛津制作所已没有必要再限制原课题组成员适当公开相关研究内容;再者,岛津制作所已经决定投产MALDI-TOF质谱仪,从销售策略上讲也有必要提前向未来的用户——国内外的质谱学专家宣布相关信息。因此,田中和原质谱仪项目组的其他四名成员获得岛津公司的批准,参加了1987年5月在京都召开的日本质谱学联合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原项目组五名成员各以第一署名人的名义联合发表了1篇论文,其中第一署名人为田中的论文题目是“激光电离飞行时间型质谱仪的开发Ⅳ——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拟似分子离子的生成”。[14]这是田中第一次公开以第一作者的名义发表学术论文。在这篇处女作中,田中等人首次公开将易吸热升温的固体物质粉末和FAB法中所使用的液体基质混合后添加到有机化合物中,可以使分子量超过10kDa的分子完整转换成离子的研究信息。

紧接着,田中又于1987年9月参加了在日本宝塚市召开的第二届中日质谱学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中方人员有28人,日方则有60人参加。除此之外,会议组织者还邀请了数名美国和德国的著名质谱学专家参会交流。[15]会议期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科特(Robert J.Cotter)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电离时,等离子解吸法可能比激光解吸法更有效。当时,田中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教授就是著名的TOF质谱仪权威,尽管自己只是一个本科毕业生,而且英语也不太好,但他还是以初生牛犊不畏虎之势进行了反驳,并向科特教授出示了自己一年前使用MALDI法对蛋白质展开研究时所获得的质谱图。科特听后惊叹不已。回国后,科特教授迅速向欧美同行通报了田中在蛋白质分子激光解吸电离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从而引起了包括德国的希伦坎普教授和卡拉斯教授在内的众多质谱学家的关注。[9]56-58第二届中日质谱学讨论会结束后出版了一本论文集,该论文集收录了田中和原课题组成员联合提交的一篇题为“使用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高分子的检测”的英文会议论文。[16]

除科特教授外,担任第二届中日质谱学讨论会大会秘书长的大阪大学副教授松尾武清也对田中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国外科研成果优先权之争甚为熟悉的松尾特意叮嘱田中赶快将自己的研究结果整理成英文论文投给正式期刊。由于田中在企业工作,发表论文的动力不足,再说写英文论文又非常耗时,故田中对此没有太在意。在松尾的再三催促下,1988年6月,田中总算和同事们一起整理出了一篇题为《利用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对质荷比高达10万的蛋白质以及高分子聚合物进行的分析》的3页英文论文。[9]58-60当时,英国的《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质谱快报)》杂志创刊还不满两年,稿件积压得不多,加上松尾又是该杂志的编委,所以田中把论文投给了《质谱快报》。松尾6月6日接到稿子后,当即对其进行了主办人评议(sponsor referee)。[2]两个月后,也即1988年8月《质谱快报》便刊发了田中等人的论文。[17]尽管《质谱快报》当时并未被SCI论文数据库收录,但田中很大程度上却是因在其上面发表的那篇论文而于2002年登上了诺贝尔化学奖领奖台。

三 德国学者同期进行的MALDI研究

当田中使用项目组研制的MALDI- TOF质谱仪实验装置对不易挥发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激光解吸电离研究时,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希伦坎普教授、卡拉斯教授等也在进行着激光解吸电离基础研究。希伦坎普和卡拉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用紫外线激光照射氨基酸混合物时,除吸收紫外线激光能量的氨基酸,如色氨酸分子等被转化成离子外,不吸收紫外线激光能量的氨基酸,如丙氨酸分子也被转化成了离子。[2]希伦坎普、卡拉斯认为,那些不吸收紫外线激光能量的氨基酸分子之所以能被电离,是因为其中混有能够有效吸收紫外线激光能量的氨基酸。在这里,色氨酸发挥了促进丙氨酸离子化的作用。1985年4月,希伦坎普、卡拉斯等将此项研究成果整理成文投给了美国著名的《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杂志。后来,根据同行评议的修改建议,希伦坎普、卡拉斯等又对论文进行了一些修改。1985年7月完成的修改稿最终刊登在当年12月的《分析化学》第57卷14期上。在文章中,希伦坎普、卡拉斯等首次将自己的激光电离法称作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法”。[18]

虽然1985年2月,田中在从事激光解吸电离实验研究时,已经开始使用钴超微粉末和液态甘油的混合物作为基质,并于1985年4月使用这种基质成功地检测到了质荷比达4000的离子,但他们仅在1985年8月申请了一项日本专利,并没有以论文的形式公开自己的研究结果。这样,1985年7月修回、当年12月刊发的希伦坎普和卡拉斯等人的文章便被认为是最早公开的有关MALDI的研究成果。实际上,田中本人也承认这一事实。[19]253不过,他在1988年投给《质谱快报》的论文中并没有提及希伦坎普和卡拉斯1985年的这项研究。

此后,希伦坎普和卡拉斯等利用可吸收紫外线激光能量的小分子有机酸作为基质对维生素B[,12]蜂毒肽等展开了激光解吸电离研究。[20]从该研究小组1987年发表的论文来看,那时,他们还没有对蛋白质进行过激光解吸电离研究,至少是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科特教授1987年9月通报的田中利用“软激光电离法”成功地实现了蛋白质分子的解吸电离的信息,对他们的振动非常大。[9]65随后,希伦坎普和卡拉斯便开始加快研究进度,向蛋白质分子的激光解吸电离问题发起了挑战。不过他们仍然使用有机酸作为基质,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使用价格昂贵的、且只有日本才能生产的钴超微粉末之类的纳米材料。

1988年春,希伦坎普和卡拉斯使用可快速吸收紫外线激光能量的尼克酸作基质,成功地使溶菌酶、胰蛋白酶分子转换成了离子,并获得了多枚质谱图。同年5月16日,希伦坎普和卡拉斯快速地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文投给了美国的《分析化学》。[21]。很明显,这篇论文的投稿日期比田中投给《质谱快报》的那篇要早将近一个月,但这篇文章的修回日期是7月5日,比田中的晚了一个月。而且,《分析化学》1988年10月才正式刊登两位教授的论文。即两位教授的论文出版日期也比田中的晚了两个月。由于希伦坎普和卡拉斯将论文投给《分析化学》之前,已经从科特教授那里获悉田中等人1987年在第二次中日质谱学讨论会上发表的研究结果;巧的是,科特教授的夫人马里兰大学教授凯瑟琳(Catherine C.Fenselau)也是搞质谱学研究的,而且她还是《分析化学》杂志的编委。[2]因此,希伦坎普和卡拉斯两位教授在文章中介绍研究背景时理所当然地提到了田中1987年在蛋白质分子激光解吸电离研究上所取得的进展。这表明,两位教授承认田中在蛋白质激光解吸电离方面的研究要早于自己,但他们在从事蛋白质激光解吸电离研究时所使用的基质与田中的完全不同。对于两位教授实事求是的作风,日本学者后来给予了高度评价。[22]670

由上可知,导致MALDI法被发现的路径事实上有两条。田中主要是从高速原子轰击法使用液态基质作缓冲剂这里获得启发,从而研制出了由钴超微粉末与液态甘油混合组成的基质。希伦坎普和卡拉斯则是在实验中发现,不吸收激光能量的氨基酸和吸收激光能量的氨基酸混合在一起后,不吸收激光能量的氨基酸也能被离子化,于是想到用吸收激光能量的液态有机化合物作基质来解决一些不易吸收激光能量的物质分子的电离问题。尽管这两条路径都是在1985年被发现的,但是希伦坎普和卡拉斯当年就以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而田中1985年只是在国内专利申请报告书中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至于公开发表则拖到了1987年。因此,美国质谱学会(ASMS)只将希伦坎普和卡拉斯视作为MALDI法的发明人,并于1997年授予其杰出贡献奖,田中则无缘获此殊荣。两种基质技术相互竞争的结果是,20世纪90年代生产的MALDI质谱仪大都采用价格低廉的有机酸作为基质。[23]

四 田中获诺贝尔奖引起的争议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田中耕一等三人将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此举令日本朝野感到十分意外。日本政府科技部门的高级官员从未听说过田中耕一这个人。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化学学会会长野依良治也不知道他有这个同行,而且在日本化学学会的名册上也没有找到田中的名字。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白川英树同样不知道田中耕一是谁。甚至连田中本人接到获奖通知电话后也感到纳闷,自己怎么可能会获诺贝尔化学奖?一定是有人在同他开玩笑。[24]10-14

欧美学者得知田中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消息后同样感到大惑不解。一些学者甚至公开对田中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公正性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田中发明的软激光解吸电离法与希伦坎普和卡拉斯发明的MALDI法是有差异的。前者使用的是价格昂贵的钴超微粉末和甘油的混合液,后者使用的是价格低廉的有机酸。而且,今天,人们在从事生物大分子研究时大多使用希伦坎普和卡拉斯发明的使用廉价的有机酸作基质的方法,而不是田中发明的使用钴超微粉末与甘油的混合液作基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希伦坎普和卡拉斯两位教授一直在从事MALDI研究,他们对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研究的贡献远大于田中,在国际质谱学界也享有崇高的声誉。因此,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给希伦坎普和卡拉斯,比授给名不见经传的田中这位主要从事MALDI质谱仪产品开发的工程师更合情理。至少在给田中授奖的同时,不应遗漏德国的两位学者。[25]

的确,虽然田中很早就发现使用钴超微粉末与甘油的混合液作基质有助于促进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激光解吸电离,但他作为企业的研发人员,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很晚才将自己的职业研究成果向科学共同体予以公开,以致希伦坎普和卡拉斯得以抢先发表自己的MALDI研究结论。这样一来,按照无私利性的论文优先于专利的评判原则,田中充其量只能算作从事MALDI研究的先行者,而不能称作为MALDI法的发明人。不过,无论是从实验研究,还是从论文发表来看,田中都称得上是使用MALDI法对蛋白质分子展开卓有成效研究的第一人。而且,1988年10月的美国《分析化学》足以证明,希伦坎普和卡拉斯使用MALDI法对蛋白质分子进行的质谱分析受到了田中的影响。

必须注意的是,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欲奖励的是“针对研究诸如蛋白质之类生物大分子的有效分析方法”的开发,而不是单纯地奖励MALDI法的开发。[26]这一点,从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奖主题“针对生物大分子识别与结构分析的方法的开发”也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这里所讲的“识别”主要是指对生物大分子的质量,也即分子量的测定。至于“结构分析”主要是指生物大分子中的原子空间位置的确定。是故,该年的化学奖最终分成了两个子奖励项目。一是“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用软解吸电离法的开发”;二是“测定液相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用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的开发”。第一项又被进一步分解为:使用脉冲激光技术的“软解吸电离法的开发”与使用电喷雾技术的“软解吸电离法的开发”。不过,两者都必须是针对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这个目的开发的方法。

尽管后来希伦坎普和卡拉斯开发出来的有机酸基质占据了主导地位,取代了田中当初所使用的基质,但是,谁也无法否认,是田中率先使用MALDI法对蛋白质分子进行质谱分析的这一基本事实。也就是说,第一个打开使用MALDI法对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行质谱分析新领域大门的人不是别人,而是田中。即使田中在该领域只迈出了小小的一步,后面的100步都是由希伦坎普和卡拉斯走过来的,然而田中这一步却实现了由0到1的历史性突破。而诺贝尔奖欲鼓励的正是这种原始性创新。虽然诺贝尔(Alfred Nobe)曾在其遗书[27]中嘱咐,化学奖可以用来奖励那些作出重大改良贡献的人,也即不用像物理学奖以及生理或医学奖那样只奖励取得发现或发明的人,但是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认为,在第一发明人还健在的情况下,优先奖励的是“发明”,而不是“改良”。[25]而且,诺贝尔奖同一奖项每年最多只能奖励三人。这样,尽管希伦坎普和卡拉斯继田中之后使用MALDI法对蛋白质分子进行质谱分析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但他们最终仍无缘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五 结语

一般认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选比较偏爱,①非应用导向性的基础研究;②著名的研究教育机构;③拥有高学历和显赫地位的学者;④西方出生或在西方从事过科研工作的人士;⑤在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然而,基本符合这五项条件的德国学者希伦坎普教授和卡拉斯教授却在评选过程中被无情地淘汰掉了。相反,一个只有大学本科学历、从未在海外留过学、没有发表过一篇SCI论文,且一直在企业中从事产品开发的年轻工程师最终却登上了诺贝尔化学奖领奖台。在很多人看来,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甚至有人怀疑,这可能是日本政府进行公关的结果。

前已述及,尽管田中等人很早就开始从事MALDI研究,但他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按照科学共同体的论理希伦坎普和卡拉斯才是MALDI法的发明人。至于将MALDI法应用于蛋白质之类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研究,虽说田中是先行者,但他最初只是在日本召开的小型学术会议上进行了发表。投给创刊不满两年的正规学术期刊《质谱快报》的论文虽然比希伦坎普和卡拉斯等人的文章早刊发近两个月,但投稿日期却比希伦坎普和卡拉斯的晚了近一个月。更重要的是,今天人们在从事生物大分子研究时大多使用希伦坎普和卡拉斯发明的使用廉价有机酸作基质的方法,而不是田中发明的使用钴超微粉末与甘油的混合液作基质的方法。因此,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遴选过程中只要稍微做些“技术处理”,将2002年的诺贝尔奖授予希伦坎普和卡拉斯,或其中一人并不是完全说不过去。但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没有这么做。这在一些人看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只是做了本该做的事。然而,诺贝尔奖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即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田中获诺贝尔化学奖一事表明:一些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试图以诺贝尔奖评选过程中存在地域、人种歧视等为由替本国、本单位学者未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寻找托词是很难服众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重视的只是首创性的科技贡献和无私利性的学术论文,而非重大技术改良以及和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发明专利。一项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不论它带来了多么大的经济效益,只要它不是原始性科技创新成果,只是在原有思想基础上实现的改良,那么它就很难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相反,那些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重要研究领域的思想萌芽,即使没有获得推广普及,没有带来什么经济效益,照样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因此,人们没有必要过分怨天尤人,而将获奖或不能获奖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类似政治、经济或者文化因素等等。重要的是,要理解和领会诺贝尔奖的遴选“精要”以及科学共同体的游戏规则。

田中获奖一事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既要尊重社会需求,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又要尊重学术规则,重视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只有获得科学共同体的承认,才能真正享有“发现人”或者“发明人”应有的名利。一方面,对于那些对自己的研究有所启发的先行研究成果要实事求是地予以承认,而不是“顺手牵羊”,据为己有;另一方面,对于自己在研究过程所产生的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科技突破的重要思想要及时地予以公开,不能拖延发表,或一味地加以“保密”。无私利性的论文公开发表不仅会促进科学研究,造福人类,同时也是在现有学术规则下为自己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所应有的行为。此外,田中获奖一事给予我们的另一项启示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只不过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实力的一项指标罢了,它和国家科技竞争力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联,过分渲染、夸大诺贝尔奖的获奖意义无益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

[收稿日期]2009-02-18

标签:;  ;  ;  ;  ;  ;  

谁应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MALDI研究的竞争视角_质谱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