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杨飞

研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杨飞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瑞金市供电分公司 江西瑞金 342500)

摘要:我国对于电力工程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尽管目前存在很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但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电力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定能够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平稳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文章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和建设中的运用,期待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运用

0前言

智能电网建设的必要性日益彰显,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和关注。故,国家电网结合结构坚强的网络架构和智能化建设,运用发电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

1分析现状电力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技术难点,它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成果。因此,要想使电力工程顺利地实施,需要对电力工程技术难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避免类似问题在以后的电力工程施工中出现。

1.1电力工程技术的综合管理水平较低

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能够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其中包括电力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规划、组织、监管等各个方面,然而,由于我国电力部门的综合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不能够对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流程予以完善,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测量误差、交接失误以及施工设备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电力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力技术人员也没有对整个施工流程认真负责,管理不到位,出现很多漏洞,因此,我国电力工程技术的综合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1.2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电力工程技术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技术人员不仅熟练的掌握各种电网施工的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工程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技术的更新水平很快,电力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的学习,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电网建设当中。然而,我国的技术人员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导致一些有关电力工程的科研项目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较远,这不仅是技术人员自身能力的缺陷,也与国家政策的鼓励机制有关,我国在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不重视,没有加大投资的力度,尤其的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很多技术人员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起不到切实的创新功能,更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失误,增加电网建设的负担,甚至有些技术人员违规操作,造成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损失。

1.3电力工程技术很难落实到实处

我国的电力企业遍布全国各个地区,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在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方面就存在很多限制性因素,其中包括当地的经济、政策等,使得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无法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当中,还有一些电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限制先进设备的购进,这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会对电网的质量造成影响,严重制约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实际上,电力工程技术的落实需要注重各个环节,包括电力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尤其是技术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将个人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确保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落实到实处。

2研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总体运用

2.1电源部分的运用。电力工程技术最显著的作用就是为智能电网源源不断地提供电能,涵盖了交流电和直流电。其中交流电又分为变频交流和恒频交流。在变电的实际岗位操作中,不限制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的使用情况,能够将高频开关电源应用到任意计算机之中。

2.2电力工程技术在输电过程的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鉴于智能电网对电网的工作状态和电能的质量要求相对高,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该着重观察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能和电能的质量。这就为电力工程技术中的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抑制技术的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对而言,两种设置应该是暴薄型交流变换器和超导无功补偿装置。

2.3智能发电过程的运用。电力工程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系统中新近发展起来的技术新贵,它的实质就是利用电力电子期间将电能之间控制和转换完成,降低机电设备的使用频率,减少电耗,提升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3浅议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运用

3.1电能质量技术的改进。电能质量改进技术运用是在对电能质量等级划分以及完善评估方法体系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分析供用电的接入端口所具备的经济性能,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两个评估体系:用户经济性和技术等级。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智能电网的建设日趋经济、优质。运用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其中涵盖了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技术、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至六月有源滤波器、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连续调谐滤波器关键等技术),在提高电能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所以运用空间较大。

3.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当下应用于岗位作业的直流输电系统中,大多采用交流电的环节,但是是用直流电完成输电过程的。在通常情况下,运用具有管段作用元件构成的换流器可以满足电力输送的低成本和平稳性。这项输送技术能够切实满足海岛、边陲的电能运送,无论是长途高压直流输送还是短途直流输送都被管饭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更长距离、更大容量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会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3交流柔性输电技术。该技术充分整合了微电子、电子、电力等技术,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最佳载体。高效快捷地控制了交流供电的全过程,在智能电网发展中,一般情况下,电力工程技术都应用于高压电输变电的环节之中,将电力系统和对环境危害小的能源应用到一起,实现能源分割。换言之,将电力工程和控制技术整合到一起才能有效整合、控制智能电网的参数,提升智能电网的平稳性。在此基础上减少供电过程的电耗,提升运送电能能力。

4智能电网的特质

在设计筹建智能电网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明确“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方向上,要掌握以下特点:

4.1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是永恒的话题,要利用好之前的电网资源,做到重复利用,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避免造成生态破坏,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4.2电网架构坚固安稳。我国是地质灾害频仍的国家,自然灾害会给电网体系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电力无法正常输送。为此,智能电网在设计时就应该保证架构的安稳和坚固。唯此,才可以有效保证智能电网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升物质收益。

4.3优化资源。电网的建设需要运用多种资源,只有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优化整合才能够最大化地提升智能电网的运行及使用效率。

4.4“交互性”和“自动化”。“交互性”是指在智能电网建成使用之后,在能源供给环节中完善使用质量相对高的市场流通体系,第一时间掌握用户的需求,依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优化服务品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在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上还存在很多弊端,尤其是电力技术的管理制度和电力人员的综合水平都有待提升,与此同时,智能电网对于电力工程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重视智能电网的应用,确保电网安全、有效的运行,不断的研发与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勇.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7(24):331.

[2]覃一峻.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7,24(04):94-95.

论文作者:杨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研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杨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