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时代从学校经营到学校领导的角色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领导论文,知识经济时代论文,角色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14)01-0003-08
管理者管理事,领导者领导人。适当得力的学校领导是促使学校组织成员有效工作的手段与艺术,它可集合众人之力迈向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和共同愿景。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中,学校管理的理论越来越强调从学校经营(school management)走向学校领导(school leadership),学校领导应该具备何种领导理念,才能有效导引学校组织成员,共同成功地营造“学习型学校”,而不是忙于“学校事务”的经营,这是全球化时代学校领导者需要深入思考的教育管理领导理念转型问题。正如迪莫克(Dimmock,C.)指出的:学习型学校必须融合于学习型学校的领导理念中,才能有效达成学习型学校的教育目标。[1]
一、从交易领导到战略领导与转型领导的转变
在传统的学校管理理论中,学校管理是一种经营活动,学校领导具有交易型领导(transactional leadership)的特征。所谓交易型领导,就是领导者基于澄清角色、工作要求及交换的基础上,对部属运用奖惩、协商、互惠、例外管理等激励策略,以使部属努力工作并达成组织目标的一种领导角色。[2]而在信息社会中,学校的持续革新和改进,需要学校领导转变领导理念,面对环境的快速变化和知识社会的转型,具有“战略领导与转型领导”(strategic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的素养和能力。
澳大利亚教育管理学家卡德威尔(Caldwell,Brian J.)指出:学校正面临着一些高度变动的环境条件,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战略的眼光,具有有关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有效因应变革的能力。[3]卡德威尔还指出:战略领导应该视环境状况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领导战略,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学校环境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战略领导者就是要为学校提供直接的引导、方向和指引,有些组织称之为愿景(vision)。[4]
同样,转型领导也需要战略管理的眼光,它是借助个人魅力、建立愿景、个别关怀,运用各种激励策略,塑造优质学校组织文化,以提升学校组织成员高层次需求、工作意愿、态度和能力,激发成员的支持、承诺、学习、成长,促使组织不断地变革与创新的一种领导。
战略领导与转型领导是相互关联的,为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学校管理人员需要成为“转型领导者”,具有远见和创新精神,制定学校发展愿景、目标、战略规划,促进、支持和评价学校的变革与转型,并有能力有效处理来自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对学校转型的反对或冲突,促成学校的全面转型,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二、恢复教育领导与道德领导的角色传统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领导首先必须是教育领导(educational leadership),具有教育使命感,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把课程、教学作为学校领导工作的核心。教育领导是学校领导的本质规定性和使命所在。教育领导的观念要求学校行政应放弃传统科层化的管理方式,学校管理要“去行政化”,采取同业(collegial)和专业(professional)的领导方式来思考和解决学校教育问题。
教育领导的价值观念不仅要求学校领导者从学校教育大局出发(school-wide perspective),将学校和家长视为学习社群(learning community),秉持公平正义的教育原则,安排学生的学习和教育活动,以配合其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5]而且,教育领导要重视学校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以及有效教学的管理,学校管理人员应将“教学领导”(instructional leadership)和“课程领导”(curriculum leadership)的概念纳入“教育领导”的学校管理的内涵和观念中,校长要成为课程与教学专家,以促进和领导学校的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6]
领导者的道德与有道德的领导历来是学校领导安身立命的基础。道德领导(moral leadership),又称伦理领导(ethical leadership),是指以道德权威为基础的领导,领导者首先要对自我提出高要求,致力于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文化,为正义且善良的义务感和责任心而进行领导行动,发挥对组织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使其自发地为组织目标作奉献,以共谋学校组织的持续发展。
萨乔万尼(Sergiovanni,T.J.)是“道德领导”的倡导者,重视领导者的价值观、信念、道德责任,及其道德领导能力。[7]他认为,领导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领导之手,属于领导的行为与技术,包括领导者的行动、决定,以及运用领导与管理策略所形成的学校政策或工作程序;2)领导之心,属于领导者所相信、所珍视、所向往以及所承诺的愿景、信念、价值等道德层面;3)领导之脑,属于信念、价值或愿景等在领导脑海中形成的心智图景(mindscapes),为经年累月的实践所发展出来的能够指导行动的理论,以及运用理论反省情境的能力。[8]这三个层面又是三位一体的,领导之心塑造了领导之脑,领导之脑驱动了领导之手,对决策和行动的反思又肯定或重塑了领导之心和领导之脑。
道德领导的角色模式、意愿、价值观念和实际行为存在于不同的行为层面,道德领导相信民主的价值观,诸如容忍和尊重他人的权利、公平的参与机会,以及选择的机会等。道德领导重视如何使教师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员,并使学生成为真实可靠的学习者等问题。道德领导传递和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他们所希望影响他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进而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及价值观念。[9]
三、成为结构领导与人力资源领导的开拓者
学校组织结构和体制的改革是学校领导和学校改进的永恒话题。学校组织结构和体制犹如房屋的骨架,是学校领导和管理的制度基础。学校“结构领导”(structural leadership)的内涵包括改革学校领导和管理体制、改善标准化的课程设置、增加标准化课程的弹性,以及改变学校传统的教学时间安排等。学校要成功推行新的课程和教学观念,有赖于学校组织结构的重新调整和重新设计,包括重新编制班级结构、教学组织结构、教学时间结构、课程结构。重视改进和建构学校组织结构的领导者相信,变革学校组织结构和组织体制是学校改进的基础,他们需要具有组织设计、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管理技术,在“学校组织结构再造”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具有“弹性组织设计”的新思维。[10]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改进学校的组织结构和体制,还依赖于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领导,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者成为“人力资源领导”(human resource leadership)。学校人力资源的状况,包括学校成员的动机、合作与关怀等方面,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层面,是影响学校有效教学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成功的学校领导者必须拥有带领大家一起分工合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人事管理”(personnel administration)。人力资源领导重视教师人力的专业发展,包括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和晋升机会,以及使学校成员拥有校本管理的能力与职责等。人力资源领导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领导者需要通过个人的参与(participating)、调控(monitoring)和评审(reviewing)过程,以建立相互支持的专业化学校人力资源网络。
四、走向文化领导与象征领导
学校管理理论认为,学校领导者应同时扮演“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双重角色。领导的技术性角色包括计划者、资源分配者、协调者、视导者、裁判者等;领导的艺术性角色则包括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愿景专家、符号象征、演员、诗人等。但长期以来,学校领导的理论受到决策理性与建立共同规范的管理思想的影响,学校领导者比较重视技术性角色的扮演与功能的发挥,强调学校目标的制定、资源的合理分配、沟通协调、工作进度与质量的监督、冲突的解决与安全的维护等,而忽视了学校领导的艺术性层面,没有很好发挥文化领导与象征领导的作用。
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行为本身并不一定比领导行为所表达的意义、价值观来得重要。因此,学校领导者应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传统、探寻学校深层的价值观与信念、凝聚集体的梦想或愿景,善用符号的影响力、塑造学校文化,实现学校领导角色的转变,成为文化领导和象征领导。
学校文化领导和象征领导(cultural and symbolic leadership)重视学校所发生的许多事件及过程,诸如学校传统、庆典及仪式、学校成员的使命感及归属感、学校成员对学校组织的承诺等。依据鲍曼(Bolman)和迪尔(Deal)的观点,组织中许多看似明显的事件和过程,却都隐含着隐晦和不明确的原因,很难了解其如何发生,为何会发生,以及将要发生什么。当面对不确定和隐晦时,人类创造了“象征符号”来解决困惑并引导方向以及预测他们的工作或生活。[11]学校所发生的许多事件及过程,诸如学校传统、庆典及仪式、学校成员的使命感及归属感、学校成员对学校组织的承诺等,都是学校“文化和象征领导”所关注的范围。
对学校文化领导和象征领导的研究发现:首先,当学校共同价值观、目标和实际运作等各部分均能由学校成员彼此分享时,即会产生紧密的结合现象,并释放出凝聚的能量。[12]其次,降低学校科层化,有助于减少沟通的障碍,学校组织松散结合的特性有助于创造一种达成学校发展目标的特殊能量。其三,文化领导与象征领导并非通过紧密的联系,也非通过严密的科层管理,而是通过共同的文化联结和分享的专业支持而进行学校管理的。其四,学校领导者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学校的象征,他们的存在往往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他们对内、对外都是学校的代表和化身。学校领导者的教育哲学观、教学声望、品行、沟通风格等都是重要的文化信号,会被学校成员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学校领导者的日常行为也具有象征意义,听课、巡视校园或召开教职员会议可能是领导者对学校深层价值观的象征性表达。
五、善于政治领导与科技领导的技巧
组织微观政治学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属于政治组织,由追求共同理想与目标的个人和团体组成,政治是学校领导的必要权力表达。政治领导(political leadership)不仅涉及学校不同部门、家长、社区间共同感兴趣议题的协商、谈判、交换、协议,而且涉及教育所有层面的资源分配问题,还涉及权力和影响力的行使问题。一般来说,领导者都会承认,有些问题通过政治手段更容易解决,鲍曼和迪尔指出:领导者在重新建构学校时,要具有“结构、人力资源、文化与象征、政治”这四种领导能力,以建立健全的学校政治协商与政治沟通渠道。政治权力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问题之一,有效的学校政治领导需要激发组织成员和团体追求共同的目标,朝向学校的既定任务和目标而努力。在学校管理转型的过程中,“授权型领导”(empowering leadership)的理念已经成为学校领导的价值取向之一,对学校领导的微观政治权力提出了新要求。授权型领导是指领导者将部分权力或任务委托组织成员去履行,并强调协助组织成员增进自我管理及做事能力的一种领导角色。[13]
在学校按照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也成为学校领导的一个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领导者必须具备学校科技领导的能力或潜能。在网络时代,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科学技术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的成效,而且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神经系统,学校领导必须重新定位学校的科技功能,以构筑一幅新的“科学学校”的形象,以科学技术推动学校管理的革命性变化。
学校“科技领导”(technological leadership)首先体现为学校领导对科技的认识,以及如何把科技应用于学校愿景、学校教育目标和学校政策的制定上。其次,学校领导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科技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对学生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中数字化生存的重要性,并且能安排学生通过科学技术学习新知。其三,学校领导者也必须授权和鼓励他人,特别是技术专家与企业界人士共同支持全校性的科技教育措施,成为学校科学技术的领路人。
六、做知识管理与知识领导的先行者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理论体现了未来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知识管理的本质是对信息与人员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对教育知识的创新、生产、储存、转移和共享,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绩效。学校知识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学校应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管理活动。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看作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组织总体实力的关键。[14]伊尔(Earl)认为,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系统、网络、知识工作者、学习型组织四项基本要素。[15]其关系如图1所示。
知识管理的模式表明:知识系统是一个过程控制系统,用来吸取经验,以数据库来储存经验,并透过决策支持工具来帮助决策过程。网络对于知识的获取、建立和传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可用来交换文书、数据、信息。知识工作者是组织的核心资产,他们的经验、持续的知识获得和技术都使他们比以前更有价值。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管理的组织保证,要让组织中的知识发挥最大功效,整个组织都要学习起来。[16]
图1 知识管理的模式
从知识管理的模式可以看出,学校所有人员都需要成为知识领导者。根据托马斯·M.科洛波洛斯(Thomas M.Koulopoulos)和卡尔·弗雷保洛(Carl Frappaolo)的知识领导型态的观点,学校组织知识领导的角色主要体现在“知识长、知识分析家、知识管理者、知识服务员、知识工程师”五个方面,[17]具体职责如表1所示。[18]
学校组织知识领导角色的分工,目的在于建立知识搜寻、筛选、归纳与整理等制度,以协助教师获得信息、分享经验,培养教师具有系统思考的能力,强化学校内部知识沟通,达到学习的效果。学校知识领导要利用最新信息科技,建立知识数据库(knowledge database),提高教师教学效能及提升学生学习成就的表现。由于重要知识主要来自于其他外部专业组织,所以,学校领导应强调“组织间合作关系管理机制”的建立,并透过团队合作与互相鼓励、荣誉及绩效评估等方式激励教师,透过知识分享与连结形成团队学习。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取代劳力资本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传统的组织经营理念及策略,已无法因应快速变化及高度竞争的经营环境,必须有效转型,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19]未来学校组织的管理,在面对全球化无国界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需要以学习型学校的理论为基础,实现学校领导理念的战略转型,朝着更具效能的学校领导角色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