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地理高考试题具有“嚼”的味道_地理论文

这样的地理高考题有“嚼”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高考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这样一道考试题:

某地25°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上图回答:

(1)A地所属国家名称,B地山脉名称;(2)A地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土壤;(3)A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4)列举剖面附近两种主要矿产_____。

学生从何处下手,方能命中题意?有没有这种能力?我认为:如果首先要找A国,有三路走到A国。①识记。头脑要有清晰的七大洲四极点的经纬度数。②排除法来认定。此题无法从海陆位置认定,只能先从经度,后由纬度,还要结合地形地势才能认定A国是纳米比亚。学生须具备灵活的基础知识,较好的分析习惯和冷静沉着的思考能力。③从地形剖面入手。须知,七大洲中,西低东高的地势只有大洋洲和非洲,大洋洲跨经度广,非洲南部跨经度少。当然,对非洲政区要熟悉。

但我认为,回答此题可以从(2)和(3)小题开始,因为在25°纬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均为热带沙漠气候。避开(1)题不答是可以的。对(3)小题学生较难答全,除“副高”下沉气流外,容易遗忘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也是造成热带沙漠的因素。为什么不少学生不能答好这道题呢?自然是学生这个内因。但作为教师来说,不也值得思考吗?

第一,地球、地图知识是基础,是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源泉,其核心是空间概念。如:东西经度的判别,东西半球、南北半球、自转方向、晨昏线、公转和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等高线等的识图和判别。这是学生必备的地理规律的起码知识,没有它,就无法学好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高中地理。学生要库存这些知识,全靠教师教好“举一”的思维方法,学生才能学到“反三”的本领。

第二,利用学生的“双基”充分扩展知识领域。学习区域地理时,让学生编写区域概况表,知识结构表等,让学生去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如列七大洲概况表,位置准确,才不至于闹“大陆漂移”的笑话。

第三,努力提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主要靠做好课本阅读指导和地理用图指导的教学工作。看书,是让学生找到知识的重点,通晓难点。书是沟通“已知”和“未知”的“第三者”,老师作为“第三者”是“临时的”,书本才是学生的终生朋友。地理教师还要认定这条真理──学生会看地图,教师才“解放”了;不然就会被缠住手脚,你就无法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既会看书又会看地图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必然会提高的。

上题是有“嚼头”的题目,我推崇它是恢复高考以来地理试题的楷模之一。因为它源于书本,又不超大纲,有利于择优录取。

标签:;  ;  ;  

这样的地理高考试题具有“嚼”的味道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