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猪高热病的暴发很突然,而且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于许多养殖户来说缺少很多的专业知识,因此会在防治、防控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和漏洞,这次疫情以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降低、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为特征,流行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关键词:猪高热病;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1猪高热病流行特点
各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本病均易感染,一般在7~10月,以夏秋季节,特别是蚊蝇活动猖獗时节发病最多。常规治疗效果很差,病程一般7~10d,15d以上病例大多可耐过而康复。发病率达10%~30%,病死率达30%~50%,小猪死亡率比大中猪高。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该病可通过空气传播,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特别是病死猪及其产品的贩运和销售是造成本次疫情的快速传播、扩散的主要原因。
2猪高热病临床症状
发病猪只体温升高至40.0~42.5 ℃,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病猪皮肤发红,耳后耳边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病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病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病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
3猪高热病剖检变化
所有病死猪均出现不同程度肺炎,剖检主要见以下症状。病死猪肺水肿,呈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大叶性或出血性肺炎,肺肿胀,变硬,呈不能萎缩的橡皮状,肺间质增宽,肺部表面颜色不一,呈花斑样肺,严重的则呈实变,肝变;部分患猪肺表面有出血点,支原体感染严重的病死猪肺部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隔叶的前缘呈肉样或者虾肉样实变。部分患猪切面鲜红如鲜牛肉状,流出大量带泡沫样液体,部分病死猪肺部有化脓灶。
大部分患猪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黏膜充血,气管、支气管充满白色、炎黄色甚至带血的泡沫,淋巴结肿大,充血甚至出血,尤其是腹股沟、肺门、肠系膜等处,部分淋巴结切面湿润外翻,中间肉质呈坏死样渗出性浸润,部分表现为典型的大理石样花纹,病死猪扁桃体充血、出血,甚至有化脓性溃疡灶。部分病死猪胃底黏膜出血、溃疡、坏死,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肓肠、结肠黏膜出血,脑呈非化脓性脑炎,脑膜充血、出血,脾脏肿大,颜色变黑,边缘或者表面出现梗死灶,质脆,触摸易破,膀胱肾脏,喉头,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心耳有出血点。肾脏肿大,呈褐色或者土黄色,质地较脆或者变软,有淤血现象,表面密布针尖至小米粒大小的出血点,肾脏苍白并有淤血现象,肾变形表面凸凹不平,切面皮质,髓质以及肾盂,肾乳头严重出血,个别肝脏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胆囊肿胀,胆汁浓稠呈渣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猪高热病预防措施
4.1预防
预防原则是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保护猪群,提高猪免疫力。
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禁止场外人员进入猪舍,特别是生产区;加大消毒的频率和密度,每星期3~5次,并且要做到消毒彻底;坚持自繁自养,疫病流行期间不要引进猪只;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合适的疫苗。重点做好猪瘟、猪肺疫、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的疫苗免疫工作;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冬季节1.1平方米/头,其他季节1.2平方米/头;做好防寒保温和通风工作,小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0~26℃、大猪15~20℃;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按时驱虫,避免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
(1)严格检疫监管,禁止从疫区调运生猪。要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外来生猪要经过严格的检疫,并隔离观察至少2个月以上,隔离期间定期采血检查,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规模场生猪应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2)控制继发感染。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素:如泰乐菌素、恩诺沙星、氯氟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四环素等进行联合用药,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可配合使用黄芪多糖和一些中药制剂,如二花、板兰根、鱼腥草等制剂,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病程较长的猪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主要是采用10%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配以维生素、电解质等进行静脉注射补充体液和能量,临床疗效较明显。
(3)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对环境、场地和猪舍分别用双链季铵盐、酚类或碘制剂等消毒药进行连续轮回消毒。猪场消毒池也要经常更换消毒药,以保持消毒液对病原菌的敏感性,确保消毒效果。对病死猪实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并对污染的圈舍、场地和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
(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反应。高温季节要搞好防暑降温,降低饲养密度,保持猪舍通风,保证空气质量。注重饲料营养的科学性和品种的多样化,尤其要注意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饲喂清洁饮水。
4.2猪高热病治疗方法
对于体温40℃以上的病猪,可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和安比、磺胺间甲氧嘧啶等药物。剂量为:中大猪:青霉素80万单位3~5支、链霉素100万单位1支、安比10mL 3~4支、磺胺间甲氧嘧啶10mL 1支、双黄连注射液10mL 2支;小猪(低于30kg):青霉素80万单位1支、安比10mL 1支、磺胺间甲氧嘧啶10mL 1/2支。
如果确诊继发以下某种传染病,可对症治疗或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非典型猪瘟。对发病猪,可用猪瘟单苗以10~20倍的剂量肌肉注射,作紧急接种免疫;对未发病的猪,可用4~5倍剂量免疫注射。
(2)附红细胞体。临床上应用贝尼尔、脱氧土霉素、九一四等按规定剂量和疗程治疗均有效果;在发病期间,可在饲料中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和黄芪多糖或泰乐菌素等药物预防。
(3)弓形体病。在发病季节,对猪群可用磺胺类药物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嘧啶钠进行预防,用足剂量的磺胺类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但初次量要加倍。
(4)链球菌病。对病猪可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针剂和多西环素注射,再配以阿莫西林加黄芪多糖饲喂有较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刘大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病猪论文; 磺胺论文; 热病论文; 嘧啶论文; 剂量论文; 病死猪论文; 黏膜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