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谈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两个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2001年国标本教材进入国家级实验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通过五年的学习、研讨、探索和实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经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理解和接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已经在我们的语文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的语文教育环境已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语文正在经历又一次的涅槃,一只象征语文教育腾飞的火凤凰已经呼之欲出。

但是,在我们喜滋滋地品尝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甜美的果实的时候,我们仍需要冷静地反思。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对语文教育本身的认识还存在偏差,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下面,我就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关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认为,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打个比方说,人文性是那巍峨挺拔的山峰,而工具性就是登上那山峰的一级一级的阶梯;人文性是那广袤无垠的大海,而工具性就是抵达那光辉彼岸的航船。仅仅有抽象的高度和广度是不够的,没有阶梯怎么能登上高峰,没有航船何以到达彼岸?

1.语文课程性质的科学定性昭示着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复归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性,终止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是对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一次艰难抉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之前,我们先后使用的是1993年颁布的试用《大纲》和2000年颁布的修订版《大纲》。其中, 1993年的试用《大纲》对语文性质的描述是:“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2000年修订版《大纲》对语文性质的描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性”不是不对,但承载不了。而“人文”的内涵则是很广阔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涵盖在内,决不是思想性、情感性所能包容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人文”并不排斥“工具”。语文学科承载的主要是语言文字教育的任务,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由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自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从个人方面讲,语言是思考问题、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就人与人的关系讲,语言是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就人类的生存来讲,语言是人类传递文化的工具。然而,在单纯工具论的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曾一度退化为孤立的知识点的教学或机械的语言技能的操作训练,成为应试升学的工具。对比“大纲”与“标准”,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描述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是对本次课程改革的重大贡献,昭示着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复归。

2.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的真正复归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科学操作

目前,在语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声浪中,在语文课程改革高扬“人文性”的大旗时,在我们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我们及其同行们还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人文性”的真实内涵和历史本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仍在“思想性”甚至在“政治性”的意义上使用着“人文性”,把“人文”当成了“思想”的同义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的是思想教育的资源,丢弃的是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体验;二是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矫枉过正”的策略,丢弃了语言文字学习,架空地“彰显”人文精神。这就说明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诞生虽然在理论上引领我们走出了误区,但是并不必然地表明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能很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语文教育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现在,五六岁的孩子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本民族的口头语言,他们可以轻松地用母语和别人交流,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无非是要让学生进一步规范口头语言并掌握书面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我们认为,“人文性”的提出并不是否定“工具性”,在小学阶段“工具性”不仅不能缺失,而且需要强化。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汉语拼音这个工具,用它来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要掌握识字和写字的基本方法与基本要求,要形成阅读、写作(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的一些基本能力,还要掌握综合性学习的一些基本途径。我们没有必要担心这样做会出现“工具性”有余而“人文性”不足的问题,谁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人为地分开?你在教学汉字的时候,让学生做到了规范、端正、整洁,学生怎能不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你在引领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时候,学生怎能不感受到汉语的韵律美?

我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工具性”应侧重于显性,“人文性”有些时候则应体现于隐性,当然,这并不排斥一些必要的显性的呈现方式。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在编写的样式和教学实验操作上力求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汉语拼音教材的“情境图”“语境歌”“表音表形图”等。识字教材的“词串”“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等。阅读教材课后安排的朗读、复述、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感悟段篇的情感意境以及读写迁移训练等,都体现了这一理念。至于习作教材,更是把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地统一在一起了,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努力地去体现教材的编排意图。杜甫的《春夜喜雨》写得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诗写出了春雨的特点,春雨既不同于夏日的疾风骤雨、秋日的凄风苦雨,更不同于冬日的朔风冷雨。春雨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间飘落,柔情地滋润万物,细微得听不到一点儿响声。于无声处,春雨的连绵滋润已十分传神。诗句不用“洒”“浇”,而用“潜”和“润”,十分确切形象,准确传递了那种不知不觉的情境。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评价说:“雨骤风狂,亦足损物。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我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也需要这样的春风化雨吗?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根据体裁、题材以及教学对象等具体情况来具体对待,该内敛的内敛,该外显的还要外显;该含蓄的含蓄,该奔放的还要奔放,切不可一概而论。

二、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训练

语文教育还要不要训练?语文教学如何进行训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就会找到明确的答案。

1.新课程标准下语文仍然离不开训练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渐成燎原之势的今天,我们惊异地发现“训练”在我们的课堂中缺席了。很多教师不敢提训练,不敢安排训练,认为训练与课改背道而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极端的现象呢?有些老师认为是《语文课程标准》使然,在试用《大纲》中有几十处提到了“训练”,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只有一处提到。我认为,这是一种认识上的不足,对课程标准领会不透,结果导致了行为的偏差,从而出现了训练的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第四点“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中明确提到:“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解读这一段话,我们认为,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训练依然需要,在训练中我们要注意:第一,训练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要注重语文积累、感悟和运用;第二,训练的内容要侧重于语文的基本技能,握笔的姿势、用眼的卫生、工具书的使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需要训练的。虽然其他学科也有这个任务,但是我们认为,语文学科更有必要勇敢地将这项工作承担起来;第三,训练要适度,要控制强度,要防止重回机械训练、机械练习的老路,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四,训练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学生科学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训练”这个字眼儿的确是减少了,但这是在权衡了“训练”的利弊得失以后做出的慎重的抉择,是要防止再度出现理解偏差、加重学生负担的现象,从而干扰语文教改的健康发展,而并不是向我们传递放弃训练的信号。《语文课程标准》里强调的“感悟”“积累”“运用”等都需要训练,具体地说,识字与写字要求中的“认识”“掌握”“学会”,阅读要求中的“朗读”“默读”“诵读”,口语交际和习作要求中的“讲述”“表述”“表达”等,哪一项能离得开训练呢?吕叔湘先生认为:“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张志公先生讲过:“用了‘语文’这个名称,表明在这门功课里面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仍然离不开训练。

2.新课程标准下语文呼唤理性的训练

语文是工具,它需要训练,正如使用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等工具需要训练一样。语文又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它具有社会属性,还具有生理属性、心理属性、文化属性等等。对语文这门工具的使用,不是单单依靠肢体的操作,而是主要靠感觉、知觉、思维,靠心脑来操作。语言不属于操作技能,而属于心智技能。操作技能中动作可以分解进行训练,比如练习用燧石钻木取火,可以将手、臂、腿的动作分解进行训练,当被训练者的每个分解动作符合规则的要求了,就可以将这些分解动作加以整合,使其成为连续的、熟练的动作。但心智技能基本上不具备这样的特点,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强调的是形成整体性很强的、具有高度自动化的技能。

现在,我们可以反思一下以前的一些训练,机械抄写、盲目枯读、孤立理解、死记硬背,这些都明显地打上了操作技能训练的烙印,不符合心智技能训练的一般规律,这样的训练势必事倍功半,这样的训练势必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死气沉沉,这样的训练不要也就罢了。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呼唤理性训练的回归,我们并不需要重归题海战术,不需要重拾繁琐练习,我们需要的是注重整合、注重情感、注重发展、注重创新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如“课标”所说:“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要形成训练的“集成块”,引导学生合理生成,使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在指导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只有我们“训”得艺术,学生才会“练”得愉悦。南京晓庄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杨新富校长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把写字的要求写成歌词,再谱上曲谱,在学生练习写字的时候引导学生伴着音乐愉快地歌唱:“我们学写字,习惯很重要,身正肩要平,臂开两足安。莫忘‘三个一’,看清再描仿,笔笔用心写,功到自然成。”学生在歌声中重温了写字的要求,在音乐声里提笔写字,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境!

总而言之,训练一词不应该成为语文的禁忌,语文和艺术、体育、数学、英语等其他课程一样,同样需要训练,需要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  ;  

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