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冯鑫,李焕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摘 要: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随着动物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现有教学与考核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从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两方面对“动物营养学”进行教学改革,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改善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动物营养学;本科;教学方法;考核体系
一 前言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需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形成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提升培养质量[1]。《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介于畜牧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学科。课程内容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各营养素间的关系、动物营养需要、微生态营养、以及动物生产与环境等。《动物营养学》对保障动物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水平、改善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对于饲料企业的饲料生产工艺流程、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益都有指导意义[2]。作为动物科学专业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学》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主要为大学二年级本科生提供,学时为56学时。该课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一大批基础扎实、能力强,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笔者对“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前后的变化进行了探讨。
二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改革前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尤其是一些章节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章节,纯理论的教学更让学生对课程兴趣大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师生间交流甚少,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等不良现象十分突出,表明该课程教学模式急需改革。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但却出现教学效率高但教学质量低的现象[3]。多媒体教学相比于手写板书而言,可以把知识点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清晰的展示给学生,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但凡事有利弊,多媒体的弊端在于许多教师将上课所需要的内容全部放到PPT上,上课的时候以PPT为基础,但是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上课讲述重点不够突出,满堂重点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抓不住重点,信息量巨大确收效甚微,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的教学效果都偏低[4]。
(二)课程考试体系问题
课程考试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督促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学习效果[5]。考试方法改革之前,《动物营养学》课程采用“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主要为课堂考勤,只要签到时学生在,30%的平时成绩几乎全班同学都能拿满分;70%的期末考试包括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决定了课程的最终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的一个缺陷即:学生为了拿到平时成绩,“人在心不在”的坐在课堂,对学习效果毫无促进效果;另一方面,为了得到比较好的期末成绩,大部分学生都以一种“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心态进行复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后果往往即是考完即忘,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内容并不能理解更别谈综合应用。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在铁路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方面,通过全面预算,可以按照企业的长远规划、战略发展实际需要,以预算的形式进行细化分解,按照战略发展需要来高质高效的配置内部资源,确保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朝着有利于战略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三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及效果
(一)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条件限制(学时、试验条件等),动物营养学课程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行不通。为了打破单一的、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我们采用专题教学即在课程教学计划基础上,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组织一些具有针对性,内容新颖的系列专题课,以问题导入,进行启发性教学的方式,能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每一学期,我们都会按照教学进度的计划,安排1-2个专题教学。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请校内外专家来讲,也可以是由学生自己发言讨论。比如,讲到“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内容时,给学生布置一篇论文综述,论文题目学生自定(但题目不要定得太大,仅限于营养物质间相互关系范围),不少于3000字,至少要列上5篇参考文献。另外,本论文综述作为本门课程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我们组织学生确定了以“饲料安全与人类健康”为题的专题教学,由学生准备材料,课堂讨论,教师最后总结,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讲述家畜饲养标准与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及方法时,布置案例,让学生自己设计饲料配方,使学生眼界大开,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课堂教学加强了与科研的结合,将动物营养的前沿研究状况介绍到课程,使学生了解一些前沿的知识或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6]。
(二)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后,平时成绩的考核不再采用单纯的签到形式,取而代之的为中国领先的互动课堂管理平台-课堂派。我们用课堂派来进行随堂小测,可作为平时成绩的判定。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课堂的抬头率达到了95%以上,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更加的牢固,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畜牧相关工作、或是考研都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这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另外,课堂派奖励小星星的方式,也调动了学生们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主动性。
期末成绩不以一次论成败,改革后我们采用了“三段考”制,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课程学习后,对本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考核,且本阶段的内容不再纳入下一阶段考试内容中。这种考试方式的好处就是学生需要复习的内容少,可以减轻学生的畏难心理,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信心去理解透课程内容而不是单纯的记忆[7]。因为课程内容是连续的,后面的内容需要前面的内容为支撑,可以感受到三段考带来的好处,即前面掌握得好,学生对后续课堂内容的理解记忆加深。我们对实行“三段考”三年来的成绩(共187人)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期末成绩平均为70分,范围为51-87分,不及格率为4.8%(9人不及格)。三段考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让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有时间去补救。根据187人三次段考成绩,可以看到第一次段考之后不及格人数(32人)高于第二次段考不及格人数(26人),第二次段考不及格人数又高于第三次不及格人数(10人)。通过考后与学生交谈也发现,大部分学生更偏向于三段考的考试方式,因为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奋起直追,而不是闲闲散散一学期,最后期末考试成绩不合格。实行新的考核体系后,有效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促进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深层次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 小结
除上述之外,《动物营养学》应该实行教学实践一体化,因为动物营养学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将实践教学环节加入到课程学习中,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巩固课堂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鉴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学》课程学时与经费、场地的限制,在设计此课程时需要综合进行考虑。总之,“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必定是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为建设好具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特色的《动物营养学》课程,仍需继续努力。
药物、饮食、各种疾病状态均可改变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药化表明,S-华法林异构体比R-华法林异构体的抗凝效率高5倍,因此干扰S-华法林异构体代谢的因素更为重要。维生素K摄入量是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的关键要素。很多日常饮食及营养保健品也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当患者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应尽量保持饮食结构的均衡,不要盲目服用过多的营养保健品,并定期监测PT和INR。
参考文献
[1] 张成,钟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8):109-111.
[2] 周安国,陈代文.动物营养学[M].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 雒恒. 关于动物营养学教学模式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5(35):188
[4] 蔡传江,李浩,张璐通,等.《动物营养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家畜生态学报,2017(38):93-96.
[5] 刘燕.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课程群建设.中国畜禽种业[J],2018(3):53
[6] 张海威,管庆丰,吴科榜,等. 动物营养学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教育现代化,2016(26):58-59
[7] 臧长江,晋大鹏,潘榕,等.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动物营养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畜牧兽医,2015(42):2210-2213
本文引用格式: 冯鑫,等.《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9,6(77):81-8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7.026
项目来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四批本科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动物营养学》。
作者简介: 冯鑫,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讲师;李焕友,男,汉族,安徽庐江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标签:动物营养学论文; 本科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考核体系论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