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经济停滞条件下的日本劳动市场:以失业率为中心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日本论文,率为论文,经济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序言
20世纪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陷入萧条。1995和1996年有过短暂复苏,但很快再次转入衰退,在世纪末的最后几年经历了更为严重的经济停滞。90年代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仅为1.4%,大部分时期处于“零增长”状态。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此后经济增长率呈现长期下降的趋势。90年代发生的零增长现象正是这种长期下降趋势的延续。特别是9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经历了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萧条,以银行不良债权为代表的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历经十年之久不但没能得以解决,反而呈逐渐深化的趋向。
在严重的结构性经济矛盾中,以失业率不断提高为表象的劳动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呈逐渐加深的趋势,劳动市场的调节功能及劳动力供求均衡受到严重挑战。与7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率的长期下降趋势相同,日本的完全失业率也呈长期上升趋势。70年代日本经济虽然受到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但失业率仍维持在3%以下,大大低于其他西方国家。但是,从70年代到80年代,再到90年代,失业率逐级而上,从2%到3%,90年代末期突破4%大关。2001年中期失业率竟突破5%,屡创战后历史新高。
本文试图以失业率的加速上升为主要线索,对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停滞条件下劳动市场的结构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对90年代日本失业的性质、劳动调节方式的变化进行讨论,检验本文的基本假说: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期,日本劳动市场正在经历渐进的结构变化,这种结构变化构成了失业率增速的内在实现机制。
二、失业与景气变动——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失业增加现象性质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关于劳动供求的基本假设和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法则基础上的就业理论,着重分析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充分就业均衡的形成机制。在这里,失业只包括“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两种范畴,前者是在“不同工作中转移”而失业的资源,后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人们拒绝接受相当于他们边际生产率的产品价值报酬的情形(凯恩斯,1999,中译本)。对此,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给予全面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有效需求理论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提出了“非自愿失业状态”,指在实际工资上升时劳动的供给仍然扩大的情形。因此,决定就业量的不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实际工资,而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失业更多的是与有效需求不足联系在一起的,源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萧条必然表现为失业率的上升。
凯恩斯经济理论直接的政策含义是强调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即通过政府的政策干预来扩大有效需求,消除深刻的经济萧条和严重的失业现象,实现稳定的经济运行。但是,战后长期实施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引起了严重的经济滞胀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古典经济学得以复苏,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沿袭了新古典主义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理念,运用新的分析方法构筑了宏观经济理论体系。“自然失业率”假说便是该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内容。弗里德曼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趋于宏观均衡时存在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认为它实际上就是瓦尔拉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失业率。这些失业者包括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以及60年代以来出现的“寻业的失业”。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将准确地预料通货膨胀的变化,在实施需求管理政策时,需求扩张导致劳动需求函数的变化。同时,通货膨胀被人们准确的预知,导致在新的价格之下的劳动供给行为,正是在劳动供给与需求函数作用下,失业率保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因此,这一理论包含的政策含义是需求管理政策的无效性。
上述两种理论分析的失业侧重点不同,前者把失业同短期的有效需求变动联系在一起,强调失业同景气变动之间的联系,后者认为失业率是由长期经济均衡决定的,是同长期经济结构变化相联系的。因此,上述两种学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由于各自侧重点的不同,具有互补的关系。在分析现实的失业问题时必须注意,由于不同国家的雇佣制度、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的不同,失业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对90年代日本失业率加速上升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首先,失业率与景气变动之间的关系。如果失业率与景气变动特别是与经济衰退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那么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率上升的主导因素。反之,则是结构性因素起主导作用。但是实际上在任何时期失业率的升高,都是无法排除需求因素影响的。很显然,90年代末期日本失业率短期内的大幅度上升,是同这一时期出现的经济负增长、衰退深化相联系的。但是,如果从这一点来判断失业是需求因素主导则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结构性经济停滞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
8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失业率和制造业生产指数的变化,反映了失业率变动和景气变动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归纳出以下特点:第一,不同时期失业率的变化对于景气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由于泡沫经济的作用,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两者的关联程度是比较高的。1998年后随着日本经济再度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这一时期虽然制造业生产保持微弱的上升趋势,但失业率反而呈上升趋势。第二,90年代初期失业率停留在石油危机之后的较低点,此后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和明显的持续上升现象。
其次,从经济增长率的长期结构性下降看失业的性质。自然失业率是指维持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最低失业率,它所对应的是一国的潜在产出。显然,经济结构不断进行的动态调整,使经济处于从一个均衡向另一个均衡转变的动态发展中,这时不仅潜在的产出会发生变化,而且在结构调整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结构性失业。因此,自然失业率不是固定的,而是会发生变化的。有资料表明,从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的自然失业率是不断增长的(萨缪尔森、诺德豪斯,1992,中译本)。以第一次石油危机为分水岭,日本结束了始于50年代中期的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据统计,1965-1972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实际增长率为9.1%,1973年到1990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4%左右,90年代年平均增长率降到1.4%。日本经济增长率这种长期的结构性下降趋势,表明日本的潜在产出增长率呈现大幅度的下降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日本不但不会再出现60年代那样急剧增加的劳动投入,劳动投入反而会趋于减少,加上资本产出效率的下降,决定了潜在产出增长率的低水平。据估计,90年代末期日本的潜在产出增长率仅为2%。因此,过低的潜在产出水平必然导致高的自然失业率。
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末期愈发严峻的日本失业现象,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也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第一,在劳动力的年龄上,中高年龄层的有效求人倍率(注:有效求人倍率是指在公共职业中介机构提出申请或登记的招聘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例。作为重要的劳动经济指标,可以判断劳动市场供求的动向和求职的难易程度。有效求人倍率越高,就业形势就越好。)相对低于其他年龄层,说明这一年龄层的劳动供求的矛盾较大,供求之间的吻合度低。今后,随着人口高龄化的发展,中高龄者在劳动人口中所占比例将不断提高,中高龄劳动者中存在的供求矛盾将可能继续趋于严重。第二,今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速,特别是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将引起产业间劳动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需要扩大产业间的劳动转移。但是,由于专业知识、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产业间劳动转移的难度将不断提高。第三,不同职业间劳动供求差距加大,白领人员的雇用过剩而需求减少。
三、失业与劳动调节方式
通常认为,总需求下降时对劳动的需求减少,导致失业增加,这时货币工资下降引起劳动供给的减少,从而达成新的均衡。实际上,现实中的劳动调节方式更为复杂,需求的下降不仅仅表现为失业率的上升,同时还表现为劳动时间缩短、企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失业者的非劳动力化和追加的希望就业人员、希望转业人员等不完全就业者等诸多形式。日本具有较为特殊的雇佣制度和就业结构,决定了日本劳动市场的非削减雇用的劳动调节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出现的严重经济萧条期,日本的失业率明显地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因此,很多学者把注意力集中于日本的劳动调节方式上,对日本雇佣制度、边缘劳动力变化、企业劳动时间缩短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基本结论是,这些劳动调节方式对于在经济萧条时期保持较低的失业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小野旭,1981)。那么,90年代失业率的加速上升,是否意味着日本劳动市场的这些劳动调节方式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
在劳动经济学中,将具有生产能力的人口(15岁以上的人口)分为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因此,劳动力人口的多少对于失业率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总人口或生产能力人口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之间的区分并非存在着固定不变的界限,而是由于就业机会或家庭实际收入的变化,存在着从劳动力到非劳动力或相反方向的移动,这部分人被称为边缘劳动力,他(她)们以家族从业人员或女性临时劳动者为主。在经济萧条时,他们或专门从事家务,或因工作机会少而不再寻找工作,因此从劳动力人口转向了非劳动力人口。
整个90年代,劳动力人口比率的变化非常平稳。综合的劳动力比率保持在63-64%,变化的幅度极小。男性劳动力比率同样是非常稳定的,9年的平均值为77.64%,最高和最低的偏差仅为0.44和0.36个百分点。通常被认为在萧条时期会发生相对大的波动的女性劳动力比率在90年代也保持在极稳定的水平上,9年的平均值为50.28%,最大的波幅仅为-0.28%至-0.42%。劳动力人口比率的稳定变化,说明边缘劳动力的变化并不明显,特别是在90年代的长期经济停滞中,由于边缘劳动力并未发生较为明显的由劳动人口向非劳动人口的转移,因此,不能断定劳动供给的变化对于失业率上升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从劳动时间的变化看,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中缩短劳动时间在劳动调节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规定外的劳动时间在萧条时期的变化较为明显。在平成萧条期间1991年至1993年,规定以外的劳动时间分别减少6.4%、14.6%和11.3%,1998年后再度减少。但是,由于规定以外的劳动时间在月度总劳动时间中所占比例不足10%,所以,发挥的劳动调节作用是相对有限的。
与上述传统的劳动调节方式的作用减弱相比,同传统的劳动雇佣制度相悖的调整方式的作用呈现增强趋势。在90年代末期衰退深化的情况下,企业的雇用过剩现象不断增强,由于潜在产出增长率处于低水平,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不断恶化,因此无法像以往那样,在萧条期采用企业内部的劳动调节方式(如压缩劳动时间、在企业内部或关联企业间转移劳动力),或以暂时性的劳动雇用过剩状态渡过短期的经济萧条,只能通过大规模的经营调整,或消除难以赢利的经营机构和业务,或通过减少雇用和压缩过剩的设备,减少企业拥有的过剩生产能力。日本企业进行的这种大规模和大范围的经营调节,导致了非自愿失业的增多和劳动调节方式由原有的内部劳动市场调节向外部劳动市场的转换。在90年代末的经济衰退中,长期雇用者人数从1998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减少,1998年为4768万人,到2000年已减少到4660万人。相反,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在这一期间临时雇用人数却持续增加,同一期间临时雇用人数由591万人增至662万人。这一现象和以往的萧条时期以压缩临时雇用为主的调节方式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在失业者中,非自愿离职人数迅速上升,1997年之前非自愿离职人数一直停留在60万人以下,1998年跃升至85万人,1999年增加到102万人,迅速缩小了同自愿离职者之间的差距,甚至达到了基本持平的程度。
对上述几个问题的分析,我们还不能断言日本的劳动及就业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劳动调节方式仍在发挥作用。但是可以证明,日本劳动市场中的劳动调节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四、结语
上面着重对20世纪90年代日本不断加速的失业的性质和劳动市场供求调节方式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这一分析可以得出基本的结论:90年代日本失业率的加速上升是以结构性失业为主导的,结构性的长期经济停滞构成了失业率加速上升的基本条件。同时,日本的劳动市场正在发生着边际性的结构调整,劳动供求方式或者制度性因素的变化(如传统的以内部劳动市场的调节方式向外部劳动市场调节的转化、长期雇用比例下降预示的长期雇佣制度作用的减弱倾向等),构成了失业问题不断严重的实现机制。
实际上,对于结构性失业性质的正确认识,以及对日本劳动市场正在进行的结构调整的初步判断,对于正确认识今后日本劳动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制定适合现实条件和发展要求的劳动就业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传统的就业政策是以维持稳定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具体的措施是政府在萧条时期发放雇用补助金维持长期稳定雇用惯例。但是,在长期结构性矛盾主导下的经济停滞,传统的政策不仅无助于失业问题的缓解,而且无法避免失业问题的深刻化。实际上,目前日本劳动市场发生的初步结构调整,正是民间部门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自发性行为。但是,劳动市场的结构性及制度性的调整需要政府的支持。在结构性失业占主导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竞争性的劳动市场,减少或消除劳动力供求之间的摩擦,促进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和不同职业间的转移,才能提高劳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建立新型的、有效的劳动市场可能将成为日本今后劳动就业政策的重要课题。
标签:失业率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失业证明论文; 经济学论文; 供求理论论文; 石油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