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论文_陈育华

在朗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论文_陈育华

陕西省城固县城关中学 723200

鲁迅先生说“音美以感耳”。体会文章的美,途径之一就是朗读。《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美。朗读是感知语言的重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好语句的节奏、韵律、抑扬顿挫的语调及轻重缓急的语速等朗读技巧要领,灵活运用于朗读实践,体味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读出那种和谐的音乐美。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用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的熏陶。在《雷电颂》教学中,背景的介绍已经激发了学生对人物遭遇的同情,对混乱时局的愤怒,怀着对主题思想的认识,在朗读中学生很快掌握了急促、渴望、力量、坚定等语气的转换,把握了节奏,读出了气势。《春》一文中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景,写出了春草的柔嫩、春花的烂漫、春风的柔和、春雨的细密、人们的喜悦,而这些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味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朗读时,对学生在停顿、重音、节奏、语速、语调上加以指导,就会让学生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眼前仿佛看到一幅美丽的图画。

二、在朗读中挖掘形象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的精神世界。当学生了解了课文,获得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在朗读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挖掘作品的形象美。在分析《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时,教师可以抓住“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语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那春花争芳斗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是”等词语展开想象,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出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文中的人物心境、优美场景,一幅幅美的画面跃然眼前。《芦花荡》一文,我通过对老头子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朗读,更好地理解了老人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和心灵的美,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在《观潮》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潮来时的汹涌,我利用动画和声音,生动地把一叶小舟在汹涌的风浪中出没的情景表现出来,配上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将钱塘江的浩瀚、潮来时的汹涌画面定格在了脑海里。

三、在朗读中体验情感美。朗读可以使学生在对作品产生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声情并茂地朗读,渲染起情感变化的氛围,让学生的心沉醉于情的旋律中,产生喜悦和神往的心理态势,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其思想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如《黄河颂》一文中,当朗读到“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时,学生眼前就会浮现出黄河滚滚、波浪淘天的形象,这种感官上的兴奋,随着朗读内容的深入,学生就会情感澎湃。“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读了之后,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对中华民族的肃然起敬之情油然而生,感情为之升华,领悟到了黄河的形象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魂及作者洋溢的深情赞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春酒》中作者浓浓的乡国之思;《背影》中真挚深厚的父子亲情;《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中对生命的珍惜和执著追求;《安塞腰鼓》中“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蕴含着的激荡的生命、磅礴的力量,无不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启迪。通过对作品思想美的体味,获得人生的启迪和顿悟,学生自然会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在朗读中领略艺术美。艺术的鉴赏过程需要经过读、品、悟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对作品的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不是显现在表层的,这就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它的实质。

在熟读《紫藤萝瀑布》一文,我们朗读的语调随作者心上一直压着“焦虑和悲痛”而低沉,随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焦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而高亢。随文中那“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每一朵盛开的花“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的描写而欣喜,语调也随之欢快,轻松起来。但是,这仅仅是表层的美,通过与“十多年前家门外一大株紫藤萝”却“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的“从来都稀落”的紫藤萝花的对比,却使作者明白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从朗读中我们顿悟出,写花的勃勃生机实则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五、通过朗读享受创造美。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创造美的境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文字描述进行语言表达,在朗读中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如《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作者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景象组成了一幅农家生活图。在悠长、低沉、深情的朗读中,学生体会到了诗意、诗情,并受到自然美、艺术美的熏陶,学生根据头脑中浮现出的画面,就能不同程度地进入诗句所描绘的境界,再通过说把诗意表达出来,达到创造美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论文作者:陈育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在朗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论文_陈育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