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华[1]2008年在《新时期执政党社会阶层利益整合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益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根源和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利益主体多元化,各阶层间的经济关系也日益复杂化。各阶层间的利益分化引发的利益冲突不断,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执政党要得到社会多数的认可,就必须全面认识社会阶层利益分化和利益矛盾问题,把整合和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职责。在遵循效率与公平并重、合理有序和统筹兼顾原则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来协调与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为此,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利益矛盾的调处机制和以社会保障为主的利益补偿机制,以此把分散的、异质的、多元化的不同社会阶层利益整合为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缓解阶层利益矛盾,缩小阶层利益差别,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张哲[2]2012年在《经济利益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利益问题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构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历史上看,人们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实现未来美好的生活而追逐利益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产手段,改进生产技能,才能更大程度的享受利益。为了利益的实现,人们可以融洽的走到一起,同样,也可以走向尖锐的对立面。因此,人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然而,也正是这些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深入探析现实生活中的利益问题,才最终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都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可以说,我们党正是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正体现在它的各种机制不仅为人们利益的充分实现开辟了道路,而且为人们普遍地实现利益提供了平等的手段。但我国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却对利益问题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割裂了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使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对集体主义的片面理解上,禁锢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相伴随的就是人们的谋利动机和行为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问题,各种新的利益阶层和利益群体开始不断地涌现出来。这种利益关系格局的巨大变化和调整,必然产生以承认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为特征的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新格局。在经济利益多元化这一新型的利益格局背景下,使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利益问题,统筹协调各方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出来。所以,科学分析经济利益多元化的特点,构建促进利益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于经济利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背景下,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运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从思想文化本身所承载的巨大精神力量入手,对思想文化如何实现与经济利益的互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系统研究,以求通过思想文化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构建出促进利益协调发展的思想文化,并将其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中来应对经济利益多元化带来的诸多挑战。论文在总体框架上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辨析、界定,为整篇论文奠定理论前提。本章从思想史的演进角度出发,梳理了古今中外思想家对利益及经济利益问题的阐释,分析了其本质内涵,辨析了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利益多元化及思想文化建设的内涵、表现形式、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澄清了对基本概念的模糊认识,指出了经济利益多元化与思想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历史发生与展开过程,厘清了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脉络。本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利益多元化的产生源于人的需要多元化,由于人是有意识地与社会整体相联系而发展的,所以人的多元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提供。因此,用社会分工的办法来一步一步地满足人们的多元需要,便成了一个永恒的客观过程。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将人们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固定化,加强了私人劳动者的独立地位,使各种新的利益主体不断地涌现出来,经济利益多元化也就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便开始步入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时代。在分析经济利益多元化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我国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演变过程及形成的原因,说明了经济利益多元化不仅不与社会主义的性质相矛盾,而且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代表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第叁章在正确认识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上,深入分析了经济利益与思想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本章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来阐述经济利益与思想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利益对思想文化具有决定作用,是思想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思想文化的形成和演进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关系及其由此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更替与演进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思想文化又对经济利益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利益的巩固和发展,而落后的思想文化则会对经济利益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本章最后对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证,只有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会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第四章在进一步论证经济利益多元化为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上,辩证分析了经济利益多元化对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和挑战。经济利益多元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现象,它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利益格局单一化、均等化而言的。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使曾经“一元化”的思想文化领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思想文化建设产生辩证的影响。一方面,为思想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深化动力等方面提供了积极效应;另一方面,也给其实现途径、内容认同、价值导向等方面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进而对过去着眼于解决单一利益关系的传统思想文化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加以正确的调整,必然严重阻碍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培育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五章在深入分析经济利益多元化对思想文化建设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古今中外关于促进利益和谐的思想文化之源,尝试构建出促进利益协调发展的思想文化。由于我国的社会转型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基本启动力的,其所引发的经济利益多元化在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唤醒人的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很容易淡化人对自我人格的完善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只有使利益观念与经济利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相协调,才能使人的谋利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建构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大厦。本章从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包容性、导向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促进思想文化走向“价值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促进利益协调发展的思想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以期形成对利益和谐的价值认同,最终实现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及整个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总之,利益协调发展的实现是一项庞大的复杂工程,我们必须全面的、辩证的来看待这一问题,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自觉地关注人文精神的社会价值,注重思想文化的建构,只有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形成统一的合力才能最终实现!
蒋俊明[3]2013年在《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政治机制是一个国家政治权力运行的过程和机理,它设定了不同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系统的方式、可能途径及其过程。民主政治机制是现代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的重要方式。经济转轨引发的利益分化及利益诉求多元化在我国已经并长期存在,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正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形态,这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对的社会生态环境,既对现有政治机制的利益协调能力提出了挑战,又为其优化提供了动力。经济利益关系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利益关系产生不可替代的能动反作用,能否在利益分化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体系的承受能力和对社会利益关系的把握及调控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将取决于政治机制的民主发展程度。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当前利益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以及利益矛盾新态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以及民主思想,以论证利益关系协调、民主政治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为前提,以实现利益关系协调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双向实践互动为研究着眼点,以“公民政治权利的程序化实现、社会力量的体制式均衡吸纳、党和国家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为横向分析坐标,以“国家民主、政府民主和社会民主”为纵向分析层面,探讨如何通过政治资源有效配置和政治制度合理安排,实现社会利益分配和利益矛盾解决的最大公平,寻求政治体制既能充分吸纳广泛政治参与,又能维持其有序性和稳定性,保证民主发展和社会和谐同时实现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对策。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利益关系协调机制调整与生产力发展相同步,坚持党的领导与保证不同阶层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扩大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相兼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的基本路向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实现权力结构优化,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与完善利益整合机制,协同发展竞争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方式。本文认为民主机制可以分为国家、政府和社会叁个层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具体展开。就国家民主层面,应当通过完善选举、代表和会议等方面的机制,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在政治系统中应当具备的第一位作用,疏通代议民主机制利益表达的通道,强化人民代表的利益代表性,增强人民代表大会的利益整合效率。作为社会和国家沟通的重要渠道,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的有效补充,人民政协民主政治机制在利益诉求表达和整合乃至于国家重大事务决策中有着特有的优势。基于社会变迁的现实,其完善应当从“优化界别设置,提高界别内部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政协各项决议的效率”等方面入手。推动政府民主机制的改进是利益关系得以公正协调的程序保证。现实中很多利益矛盾和群体性冲突往往是政府不恰当的行政决策和执行行为诱发的,行政透明化和民主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应当在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民主与分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的开放性,提高政府的民意回应能力,形成公职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和强势群体俘获政府的预防机制,构建公众参与型的公共政策决策议程结构和执行模式。利益关系协调还需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力量,积极推动公民社会成熟,扩大社会公共领域空间,发展社会民主。只有社会建设的推进,才能真正形成遏制资本和制约权力的现实力量和社会基础。就我国而言,在社会民主机制的建构中,应当充分提升“基层自治民主体系”等原有社会自治制度资源的效率,在合理界定国家(政府)与社会自治组织权力关系的基础上,强化农村村委会、工会组织及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利益关系协调功能,构建农村利益矛盾、劳资纠纷矛盾以及社区利益矛盾的化解机制,在利益关系协调上形成国家(政府)与社会自治组织互补且合作的良性关系。
周志钧[4]2008年在《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当代中国社会从原先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向多元化阶级和阶层结构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阶层分化处于嬗变过程、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凸显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不仅涉及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追求、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各方面的变化,而且最终必然会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社会阶层现状及其分化趋势是一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依据。也就是说,重视和深化对社会阶层分化的研究与分析,正确把握我国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对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对策性研究,对于我们在阶层分化形势下制定重大方针政策,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领导地位的合法性,对于我们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叁大基本问题,对于深化改革、保持稳定、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扩大开放,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两个课题来说,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对这两大领域及其内在关系等都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也分别产生了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这些理论成果大多是侧重于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统计学等角度分别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与知识综合考察中国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提出的挑战,旨在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探索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阶层分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等)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敏感把握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潜在的矛盾和冲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形势下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培育和发展、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各方面基础的切实可行的对策,通过深刻揭示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运行状态和规律(社会阶层分化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内在关系,社会阶层分化及其对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重大影响),进而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化解社会风险的方法与机制,应对社会阶层分化的新形势,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准确把握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探索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新思路、新方法等。论文鲜明地提出,针对社会阶层分化给社会生活各方面尤其是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挑战,我们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切实缩小贫富和地区差距、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全面与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基础;坚持党的先锋队性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妥善应对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探索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式、发展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创新制度和优化政策、引导社会各阶层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把社会建设尤其是农村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执政党的思想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业、用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成果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切实加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总之,要不断适应新形势需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社会阶层分化科学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促进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实现的各方面基础。
叶兵[5]2004年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下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协调》文中研究指明利益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利益就一直是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自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凸显,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回答。如如何看待新阶层的属性,如何处理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的矛盾等等。这些要求对阶层关系的研究尤其对阶层利益关系的研究,不但不能忽略,而且变得更加紧迫和有现实意义。 本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了利益内涵,界定利益矛盾概念,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间利益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指出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利益矛盾根源在于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利益与利益实现方式之间的矛盾,即根源于制度的缺陷,它是由社会各阶层利益实现方式的不合理性引起的不同利益主体在利益实现过程中彼此间的利益矛盾激化的结果。然后论述协调当代中国社会阶层间利益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当前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劳动者阶层与资产所有者阶层、管理者阶层与被管理者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要处理好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问题。最后论证如何建构协调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利益矛盾的叁大支持系统:经济支持系统、制度支持系统和教育支持系统。
王亚明[6]2017年在《东西部农民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叁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而促进农村社会整合与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农民阶层分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因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就意味着农业人口大量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这既为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所证明,也为中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过程所证明。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同时,农民也出现了分化,农民分化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实现小康目标的直接动力。同时,农民分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也是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首要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农民分化和社会整合是转型现实和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和权利观是理解中国农民分化和社会整合的基础理论,利益关系和利益协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农民分化即基于承包制基础上的利益分化,农村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也是由于利益矛盾引发,社会整合关键在于利益整合达到社会利益均衡,农村社会和谐是利益相对均衡的状态。中国农民分化以市场为机制,以职业为基础。按历史进程而言,主要划分为20世纪80年代职业转换与身份制制约性的农民分化,20世纪90年代地区流动性的农民分化,21世纪以来均衡发展性的农民分化。农民分化的历史进程是由市场化改革、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等多种原因决定的。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缓和农村阶层结构变动中的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党和政策提出了一些利益调节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推行承包制、开展多种经营、试行和完善村民自治、西部大开发战略、农村扶贫和城乡统筹等,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起极大作用。在农民分化过程中,东西部表现出很大差异,包括职业、收入和消费差异叁个方面。浙江和四川的农民分化具有一些共同点,但是农民分化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如不同地区农民内部不同群体规模、比例和结构上有很大不同,在浙江和四川内部是如此,浙江和四川比较也是如此。影响农民分化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地理环境、文化和观念差异、产权制度差异、产业结构差异、城镇化水平、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差异等方面。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区域协调发展。农民分化在激发农村社会活力,大量增加社会财富,普遍改善农民生活的同时,也带来阶层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体现为农村各阶层、各群体之间利益上的矛盾。深入研究农村阶层矛盾,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可以使我们的决策尽可能反映农村各个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减少决策及其实施过程中的失误和阻力。论文对东西部农民分化中的农村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社会急剧分化中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整合能力下降中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西部农村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共享、以社会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民政治参与以及乡村治理和地方政府社会整合作用。为了推进社会整合与协调发展,论文提出了促进农民分化与社会和谐的原则、方法和具体对策。这些原则主要是公平原则、权利保障原则和法治原则等;方法主要有:以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农民民主为重点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社会整合的对策主要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夯实农民分化的经济基础;推进农村土地和户籍改革,破除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政策要有增有减;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结构等。农民分化既是农民个体市场化的行为,也是资本力量和政府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从城乡发展和现代化的全局才能对农民分化有更全面的认识。农民分化是社会系统变迁中的重要一环,农民分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密切相关。促进农民分化,解决农民分化中出现的区域不平衡问题需要有全局视野,也需要不同层级的政府和社会形成共识和凝聚力。要实现东西部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西部地区探索赶超型战略的决心和路径,同时,包括国家政策和东部生产要素在内的外部资源也是决定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赵玉洁[7]2011年在《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主题是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六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重要意义;其次,详细概括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总体来看,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最后,就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从基础理论的角度对利益、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的基本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进行阐释,对改革进程中中国社会利益冲突的特点、影响及利益协调的原则与意义进行分析。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愈益显性化、频繁化、复杂化、激烈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结构化趋势。要把改革进一步推向前进,就必须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冲突,实现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致均衡,努力使整个社会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第二章从经济角度对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进行分析。改革进程中,中国社会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最为明显地表现在经济领域之中。要有效协调经济领域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就必须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入剖析权力主导下市场转型的困境,避免权力对经济的不当介入与过度渗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努力解决收入分配的失衡问题,建立合理、有序、有机的分配秩序。第叁章从政治角度对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进行分析。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改革进程中利益冲突对于公共权力政治治理的挑战更为直接。针对社会的利益冲突,政治权威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协调:一是加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协调整合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加强制度的协调能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公民有效政治参与的体制机制,是转型国家实现社会利益协调,求得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的必由之途。第四章从社会阶层角度对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进行分析。社会利益冲突在社会阶层结构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现阶段,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不尽合理,各阶层与群体的分化加剧且不规范,群体之间的利益表达与博弈存在失衡趋势。针对于此,公共权力必须转变发展方略,实现科学发展与有效发展;积极提升针对不同类型利益群体的调控能力,大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建设,努力推进社会利益格局与阶层结构的合理化。第五章从文化价值观角度对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进行分析。中国改革进程中,社会的价值观念良莠并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利益行为。现阶段,以“不平等的等级结构”为根本特征的传统价值观依旧在不断扭曲着社会大众的观念与行为。而不规范市场经济所催生的拜金主义,对于当前利益冲突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低估。针对于此,现阶段,我们必须着力构建一种既批判传统臣民文化、也批判市场拜金主义,以现代权利与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文化。
王继全[8]2012年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文中认为利益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利益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利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理论。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描绘了人的生存、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的景象。在当下我国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关系,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没有的难题。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利益关系格局的重新调整,而调整的过程和结果始终都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思想的变化。目前,理论界围绕着利益和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形成了诸多成果,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视角来探究如何做好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本论文就是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视角,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探究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对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首先,本论文采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视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阐释和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正确地说明了利益的本质、特点及其历史作用,阐述了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利益纠纷是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利益冲突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决定并支配政治权力和政治活动;物质的生产关系是利益的社会基础和本质等。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的现实状况,需要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定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出发,从以人为本出发,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做全、做实、做好。其次,本论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探讨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和当代重任。认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根本方法是利益协调,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应有的地位。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利益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直接反映:利益关系是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的形成基础,利益关系是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利益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都在发生着变化,只有正确认识和合理调整各方利益关系,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为,利益关系调整是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的重点,利益关系调整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方法,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最后,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利益为指导,以我国新时期利益关系的重大变化为背景,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利益矛盾与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利益在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每一个利益主体的存在和要求,从利益主体对利益追求的客观性、发展性来积极应对利益主体的正当诉求。马克思说:“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①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们的头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认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因此,归根到底,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从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希望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的构建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郑青[9]2010年在《当代中国利益和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刚刚经历叁十年改革开放,积累了大量利益矛盾;正在进行社会转型,社会失范容易导致利益关系分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受巨大利益发展风险。崛起的中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剧变、大发展,其实质就是诸多利益关系的大调整。这一社会变迁的深刻性、广泛性、复杂性,直接影响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获取执政的合法性、突破改革发展瓶颈的动力支撑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所以,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既是社会利益和谐的体现,又是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当代中国利益关系的和谐,要解答叁个基本问题:一要明确当代中国利益和谐的基本内涵;二要探索当代中国利益和谐的发展理念;叁要寻求当代中国利益和谐的实践路径。探究这些问题具有多视角、宽领域的特点,目前多学科都在研究。经济学着力论证经济利益分配过程的合理性、社会学侧重探究社会利益关系发展结果的效应性,政治学倾向认知社会利益关系实现动态均衡的发展性。其中广义政治学对政治关系进行了社会化分析,其理论实质“就是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关于人的社会利益全局关系的协调与控制的科学”。这一研究视角契合本文立足利益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的理论基点。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主要运用了广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政治的利益关系分析、政治的历史整体分析、政治的社会生活整合分析、政治的功能结构体系分析,同时还运用了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及制度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主体部分的研究思路:第二、叁章是提出问题部分,列举了影响利益和谐的主要社会矛盾,探讨了当代中国诉求利益和谐的实践成因,提出实现利益和谐是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核心问题;第四、五章是分析问题部分,解析了当代中国推进利益和谐的思想依据,明确了利益和谐的发展理念,获得实现利益和谐的理论支撑;第六、七章是解决问题部分,构建了解决国内突出利益矛盾问题的具体机制,对现代国际社会主要利益和谐的实践模式进行了考察,取得一定启示,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形成中国利益和谐实践模式的发展举措。通过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其一,当代中国利益和谐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叁个方面,即促进社会利益矛盾可控;保持社会利益格局动态均衡;实现社会最大利益目标;其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今后中国利益和谐的发展理念;其叁,推进当代中国实践利益和谐,除了进行具体的机制安排,还应着力四个方面的实践举措:以发展经济奠定利益和谐的物质基础;以维护公正引导利益和谐的社会认同;以体制改革形成利益和谐的发展动力;以政府廉治营造利益和谐的实践环境。总之,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立足当代中国利益和谐的发展理念,寻求可行的实践路径,以此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利益政治理论的发展,并认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规律。
焦娅敏[10]2013年在《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及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以马克思利益范畴与社会矛盾理论的关系为切入点,结合历史、理论和现实来建立逻辑框架。在考察马克思对利益范畴阐释的逻辑轨迹基础上,考察马克思利益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定,重点揭示利益范畴在马克思社会矛盾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基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分析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结构变迁和阶级、阶层分化的现实,进一步思考马克思社会矛盾学说的价值取向,利益群体理论及其意义、利益分析方法等等,以求全面、客观把握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及其当代价值。本文认为,研究马克思利益范畴的内容本身需要把握马克思以前的西方文明史关于利益的认识与马克思利益范畴的关系;研究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需要把握马克思利益范畴与社会矛盾理论的关系;研究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地位的当代价值,有必要对马克思用于分析社会矛盾的阶级斗争学说、阶级分析、利益分析等理论随着历史变迁的发展进行梳理,考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际的关系。从马克思以前的西方文明史关于利益的认识与马克思利益范畴的关系来看,最早古人时期的思想家通过神话故事体现食色欲望、情爱人生动力作用论;古代希腊思想家将人的物质需要、情欲等利益追求的历史动力促进的朴素观点;以及中世纪西方思想家从抽象的人性角度论证利益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起因等等,围绕着利益概念的认识、利益的拥有和利益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马克思以前的西方文明史关于利益问题的认识为马克思的利益范畴生成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在总结前人利益认识的基础上,立足人的社会实践的现实,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利益问题进行了思考,构筑了科学的理论大厦,实现了利益范畴的历史超越。在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马克思对利益范畴的解读有了科学回应,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逻辑起点。在思考利益范畴的方法上,马克思通过批判旧唯物主义,确立新唯物主义方法,正确地说明了利益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体现;通过批判非历史主义方法,确立了历史性方法,科学展现了历史的发展过程。对利益范畴坚持了一般和个别相统一的辩证方法,为马克思利益范畴建立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在利益的发生机制上,马克思认为现实需要是利益发生的前提,社会关系是构成利益的社会基础,社会实践是利益形成的根本途径。正是这些内外因素的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利益的发生。从马克思利益范畴与社会矛盾理论的关系来看,马克思利益范畴是其社会矛盾理论的核心。这个“核心”地位主要通过利益范畴在马克思社会矛盾理论中的范畴属性、利益在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运行基本规律中的地位、利益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中的地位以及马克思社会矛盾理论的价值追求等几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中,“利益”与“现实的人”、“人的需要”和“生产劳动”等概念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分析社会的基础性范畴;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但其根源在于追求利益所致,因而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质是利益矛盾;利益发生发展的规律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利益分析法是马克思社会矛盾分析的基本方法;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利益共同体的现实形式,利益协调是马克思社会矛盾理论的价值追求。从揭示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的当代价值角度,重点考察其居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际中如何认识并协调当前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转型时期,过去单一的计划经济向多元的市场经济转化、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向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体制转化,并导致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由此引发了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和发展,利益主体趋于复杂化,利益分化重组层出不穷,利益矛盾顺势而生,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尽管我国目前的利益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使得社会矛盾也纷繁复杂,但是中国目前的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利益矛盾。在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重新、全面科学地认识马克思意义上的“阶级斗争”,拓展分析社会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的新思路,正确处理利益群体理论与阶级理论的关系,契合利益协调的时代要求,规范利益集团发展,把握利益共享发展趋势,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体现了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执政党社会阶层利益整合问题的研究[D]. 邱清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 经济利益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文化建设研究[D]. 张哲. 中共中央党校. 2012
[3]. 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研究[D]. 蒋俊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4]. 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周志钧. 中共中央党校. 2008
[5].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下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协调[D]. 叶兵. 合肥工业大学. 2004
[6]. 东西部农民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比较研究[D]. 王亚明. 浙江大学. 2017
[7]. 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 赵玉洁. 中共中央党校. 2011
[8].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 王继全. 苏州大学. 2012
[9]. 当代中国利益和谐研究[D]. 郑青. 华东理工大学. 2010
[10]. 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及当代价值[D]. 焦娅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标签: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论文; 社会矛盾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利益冲突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