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探讨论文_何国平,吴映红

(广东省医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 广东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胸外科行纵隔肿瘤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预后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并发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239-02

纵隔肿瘤是胸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临床主要采取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大部分患者缺乏对医学知识的认知,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有研究表明,在患者围手术期间配合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1]。本文主要探讨心理支持护理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胸外科行纵隔肿瘤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3例,女37例,年龄27~69岁,平均(45.68±11.08)岁。随机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另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疾病及既往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心理护理[2]。纵隔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胸部疾病,大部分患者“谈癌色变”,对各种肿瘤疾病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当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仅会担心病情继续恶化,还担心手术治疗的成功性。因此在治疗手术前及手术后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预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多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安慰患者,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胸腔镜治疗手段的优点及术后的注意事项。认真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诉求,耐心给予解答。邀请病房中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打消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增加其治疗信心及治疗依从性。(2)术中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医师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3)术后护理。术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不顺畅等症状,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回到病房后,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同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及分泌物堵塞患者的呼吸道,避免患者出现窒息状况。对于排痰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翻身,指导患者深呼吸及咳嗽,促进痰液的排出。(4)疼痛护理[3]。术后患者麻醉消退后,由于切口的疼痛及引流管刺激等原因,会让患者感觉不适或者极度疼痛,严重影响其睡眠及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对其进行镇痛处理,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听音乐、看电视、下棋等,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对于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睡眠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遵医嘱给予其药物镇痛。(5)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及合理运动,多食用富含纤维素、高蛋白质、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对有吸烟史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其吸烟对病情的影响,劝其尽早戒烟。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关节运动,待患者情况稳定后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如散步、打太极等,促进其呼吸功能的恢复,预防肺部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患侧胸腔肌肉黏连,帮助肠蠕动,避免出现便秘。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纵膈里的组织器官多,因而可发生多种多样的肿瘤,即使肿瘤很小也会引起循环、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4]。胸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对肺功能影响小、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被广泛运用到临床治疗中。有研究表明,对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提升护理质量及预后。此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述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个清晰的认识,邀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心绪,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信心。术中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及排痰,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给予不同的镇痛措施,待患者情况稳定后指导患者运动方法,促进其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预后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有东,艾成,何零.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03):438-441.

[2]王巍炜,李高峰,张勇,巫正伟.胸腔镜单操作孔切除纵隔肿瘤28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01):59-61.

[3]马跃峰,孔冉冉,周斌,张潍,李少民,张晋,乔哲,姜建涛.胸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效果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02):358-360.

[4]曹强,王启,许瑞彬.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09):814-816+823.

论文作者:何国平,吴映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探讨论文_何国平,吴映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