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暴的可持续性治理——以1930年代美国大平原南部生态恶化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持续性论文,为例论文,尘暴论文,平原论文,国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谈到尘暴,对于亚利桑拿州以东、地处大平原南部的美国人而言,最不堪回首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与经济大萧条几乎同时袭来的那场。当时重灾区的颓象不仅让世界震惊,也使美国人不得反思,并开启了可持续性的科学治理。那么,美国大平原南部生态恶化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将进行一个回溯。
一、穷则思迁:西部拓荒与《宅地法》
西部拓荒是美国特有的历史传奇,正如美国历史学家纳什所指出的,“美国人几乎没有放过任何移居新领土的机会”。当时,在美国,随着东部人口密度不断增长,可开发的土地愈见稀缺,连续耕种也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然而,对于大多数梦想通过拥有土地从而得享自由发展与丰衣足食机会的移民来说,开赴没有旧的政治、生产和阶级关系的西部,重复早期新英格兰祖辈的垦荒历程,是他们的不二选择。正如法国人托克维尔所观察到的,这些西迁移民以“一种比对生命的热爱还强烈的激情”和难以描述的“贪欲”“扑向命运为他们安排的”、蕴藏着更大的幸福的“几乎没有边际的大地”①。“没有边际”意味着迁移要穿过辽阔的荒野地带,沿途会与印第安人产生冲突,更要面临生活和生产资料严重缺乏的困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疆土曾被早年探险家称作“美国大沙漠”,其地理、气候和土壤特征迥异于东部。而大平原南部气候干旱,变幻无常,地表只覆盖着一层松散的有机物,其下是干燥的硬质层。因此降雨在这里成了双刃剑:它既能融合土壤中大量的矿物质滋养植物,也会将营养冲走。故此草原上生长着顺应这个环境的草类植物,使土壤免受了风化和雨水侵蚀之害。然而广阔无垠的土地背后所蕴含的机会对于西迁人群有着无比的诱惑力,加上联邦政府的土地政策更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动力,正如1787年的《西北条例》就是在前几个土地法基础上制定出的重要法案,并对日后联邦政府公共土地政策有很大的影响。
之后到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宅地法》,规定只要有愿望和能力西迁,凡21岁以上的公民,甚或是未来的公民,只需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免费获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作5年,使土地价值提高,则获得这片土地的所有权。若想从事土地交易,驻留6个月以上便可以每英亩1.25美元的价格进行买卖。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州的土地政策比《宅地法》更有吸引力。如俄勒冈的土地政策:4年内让土地状况得到改善,未婚者便可获320英亩免费土地,已婚男性则可获双倍赠地。到二十世纪早期,国会又通过了更为宽松的土地政策,如1909年的扩大宅地法将西迁拓荒者所能获得的宅地面积扩充到两倍范围;1912年的《3年宅地法》把在土地上劳作和居住的时间减至3年,而且每年只需在该地住满7个月;1916年的《筹资宅地法》优惠虽只针对适用放牧的土地,但将可获面积扩至640英亩。在这样的利好政策刺激下,无数的人群被引向大平原拓荒整地、开办牧场、创建农场、买卖土地。到1900年,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农田数目就已增加两倍,农场数高达300万个,西部人口增长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数。据统计,美国人在20世纪的前20年获赠的西部宅地总面积超过19世纪的总和②。而一战所引发的粮食需求大涨更使得西部人劲头越来越大,梦想越来越美。
二、祸不单行:萧条与尘暴双袭
秉持理想农业国观念的杰斐逊曾以为有了路易斯安那这片新地,美国人一千年也不愁没地开垦了。不过社会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一个世纪不到,西部土地便被开垦殆尽;森林和草地大面积缩小,大平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尽管大平原最被看好是因为其四季牧场的前景,但《宅地法》公布后二十年,农民不断涌进,曾用来放牧的公共土地被大量开垦,圈地越来越多,加上铁路的修筑进一步占据了草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凸显。近半个多世纪来势汹汹的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使得以往能够维持生态、避免水土流失的草皮在拓荒者的钢犁③下,仅存的土壤肥力也急剧下降,沙化的土壤裸露在地表。气候变幻莫测和干旱,特别是极端高温加剧了水分蒸发,更使裸露在地表饱受炙烤的土壤化成粉状。先天的自然条件不足和后天的人为影响致使该地区生态日趋恶化。也就两代人的光阴,艰苦拓荒的人们还没来得及充分享受苦尽甘来的好时光,就以每隔20年左右的频率遭受干旱和沙尘暴的打击。
西部人曾引以为豪地将“美国大沙漠”改造成的世界粮仓又被粮食问题专家乔治·博格斯特罗姆列为人类三大生态灾难之一的“尘暴”④。之后美国先是遭遇了诸多河流的洪灾和随之而来的肆虐风暴,这边严寒冰冻还没让人缓过劲来,那头又烈日炎炎,高温酷暑长达两个月之久。特别是特大尘暴更给大平原南部人以沉重打击,紧接着同期而至的股市倾泻,更让人们感到尘暴是“这个国家历史上和平时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⑤。生态和经济灾难的双重袭击,使成千上万的“尘暴难民”⑥失去生计,弃走他乡。据统计,在尘暴和萧条的双重袭击下,350万人不得已抛下农场,离乡背井;900万英亩农田被弃之荒野⑦。受灾最为严重的是俄克拉荷马的“锅把儿(the panhandle)”及周围四个州相邻区域,从1932年到1941年,每年发生的尘暴从十几次到七十多次不等。
另有文献显示,1934年尘暴袭击俄克拉荷马时,气温高居不下,漫天黑烟滚滚,一连三个星期街灯昼夜不灭,人们必须戴防尘面罩方能出门,室内的地板也变成沙滩,好几个县就这样变成了“流动的沙漠”。仅5月11日这天开始的沙暴就卷走了3亿多吨沙尘⑧。国家资源委员会⑨对该年的损失做了粗略估计,3500万英亩可耕地尽数被毁;1.25亿英亩地表土几乎全被吹跑。尘暴席卷了19个州,756个县,大饥荒随时都有可能发生⑩。失去草皮保护的地表沙土随风而飘,将春天变成绝望的季节。据1936年对尘暴受灾中心20个县的调查表明,96.7%的土地受侵蚀,其中一半以上被严重破坏(11)。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遭到前所未有的损害,尘肺炎(Dust Pneumonia)成了常见病;牛羊牲畜、兔子、小鸟、田鼠的尸体到处都是。
尘暴给美国西部开发打下沉重的惊叹号。美国人不得不开始理性看待自然资源的限度和保护问题,并主动着手如何进入土地利用的调整期,他们的行动从改变观念开始,更在立法层面给予政策保障,持续性地以科学方法规划与治理,倡导并推行全民环保意识。
三、“尘暴”的可持续性治理
1930年代的尘暴与经济大萧条,促使了罗斯福新政的大举出台,由政府通过立法提供资金援助,辅之以资源规划专家的出谋划策,表现为更多人性关怀、更重科学理念指导、更强技术能力应对且更具理性反思的时空。
1.立法与政策保障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总统在上任第65天就签署了《农业调整法》和《联邦紧急救济法》;同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和农业部下属的农业调整署,以应对萧条和尘暴带来的问题。此后政府不断根据新情况出台各项立法和政策,筹建或改编各种机构,组织各式人员投入到治理尘暴、保护土壤、解决危机的行动中。
为了复兴农村经济,使得生产、加工与销售达到有益的平衡;同时为了保护土壤,鼓励农民减少耗土作物种植,政府与农户签约,给予津贴,让他们缩小耕地面积,甚至毁掉正在生长的作物,以减少产量的方式提高价格。此举一来保护土壤,二来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从而维持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稳定。仅以堪萨斯州的哈斯科尔县为例就有99%的农业经营者与农业调整署签订了在规定面积内耕种的合同,有5个镇甚至达到了100%的签署率(12)。政府承诺,只要农户允诺并做到让土地休耕,或是将土壤从单一种植小麦改作其他利于土壤保护的用途,联邦政府都会根据订立好的换算条款补偿。与此同时,各个镇区还组织了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管巡查,诸如哈斯科尔这样的重灾区,人们藉由各种宗教团体、民间社会组织、俱乐部,乃至家庭发展了社区自助和邻里救济体系,使原本独立分散的农户们面对糟糕的环境和动荡的经济,或主动或被动地联合起来与周围其他受害者同舟共济,挺过难关。
1934年的大规模尘暴后,罗斯福得到国会同意拨款5亿多作为旱灾赈济。其中一半以上用于提供紧急饲料贷款,向牧场主购买并宰杀濒临饿死的牲口制成罐头供给穷人。此外,联邦政府还将剩余的公地收归国有,不予出售。另有8千万英亩草地在该法案下免受耕地之扰,仅作放牧之用,由当地牧民负责管理和内政部派专人监督(1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全是为赈济而实施,并没有着眼于投资,更不用说盈利了;相反,紧急救济计划明显是赔钱的买卖,但是,这些雪中送炭的资助和举措将农户和牧民从可怕的危机中挽救了出来。
1935年国会在总统敦促下通过《紧急救济拨款法》,罗斯福指示农业部成立重新安置局,改善农民处境,建立绿带镇(Greenbelt Town),将原先在贫瘠土壤上无力可施的农户挪移到有肥力的土壤上。之后应哈斯科尔县农场主的强烈诉求,政府又紧急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家畜分配法案》,给予意欲在剩余土地上种植小麦和棉花的农场主补偿金,鼓励他们以弃种方式保护土壤。随后,国会又通过了新的农业调整法,对土地的限制和补贴的款项做了更为细致的规定。1937年,农业经济局的土地规划处开始了恢复植被、保护土壤的行动。通过一个“三州土地利用与保护计划”,政府出资购买农场主的问题土地,将其恢复成永久性植被。1938年国会又出台新的农业调整法,再次拿出国库中的钱贴补农户,以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从法律上支持剩余农产品的销售。此外还通过了一项水利法案,给予尘暴区一定数额的贷款,落实凿井、修建小型水坝、开挖农家蓄水池等新型水土保持措施。
此后,联邦政府几乎每五年修订一次农业调整法,围绕生产、环保和市场,以维持土壤肥力、增加粮食产量和降低投入成本为目标,确保对土地、水源以及野生资源的持续性综合治理和利用。1956年的农业法实施土地银行计划,就保护土壤、限制耕地做了短期休耕和长期退耕两种设计;对于采取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的,则另有成本补贴。1961年的紧急饲料谷物计划又规定相关农场主停耕至少20%以上的土地给予保护,主人则得到相当于平时产量半数的现金或实物补偿。1960年代,由联邦和州政府合资购地建保护区或休闲场所的“绿色计划”纷纷出台。此外国家还立法严禁公路桥梁等基础建设对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破坏。
在应对干旱、尘暴和经济萧条的一揽子整体规划中,罗斯福总统力推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在陆军协助下,前后约有250多万贫困的年轻人(18-25岁)被招募从事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活动,也参加筑防洪坝、修公路、挖运河、架电话线等“以工代赈”工作。其中一大杰作就是用2亿多株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14)。这条自南向北纵贯得克萨斯、俄克拉荷马、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和南北达科他六个州直至加拿大边境的林带不仅能挡住一部分风沙,还给牛群和鸟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2.资源保护规划者的努力 在出现“沙尘飞扬的十年”间,资源保护规划者提出了诸多农业和土壤保护方案,通过了一系列立法和政策并实施,特别是农业专家和政府人员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活动、农村划区布局管理以及其他基层常规举措来监测和防止土壤进一步受损,同时解决农村的困局,将生态科学观念引入资源管理中。而政府一方面考虑并采纳专家所提出的规划管理意见,一方面妥善利用公共权力保护私人拥有和开发的土地,实施有限干预和资金补贴。这样农户受到鼓励自愿按指定方式使用土地,更多空地腾出用于土壤保护,以避免水土流失进一步恶化。
正是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及政府规划的强力推行下开始对国家公共领地、森林、矿藏、水力等自然资源加大了控制力度,不让私人随意开发,罗斯福的“只有善用资源才能使经济持续发展”的理念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富兰克林总统。
为了使政府的规划得以实施,罗斯福激活了前任胡佛所成立的国家土地利用规划委员会(后更名为国家资源规划委员会),组织了农业部和州立大学的土地专家,负责预测美国未来25年的土地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人们改变旧观念,不再执著于“尽挖地多产粮”,而是考虑将土地另作他用,如开辟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国家或州所属的公园、草地、森林等。针对尘暴在大平原南部造成的灾害,1935年,罗斯福政府还派遣资源保护专家前往灾区实地考察,组建地区咨询委员会、大平原委员会、大平原干旱地区委员会、合作放牧协会等,协商制定出一个个资源保护规划,成为总统设置全国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邦政府农业部、各州农学院及其辖内由政府资助的农业试验站等共同承担开发农业科研成果,并免费提供给农户。尘暴发生后,各方又派出专门人员为尘暴区服务,尤其是一直活跃在农村的4-H俱乐部也有了新的活动内容,即发展农村青年的双手(hands)、头脑(head)、心灵(heart)和健康(health)不再只是为了激发务农兴趣和推广农技知识,更要注入环境和资源保护理念以及增强互助机制。此外,规划者还促成了旱灾年份免收财产税,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环保教育课程,进一步普及政府资助的农场成年人教育,设立永久性的尘暴治理和环保机构以确保这些举措的长效实施。
曾在农业经济局、人口再安置署任职,后又成为国家资源规划委员会土地利用处负责人的刘易斯·塞西尔·格莱,作为新政时期颇有建树的资源保护规划者,曾就如何治理尘暴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格莱认为资源保护重在预防,为了不再重蹈“先开发,后环保”的覆辙,必须从思想上认清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加大力度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格莱的资源保护规划分三步走。首先,叫停《宅地法》,收复剩余土地,严禁在边际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并规定永久不得用作耕地。其次,政府出钱收回低产或遭严重破坏的耕地,迁出农户,就地规划,返草还林。从1934年到1947年该计划共耗资4750万美元,建成了许多新的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扩大了印第安人保留地(15)。之后南起得克萨斯州,经俄克拉荷马锅把儿地区,北至蒙大拿州的广阔地带也出现了成片的国家草原。格莱的这项土地利用工程堪称美国“农业政策上的转折点”(16)。第三步,在政府动用国力支持个人和地方的同时,牧民和农民自身也需要更新观念,与各级政府形成资源保护的协调机制。具体地说在不危及私人财产的前提下,设计出有效且具可持续性的方案,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同时落实保护性措施,挽救濒于流失的土地。政府一方面劝导人们顾全大局,考虑整体环境效用;另一方面出资尽量维护私人所有者利益不受损。同时专家展开动员工作,激发地方社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在自主管理的先决条件下由政府给予较能为人所接受的适度建议和监督。县级规划委员主要负责在地方层面上协调并实施联邦政府的诸项计划。短短十年间,全国有三分之二个县成立了这样的县级规划委员会,与农业经济署合作实施环保方略。在土壤侵蚀严重的县则进一步实行划区管理,将地方政府整合成更具效力的环保单位。这些措施虽推行困难,但成效斐然,既保证了经济复苏和农业发展,又保住了数以亿计的农场和森林地。
此外,民间资源保护队也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直接进行土壤治理工作。如田纳西河流域区域性发展计划被罗斯福认可并采纳。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共机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防洪工程、开发电力、肥料销售、改良土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沿田纳西河流域的一系列水利工程不但给当地人带来了充足的电力供给,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而且还保住了300万英亩的农田免遭水土侵蚀。联邦政府为此所投入的资金最终全部以税收方式得到偿还,整个流域的居民收入也提高到原来的十倍。而博尔德水坝(Boulder Dam)(17)不仅解决了内华达、亚利桑那等州的电力供给和水利灌溉难题,还通过两百多英里的河渠管道向加利福尼亚南部地区输送水源,从而推动了洛杉矶的崛起。
3.推广科技种田 事实上,直到尘暴发生的1930年代,美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农业人员缺乏最起码的水土保持知识。尘暴发生后,专家们立刻与其他相关部门及大学机构同时展开了对草原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的研究。熟知生态演变和平衡原理的生态学家与精通农业科学技术的农学家,尽管见解并不相同,但在大平原土地利用方面到产生了共识。既然对土地的需求不可避免,就只有通过精心的土地管理、适当的返耕还草、还林和改进耕作技术,保持大平原地区的可持续性粮食产出。
1935年,在土壤和农业专家休·哈蒙德·贝奈特的倡导和推动下,国会同意成立农业部下属的土壤保护机构,此举引来了其他国家的效仿。为了促成国会下决心通过该立法,贝奈特苦心设法让各位成员亲眼见识一场来自新墨西哥州的尘暴对华盛顿的影响。在漫天昏黄中,国会接受了这位临时性土壤侵蚀机构负责人的提议。贝奈特所提出的“资源保护性农业(conservation farming)”是大平原需要的稳定有序的资源和土地开发。很多人奔波在田间给农户提供各项免费保护方案和技术援助,比如土质疏松地带只能种草放牧,同时还要避免大肆饲养。而对草地的恢复,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选择被侵蚀甚至已完全抛荒的土地,种上外来引进或是当地培植的草种,恢复植被。1935年实施的“紧急起垄”(emergency listing)法有效避免田垄里的土被强风吹跑,从而固定沙土,减缓土壤遭受风蚀。土质较为紧实的地区可以种植庄稼,但要采用最低限度的耕作措施:不翻耕,不高强度利用使之无暇休耕,或在庄稼种类和栽种时节等方面加以改进,因为多样化种植才是平衡水土的基本保障,这样既有助于保留营养和水分,也能阻缓风速,还避免了不必要的大气污染。
总之,为了让灾民了解并自愿接受专家发明的技术和政府拟定的政策。社会各界在社区团体中普及科技方法,成立基层水土保护组织,以随时落实并监督新法的实施。在购地返草规划实施过程中,有些农户出于各种考虑不愿放弃种植庄稼,规划小组就派专人上门做说服工作,直到土地主人同意了才实施护土行动。农户们从水土保持专家那里获得了让他们信服的理由,更重要的是令他们满意的援助,于是他们在权衡自身利益的同时开始考虑草原土壤状况和自然环境需求。
1950年代,干旱再次光顾大平原,农学家们研究了深井灌溉系统,农业受气候影响的局面得以改观。虽然地表水稀缺,但地下却蕴涵着丰富的水源。再如哈斯科尔县正好位于称为奥格拉勒蓄水层(Ogallala aquifer)的富水地带(18)。农技专家发明了一种利用重力系统将地下水经由铝管导流入田的装置。这样地下水就可以流进事先挖好的一条条渠沟。此外,技术人员还专门设计了尾水坑(tailwater recovery pit),以克服地面不平以及地表蓄水不易等难题。在沙丘地带,还另有一套有效的灌溉设施:以深挖的地下水井为轴心,外立巨大的喷水装置,一边旋转,一边向周围的庄稼地洒水。大平原人受惠于诸多科技种田新法,从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老天爷赐雨的依赖。
1909年,美国土壤局曾宣布:“土壤是这个国家永恒拥有且无法摧毁的财产。它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19)这种盲目乐观的态度和由之催生的无节制开发已遭遇现实的惩罚。尘暴的教训告诫人们要顾及土壤的承受力,改变以往的不良甚至野蛮耕作方式,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更加科学的方法耕耘土地。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降低尘暴发生的几率或是减少尘暴带来的影响,从而维护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机和希望。
4.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 人类要生存发展,必然要与自然形成某种张力。美国人在遭到自然的报复后渐渐改变了认知,1950和1970年代大平原又遇旱灾,不过,其破坏力已远不及1930年代,因为经过这一切大平原人对这片土地也越来越了解,态度比以往更温和,垦作方式也愈加明智。观念的更新、制度的保障、规划的效用、科学的治理和责任心的加强使得大平原人生存得理性了。经历了尘暴和其他如化学、水质以及核污染等生态危机后,全国性的环保意识大大提升,舆论也越发关注并监督漠视生态原则的生产生活方式。
从1960年代到1970年代,美国的环保风潮已成为各领域人士都关注的一项重要的政治运动。它超越了其时基于宗教、民族、种族、性别、社会阶层差异的所有运动。在1970年4月22日第一个“地球日”确立那天,全国有2000万人参加了集会。国会和白宫在环保主义者和民众的敦促和压力下,又连续通过了《提高水质量法案》、《恢复资源法案》,同时还建立了全新的环境保护署,主要负责资源保护,制止环境污染。为了行之有效,法律一般将具体条款和罚款额度尽数列出。1970年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认为污染问题是政府面临的三大问题的民众占比已从五年前的17%跃升为53%。人们不仅关注清洁空气和水的维持,还将未遭破坏的原野看成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愉悦身心、有益健康的生活环境”就曾直接写进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纲领。从1872年第一个国家级黄石公园和1903年第一个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设立,到1990年代初,美国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已经设立了36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各州政府也积极划定自然保护区,以满足美国人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存环境的需求。
到1990年代中叶,美国已发展了150多个全国性重要环保组织,参加人数1400万,总预算超过6亿美元(20)。进入21世纪的美国环保组织数量更多,力量更强。他们不但可以起诉企业的违法污染行为,而且可以随时控诉政府部门实施环保法不力。值得一提的是环保机构和律师群体所达成的“胜诉酬金(contingency)”共识。有了这一共识,原本资金力量薄弱的环保团体就能聘请优秀律师与大公司打官司了。这大大提振了环保组织的信心,也壮大了他们的声势;与此同时,让企业不敢轻举妄动的一个立法保证——“惩罚性损害赔偿”执行得愈加严格。随着败诉方受到的惩罚性赔偿比率和赔偿金额与日俱增,制造污染的企业不得不三思后行。当然,在环保主义者看来,很多事件和结果还是未能尽如人意,但美国人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努力已结出丰硕成果。
1970年代的群众性环保运动席卷全国以来,美国从小学到研究生院都设立了专门的环保课程,从教育层面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事实上,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部分地承担着将政府项目经费转化成科研成果让企业和个人受益的重要角色。很多院校就是为支持农业发展而建。即便在内战期间,国会仍通过了莫里尔授地法,赠地建农业院校(land-granted college),主要以教授农业知识和机械技术为主;而农业部占据政府研究与发展预算很大份额。美国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私人企业乃至个人之间一向就保持着良好的资金与成果合作共享机制。仅就环保方面而言,民众就从中受益良多。
从上述美国大平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科学规律,人类的行为必须恪守生态平衡法则,必须践行对气候的最佳适应。尽管说目前美国的大平原干旱通过地下水的采用暂时解决了些问题,但这一定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因为地下水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也有一个承载力的问题。总之,从美国的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解决大平原尘暴必须从人类的行为开始,即我们必须思考,人类将如何保护地表脆弱地区,如何有节制地引用地下水,如何减少工业世界的排气,如何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也就是说人类的文明必须顺应自然模式,真正实现天人合一。尘暴教训不仅给美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今天我国内蒙古地区沙暴的出现以警示。
注释: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27页。
②Clyder A.Milner II and Martha A.Sandweiss: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es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472.
③与东部传统的旧式耕犁相比,这种新式钢犁可以不费劲地割穿草地,因为它是针对大草原浓密坚韧的植被而设计的;不过,它也割穿了土地的保护层。钢犁问世,焉知祸福!
④Danald Worster:Dust Bowl—The Southern Plains in the 1930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P.4.另两大生态灾难:中国公元前3000年黄土高原因滥砍滥伐导致连续几个世纪土壤流失和洪灾;地中海过度放牧导致植被尽毁,肥沃的土壤从此被侵蚀,永久失去了肥力。
⑤⑦(12)(13)(15)(16)(18)(19)Danald Worster:Dust Bowl—The Southern Plains in the 1930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版,P.12,P.49,P.156,P.190,P.190-191,P.190,P.234,P.213.
⑥严格区分的话,“尘暴难民”中有“尘暴流民(Exodusters)”和俗称的“俄克佬(Okies)”。前者是大平原南部人在遭受干旱和尘暴灾害后,因资金不足导致竞争力缺乏而举家迁移的;后者原本就处于贫困状态,是受教育程度稍低的人群,他们属于美国经济秩序和农业生产结构中的底层人员,其中一部分人受尘暴灾害后,贫困状况愈烈。
⑧(11)加里·纳什等编著:《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刘德斌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1页,第792页。
⑨该机构从胡佛到罗斯福数易其名,在本文中一般译为国家资源(规划)委员会。
⑩William Manchester:The Glory and The Dream—A Narrative History of America 1932-1972,[Boston]Little,Brown & company,1973,P.99.
(14)也有少部分是农场主自发种植的。
(17)1946年更名为胡佛大坝。
(20)Douglas K.Stevenson:American Life and Institutions,[Stuttgart]Ernst Klett GmbH,1996,P.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