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与创造:体育生活化的源与质——来自1997年广州、深圳国际大众体育研讨会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育论文,大众论文,广州论文,深圳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7月21日至7月25日,广州体院、深圳体育发展中心两家联合,成功地举办了97国际大众体育研讨会。在会上,与会的不少中外代表从不同视角,直接或间接,不同程度地论及到体育与生活的问题。许永刚、刘江南二代表认为;“体育是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梁向阳代表认为:“产业社会的大众体育文化兴起,代表社会新文化运动,它是生活方式的革命,以其内在的网络结构, 引导社会发展过程的秩序和文化整合。 ”美国代表Larry DHensley和Thomas M.Davis则介绍说:“美国几经修改和更新的身体测试标准以作为有关健康的测试的标准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们养成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及“运动与其它生活力图一样,创造到达顶峰的机会和理想的生活经验。”(美、唐、赫顿)。其中,较为精彩的,首推(艾汀顿、美)他同意说“运动是当今世界上五种通用语言(金钱、政治、艺术、性和运动中的一种,它使我们大家走到一起,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给我们的生活方式以更大的充实,使我们的整个生命同期受益,使我们大家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在运动中,能促使年轻的孩子运动神经,肌肉得到发展,有助于他们获得社会的技能,有助于他们理解社会的规范和秩序,而成年人则能获得生活平衡和对运动需求的满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运动能成为一种生活哲理的组成部分。”
从代表们精彩的论说中,我们似乎已得到某种启迪,这就是:伴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东西的文化交流已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它正引人注目地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在这其中,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正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不容置疑,体育已经或正在悄然地走入我们的生活,体育生活化的提出,必将代表目前乃至未来大众体育新的,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走向。
为此,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同志也曾在《国家体委加强体育理论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1995,11,7
广州体院)中强调指出:“当前体育发展的具体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应注意“六化”“六转变问题”。其中第一化即为“体育生活化”,“就是体育应该成为人民生活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相应于我们党的第二战略目标——生活达到小康”这就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展开对于体育生活化的研究,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种责任。
1 “需要与创造”规律是研究体育生活化的逻辑起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日渐提高和改善,引起人们对生命价值新的认识,对社会生活方式新的思考,于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奏响了社会文明和发展的威武雄壮的序曲,而体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键盘,缺乏它,乐师将找不到音乐的定位。
为此,体育生活化的提高,暗示出新的生存价值标准,给人们以美好的生活意境的启示,唤起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潜意识中已经存在的生存本能的原始冲动和对体育的需求和情感,形成现代生活方式国际型价值标准的新的“语言”体系。在这里面,似乎有一种内在的隐藏很深的规律的机制,它不仅引起和规定着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而且也制约和决定着人们生活享乐,生活发展的质和量。这就是存在于人类自身深处的那种“需要——创造”性。这与97国际大众体育研讨会的“需要与变化”之主题恰是吻合的。
我们如果把握住这种在最深层次支配人们活动和发展的规律,也就等于找到了我们对于体育生活化研究的逻辑起点。
于是,面对人们生活方式选择的主题的重大转移,我们应对引发这场重大转移的“需要与创造”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这对于尽可能缩短大众体育全面生活化的进程,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需要”是体育生活化的根源
一般来说,人类的存在决定着人类的意识,人类的认识又引导着人类的行为,人类的行为又改变着人类的存在。基于这种认识,也就是说,体育生活化的实施首先应引发人们对于体育的需求,才可产生体育的意识和体育生活行为,人们具备了体育意识和体育生活行为后,就会促使原有的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而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没有人类产生对于体育的需求,就不会选择体育生活方式。如果那样,人类将永远生活在静止的木纳之中,缺乏只有体育才能带给人们的独特的生活情趣和活力,而代表一种更高文明程度的现代生活方式亦将永远只是一个难全的概念,我们的体育也将永远处于原始萌芽状态之中而难以在人类生活中找到它应有的文化生长点。
需要是一种感觉,然而更重要的它是一种驱力,人们对于体育生活方式的需要,首先在于人们的一种感觉,作为这种感觉,需要有着丰富的内涵,仅从形式上来说,目前促使人们参与体育生活的感觉主要是“或缺性感觉”和“满足性感觉”,它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现代社会,由于运动不足导致了种种“文明病”的产生,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不适,病痛甚至死亡,人们求助于体育活动,希望重新寻找回生活的活力。
2.2 现在,虽然工作时间缩短了,可工作强度却有增无减, 竞争促使人们的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由此而产生的心力疲惫,焦虑等症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以及离、退休、下岗后,人们普遍出现的失落感等。为此,人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寻找生活的平衡点。
2.3 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后,人们获得了身心愉悦的感觉。身心愉悦也是一种需要,它代表着参与运动的人们对于体育需要的满足感受,也是影响着人们体育生活态度的重要参数。正如保加利亚著名学者尼科诺夫所说的:“当我们说‘这个需要已经满足了’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确认,需要不仅存在于已经克服了的特殊的不满状态之中,而且存在于新的特殊的满足状态之中。需要被满足了并不等于需要不存在了。我们感到满足的如果不是自己的需要,那是什么呢?”(《人的活动结构》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50页)。
需要还是一种驱力。人们对于体育的需要以及由需要产生的心理欲求,是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内在过程的起点,也是启动体育生活化发生、推动体育生活化发展,制约体育生活化进程的主体的内在的原始动力。心理学称之为“心理欲求动力”。
3 “创造”是体育生活化的本质
人们的这种原始动力经过思维的调节,促使人们进入体育生活实践,并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于体育的需求。然而,从深层次来看,这种对于体育需求的满足,还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动物活动满足了需要就达到了目的,而人类则不然,它满足需要是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本质力量和发展自己的种种能力;是为了缓解病痛,转移和消除不良情绪;是为了重新寻找生活的支点,提高生活质量,获得生活的情趣等等。
所有这些,似乎足以说明,大众参与体育活动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文明,健康的新生活的创造过程,这种由需要引起,经思维调节的创造性活动,我们可以简述为这样一种机制;体育需要思维调节新生活创造生活基点变化。
事实上,制导人们体育生活行为的这种深层机制深藏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体育发展全过程之中,是从根本性上支配体育生活化实施的真正“基因”,是大众体育赖以生存的支柱和体育生活化得以发展的最深刻、最根本的规律。
在这里,体育需要经过思维调节进入生活创造过程(体育实践活动过程),而创造的结果引起人们生活基点变化而获得生活的满足感,再经过调节转化为新的需要。这样,人们的体育需要,思维调节也成了一种生活创造性活动,而人们的生活创造,调节也即成了一种需要性活动,同样,体育需要和创造同时又成了一种调节或选择的活动。而人们能主动从各种生活方式中选择最能展示自己个性的,文明键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本身不也是一种创造吗?
人们对于生活创造总是基于某种功利性,“需要”的也即是“功利”的,需要引起创造,就隐含着创造具有功利作用的意思。尽管体育活动中,许多活动内容形式在短期是看不到功利性的创造的,但其中却隐含着更大的功利性。因具有功利性,体育生活行为(生活创造过程)才由体育需要引起。
4 体育“需要”的滋生土壤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理解人们对于体育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呢?很显然,人们对体育的需要的产生,应有着肥沃的,适宜的土壤。第一,它基于人的自然生物本能,我们不能否认,人类对于体育的需要,没有人类的自然力在作崇。第二,各种客观条件变化的综合影响,直接刺激着人们对于体育的需要和对体育生活方式的选择。在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主要有以下几种变化因素在起作用。
2.1 我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的出台, 对于我国大众体育生活化的需求有了自上而下的政策、法规保证。
2.2 生活水平和生活技师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
2.2.1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飞速发展, 恩格尔系数的逐年下降,预示着我国人民正从“温饱型”生活向“小康型迈进”;从“物欲型”向“享乐型”转变。
2.2.2
生活意识的变革使人们从过去单一重视工作向重视休闲活动变化并举。
2.2.3 生活时间、内容、形式的结构变化。
2.3 社区体育形成组织网络化,管理工作服务化,多元化。
2.4 我国人口结构逐渐高龄化。
2.5
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加剧了精神疲劳和生产单调感。
2.6 通讯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扩大了人们的生活领域以及随着都市文化的扩充普及,各种宣传媒体对于信息交流的促进,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渐统一化,国际化。
第三,主体——人自身的条件的影响因素。人类是由无数人类个体以社会的方式联系而成的,因而,人类个体无不因“先天的”和“后天的”原因而各具特色,人自身的条件如何(主要有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各种客观条件影响的吸收消化,选择和加工,从而,也影响到人们对于体育生活价值的判断和认同,以及对于体育生活方式的自觉的,能动的选择过程。
5 结束语
人类生活,本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即是一个内含着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和目的性活动的概念。当人类的发展从漫长的古代经由近代而踏进了现代的门栏时,生活方式的变革奏响了社会转型的号角。
面对着由于高度经济成长时期引发的“空洞”的生活形态(诸如运动不足,医疗费用的增加,价值真空、焦虑、失落感等),人类不由地加大了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全面关注,不能不理智地选择一种符合人类发展本性的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
体育生活方式的确立,使人们从“物欲型”向“享乐、发展型”生活转化而显示出深刻的人文内涵。无疑,这是一种新生活的再创造过程;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参数和推动力;是一个以“需要”与“创造”双向作用为内在线索的运作过程,其中,“需要”是人们体育生活化的引源,而“创造”则是人们体育生活化活动的本质。
体育生活方式的确立,当然离不开人之生物本能的影响,亦离不开社会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和社会心理条件的制约。然而,在当今转型时期,人之发展,不能只受“经济”合理性的支配,科学、文明的生活技术的创造,更是实现人生理想与追求的所不可欠缺的重要方面。
为此,我们提出体育生活化,旨在将体育当作人们生活运动的基点,并将运动推展至各层文化的活动之中,将其定位点放在“终生运动”上并纳入“终生教育”体系中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似乎更离不开作为生活主体的人对于体育生活化价值的认同和自觉而能动地选择。要做到这点,没有大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没有大众道德水准的升华是难以想象的。
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没有真正达到30%,……。”(引自《伍绍祖同志在国家体委加强体育理论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1995,11,7 广州体院)可见, 在我国对于体育生活化价值的认同的社会基础还十分脆弱,由此而决定,我国体育生活化的全面实施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切都需要花费时间和努力去培育适宜的土壤,去发展必要的研究和理论。
(收稿日期:199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