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与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_政治论文

学校德育与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_政治论文

学校德育与承传中华美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德育论文,华美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盛世兴德

富贵不能淫、富而好礼、礼仪之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面对21世纪,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新变化,道德建设将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世界政治格局多元化与国家的独立、尊严、主权矛盾运动中道德新格局与人类共同伦理;经济全球化与贫富两极化过程中的道德变革;世界文化的多元冲突、对话、融合与民族文化与道德的复兴;高科技时代的科技道德及其建设;网络技术迅速普及,人与人之间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过程中的道德;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与规范并走向世界市场的条件下,对于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新要求;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于独生子女支撑老年社会提出的道德新要求;世界性的性自由、性解放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对中国传统性观念、性道德、性文明,乃至整个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挑战;在道德教育与建设当中,代际道德传递、社区道德传递遇到的新矛盾等等。我们将在研究与应对这些新问题的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和小康社会的新文明。

仓廪实,而需礼仪。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精神文化、道德文明,有了新的呼唤与追求,尤其关注子女们的健康成长及其前途。有些摆脱了“重智轻德”怪圈的家长,不愁子女将来“无职业”,最怕他们“不成人”。

家长们希望子女成为国之栋梁,却又担心有人变成贪官污吏;希望他们成为有作为的企业家,却又担心有人变得见利忘义;希望他们学习好英语和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领,却又担心有人变成心中只有自我的“新人类”。

希望与忧虑并存,可怜天下父母心。化解忧虑、实现希望,已成为广大国人的心愿。满足这种心愿,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这也是党和政府顺民意、得民心、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青少年一般有9~16年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这是他们形成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最佳时期。因此,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德育的方向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就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新世纪学德育的重点之一,应当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础,进行古今中外道德智慧的综合创新,而不是割断历史、全靠进口;新世纪的道德教育,要在基层学校进行扎扎实实的实验,在取得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理性升华、逐步推广,力争用15~20年的时间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道德教育新体系。道德教育与建设、民族精神的培育,一般需要1~2代人的连续奋斗,不能急功利、追求立杆见影、更不能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

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

强调道德教育,会不会影响与削弱政治教育,导致“淡化政治”?

早在198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中就指出,政治素质是对于先进分子提出的要求,而对于广大国民素质的要求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邓小平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也将“有道德”放在了第二位;2000年江泽民指出,“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使人们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就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2001年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的方略,当年党和政府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施实纲要;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可见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的迫切与重要。

道德与政治是难分难舍的。政治决定着社会发展方向,道德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不讲道德的政治,必然是腐败的政治。

道德素质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我们应当有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但是,一个缺乏道德素质的人,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信念。忽视道德素质教育和道德建设,必将从根本上削弱政治素质,也就难有政治文明。政者不正,政者缺德,是历代贪官污吏的共同特征。

用“淡化政治”的思维,限制道德教育与建设,最终会削弱或毁掉政治;而不讲政治或忽视政治,也会使道德教育与建设发生偏向。应当把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华美德与中国人的人格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它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它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荡;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规范着每个中国人。

从尧舜“禅让”、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到齐国管仲提出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都属于儒学之前的道德文化。而周代以“礼”为主导的道德,则是儒家创始者直接的思想渊源;孔子虽然提出了“仁”的概念,但是,当时社会上通行的主导道德规范,仍然是自周以来形成的“礼”,而不是“仁”;孟子强调“义”,但是他给当时社会主要道德规范的定位是:仁、义、礼、智“四德”。是他把“仁”放到了第一位,将“礼”降到了第三位;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只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增加了“信”。从此,自周以来所逐步形成的这五种道德规范,才真正成为被官方认定、推向社会并影响深远的道德规范;由汉至唐,先后提出以“孝”治国,推行“举孝廉”的“吏制”,“孝”与“廉”这两种道德规范日益受到新的关注;于是,宋代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这其中再次恢复了管仲提出的“四维”,去掉了“仁”,增加了“孝”与“悌”。这“八德”,一直影响到明清,以致影响到朝鲜、韩国等东亚各国;从清末到民初,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于中国弱势文化的冲击,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认为,道德是中国之长项,只要推陈出新,就能够建构中国的新道德。梁启超等维新派,试图以“孝、悌、忠、信”这“四德”为基础,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华,建构中国新道德;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这是“中体西用”、中西道德精华相融合的杰作。国民党在“八德”的基础上,加上了“礼义廉耻”这“四维”,统称为“四维八德”,沿用至今。

中国传统道德演变的历史,就是中国人形成自己的人格,并成为中国人的历程。2002年5月,江泽民要求当代中国青年“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

中国传统道德在东亚各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他们那里道德建设的经验,可供我们参照。

中国传统道德在现代韩国的存活率是相当高的。汉城,是古代朝鲜朝的都城,其城门的名称就足以体现当政者,以德治国的思想。汉城的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各自名称如下:东大门是“兴仁门”、西大门是“敦义门”、南大门是“崇礼门”、北大门是“弘智门”,建筑在汉城市中心的“钟楼”,被誉名为“普信阁”,它表明普天之下,都要讲信用。这“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汉代的“五常”。在韩国,当今的社会共同道德,仍然是中国宋代提出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青少年中,重点进行忠、孝、礼“三德”教育。忠,是效忠大韩民国;孝,是亲情之爱,强调“孝道”在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础性,及其时空超越性;礼,是人际文明的规范,注重礼节是韩国人不变的民族形象。

新加坡,1965年独立建国,40余年的成功之道,是重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德治与法治并举。首先,将“富而有礼”定为建设的目标。其次,1982年,政府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八种美德,作为“治国之纲”,定为国家道德。再次,1990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五大共同价值观,是对东方或儒家价值观的一种创造性转化,也是这种价值观强大生命力的体现。第四,新加坡政府,通过继承和发扬东方文明和东亚价值观,在多元的社会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独立的国家意识,在国民中树立起一个“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政奉公、讲求效率”的新加坡精神,为新加坡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开拓了精神动源。

100余年来,我们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遗产,重批判、轻继承;剔除了糟粕、也淹没了精华;“破”字当头、未能“立”在其中。到了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认真反省历史,转向了建设、创新与发展,逐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战略。建设中国的新道德,必须以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为根基,必须开发和利用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道德文化的丰富资源。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的指导下,创建适应新时代的道德规范体系。

中华美德与学校德育

注重道德教化与化民成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对于新一代中国人进行中华美德教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1991年12月19日,江泽民同志在厦门大学说过:广大青年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对他们要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同时也要经常进行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例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热忱是很有作用的。应该说,这些话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一些富有哲理,教人正直、忠贞、有抱负的名言。学习和掌握它们,对于自己立身行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是会受益匪浅的。

199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加强改进学校德育的两个文件,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都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道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此,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道德教育,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道德教育,也就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义务。

1995年年底,由李岚清同志主持,教育部具体组织实施,罗国杰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一书正式出版。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集中国内一流学者,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资源,所进行的大规模开发。李岚清同志在此书的序言中指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根本目的,在于结合革命传统教育,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在于使社会主义道德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于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于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主旋律,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为了参与当代中国新道德的建设,从1994年至今连续9年在北京和山东等7个省市的部分地、市、县,开展了“大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和“学校中华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研究”,先后连续被批准立项为“八五”、“九五”、“十五”北京市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的重点课题。分别有4万、25万、35万余名大中小学学生接受了此项教育。

以忠、孝、诚、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为核心德目,本着小学讲故事、中学讲规范、大学讲理论的思路,编写了大中小学使用的教育用书和教育实验教材。

为了帮助参与实验的教师,了解传统道德的历史演变;把握和分辨传统道德精华与糟粕的两重性;认识传统道德的历史价值;探讨传统道德对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回应;掌握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路径。1999年研究所组织8位文科博士编写了一套《大众道德》丛书共8部,分别是: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编写这套丛书,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当中那些具有超越时空的民族智慧,进行再加工、再转化、再生产。帮助教师认识“八德”在当今社会生活之中的现实存在及其价值,认识这“八德”与20个字公民道德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看到大中小学的“学生守则”当中、市民公约当中、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当中、治家之道、兴业之道、治国之道当中,所浸透着这“八德”的精髓。这“八德”是中国人共同的道德文化价值观,它不仅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具备的品德。

9年来教育实验研究表明,只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新一代中国人是完全可以认同、接纳中华美德,并转化为自身的品德素质,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种教育不仅使学校德育有了民族性的根与魂,而且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与支持。家长满意就是人民的满意,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标签:;  ;  ;  ;  ;  

学校德育与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