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工程的质量不仅会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发挥,而且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气照明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建筑电气照明系统依然存在一些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建筑安全性受到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电气照明系统施工质量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案,并落到实处,切实保障电气照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下面就建筑电气照明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策略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施工;质量问题;控制策略
1建筑电气照明概述
在建筑电气照明中,主要分成三种,公共照明、应急照明和总照明。在建筑中,公共照明的难点比较多,在一些大型场所的照明中,要求公共照明的智能化,这就需要提前建立一个智能系统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应急照明中,主要是和消防有关,在这方面的建设中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按照消防的标准来进行,保证在消防验收中能够顺利过关。
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对于电气照明工艺的施工流程主要有下面两种方式:第一种,直接埋电缆敷设→盖砂盖板→回填土→埋标桩→管门防水处理→剥麻刷漆→挂标志牌;第二种,准备工作→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水平敷设→挂标志牌,或者是从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垂直敷设→挂标志牌。建筑电气照明施工的质量主要从电线、电缆导管;动力、照明配电箱、控制柜;电线、电缆穿管、线槽;槽板配线;钢索配线;普通灯具;电缆头、绝缘线路实验和接线;专用灯具这八个方面来予以控制。
2建筑电气照明施工质量问题
2.1防雷接地施工质量问题
造成防雷接地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原因有: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缺乏工作责任感;部分焊接人员不熟悉立焊操作,导致焊接质量达不到相关标准;施工管理力度不足,没有严格执行《接地装置》施工和验收规范。
2.2室外进户管预埋施工质量问题
造成室外进户管预埋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原因有:材料采购问题。部分单位为减少施工成本故意偷工减料,或选用劣质材料;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履行自身职能,对电气照明工程施工规范、质量检验标准等不能坚决执行;监理人员没有严格监管进场材料,导致质量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管道预埋施工与其他工序缺乏有效协调,施工管理混乱;施工人员对防水技术不熟悉,导致进户管预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2.3配电箱安装施工质量问题
针对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我国相关部门出具了标准化要求和流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照明配电箱的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涵盖安装的整个流程,并贯穿照明配电箱使用的全周期。如照明配电箱的高度、水平度、垂直度安装不达标、与墙体间隙及平面不达标、箱门开关不灵活、箱体开口与设计不符、进箱孔大小不合适、未做好接地保护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施工方案不合理、人员安装不规范、质量监督不严格等,也有部分工程为了赶工期而降低了安装质量。如预埋工作往往需要对安装方案进行审核,并模拟安装完成后的工作情况,一旦方案出现问题,还需重新进行设计、审核,耗工耗时,部分施工单位在初步判定方案可行后可能直接进行安装,工作质量是难以保证的。此外,赶工期还可能造成照明配电箱安装时不垂直、不平整、箱盖不紧贴墙面、进出管线的位置开孔大小、数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3质量控制措施
3.1电气照明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建筑电气照明施工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整个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材料进场前,应对施工材料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并保证都有正规的合格证明和质量检测报告,再根据项目经理的指示进行下一项工作。对于特别重要的施工环节,项目经理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点对其质量进行把控与检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控制,保证施工的材料都能严格符合国家的规定与标准,防止因为材料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导致施工出现质量问题。
3.2基础工程质量控制对策
对于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在进行施工的工作过程中要求电气施工人员协调配合好土建施工人员,通过提前做好相关的预埋以及预留工作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比如做好止水板、电缆线穿墙管的预埋工作,要求电气施工人员提前进行预埋以及预留,一定要赶在土建施工人员开展墙体防水施工工作的前面,这样能够很好地避免电气施工与防水施工的重叠,对墙体的渗漏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建筑工程中的木砖、配电柜基础型钢、吊卡、吊杆基础螺栓、铁件等预埋件,需要在进行预埋工作之前组织各方人员共同商讨出具体可行的计划,确保预埋件的操作工序、操作质量。
3.3加大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力度
在电气照明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加大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力度,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对施工操作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的针对性培训,提高电器照明施工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质量。把握施工质量细节,具体措施包括: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中通常存在多层电线管重叠现象,如果各楼层住宅超过6套,在土建工程施工中采取公共走廊天花吊顶的装饰方式较为合适,此时,通过吊顶上的线槽,电气照明系统的进户线基本上可以直接进入到住宅内部。控制好电线管入墙深度,确保其在15mm以上。使用拗棒、弯管机等对管子进行弯曲处理,确保弯曲部位光滑平整。同时,电线管应当平整地进入到配电箱中,管子伸出长度需控制在3-5mm,并使用护套保护管口,将箱壳锁住。对于需要进入到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管口高度应控制在配电箱基础面以上50-80mm。在PVC电线管埋设过程中,需要利用配套的PVC塞头将管口进行封盖处理,然后使用胶布进行牢固绑扎。将线盒牢固、准确地固定下来,如果线盒预埋深度过大,还要将另一个线盒加装其上。在面板安装过程中,需要利用水平仪对其进行校正,确保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除此之外,在面板安装结束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缝,以免缝隙过大,并将面板清理干净。
3.4抓住重点环节
开展建筑电气施工的工作过程中,作为管理人员首先要将重点环节进行监控,提前考虑好施工工作可能存在那些质量、安全方面的隐患,对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前制定好相对应的措施保证重点环节的质量。这样一来,在电缆、配电箱、配电装置的实际施工中,由于管理人员预先分析了可能引发质量问题的原因,因此就可以重点防范,将质量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即使出现了质量隐患,也可以拿出预先制定的应对措施,从容不迫的加以解决。
3.5管线铺设质量控制
一般情况下,铺设电线管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重叠的问题,这一情况主要是在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里发生,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选择对公共通道进行加固加厚处理,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来提高管线铺设的质量。通过采取加固加厚处理,更好的对众多管线进行隐藏,进行布管设计工作的同时要避免出现同线管多层重叠的情况。对于电线层,尽可能在处理的时候杜绝并排紧贴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比较难处理。如果施工条件限制必须要这么多,可以选择使用小水泥块来把这些线层分开。在进行剥线处理时,应该避免防线头裸露在外,对应尺寸要固定确保线头可以整齐和统一。同时为了使导线牢固压紧,单芯线应拧成双股状。
结语:电气照明系统在各类建筑中被广泛采用,而且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已日益成为现代建筑电气技术水平的重要象征。所以,必须重视建筑电气照明系统施工质量管理,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施工工作,保证电气照明系统正常运行,有效提高建筑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徐亮.建筑电气照明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J].居舍,2017(33):160-161.
[2]周谋求.建筑电气照明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5(21):223+225.
股票代码:300506。
论文作者:周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质量问题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电气论文; 工作论文; 配电箱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