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可支配收入提高,车辆的数量也不断上升,在此基础上对桥梁工程的质量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市政桥梁工程的建设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对市政桥梁工程上部结构中常见的病害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并分析了相应的处理技术,旨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对桥梁建设的重视程度,保证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引言:
市政桥梁工程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外出沟通的重要纽带,也是城市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基础,不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更能够推动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目前我国的部分桥梁工程修建的年代久远,桥梁的承载力正在逐渐下降,如果不采取一定的处理技术对其进行维护就会无法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市政桥梁上部结构的常见病害种类繁多,且不同桥梁之间的病害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对病害的类型进行总结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技术对桥梁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桥梁工程上部结构的常见病害
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该地为水网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桥梁分布超过1000座,多为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部分的桥梁由于修建年代久远的原因产生了种类不同的病害,具体类型如下:
(一)桥面铺装裂缝
嘉定区的桥面铺装裂缝主要表现为横向和纵向的两种裂缝类型,一般出现于绞缝位置,除此之外,由于江南地区的雨水冲刷带来的影响,桥面出现小凹槽、路面碎裂、桥梁支撑骨裸露等病害情况也十分常见。
桥面铺装裂缝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例如桥梁建设过程中对桥面铺装质量的重视意识不足,在施工的过程中分段进行施工,另一段未施工的桥梁正常允许车辆经过,在车辆经过的过程中通常会引起桥梁的震动,造成材料铺设不均,从而产生裂缝;一些老式桥梁使用的是传统的桥梁建设材料,钢筋材料的直径不足,载重量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加上表面水泥材料的铺设较薄,导致裂缝的产生;部分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经过的车辆数量过多,且部分车辆承载的物品质量较重,长期对桥梁进行碾压会导致贯通裂缝的产生;桥梁铺设的过程中使用快硬混凝土材料,几天就可以达到桥梁开放的标准,但是通常会因为施工人员专业性的缺失导致材料的使用不当,引发裂缝。
(二)绞缝病害
上海嘉定区的桥梁通常采用的是小绞缝装配式空心板梁,这种材料的使用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施工技术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就会导致绞缝病害的产生。绞缝的损坏一般的特征是在板梁间的勾缝底部产生渗水现象或者是对应绞缝位置的桥面产生纵向的长裂缝。绞缝病害一般是老化的连接钢筋失去了抗剪能力导致剪力绞损坏或是连接的钢筋材料达不到桥梁建设的标准。
(三)伸缩缝的病坏
伸缩缝的病坏通常不是单独发生,还与桥头接坡的损坏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主要的病坏特征为伸缩缝橡胶止水带的损坏、伸缩缝闭塞、混凝土保护带遭到破坏、钢筋骨露出等。
病坏的主要产生原因也具有复杂性,如嘉定区的桥梁一般使用桩作为桥梁打底的基础,沉降现象的发生机率较小,台后的填土会因为施工人员的不注意导致填充材料没有压实从而产生沉降,因为沉降的不均产生高差进而引发桥头跳车现象,桥头跳车的巨大冲击载荷又直接作用在伸缩缝上,导致伸缩缝发生破裂;桥梁建成之后,桥梁的维护人员没有对伸缩缝进行及时的维护以及污渍的清理也会导致伸缩缝的橡胶条破坏,使伸缩缝不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四)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拆模问题
由于砼浇筑前没有对砼配合比和砼塌落度的设计足够重视、砼供料不及时、砼工不熟练,振捣范围分工不明确等多种原因的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在拆模时通常会发生腹板与底板连接处出现空洞、蜂窝、麻面现象,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加大了桥梁维修的成本支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常见的病害处理技术
由于国家对桥梁工程建设的重视不断提高,资金投入的比重也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新型桥梁施工和病害处理技术被成功研发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不仅推动了市政桥梁工程建设行业的转型升级,还提高了建设桥梁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常见的病害处理技术如下:
(一)施工前期预备方案的设计
在施工前期,应全面掌握桥梁施工的信息,制定出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预备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的数量、材料的供应商、材料的存放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规定;同时还要考虑桥梁所在地自然条件的影响,比如降水量、周围水文状况、温度变化状况等,根据这些变化来选用适当的建筑材料如粘层油沥青、透层油沥青等,保证桥梁自然环境影响下的承受力得到有效提升,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在源头上降低病害发生的频率[1]。
(二)桥面损坏的加固
桥面损坏的修复和加固可以针对不同的裂缝类型采取不同的补救方法。例如,较小的桥面裂缝可以使用柔性沥青进行填充和修复;较大面积的局部损坏可以先将损坏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和铁锈痕迹的去除,再使用新的混凝土材料重新进行浇筑和填充;较深或是对于有明显恶化发展趋势的裂缝,就要进行混凝土面板的重新浇筑工作,先将破损严重的桥面路段混凝土进行清理,在铺设钢筋网之后浇筑新的混凝土材料,并结合桥面的周围环境等情况决定是否加入钢纤维等材料加强混凝土材料的聚合性。
一般的小型裂缝理论上可以直接用沥青材料浇灌粘合,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将损坏部分去除并重新浇灌的方式比较普遍。例如2013年的川路河桥等嘉行公路段的维修就采用了重新浇灌的方式[2]。
(三)绞缝的加固和维修
绞缝的损害会给桥梁其他部分的正常运作造成不良的影响,降低桥梁整体的使用周期。对绞缝进行维修可以先利用一种针对上海地区小绞缝梁加固的技术,在绞缝内重新安装钢筋,钢筋一段折弯包裹住桥面铺装的钢筋,并与桥面铺装的钢筋进行焊接,使桥面上的钢筋与绞缝内的钢筋能够共同承担力的作用,减轻绞缝承载力的负担。
加入弯折钢筋的方法在上海市嘉义区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使用,例如2012年的翔江公路七号桥维修以及2013年的嘉罗公路九号桥维修都采用了这一方法。
(四)伸缩缝的修理
伸缩缝的修理可以和桥接坡的维修同时进行,由于桥接坡病害引起的桥头跳车是造成伸缩缝损坏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用沥青修补桥面高差的方式来降低桥头跳车状况发生的可能性。而伸缩缝的处理和维护可以从日常维护入手,加强对伸缩缝的维护,及时清理缝内的垃圾和杂物;如果是橡胶止水带的损坏要组织进行及时的更换工作;如果伸缩缝的损坏程度过高,就要组织重新安装。
(五)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拆模问题的防治
首先在砼浇筑前要组织商品砼供应商等相关人员开会及技术交底,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组织和分工,划分浇筑顺序,振捣范围,振捣密度时间,交接班安排等情况;其次砼浇筑前要严格检查模板支撑的牢固程度、接缝紧密程度;砼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查模板支撑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抢修;此外还要注意根据施工气温,合理调整砼坍落度和砼水灰比,并相应做好模板的湿润工作;
最后要对箱梁底板与腹板连接处重点监控,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裂缝等不可避免的桥梁病害,且主要集中于上部结构部分,降低了桥梁整体的安全性。为了保证人们出行的质量,桥梁建设者要树立起桥梁维护工作的重视意识,加大桥梁维修技术的研究速度,研发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病害的桥梁的修复和处理技术,并将其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市政桥梁建设水平的提高,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维修桥梁带来的成本和环境污染,响应可持续发展策略,使桥梁更好地发挥出其交通枢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敏.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5,5(10):00205-00205.
[2]李伦军.探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7(2):20-20.
论文作者:王军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桥梁论文; 病害论文; 伸缩缝论文; 桥面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