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海[1]2001年在《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计算机网络领域、信息处理、信息服务业的各位专家、学者的理论。并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得出信息服务业必然发展到知识服务的结论;同时对知识服务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在知识服务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技术、软件编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作者进行了I-Know智能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I-Know智能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网络资源自动采集、自动加工整理、智能组织存储、智能个性化服务。在撰写论文时,该系统的DEMO版本初步实现。 本文的论述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知识服务的基本概念(代引言部分)、网络知识服务的模式、智能知识服务的关键技术、本人在实现这一系统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以及下一步的研究目标。 第一部分知识服务的基本概念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阐述了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基本概念及其各自的特征。讨论了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区别及从信息服务发展到知识服务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部分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和第叁部分智能知识服务系统关键技术分别从理论设计分析和具体实现两个方面介绍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阐述该系统的系统需求、系统设计和实现所需关键技术。 最后,在本文第四部分,根据本人在实践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策略和完成的主要工作,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同时说明了系统评价方法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研究表明,知识服务是信息情报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所提出的智能知识服务系统的概念及实现的系统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易扩展性、可移植性的特点,该系统在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平台选择、开发环境选择等方面的实现也对今后类似系统的建设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盛志洋[2]2016年在《基于Web of Things的社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后的信息产业的第叁次浪潮,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物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类设备连接,使得物理世界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被获取,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互。然而,现有物联网系统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异构的物联网设备和紧耦合、封闭的平台架构,导致了物联网应用的开发难度大、创新空间小。其次,现有的物联网服务通常需要借助较为专业的桌面客户端软件,操作步骤复杂,这阻碍了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开放化和社交化是物联网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开放主要是指设备接入和资源访问的开放,而充分的开放性使得开发者可以低门槛地访问平台上的资源和服务,并且对资源进行编排和组合,从而促进物联网应用的创新。社交网络的兴起,为物联网社交化提供了灵感。社交网络主要提供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而物联网的社交化则可以实现人与物,甚至物与物之间的智能交互。社交物联网改变了人与物之间交流方式,降低了用户使用物联网的门槛。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Web of Things(WoT)的社交系统,提出了物联网和微信的融合方案,来解决传统物联网的开放性和易用性问题。首先,为了解决物联网平台和微信平台之间各方面异构性的问题,构建了符合REST架构风格的WoT开放架构,该框架的开放性、松耦合、易用性使得物联网应用和服务的进一步开发更加便利。其次,结合微信平台和物联网服务的特性,给出了 WoT和微信的连接方案,并创建物联网公众号作为物联网的服务窗口。最后,为了模仿社交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行为来改善人与物之间的交互方式,结合对社交网络中用户行为的分析和物联网公众号开发能力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两种类型的物联网服务模式:基于微信的自然语言模式的物联网服务和基于微信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模式的物联网服务。
吴慧, 毛敏芹[3]2013年在《谈煤矿智能知识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煤矿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导致井下人员的伤亡。智能服务系统涉及到网络组织技术、知识化存储技术以及网络知识服务技术等,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煤矿智能知识服务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在煤矿中的应用。
王胜海, 沈英[4]2002年在《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设计》文中认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这种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使得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及时快捷、周到全面的服务。事实上 ,目前 ,真正开展网络信息服务还面临许多困难 :一方面将传统信息简单转化为数字信息并进行网络发布业已不能及时、高效地服务用户 ;另一方面 ,收集整理网络上的信息又面临着网络信息内容庞大、组织混乱、纷杂无序和用户需要有序信息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 ,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当今的网络信息服务相结合 ,设计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是其发展的必然。本文便就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的方案设计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设计框架
刘佳[5]2010年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社会,现代信息环境下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是数字图书馆面对知识市场竞争,对自身核心能力的重新定位。知识服务关注用户知识问题的解决,关注知识价值的增值,关注知识的创新,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力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以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为切入点,从丰富与完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层面,研究探索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能力评价应用与能力建设的可行性策略。在综述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与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问题仍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与研究范围。在借鉴与引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知识服务能力形成机制、知识服务能力构成与结构,以及知识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利用专家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典型的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进行评价,以准确定位目前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发展现状,最后本文针对评价结果与目前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体系,并提出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培育、提升与拓展以及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提供指导与参考。
王硕[6]2014年在《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技术研发成为社会进步源动力的今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结构的变革导致对技术职业能级和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决定了应用型人才以及应用型教育层次的不断提升。应用型教育联盟就是在单一教育机构无法满足教育需求的情况下,由教育机构与企业、政府、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等进行的合作,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多元合作的联合体。知识的共享与传递是联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联盟的构成主体的性质各不相同,联盟成员在地域上也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这给知识的共享与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泛在图书馆可将分布在各地的教育联盟成员的知识系统的组织起来,实现最大范围的知识共享,并促进知识的重组与创新,最大范围、最大自由度的实现智慧教育。本文首先论述了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点、内涵、模式,分析了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建设的现实基础。通过对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应用型教育联盟发展现状对比,提出了促进应用型教育联盟教育目标实现的方法与手段,为应用型教育联盟在知识共享、知识传递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即利用泛在网络建立泛在图书馆,实现泛在知识服务,使知识在联盟内部传递与创新的过程中更便捷,更有效。而泛在图书馆及其知识服务在建设与实践过程中,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多困难,应用型教育联盟因其自身特点,可以作为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践基地,二者的结合可以说是相辅相承,共赢互利的结合。然后分析了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运行机理,提出了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一个综合系统,由知识服务对象、知识服务提供者、知识服务平台、知识库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内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整个系统的运作体系。在应用型教育联盟下的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可在不同层次间进行,在理想情况下,可以实现知识服务的自进化。在分析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需求、要素、特性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包括:一站式泛在知识服务模式,云计算知识服务模式,上下文适配知识服务模式。每一种模式并非完全割裂彼此独立的关系,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更倾向于某一种方向思考的叁种模式。这叁种模式中会有交叉之处,但这种交叉不是简单的重迭,更不可能等同。在知识服务模式构建的基础上,从服务的角度及从知识组织与设计的角度提出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的建设原则,以期对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相关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最后针对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实例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的分析过程,结合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的实际情况,系统分析并阐述了其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总体构建框架、实现的功能及预期效果,为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将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应用型教育联盟结合起来,寻找二者的交集以及可以相辅相承,取长补短之处。为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与实践寻找最适合的基地,为应用型教育联盟培养应用型人才寻求最便捷的出路,实现各方面的共赢互利。2.从服务形式、资源结构、标引等角度,提出了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特征,即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对比传统数字知识服务的创新之处。构建了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模式,为泛在图书馆及应用型教育联盟下的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意见。3.从服务的角度及从知识组织与设计的角度提出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的建设原则,以期对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相关建设实践提供指导性意见。
李连喜[7]2014年在《语义网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文中研究说明首先对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作以文献综述,然后综合以往研究成果,在语义网环境下,总结语义网本身的技术和概念特点,提出语义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概念与模型。
李伟[8]2014年在《面向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的用户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大数据”读图时代,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大众用户能够获取海量地理信息;当前又是知识经济时代,如何缓解信息过载、解决地图服务千篇一律与用户空间知识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己成为时代赋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的新使命。由此,空间知识地图服务(Geospatial Knowledge Map Service,缩写GKMS)应运而生,空间知识地图服务具有知识化和个性化两大优势,使地图由“传统单幅地图,试图全部满足众多用户多样化需求”,提升至“多幅、多层、多模式、参数化模板的动态地图,一一对应的主动满足个体用户多样化空间知识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地图服务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学科新的前沿热点。实现空间知识地图服务需要研究空间知识地图服务是什么、理论基础是什么、用户需要获得什么、怎样为用户获取以及如何可视化表达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立足用户研究,以满足用户空间知识需求为主线,实现空间知识地图服务为目标,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维情境,探讨空间知识获取和空间知识地图可视化表达中用户研究的关键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空间知识地图服务及用户研究背景、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分析。基于当前研究背景探讨学科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综述地图学及相关领域用户研究的基础理论、实验方法和关键技术,总结知识服务及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相关理论、技术及成果,分析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思路,阐明研究目的及意义,概述了将要展开的研究工作。2.用户研究理论基础。研究用户获取空间知识的相关理论,论述空间知识获取经验塔,分析情境的多维性和双重性,说明智力叁维结构理论,阐述行为理论相关论点,运用活动理论提出用户获取空间知识的活动系统结构模型;总结空间知识概念,归纳空间知识多级分类体系,论述空间知识地图概念并说明关键问题、展开相关辨析;讨论空间知识地图服务要点,分析服务结构、总结服务模式;创新用户空间知识转化CECI模型,进而分析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研究框架,提出用户研究两大关键策略。3.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维情境分析与建模。分析用户获取空间知识的多维情境因素,创新性地将多维情境分为用户当前外情境域和角色预期内情境域,针对多维情境各组成部分特别是用户角色情境展开具体分析,并探讨了人机交互和情境获取的问题;将用户需求、多维情境因素及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系统相关联,提出并解析了用户空间知识需求的五个层次;构建用户空间知识获取服务流程模型和服务系统组织架构,分析了关键模块、说明了关键问题。4.用户调控获取空间知识研究。根据知识转换模式,探讨了融合地学专业知识发现方法和技术、基于主观地理情境调控获取空间知识的机制;进行用户知识库构建研究,设计系统架构,描述事实后进行情境事实的组织和管理,构建角色-行为-对象-特征关联树,研究多种调控类规则提取策略,确定知识表示方法;进而综合多种用户研究方法,开展用户知识库基础实验;针对POI推荐问题,分析推荐情境因素,设计推荐流程,改进TOPSIS算法进行用户综合效用规则的提取与应用实验。5.空间知识地图可视化的用户研究。论述空间知识地图可视化要点,以用户为中心构建情境因素影响环,探讨地图可视化关键环节;分析双重编码理论,基于PASS模型讨论用户视觉感受和空间认知问题,提出空间知识地图设计流程;基于用户视觉感受的无意识性,进行地图模板用户视觉感受眼动实验,分析用户静态情境因素,改进C4.5算法提取地图模板匹配规则并加以验证;进行凸显用户认知需求的空间知识地图符号设计,提出基于语言学的设计策略,通过符素情境语义构建和符号陈述语法构造,将符号表达与知识陈述相关联,根据符号设计机制设计符号,并进行了实验验证。6.空间知识地图服务试验系统设计与实现。说明城市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的用户需求背景,设计试验系统功能框架,拟定技术方案,分析多维情境数据获取与预处理的问题,构建了试验系统数据库;探讨地图服务功能模型编制方法,阐述用户知识库建立的关键问题,编制调控类规则获取模型,实现了十余种空间知识地图服务功能;论述试验系统地图可视化的技术实现方法,最后对试验系统进行了初步评价。
于晓丹[9]2010年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在科技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显着作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孵化服务专业化的发展方式,促进了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数量、孵化面积、孵化企业数、毕业企业数以及就业人数等方面不断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目前孵化器也存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制约孵化器的健康发展及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因此,如何拓展孵化器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功能,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孵化器服务的对象,是孵化器培育的产品,也是孵化器绩效的直接体现。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的成长过程就是企业知识存量不断增加、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本文的出发点是考察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分析其成长过程中的知识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孵化器知识服务体系,提升孵化器的服务功能。论文以孵化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对象,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开展了对企业成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一方面阐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本质和特征,另一方面也为孵化器应如何培育在孵企业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孵化器、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知识网络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孵化器的概念、构成要素、分类、功能、服务内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孵化器服务正从“硬件’服务(办公条件和基础设施)为主的阶段发展到以“软件”服务(技术咨询、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等)为主的阶段。从对知识服务研究进展的综述中可以看到,虽然目前学者对知识服务业以及知识服务的概念、特征、分类等问题多有论述,但是对知识服务应用实践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论文开展了面向在孵企业的孵化器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孵企业最需要管理服务、政府网络、投融资服务、信息与中介服务、市场开拓五类服务,但目前对这几类服务的满意度不高。作为对比和参考,本文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孵化器发达国家的现状及服务特点。根据调查和对国内外孵化器发展的研究,指出知识服务是孵化器提升服务功能的方向。开展了针对在孵企业知识需求的调查,总结归纳出在孵企业需求的五类知识,即技术知识、融资知识、市场知识、组织结构知识和政策知识。论文提出了孵化器知识服务的概念、构成要素、特征及服务模式。基于知识网络视角分析孵化器内的多层知识网络,多层知识网络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孵化器知识服务优势,揭示出孵化器知识服务对在孵企业成长的作用,提出在孵企业的成长路径。根据在孵企业的知识需求分析孵化器的知识供给,孵化器供给的知识中有一部分由自身提供,而大部分从外部的知识资源中获得。孵化器对这些知识通过获取、整合、创新,最终形成培育企业成长的方案应用于在孵企业。孵化器知识服务的内容按照企业成长阶段和知识类别两种标准组织,并以智能式、自助式和专家咨询式叁种知识服务方式提供。这两种知识服务内容和叁种知识服务方式共同构成了孵化器知识服务模式。指出影响孵化器知识服务的主要因素包括知识服务网络资源的构建、孵化器人员素质和创新文化培育叁项。论文构建了孵化器知识服务系统。阐述了孵化器知识服务系统的运行模式和系统对于在孵企业的培育流程。形成孵化器知识服务系统的描述矩阵模型(KRESF模型)即知识索引的描述矩阵K(Knowledge);企业特征描述矩阵E(Enterprise);企业在不同孵化阶段对知识服务需求标准的描述矩阵R(Requirement);知识方案配置描述矩阵S(Solution);以及来自企业的服务反馈描述矩阵F(Feedback)。采用结合层次分析法的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方法进行知识服务系统的框架设计,用知识地图方法将各类知识库引入孵化器知识服务系统中。最后,以大连双D港生物医药创业孵化基地为例,构建孵化器知识服务系统设计方案。
王曦光[10]2014年在《农技推广知识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农技推广是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跟不上农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农技员在推广服务时缺少有效的信息工具和技术手段。本文以知识服务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层农技员和农户设计一套可以实时提供准确农业知识资源的知识服务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到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平台中进行实践验证。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地探索和研究:一、在分析农业知识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框架型和粗糙集相结合的混合方式对农技知识进行表达,并收集大量农业相关的科技资料和信息形成一套较完备农业领域知识库。农业知识库分类清晰,准确可靠,可用度高,专业性强并易于管理,可以让农技推广人员对所需要的知识进行查询和使用,并为后续科研和农技信息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二、实现农技推广工作中知识经验的挖掘和管理,为农技服务人员提供参考并提高农技推广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增加农业知识的创新和复用。利用农技电子处方模块,对现有的农技工作中的记录和相关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推理机制和挖掘算法进行知识关联和提炼,将农技员和专家在推广工作中的隐性知识通过系统表达出来,实现知识内容的创新和隐性知识显性化,不断地将新的知识元补充到知识库中形成动态知识库。叁、通过知识推荐模块设计和推荐算法研究,把最适合的农技知识内容推荐给平台的用户。首先对用户的基本信息和操作日志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形成用户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兴趣标签,通过推荐算法和知识内容的标签进行比对,并最终确定用户的知识内容推荐集合,并在移动手机端进行展现,解决当前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技能匮乏,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四、从农技员的知识内容需求和服务模式的分析入手,针对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以知识表达-知识库构建-知识推荐服务为设计思路,在农技信息化平台中对农技知识服务相关模块进行系统实现。最后以系统的运行和示范区试用的实际效果作为依据,对整个知识服务的研究进行总结。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农业技术知识服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讨论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各类问题和知识服务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具体的实现方式,并对农技知识服务系统和相关技术进行了实践验证。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了适合我国基层农技推广的农业技术知识服务系统服务机制和关键技术,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开拓思路积累经验,对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胜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 2001
[2]. 基于Web of Things的社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盛志洋. 北京邮电大学. 2016
[3]. 谈煤矿智能知识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 吴慧, 毛敏芹. 煤炭技术. 2013
[4]. 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设计[J]. 王胜海, 沈英.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2
[5].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刘佳. 吉林大学. 2010
[6].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 王硕. 吉林大学. 2014
[7]. 语义网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J]. 李连喜. 图书馆学刊. 2014
[8]. 面向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的用户研究[D]. 李伟.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4
[9]. 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服务研究[D]. 于晓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0
[10]. 农技推广知识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曦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标签: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 数字图书馆论文; 知识地图论文; 用户研究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系统设计论文; 用户需求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用户分析论文; 应用推广论文; 联盟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