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第八小学 556000
摘 要: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然而家庭作业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能够做到减量不减质,实现部分作业随堂化,提高作业的质量,那必将事半功倍。本文将从小学高年级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家庭作业“随堂化”的做法、结果等几方面来谈谈小学高年级家庭作业如何“随堂化”。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家庭作业 随堂化
一、小学高年级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
1.目前,我们使用的《语文家庭作业》精读课文设计的作业有两三页,略读课文有一两页。语文教材里还会设计有这样的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小练笔、摘抄好词句、综合性学习等。每一篇课文的作业量大,学生负担过重。
2.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学困生理解能力的关注,学困生在课堂教学时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所学的内容,回到家里就不能快速优质地完成作业。
二、家庭作业“随堂化”的一些做法
作业“随堂化”就是根据作业的不同内容在不同的时机,采取不同的形式,把作业本中的练习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结合学生情况,随课时教学任务,选择作业中学生不能解决的练习分化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以达到作业“随堂”完成。
1.整合教学内容,隐形地把家庭作业融入课堂教学。
一是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是把作业融入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老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前期作业中的问题,了解哪些知识点是学生难掌握,哪些语文能力、语文素养需要培养等做好详细的记录。二是精心研读,找到适合的融合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家庭作业练习有机渗透,科学穿插,就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
2.优化教学环节,当堂完成家庭作业。
高年级语文课一个星期安排六节,一节课40分钟,每一篇课文各有特色,在哪些环节融入家庭作业,才不会影响课堂教学呢?
(1)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老师会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填写问题卡等,并在新课教学时设计检查学生预习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就可以完成家庭作业里的部分作业。
【案例呈现】《古诗词三首》(五下)《家庭作业》第一、二题
昨天布置预习《古诗词三首》,预习得怎样呢?打开《语文家庭作业》,请快速完成第一、二题。(第一题选择正确读音,第二题多音字组词。)
(2)复习导入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第二课时的复习导入时,也可以安排完成家庭作业来实现作业“随堂化”。
【案例呈现】《杨氏之子》(五下)《家庭作业》第五题
①上节课同学们学会读古文了,请打开《家庭作业》完成第五题:给句子停顿恰当的项打“√ ”。②指名读,全班评价。这样的设计让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控教学的进度。
(3)作业反馈环节。在批改学生家庭作业时,共性的问题将融入下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比如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家庭作业》的第四大题要求缩句的练习错得较多,在第八课《童年的发现》课堂教学时设计练习缩句的教学环节。
3.设计开放性的作业,提升学生能力。
高年级的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家庭作业就可以随课时任务来完成。仍以《童年的发现》为例,第一课时布置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第一至六题,第二课时布置了学生完成第七、八题。结合高年级学生情况,老师还布置开放性作业。比如:读课外书;上网查阅资料,深入了解作者;和家人说说童年生活;等等。当然老师还可以随着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设计家庭作业,更好地提升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家庭作业“随堂化”的结果
1.经过近一年的尝试,将家庭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效整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主地完成作业,质量提升了。
2.在作业“随堂化”的过程中,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来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合作协同精神得到强化,关系变得融洽。尤其是学困生的成绩提高后,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在小组和班级里都变得积极向上。
3.家庭作业“随堂化”后,学生要写的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有难度且需老师点拨的部分已解决,学生做作业时心情愉悦,就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就有时间去读课外书,参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几点思考
1.在家庭作业“随堂化”的过程中,有的老师把“随堂化”理解为“整堂化”,用整堂课的时间来完成作业,这样的安排影响了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达成。
2.有的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只围绕作业来设计教学活动,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这样的设计违背了作业“随堂化”的初衷。
实践证明,家庭作业“随堂化”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显著,还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把课余时间真正还给学生们,让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真正使素质教育得到较好的实施。
论文作者:杨胜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作业论文; 家庭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文论文; 老师论文; 课时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