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现象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经济论文,启示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3)07-0001-04
“新经济”所指对象不同,结论自然会千差万别。事实上,对于新经济的认识存在着许多争议,也产生许多不同的定义:有定义在“信息技术”(IT)或“数字化网络经济”上,称之为“数字经济”或“网络经济”;有定义在“零信息成本”等经济形态上,称之为“无摩擦经济”;有定义在“知识”或“人力资本”生产要素上,称之为“知识经济”;也有定义在“创新”部门独立化现象上;还有定义在长期持续增长经济周期上;或定义在宏观政策效果的层面上,如“新政”、“软着陆”或“高增长、低通胀”等现象上;……,这些都从不同方面描述了新经济现象。综合这些方面的特征,“新经济”是指以IT技术为基础、由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带来的持续高增长过程。这是新经济最为基本的经济现象,由此派生出其他许多经济现象。
一、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是经济周期中少数几次具有深远的、全方位影响力的、能够产生持续增长动力的技术创新浪潮
熊彼特认为,广义的技术创新包括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组织等五大方面特征,是一个不断地“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创造性毁灭过程”。但是,并不是每一项技术创新都产生这种强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那些具有根本性变革的力量才能推动这个过程。具备这种能量的技术创新必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有高效率的动力系统,能够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给水平;二是要有处于不断延伸的网络系统,形成无限扩大的市场,创造新的需求。其一是迂回生产过程出现了新的专业化与社会分工,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设计、生产和营销逐步扩大,实现规模经济利益。这两方面的结合,产生了持续高增长的经济现象。如果把动力系统比作心脏,把网络系统比作血管,那么,如同心脏与血管之间的有机配合构成了有效率的血液循环系统,技术创新能够产生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毫无疑问,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具备了这两方面的条件,它们是经济周期中少数几次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浪潮。正如马克思对工业革命的评价: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前所有社会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工业革命产生了几次创新高潮,其中,蒸汽机发明标志着它的动力革命,英国于1780-1840年间首先揭开了以蒸汽机为驱动力的工业革命,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转向了工厂化生产。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标志着运输革命,此现象发生于1840-1890年,市场网络迅速扩大,连接产地与市场的距离成本大大地缩短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基础建设不断延伸,因而,产生持续的增长力量。1890-1950年,电力及汽车产生新的动力革命,产生了像福特汽车公司的流水线作业,其后的大规模高速公路建设,都是工业革命的延续和不断扩大的成果。因此,我们可以将工业革命分为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上都产生新的动力革命,随之是不断扩大的市场网络。
表1 IT技术发展
新经济伴随着新技术而出现的持续高增长阶段,不同于以前所有经济周期的显著特点在于,它是以IT为基础的,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包括软件技术)融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子学,与蒸汽动力学、原子学、电动机械相比,电子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是动力水平最低的,它不能用来操作机械装置,而只能用于符号系统,即利用元素的电子层刻画信息特征。正是电子能量的这种特征,赋予IT起到知识的作用,而不是体力的作用。它只有与其它动力结合,才能共同构成信息革命的物质基础。
迄今为止,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如蒸汽机、电力、铁路、高速公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制造业和“物流”配送上,有了这些“物流”、“商流”的资源条件与物质基础,相应地就提出了“信息流”开发与整合的要求。信息革命是在强大的工业革命之上产生的,工业革命体现在物质生产领域,主要是组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以及延长迂回生产过程(从设备更新到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营销、服务等环节),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市场是联结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如果说工业革命延伸了人的体力,那么,信息革命无疑是延伸了人的脑力。信息革命是建立在已实现了的工业革命已有的成果基础上的,它能够全面的提高企业的产品设计、营销、财务管理能力,推动医疗保险、金融服务、教育以及政府管理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信息经济产生了大规模创造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过程
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建设就像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机和铁路一样,具备了两个必要条件。计算机发明标志着新的动力革命。计算机最重要的两大功能是信息处理和信息储存,一是强大的处理数据功能,二是记忆功能,例如,以Intel微处理器(CPU)为例,从286、386、486到奔腾系列,升级换代周期缩短,价格性能比越来越低,而功能越来越强大。
图1 硬盘成本下降趋势(Noyce,1977)
表1的统计数据表明,1950-1984年期间,其它耐用设备的价格提高了,而计算机的价格却大幅度地下降。又如,硬盘存储能力从不到1M提高到现在的40G,呈指数增长,而价格性能比却大幅度下降,如图2所示。正是这些因素的积极变化,使得微机在企业和家庭中得到广泛运用。20世纪40年代沃尔森(IBM董事长)预测未来电脑数量可达5倍数,但是,60年过后,现在常用电脑就达到了3亿台,其发展速度超乎人们想象。计算机应用提高了企业库存管理、财务管理与结算能力,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能力。随着每分钟万亿次计算机开发成功,计算机在数据模拟、仿真研究,远洋勘探、地球大气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计算机与网络是相互配合的,只有网络系统而没有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网络传输的是信息垃圾,不能使得信息由无序变有序,利用的经济价值不高。反过来,只有计算机而没有高效率的信息网络也不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企事业单位里的计算机只是单体作业,或是单位内部的局域网,因而不能分享信息经济的利益。即使有网络,由于进入费用高,也不能共享信息经济的好处,由于利用的人少,信息也少,从而限制了市场无限扩张的潜力。计算机与网络犹如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脏与血管之间的配合,计算机构成了信息经济的引擎装置,而网络则是联结各种经济资源的无所不在的通道,如果这样一个系统的运行成本是很低的,那么,它的市场就具有无限扩张的潜力。大规模的互联网建设迅速扩大了网络经济的范围,Robert Metcalfe定律表明,网络经济的价值增长与联网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这里所说的“网络”,是指进入门槛极低、具有公共进入性质的信息网络的集合。目前的国际互联网以及万维网协议,是网络时代初级阶段的产物。即使这样,它也展现了数字化空间端倪。1990年万维网的出现和1993年浏览器的问世,互联网呈现爆炸式扩张势头,估计经常用户已达10多亿。
表2 美国高技术资本占工业全部资本(%)
资料来源:Roach,1987。高技术资本包括:办公、计算、财务设备,通讯器材,复印照相及相关仪器。以1982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
基于产业分工,信息产业逐渐从传统产业中脱离出来,形成了新兴的产业部门,因此,从产业分工看,存在着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差别,同时,也形成了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过程,这一特征在信息革命的初期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引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表现为加速信息化过程。第一,信息产业逐渐从传统产业中脱离出来,IT产业链延长,形成了新兴产业部门。例如,英特尔就做处理器,微软就做个人电脑软件平台,希捷就做硬盘,戴尔就做市场,定购零售件。还有就是大量的门户网站的兴起,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被称为“眼球经济”。第二,计算机在传统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提高了信息处理和信息储存功能,使得生产控制、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提高,导致了全方位覆盖传统产业的信息经济。
图2 信息产业覆盖传统产业过程
像大企业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线、计算机库存管理、网上订货,即便是中小企业,也做到了财务管理电脑化,那些处于终端消费者地位的行政部门、家庭消费需要正在迅速扩大。计算机由大型、超大型向小型化、家庭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是计算机产业发展的重大转折。大型机主导面向大企业,而微机面向个人与家庭,前者是资本品,后者是消费品,随着家庭普及率的提高,家庭用户的需求量逐渐超过了企业用户。网络化加速了与PC机结合的过程,将终端消费者与企业直接联系在一起,随着电信费用调资,网上结算、再加上物流配送系统配合,网上交易费用极大地降低,网络平台提供了最迅捷、最便利、最低费用的交易方式,市场具有无限扩大的前景。同时,关于消费者的信息资源也公开化,整合这部分资源也是开发市场的重要内容。随着产业信息化的深化,产生了咨询中介服务机构。而上游产业如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处于迅速扩张过程中,这样产业链条延长,不断地产生新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
知识创造价值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它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至于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二是它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甚至起到了关键性或决定性作用,三是它的作用越来越富有直接性,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地缩短了,并呈产业化发展趋势。劳动力结构由产业型向智力服务型转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趋势。1980年日本信息工作者就已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1990年美国信息业劳动占全社会劳动力64%。信息采集、加工、信息设备生产业、信息网络业和信息软件开发、研制、信息咨询、信息处理等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群。
当今世界技术进步的性质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重组和结构置换正在发生,经济增长更具有新技术成长的背景,它更看好知识产品、更注重创造性活动和创新精神,这对于制造业、对于以劳动或资本密集型为主的我国产业结构、国际贸易无疑产生新的竞争压力。如果一种增长方式抑制知识创造性或缺乏知识价值,并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东南亚国家经济危机和日韩金融危机无疑包含着结构调整、技术转移过程中产生的经济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