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式下,建筑行业在在高速的发展。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基础设备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节能已成为关注重点。本文着重从节能管理角度出发,简述建筑节能管理的重要性,并着力分析其中薄弱环节,提出了对应措施。
关键词:建筑节能;管理;措施
一、建筑节能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节能管理是现代绿色建筑理论推行提出的新要求,人类社会资源越来越稀缺,建筑物又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物体,建筑用地和人们居住都需要节能,只有节能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建筑节能管理是实施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习绿色、节能的建筑理念,同时,还要在实践工作中认真履行节能管理责任。建筑节能管理是我国建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对建筑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实现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更好更快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其次,推进建筑节能技术是发展节能型住房和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相关要求明确指出,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建设节能建筑必须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
二、节能管理薄弱环节
1、节能管理体制尚未完备与健全
为了达到加强对节能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大部分地区在跨部门之间只是虚设领导小组,比如,部分地区归口在经济发展部门,有些则归口在建设部门,甚至有的城区至今都没有正式且常设的管理机构。综上情况不难看出,当今建筑节能管理体制与机构有失完善与健全,上下归口不统一,这势必给节能建设管理的加强带来不利影响,使节能管理的成效大打折扣。
2、节能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建筑节能管理职能涉及面相当广泛与丰富,它涵盖建设、发改、财政(税务)、技术监督等多方面。而现在的情况,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缺少相互的合作与协调;同时,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质监、竣工验收等环节有时存在脱节现象;“重设计轻建设”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再者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主要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而对审查机构的监管力度也不够。
3、节能政策体系有待健全与完善
虽然国家和各个省市相继制定与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性文件等,但主要局限于具有号召性以及总纲性的非关键内容,而技术性和强制性条例尤其责任及处罚条文比较缺失。这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第一,罚责条文缺失不利于加强节能行政管理的力度;第二,经济激励政策的不健全,则导致建设单位节能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相对低迷;第三,建筑节能缺乏能耗评估体系,使现有节能建筑得不到相应的认知与有效的数据评估,也导致公众对节能效率缺失比较直观的数据依据;最后建筑节能改造政策及法规尚没有健全,使节能改造工作步履维艰。
4、政府节能引导尚需加强
部分地区政府投资性建筑工程一味追求新奇特,大量使用落地窗、超大型玻璃幕墙,在降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成效的同时,也给社会投资性建筑节能实施带来了消极影响;政府投资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因受制于财力等多种因素难以启动,进而很难在宾馆、写字楼等其他社会投资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节能管理对策措施
1、理顺节能管理体制
整合行政管理资源,梳理、调整归并经济发展部门墙体改革职能,自上而下在建设部门内部设立建筑节能行政管理专门机构,定编定岗。这样既有利于建筑节能建材源头管理与推广应用,也势必极大地增强建筑节能行政协调力度、引导宣传力度、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力度。同时,依据建筑节能法规规定,进一步理顺、明确和细化与发改、经发、财政(税务)、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分工。
2、健全节能管理机制
根据建筑工程建设周期,在项目立项、方案审批、图纸审查与备案、规划审批、招标投标、施工许可、现场监督、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环节加强部门之间审批互动与协作,强化建筑节能节点监管。建立由建筑节能行政管理部门牵头,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图审机构参加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定期联合检查机制,防止出现工程设计与现场施工实际不一致的“阴阳图纸”现象和节能建材不符合节能标准等情况发生。建立设计单位主管部门、图审机构主管部门与图审备案部门信息通报、联合检查等联动机制,重点加强对设计单位施工图节能设计质量和图审机构施工图节能审查质量的抽查与处罚力度,从源头上防止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工程发生。
3、完善节能政策体系
进一步修订完善现有的建筑节能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及政策性文件,细化节能管理法定职责,强化节能工作强制性内容,特别是增加法规规章的处罚条款与细则,提高法规规章的权威性与可操作性。建筑节能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在强化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的同时,可通过征收附加电费、资源税、环境税等方式建立起政府节能基金,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对带头建设节能示范项目的建设单位及节能产品研发商,以现金补贴、减免税、低息贷款等方式进行激励,进而调动建设单位与研发单位的节能积极性和自觉性。制定出台节能评估和标识制度,由建筑节能检测机构对新建工程进行节能实际成效鉴定与评估,并作为质量验收的前置条件和进行建筑物节能标识的依据。利用税收、信贷杠杆制定出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4、增强政府导向作用
政府财政或国有公司投资的建筑工程带头实施建筑节能,注重建筑的实用性、经济性、节能性,尽量减少使用大型落地窗、玻璃幕墙。政府投资或主导的保障性住房、拆迁安置房、公共办公楼率先开展节能试点,重点推进光热、光电、地热一体化等可再生能源应用试点。以政府既有办公楼节能改造为突破口,带动宾馆、写字楼等其他社会建筑节能改造工作。通过政府投资工程典型示范和表率作用,促进社会投资性项目节能开展。以商品住房为重点,引导房地产企业创建一批节能、绿色示范住宅小区。通过试点,不断积累推广建筑节能的经验和做法,改进和完善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建设、改造的标准和规范,促进建筑节能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政府节能管理舆论导向作用,定期开展宣传咨询活动,以节能“宣传月”、“宣传周”等形式,通过广场咨询和利用网络与电视等媒体,有针对性地选择主题宣传活动,来提高社会各界节能意识。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各国开始普遍重视能源问题,我国更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放在了显著的位置。对于建筑节能管理机构来说,切实做好建筑节能的管理工作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做好建筑节能的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监督,不断将建筑节能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任晓芳,张云.节能建筑浅论[J].科技风,2010(24)
[2]魏海涛;任志纲;;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节能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3]张萍;王松伟;;建筑节能浅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薛家骏;赵阳;;建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分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论文作者:邹绍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节能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政府论文; 社会论文; 部门论文; 机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