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华1 李天洋2
(1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中蒙医院 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0)
(2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血站 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0)
【摘要】 目的:中药保留灌肠结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3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并结合微波照射治疗,7d为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治疗。结果:有效病例30例。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微波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141-02
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若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将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慢性盆腔炎常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为妇科棘手问题,治疗方法多,而效果不理想。我院采用中药灌肠结合微波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均为已婚,年龄在29~50岁,其中21例已生育,11例未生育,病程0.5~5年,有急性盆腔炎史和妇科手术史15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隐痛,经期、劳累后及性交后加剧,可伴有低热和白带异常、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经期发病还可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有腹膜炎还可有消化系统的症状。妇检可见:阴道可见脓性臭味分泌物;宫颈充血、水肿,宫颈触痛、举痛;宫体压痛明显、一侧或两侧附件区有压痛、增厚。宫颈分泌物超高倍镜检查以球菌、杆菌、支原体、衣原体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超提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子宫后方有液性暗区或炎性包块,子宫直肠陷凹有积液。
2.治疗方法
2.1 中药灌肠 ?
药物组成:甘草5g,蛇床子12g,败酱草、紫花地丁、半枝莲各30g,乌梅、赤芍、乳香、没药、黄柏、三棱、川芎各9克,延胡索8g,加水600ml浸泡4~6h,浓煎至近100ml,患者排空二便取侧卧位,将温热药液缓慢注入肛门内,之后取平卧或侧卧位30分钟,以增加盆腔局部药液浓度,最好将药液保留4h以上,1次/d,7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各证,经期停用。
2.2?微波治疗
微波是指波长在1mm~1m,频率为300~300000MHz的电磁波,其穿透力弱,产热均匀,机体组织吸收率高,人体局部组织吸收一定量的微波后,可加速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局部营养物质、白细胞和抗体增加,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有活血化瘀,消炎消肿,收敛止痛的作用,治疗炎症收效极快。中药保留灌肠后,使用微波治疗仪体外治疗探头对准病变部位或下腹盆腔三角区照射,距离1~2cm,微波输出功率以20~29W(患者感到温热为适宜),照射腹部宜采用功率较小,照射腰骶部功率较大。20min/次.d,7天为1疗程,月经期停止治疗。
3.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临床治愈:下腹坠胀、隐痛、白带异常等症完全消失,妇科检查阴道无异常分泌物;宫颈无充血、水肿,无宫颈触痛、举痛;宫体和双附件无压痛。B超提示包块消失,盆腔积液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患者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B超提示包块缩小,盆腔积液减少。无效: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同治疗前比较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
4.讨论
慢性盆腔炎由于长期炎性刺激导致器官周围粘连,多见于产后、流产后和经期生殖道感染引起。由于经常反复发作,常规治疗很难见效。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为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经直肠吸收,使盆腔立刻达到有效浓度,利用率较高,避免了药物的破坏。微波加热后,血管随即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抵抗力,提高新陈代谢,白细胞吞噬作用加强,有利于炎症的吸收、消散,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止血、消炎和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微波治疗时间短,操作简便,而且患者无痛苦。
笔者认为,中药灌肠结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两者联合使用可标本兼治,相互协调。不但避免了滥用抗生素的弊端,而且局部炎症消散彻底,临床效果满意可靠,同时延缓复发,宜被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柴惠霞,微波在妇科炎症方面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4):336.
[2] 刘冬娥,盆腔炎性疼痛的诊断与处理,妇产科疼痛的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0):579-581.
[3] 林木香,超声、中频电同步叠加碘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国际华人医学杂志,2000,3(5):36.
[4] 王丹波,欧阳玲,慢性盆腔炎治疗进展,中国全科医学,2001,4(8):601-603.
论文作者:徐丽华1,李天洋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5
标签:盆腔炎论文; 微波论文; 灌肠论文; 盆腔论文; 中药论文; 疗效论文; 宫颈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