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中医院 黑龙江讷河市 161300
【摘 要】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西药,治疗组服用疏肝和胃的中药。经过4周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记录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消除黏膜炎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3.3%,对照组为2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疏肝和胃中药具有较好的杀灭幽门螺杆菌、消除黏膜炎症、减少复发的作用,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
【关键词】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疏肝和胃法;药物作用
现代医学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因此,及时根除HP是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关键环节。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共收拾HP相关性胃炎1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疏肝和胃法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入选病例标准
依据胃镜检查、快速尿酸酶实验及病理报告,按照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工作会议共识意见标准。入选病例标准参照《慢性胃炎的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和1990年悉尼分类系统标准而制定。
1.2排除病例标准
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幽门梗阻;病理证实有可疑及恶变者;经实验室、B超、X线、CT、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有心、肺、肝、胆、胰、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1.3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入选年龄16-76岁;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共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7-75岁;病程0.5-30年。对照组90例男45例,女45例;年龄16-76岁;病程0.5~31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疏肝和胃中药:柴胡10g,枳壳15g,栀子10g,白芍15g,黄连6g,吴茱萸10g,太子参10g,郁金15g,三七6g,延胡索12g,丹参10g,神曲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温服。连服4周。对照组用替硝唑每次0.5g,每日3次;阿莫西林每次0.5g,每日3次。7d为1疗程。两组均于4周后进行维持治疗。
2.2观察方法 4周为1个疗程,全部患者治疗前及1个疗程结束维持治疗;4周后进行胃镜检查与Hp检测,并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在治疗与维持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出现腹痛、痞满等症状,随时复查胃镜。
2.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经正态分布检验(矩法)和方差齐性检验后,若满足条件则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秩和检验a=0.05为检验水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3.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3.1.1临床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或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无变化或加重者。
3.1.2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复常或消失,HP清除,胃酸基本恢复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基本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急性炎症基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或减轻2个级度以上(含2个级度),HP清除,胃酸分泌功能改善;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急、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胃酸分泌功能改善;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
3.1.3Hp根除标准
1个疗程结束4周复查组织学、快速尿素酶试验,如两项为阴性,则为根除,如1项或2项为阳性或弱阳性,则表示未根除。
3.2临床症状消失
缓解情况表1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痞满、腹胀、便溏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组胃脘痛、纳差、乏力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3.3 炎症愈合情况见表2。表2示,炎症的愈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4Hp根除情况
治疗组Hp根除78例(86.6%),对照组76例(84.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5不良反应
4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与维持治疗过程中,患者如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定为不良反应并随时进行胃镜复查。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例);对照组20%(18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4.讨论
HP相关性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病证范畴。我们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纳入中医辨证体系。认为反复持续的外邪侵袭是主要病因,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是本病的病理机制。柴胡入肝经,为条达肝气之要药,并解气郁化热之证;枳壳、郁金理气宽中,行滞消胀桅子清热泻火;黄连配吴茱萸,善清胃降逆、制酸止呕;延胡索、三七、丹参活血行气止痛;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和胃止痛;太子参取其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全方清补同施,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中药具有副作用小,对病变本身有治疗作用,可保护和提高胃黏膜防御能力,中药联用很少产生耐药性。在改善症状,减轻炎症,促进胃黏膜修复,逆转其萎缩、肠化与增生,根除Hp等方面,与对照组药物比较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白洁丽,辛文华,田玉朝,等.中医药治疗幽门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观察.中国医药论坛,2009,7(3):33-35.
[2]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全国慢性胃炎工作会议共识意见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2009,20(3):199-201.
论文作者:王卓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胃镜论文; 幽门论文; 炎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标准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