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珠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五中学
摘要: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尝试
关键词: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尝试
数学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当下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有个性,喜欢发表见解。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教育环境,给学生一个发展空间。因此,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开放数学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开放课堂教学强调教学的全过程开放、全时空开放,通过多边互动,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
一、开放教学观念
开放性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数学教学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是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体验、学生个性化的形成、独特的观察能力、全新的思维能力等等。以往数学答案是唯一的,如今倡导探究"不唯一",允许多种不同答案。例如,要求学生按身高排队,可以"从高到矮"排列,也可以"从矮到高"排列,两种方案未偿不可。因此,只有转变观念,才能真正开放课堂教学。
二、开放教学环境
现代心理学和教育论的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自由开放是创新的前提。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就提出: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因而数学课堂必须营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1.课堂环境的开放
教学中,一是教师可以运用教具、学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二是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营造活泼、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多向信息传递,使师生的情感与整个教学产生和谐共鸣。三是师生之间要有合作关系,学生之间只有在良好的交互合作中沟通信息、相互学习、共同讨论,才能开阔思路,产生"再创造"。
2、施教方法的开放
(1)导语。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带入心之向往的教学境界,导语要鲜活,有时还需要现场发挥、随机应变,这样才会迅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课堂激活。
(2)提问。问题是课堂的灵魂,问题的设计要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是一把钥匙,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与求知的大门。
(3)鼓励。鼓励是一门艺术,课堂鼓励应多种多样,不管是哪种鼓励,只要被学生接受,配合默契,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经常鼓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身心放松,思维积极,大胆踊跃发言,这样的课学生才会百听不厌。
(4)竞争。学生竞争意识强烈,有强烈的自我取胜和自我成功的心理要求。课堂中适时组织竞赛,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5)幽默。课堂添加幽默,无疑也能增强课堂的开放性。
三、开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要切实进行开放性教学,教师应依据教材,但不能死搬教材,要走进生活、取材生活,创造性地挖掘教材,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开发一些富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感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条件开放型
没有给出条件或条件不完备,需要解题者分析出应具备的条件,对不足条件须补充,并加以计算和证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究多种可能。如"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为5,求这个两位数?"
2.结论开放型
没有给出明确结论或结论不确定,虽给一定条件但满足条件的答案不是唯一,需要解题者认真仔细、全面分析才能得出答案--请你联系学习与生活,编制一道应用题,使所列的方程是50 - X = 42 + X
3.问题开放型
设计开放型问题,呈阶梯性、多样性,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成功机会,促成差异性发展,满足不同的求知意愿。
4.策略开放型
即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唯一。如,围着火炉一圈,一次可以烤10个红薯,烤熟一面
需要5分钟,两面都烤过了才完全烤熟,现要烤15个红薯,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5.综合开放型
即条件、结论、策略中至少有两项是开放的,如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剩下部分还有几个角?
6.设计开放型
需要用数学方法进行计划性预测和规划的问题:展览馆的入场票每人2元,25人或25人以上的团体购票8折优惠,现有某单位共22人来参观,他们是购团体票合算,还是购个人票比较合算?
四、开放课后作业
教师可通过设计开放性作业,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引导并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
1.布置开放性应用问题的作业。现实世界的许多问题大多数是开放的,不仅解题策略需要探索,就是问题本身的结论也是多种多样的,问题的已知条件并不是显然的和完备的,需要人们去发现或假定;甚至问题不一定有答案。因此,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开放性应用问题作业,不必限制时间,也不必要求个人独立完成,允许学生请教别人或查阅资料。
2.开放学生的言论时空。在学完某一章或某一个内容之后,可以用专题研究的形式,在课前指定或由学生自荐,或让学习小组合作准备,推举一名代表来主讲,让其他组的学生纠正错误或补充内容。
3.开放问题解决的形式。 "问题--解决"要创设一种问题情景,使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地,然后启发学生回忆、联想,从已经掌握的知识或经验积累中,寻找可借鉴的方法或思路来进行尝试,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五、开放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开放性教学,必须坚持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教学评价涉及多方面,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成长变化;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学习信心。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体现了学生的发展历程。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与发展,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但开放要有度, 才能更有效。开放性的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策略,有效的课堂教学才是我们的目的,课堂教学中做到了有效地开放,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J].钟爱琴.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论文作者:苏玉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学生论文; 开放性论文; 课堂论文; 开放型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条件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