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及有效措施探索论文_张翔

药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及有效措施探索论文_张翔

天津乐敦中药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5

摘要:药品检验是药品研发、生产和流入市场的中间环节,其质量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用药的安全。由于药品检测包含了众多的工作环节,且检验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若不加强其质量控制,势必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也难以作为评估药品整体质量的依据,因此,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实验室管理人员需不断加强药品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药品检验;质量控制;必要性;有效措施

1药品检验的内涵

就药品检验而言,从字面上看来,就是结合我国相应法律法规及用药指标对药品的安全指数、保质期、药品组成、用药后可能伴随的不良反应、具体性能等进行整体的检查。当前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是进行药品检验的参考标准,在药品检验的整个过程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几年,伴随着我国日趋推进的药学产业,诸多创新药物被不断研发出来,而在此过程中,做好药品的相关检验是必然选择,如此才能保障临床上的用药安全,使药品市场能够更加良好地运转,也能让人们在用药时避免后顾之忧,有利于药品的更好发展,利于其经济效益的发挥,利于其社会效应的更好实现。

2药品检验的重要性

(1)在临床层面上,通过药品检验可以更好地优化用药行为,提升药品的安全度。实践证明,强化干预药品检验过程及技术可以较好地规范临床基础用药行为,利于提高用药的安全度,也能给予研发药品和制造药品的企业以支持,有利于其更努力地做好研发环节、制造环节及销售环节的药品质量控制[4]。近几年,真实性药品交易市场中,涌现出大量的药品制剂,如生物类、化学类及中成药类制剂等,在生产流通环节里,药品物资的具体质量也引起了诸多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因此,科学组织药品检验技术的相关活动,可以使在生产流通中的药品物资因素得到进一步优化,进而基于其安全指数,及时将市场中的假冒伪劣药物筛查出来,为做好广大群众的用药安全贡献力量。

(2)在优质的药品检验技术下,可以更好地保障我国药品产业的规范发展。从药品产业的演化历史层面分析来看,若想长久地控制和稳定我国药品产业的规范发展,就需要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对药品使用过程中安全指数和质量的要求。通过一些物理检测方法、化学反应检测方法及生物实验检测方法对药品制剂的生产过程、药品制剂的组成、药品制剂的安全指数进行检验,使药品研制企业的药品可靠度和药品生产信誉得到提升,为规范我国药品产业良好有序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我国药品标准的现状

3.1药品生产的质量控制环节

目前,我国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环节中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在投入生产前没有严格按规定采购原辅材料,尤其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情况复杂,无法保证其是否符合投入生产的标准,另外,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人、机、料、法、环等关键环节进行操作,导致生产出的药品质量不过关。

3.2我国药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药品标准应直接、客观地反映药品的相关特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部分地方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造成了新的疾病层出不穷。为了能够有效应对新情况,就要研发相关的新药。但是在新药的研发和临床试验的过程中,针对其建立的药品标准还不够完善,检验标准的执行也需逐步摸索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药品质量标准,虽然经过了多次的增删修订,但是药品质量标准仍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有的甚至严重滞后,导致虽然药品按照标准检验完全符合规定,但仍然无法确保药物的安全用药性。

4药品检验质量的控制措施

4.1强化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药品检验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因此要求在录取药品检测人员时,把好人员的质量关。由于药物的特殊性,录用检测人员时应优先选择专业知识丰富和经验丰富的人员,以保证药物检验的质量。药物检测要求工作人员细心、认真负责,所以这种类型的人是优先录取的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已经入职的检测人员,需要加强对其的专业技能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以及对检测设备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并通过加强考核促进药检所检验检测能力稳步提高。

4.2规范药物质量检验标准

药品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程就是药品的标准,要实现我国已生产药品的均达到质量可控的目标的前提就是规范药物质量检验标准。制定良好的药物检验标准,才能促进药物检验的有序进行,保证药品的质量。我国相关部门应当系统地研究药品的标准管理,建立标准管理的有效机制,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生产、使用、监督的法定标准,其必须具备权威性和科学性。医药行业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步,对于不合理的、不科学的标准要及时废除,这样才能对提高药品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3加大对药品检验的资金支持

国家应当加强对药品检验的重视程度,药物是去除疾病、保证人体健康的基础,必须加大对药品检验的资金投入,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经济。目前,我国药品种类和数量增幅巨大,致使检测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并且国家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使得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药检人员的工作,造成药检工作质量下滑。这可以说明,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能够激发药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药检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4.4加大对标准品试剂质量控制

标准品试剂是药品检验结果的参照物,因而标准品试剂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检验结果的好坏。因此,药品标准品试剂的生产和选取必须非常严格,并加以良好的管理,防止其出现变质影响药检的质量。在选择药品检验方式时,要根据药物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检验技术。在这一方面,检测人员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不断积累检测知识,为以后的检测工作做准备。

4.5整体控制检验过程

药品检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并且与其相关的工作任务也不简单,因而需整体做好该项工作,要将检验中每个步骤的监控工作做好,使药品的安全指数得以保障。例如,挑选标准品试剂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预防不合格药品的产生。还要对标准品试剂的来源进行严格的监控。检验的过程中,检测工作者要做好检验样本选取,管理好相关的检验环境和仪器,充分了解相关药品检测标准,规范性操作整个检验过程,及时记录原始数据,严格控制药品检验质量,保障每个环节的准确度。

4.6做好检验后的质量监控

当完成药品检验时,工作人员要结合检验结果,将检验报告填好,填写时要认真、清晰明了。采用规范的报告格式,完成检验报告后,在确保检验结果正确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发放。发放流程也要符合相关标准,需经过相应审核后才可进行。相关检验部门在结束药品检验后,要组织相应的讨论会,总结检验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针对检验中存在的错误要提出批评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改。针对检验不达标的药品要采取相应手段处理。某些检验人员可能会对不合格药品隐瞒不报,针对此种情况要加大监管力度,并通过宣传,让检验人员意识到隐瞒不报的后果,预防假冒伪劣药品在市场上出现。

结束语

在实际的药品检验工作中,却存在较多的因素影响药品检验的准确性,如药品标准、取样方法、检品管理、实验室条件、标准品溯源、检测人员素质、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数据处理等,其中,每项环节失控都会对药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严格控制药品检验的整个过程,才能保障药品质量的科学检验和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强,罗泽玖.药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4):140-141.

[2]李超,金成花.药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6):1-2.

[3]孙佳玲,周迪.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以及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4):157-158.

[4]杨昌西.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原因与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3):162-163.

论文作者:张翔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药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及有效措施探索论文_张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