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王晓斌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王晓斌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541004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炎症性肠病之一,该病症发病原因不明,且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高的趋势,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医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与免疫系统细胞因子失衡有关。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 医学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且在治疗手段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着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进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又可称为是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医学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其病变主要集中在结肠的黏膜以及黏膜下层区域,且呈现出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的状态,大部分累及患者的直肠或乙状结肠组织[1]。患者多表现为腹痛、腹泻,严重者还会出现血便、里急后重等。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还会伴随关节疾病、肝胆管类疾病、皮肤损伤等肠外表现。溃疡性结肠炎多在21~50年龄阶段中发生,该病症疗程长、且容易复发,治疗效果欠佳,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原因及治疗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罗瑞丽,霍丽娟,刘维新[2-3]等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患者的第一代亲属有溃结或克隆病,那么溃疡性结肠炎则存在多基因、多环节的遗传背景。李勇[4]等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aL-1、βL-1以及TNF细胞因子与遗传因素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大部分医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患者免疫功能也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李为慧,史济华[5-6]等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伴随甲状腺、糖尿病等疾病,细胞免疫在其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黄迎春[7]等人认为细胞因子、炎性介质以及巨噬细胞均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加重炎症,造成患者的组织损伤。徐佰国,柯金山[8-9]等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很大程度上与感染有关,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患者的大肠杆菌数量远远高于正常人,且由大肠杆菌产生的溶血素、坏死毒素都高于健康人群,部分结肠性患者在血检中甚至发现大量的巨细胞病毒,这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溃疡性结肠炎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许继艳,李凤鸣,胡芳[10-12]等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环境因素也有着一定的联系。除此之外,精神、神经因素、血管损伤等都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进展

2.1 口服与静脉注射治疗

慈丽纹, 曹晓春[13]等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中,采用口服以及静脉滴注激素的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共有28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达到93.3%,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孙阿宁,任改艳,邓超[14]等人研究了23例由于激素抵抗而采用类克治疗的患者,其总有效率达到91.3%,患者的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呈现出明显增高的趋势,患者的肠外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类克在激素抵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4.2灌肠治疗

灌肠治疗也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一个有效途径,赵正平, 滑永志[15]对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给予60ml含100mg的丁酸钠溶液灌肠,对对照组则给予生理盐水灌肠,研究后发现,干预组患者的肠黏膜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降低,临床症状大大减轻,优于对照组。该研究证明了丁酸钠溶液灌肠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炎症减轻,且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皮质类固醇类、水杨酸类对患者进行灌肠,临床治疗效果同样可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对于中毒性巨结肠、肠道穿孔以及持续性出血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实施手术治疗。陈志冰, 陈英云[16]等人认为生物疗法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有效控制,然而也伴随着较高的治疗费用,且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其进行直肠切除术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首选。目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手术治疗率在30%左右。李荣雪, 付卫, 杨雪松[17]等人对32例性结肠炎直肠切除术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可以发现患者在术后1d大便次数达到4次,且经过为其5年的随访,所有手术患者均存活,且仅有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93.75%,体现了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4.4其他治疗方案

国外临床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Kohashi M, Nishiumi S[18]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的非药物治疗手法,白细胞提取治疗,能够将患者的白细胞从循环系统中益处,进而提升患者的缓解率,未来白细胞提取法将代替糖皮质激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发挥更加的作用。

综上所述,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治疗方案不一,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雷晓燕,崔梅花.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进展[J].山东医药,2014,54(6):99-102. [2]罗瑞丽,霍丽娟,张婕等.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的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12):1419-1423.

[3]刘维新,张绅,任益等.溃疡性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的关系[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3):231-234,266.

[4]李勇,谢宜奎,丁红玲等.美沙拉嗪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J].山东医药,2012,52(25):55-56.

[5]李为慧,吴正祥,陶科明等.RAGE、sRAGE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4):394-397.

[6]史济华,许乐.NLRP3炎症小体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7):989-992.

[7]黄迎春,王新颖,彭南海等.经皮内镜下盲肠造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应用和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6):383-384.

[8]徐佰国,王英凯,王策等.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665-2667.

[9]柯金山,吴霁,柯琴梅等.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NF-κB p65表达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29):25-28.

[10]许继艳,常秀武,丁瑞峰等.白及愈疡汤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8):2121-2122.

[11]李凤鸣.环孢素 A 治疗激素无效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5,14(22):42-43.

[12]胡芳.食物特异性抗体监测指导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轮回饮食治疗的研究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6):374-377.

[13]慈丽纹, 曹晓春.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13(17):139-139.

[14]孙阿宁,任改艳,邓超等.牡荆素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12):1677-1680,1681.

[15]赵正平, 滑永志, 陆敏.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疗法研究近况[J]. 光明中医, 2014, 29(12):2688-2690.

[16]陈志冰, 陈英云.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7(5):1070-1071.

[17]李荣雪, 付卫, 杨雪松,等. 溃疡性结肠炎32例手术治疗分析[J]. 临床外科杂志, 2015,24(1):36-39.

[18]Kohashi M, Nishiumi S, Ooi M, et al. A novel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based serum diagnostic and assessment approach to ulcerative colitis[J]. Journal of Crohn S & Colitis, 2014, 8(9):1010-1021.

论文作者:王晓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王晓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