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7: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功补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一种论文,企业文化论文,专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许多人看来,企业文化是一种招牌,是表面文章。这种观点的实质无非是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外来物,归于辅助性的、可有可无的类别,其实不然。
企业文化,顾名思义是与企业层面相关的文化,但只要将这种文化视为企业的“身外之物”,它们之间熔接得再好都会有缝隙。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自身的一个部分。
有人或许要问,企业文化既然是企业“体内”的东西,为何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要“引进企业文化”和“建设文化”?
文化,作为人类进化的一种必然产物,弥漫于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概莫能外!企业从一开始运转,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是这种文化尚属于“自发”性质,未必成型和合乎要求,这才有了“引进”和“建设”一说。等到企业文化真正发育成熟,它反而又会退到幕后了。
既然企业文化是企业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它是哪一部分?起什么作用?是否像人体的阑尾那样可有可无?要说明问题,就得借助于一些电力知识。
在交流电路中,由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一种是有功功率,一种是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电功率。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决不是无用功率。电动机需要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使转子转动,从而带动机械运动,电动机的转子磁场就是靠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建立的。变压器也同样需要无功功率,才能使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产生磁场,在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压。因此,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就不会转动,变压器也不能变压,交流接触器也不会吸合。
从发电机和高压输电线供给的无功功率远远满足不了负荷的需要,所以在电网中要设置一些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充无功功率,以保证用户对无功功率的需要,这样用电设备才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补偿。
不过在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倒送无功功率势必造成功率损耗增加;另外,功率因数越高,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
企业孜孜以求的当然是利润,利润就相当于有功功率。企业文化所担当的责任则是生产“无功功率”,维持和稳定企业的正常运行,绝非可有可无。
良性企业发展的标志:一是要有企业文化生产;二是要使企业内部的“功率因素”(即分配给物质利润和企业文化的比重)维持在一个恰当的水平;三是企业文化不能仅从企业领导(电源端)输出,在企业的不同层次都应给予随时随地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