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钢城集团绿源风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四川攀枝花 617023
摘要:建设节约型园林时一定要有一个健全的建设管理方案以及相关的法律体系,这样才能保证节约型园林的实施力度;同时还可以建造一个节约型园林的考核标准,应以这个标准为建设目的,达到这个标准才能进行建造,这可以让节约型园林进行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另外,还可以建立一个反馈机制,让广大人民反映节约型园林给其带来的方便或者不便,这样才能有利于改进节约型园林的方案,从而才能推动节约型园林的发展脚步。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建设;市政园林
一、市政园林施工原则和特点
1、园林施工原则
园林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美化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园林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遵守的原则应该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这样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又能为人们创建赏心悦目的环境氛围。其次,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造景观,园林在内部布局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季节的因素,主要考虑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生长的环境。在综合考虑季节因素和植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可供观赏的植物景观,使得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均能观赏到不同的园林景色。此外,园林施工建设必须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的地区、地势和气候下,对于园林施工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园林建筑、布局等也都有所区别。所以,园林施工要综合考虑当地各种影响园林的因素,优化园林施工,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浪费,也能避免由于和当地实际情况不符而带来的施工问题。
2、园林施工特点
2.1勘察准备工作更为复杂
由于园林工程一般会选址在环境优美有山有水或者城镇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形以及周边的环境比较复杂,所以,园林工程在施工前要进行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勘察工作,要比其他建筑工程花费更多的准备时间。
2.2园林工程施工工艺要求高
园林工程的建设不仅仅要达到实用性的目的,还要有美观性、观赏性和休息等作用,所以对于园林工程的施工要求是比较高的,要尽量提升工程的施工工艺,这样才能既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提升品质,又能改善生态环境,使工程建筑和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2.3对园林工程施工人员专业性要求高
除了施工工艺以外,园林工程施工还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从容应对施工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这不仅是对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的考验,还是对施工人员工作态度、工作韧度的考验。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不但施工的内容繁多复杂,而且各种分项目对于施工的专业性要求都很高,加上施工强度较大,施工环境的多变性以及施工人员的流动性,所以,只有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施工人员才能克服重重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施工规模大
园林建设工程施工规模庞大、工期长、综合程度高。所以需要各种类型、不同工种的人员互相配合与协调,致力于打造集实用、绿化生态、观赏、休闲娱乐等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建筑。
二、市政节约型园林的措施
1、统一规划园林植物
需要就园林中的植物进行统一规划,道路、绿地等都需要统筹考虑,综合设计,突出园林建设的特色,在绿地植物的具体配置过程中,不仅考虑到观赏效果,还需要考虑植物品种自身的特性。例如某生活景园小区的绿化,由于某条道路与建筑相隔较远,并且有一定的高度差,所以在道路两侧选择了20多种乔灌木结合,其间以灌木乔木进行立体种植,水岸边种植丰富的水生植物,形成自然生态的驳岸,不仅满足了景观欣赏要求,也丰富了绿化层次,降低了路上行人对住户的干扰。
2、加强园林用地科学规划
只有提高城市园林的整体规划水平,才能有效发挥城市园林的“绿肺”功能,切实提高园林建设的合理性,满足城市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首先,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出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园林绿化生态格局,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生态效益,更好地促进城市面积的扩大,起到净化与美化环境的目标。其次,提高园林绿化的完整性,充分考虑影响园林规划的气候、土壤、工矿企业等实际情况,在城市动力学、水文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第三,突出园林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保证提高园林生态质量,切实加强对园林区域的合理规划,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体现出生态节约的特征,更好地满足城市对园林的需求,发挥出园林实际价值。
3、加强园林绿化设计工作
只有提高园林绿化的设计水平,使园林设计符合地方需求,才能达到高效配置园林资源,提高园林管理有效性,解决园林绿化实际问题。首先,应当控制好园林绿化的占地面积,根据园林绿化功能需求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其次,合理控制园林绿化结构,适当配置园林乔木、灌木、花卉的比例,在力行节约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绿化成本。第三,从城市的植物结构考虑,充分提高园林植物与地方环境的兼容性,加强城市园林植物的综合配置,提高园林绿化景观的有效性,注重发挥本地植物与外来植物美化环境作用,提高园林植物种植的有效性。
4、高效使用园林技术措施
当前应当高效使用园林技术措施,在提高园林种植技术与管理标准性的基础上,发挥出园林技术人员的创新性,切实保证园林技术使用质量。首先,根据园林的实地特征,确定基本的园林施工技术规范,明确园林施工的主体责任,注重使用适当的机械设备与人工方法进行园林施工。其次,全面加强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注重根据地方植物病变的特征,使用科学的抗病手段,切实运用有机化学方式提高植物的适应性。第三,加强全面的工程监控,有效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按照正常程序施工。为了提高工程监控水平,余姚园林绿化管理处与地方园林监理企业共同构成监督网络,在强化审批手段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地方监督的适应性。
5、生活污水的再利用
生活污水并不是全无用处的,相反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生活污水,利用相关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提高污水利用率的作用。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可以利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然后再利用灌溉技术进行浇灌,既能满足园林植物灌溉之需,又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起到节约环保的效果。
6、绿化灌溉技术的应用
园林建设除了建筑施工外,还包括园林景观设计和布局,在园林造景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是重要内容。有关植物景观的布局和养护管理,可以利用到的节能型技术为绿化灌溉技术,也就是对植物进行浇灌时可以使用喷灌、滴灌和微喷灌等技术,一方面达到了对绿植的养护,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起到了节约人力资源、机械设备资源和水资源的作用。现阶段有关喷灌和滴灌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而微喷灌技术正逐渐被引入到园林植物的浇灌上,比如,有的园林在建设中会在绿化带的两侧设置微喷灌管道,通过采用矩形和散型喷头进行两侧对喷。这种绿植浇灌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减少对绿植的破坏,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而且还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对于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等也具有明显的作用。
结束语
研究园林绿化的节约建设技术,应当采用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与降低成本的基本原则,在充分发挥园林技术的整体性、创新性特征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园林绿化管理体系,明确园林绿化管理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园林绿化体系研究的有效性,解决好园林绿化管理的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月琴.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J].四川建材,2014(5)
[2]方芬儿.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5(11)
论文作者:曾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园林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技术论文; 基础上论文; 节约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