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的文学艺术:理论与实践(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艺术论文,理论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3、数码电影:从电脑合成技术到塞博电影:“这是电影吗?”
早在1976年,当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拍摄科学幻想影片《星球大战》时曾经对他的助手说:“我知道会有一天我们将以某种新的方式来拍摄这样的影片。”他认为最有可能的就是使用电脑。虽然按照现在的眼光看来,《星球大战》似乎“太简单与太幼稚了”,但它毕竟是最早把高新技术与电影制作相结合的代表作品。而卢卡斯本人也被认为是当代电影技术发展的先锋。当斯皮尔伯格以他的著名影片《外星人》获得奥斯卡大奖时,他说:“我应该首先感谢我的老师卢卡斯。”而这部影片也被成为是新型的“合成技术”的典范。
正如一些著名的电影史学家包括中国的李少白、郑雪来、邵牧君、周传基等指出的那样,电影艺术的全部历史就是电影技术发展与文化观念进步的历史。从电影出现以来,为了获得更为新奇的视觉效果,新的技术会不断地引入。电脑技术被引进电影制作,实际上不过是传统的电影制作的合成技术继续与发展。其主要的进步就是以数字技术同电影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新型的、新奇的、更吸引人的视觉效果。如果说传统的电影合成技术其核心是光学合成或光学技巧的话,那么新型的数字合成技术则以电脑技术为基础,核心是“综合性质的多元化合成”,一般认为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区分与选择(distinction)、分析与解析(analysis and synthesis)、联合与组合(association and combination)。在第一个阶段把一些实际拍摄的材料与辅助性的材料找出来根据导演的意图进行区分与选择,第二个阶段是使用电脑技术把上述的材料进行分析与解析,分为各种各样的要素与可能的重新设计;第三阶段,就是把上面已经被解析的要素进行再组织或联合。经过这样的三个阶段就可以得到数字合成的新的影像。
近几年来美国好莱坞电影已经使用这种新型的数字合成技术或电脑合成技术制作出一些大型的有高视觉感染力的电影作品,比如《阿甘正传》、《真实谎言》、《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珍珠港》、《星球大战前传》,以及动画片《狮子王》、《玩具故事》、《海底总动员》和今年荣获多项大奖的《指环王三部曲:国王归来》等等。这些影片将特技和电脑技术,特别是数字合成技术等结合起来,创造出新奇的、令人惊讶不止的视觉效果,从而获得商业的巨大赢利。然而,正如一些学者包括美国学者尼克·布朗、鲍洛克、贾内梯、薇多理尔、约翰·兰特、朱丽·施兰德等指出的,美国好莱坞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的实验场”而不再重视什么是电影艺术,实际上好莱坞从来不那么重视艺术,它们注重的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润”,而高新技术的应用就是为了更大的赢利。(注:弗雷德里克·詹姆森的“快感理论”,可见《西方当代心理学理论文选》第三卷。)
电脑技术或数字化技术被引入电影制作之中还表现在电影的后期制作上。从英语中我们得知“影片”一词的原文film,就是指电影作品的媒体“胶片”而言的。电影中的影像是经过拍摄而“纪录”在胶片上面,然后在经过洗印技术而成为印在电影胶卷上面的“正像”再经过电影放映机而放射在银幕上面。数码技术则改变电影的传统放映方式,经过数字化的影像以数码形式按非顺序方式(或非线性方式)储存在光盘之上即CD上面。播放时则以激光头去“读解”光盘上面的数字并且解析成为影像,而投射在显示器上面。这样就彻底地改变传统的“影片”(film)的意义。所以很多学者指出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进步。然而,更为巨大的成就是“塞博电影”。(注:费利杜恩·霍维达《大众传播的秘密;电脑时代的电影、书籍与电视》(Fereydoun Hoveyda,Hidden Meaning of Mass Communication:Cinema,Books and TV in the Age of Computers)。)
“塞博电影”(Gyber Cinema),按照美国一些娱乐界人士的归类,是互动性质的娱乐形式(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的一种,而且是21世纪高新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典范。正如一位电脑技术专家所称:如今电脑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几乎完美的地步,因此把一些电影的创造性的意见融合成为一个电脑软件是十分容易的。而同时一些电脑软件的出版商也看到电影的“魅力”,可以利用“明星效用”来增加这种娱乐软件的销售额。使用数码技术与电脑技术,同时加进电视拍摄技术,再结合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就可以把大银幕、小荧屏以及电脑屏幕即显示器的界限打破,从而使得观赏、表演、参与创作等合成一体,而更能体现作为娱乐形式的“电影艺术”的“游戏”本性。(注:尼尔·盖布勒《生活、电影:娱乐是如何征服观众的》。)
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制作了不少可以在电脑网络上面放映的短片和喜剧小品,完全属于娱乐性质的、互动性质的塞博电影。美国《数码娱乐》公司的老板戴维·纽曼就吹嘘说:“这是媒体革命的前奏,我们现在所做的正如当年格里菲斯所做的那样令人兴奋。”(注:费利杜恩·霍维达《大众传播的秘密;电脑时代的电影、书籍与电视》(Fereydoun Hoveyda,Hidden Meaning of Mass Communication:Cinema,Books and TV in the Age of Computers),尼尔·盖布勒《生活、电影:娱乐是如何征服观众的》。以及戴维·纽曼《数码娱乐与功能》一文。)这些电脑网络电影制片人(the Web-movie maker)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电脑网络会成为故事片的竞争战场,从而会对电影院造成新的巨大的冲击。
然而,比网络电影更为进步的是互动性质的塞博电影。上一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被称为“情节转换”(plottronics)的电影软件。这是一个可以使得观众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改变作品的任何部分,从情节、人物、场景到演员的软件。按照这个软件设计人萨姆·奎汀的介绍,软件使用者只需要在键盘上面按下几个键或用鼠标敲击一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来重新结构电影故事的剧情、改变故事发生的场景、在作品的场次中增加自己喜欢的明星、或把自己的形象输入到这个电影作品之中等。如果你喜欢的话还可以邀请几个好朋友共同参与“创作”,从而创作出一部“全息电影作品”(holograpkic film),这样一来什么导演、编剧、摄影师等就全不需要了。2001年这家公司出版发行了第一批这样的“塞博电影”软件,虽然价格不菲,每个软件售价为450美元,但还是销售了大约三万多套。2003年这家公司对于这样的软件进行新的技术革新,更加增强它的互动性与游戏娱乐性质,而且把游戏的时间加长,以取得更好商业效益。
高新技术以及“塞博电影”也改变好莱坞的电影创作。从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电脑合成与摄影技术被引入到电影的制作。目前,以一些特殊的技术而进行拍摄已经十分普遍。旦尼斯·穆伦就是在电影制作中应用数码技术的先锋人物。早在1977年,他担任影片《星球大战》的机械与光学效果顾问时,就同卢卡斯试制了一台新型的类似“数码摄影”的电影摄影机。从此,他成立了一个技术小组开始一系列的新型的技术创作。他们不但首先引入了电脑合成摄影,而且利用电脑技术创造出一些令人惊讶的视觉效果:比如《杰迪的归来》(Return of Jedi,1983)中的高速度的奔驰、《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的恐龙行走动作、《终结者Ⅱ》(Terminator Ⅱ)的多变的机器人等等。2003年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几乎是电脑技术的大比赛:《终结者Ⅲ》(Terminator Ⅲ)、《霹雳矫娃Ⅱ》等更多使用电脑合成技术,而且把中国的功夫与西方的打斗结合得更为“神奇”,而迪斯尼的新动画《海底总动员》几乎就是一个电脑游戏。越来越多的“数码怪物”(the digital monsters)如《指环王三部曲:国王归来》出现在银幕上面,使得观众已经分不出来哪些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肉体人,哪些是由电脑数码技术合成出来的机械人了。
新型的“数码”或“塞博”演员(Digital or cyber actors)已经开始出现,这是一种新的“照相现实主义”,“合成的演员”(the Photo-realist synthetic actors),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合成物(the Synthespians)。最妙的是一部有这样的“塞博演员”主演的“电影”,在网络上放映时,竟然使得众多的观众为之倾倒。按照这些热情的拥护者们,以“摹拟的现实”(Cyber reality)(即由电脑网络世界产生的现实)和“互动式”(interactivity)的显现,来编排与创造新型的电影就是传统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这样不但彻底地改变观众传统的观赏习惯,而且还改变他们的性质与角色。
美国媒体娱乐业主庞蒂斯(Pundits)指出,“数码媒体”(digital media)从世界范围内电脑网络到电脑游戏软件,乃至未来将会出现的不知道是什么的产物等等将如同当今的电视与电影一样,成为一种有着强大渗透能力的潮流而侵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所提供给人类的是某种与传统的戏剧或其它表演形式截然不同的新型娱乐,这样就会彻底地改变我们对于娱乐与休闲的传统性的认识,也改变我们的艺术观念。(注:费利杜恩·霍维达《大众传播的秘密;电脑时代的电影、书籍与电视》(Fereydoun Hoveyda,Hidden Meaning of Mass Communication:Cinema,Books and TV in the Age of Computers),尼尔·盖布勒《生活、电影:娱乐是如何征服观众的》。以及戴维·纽曼《数码娱乐与功能》一文。)美国著名的数码媒体技术设计师戴维·班克也指出:“虽然尚处于雏形阶段,数码媒体领域已经暗示给我们什么将会取悦大众,什么不能。其中新的课题就是互动形式(interactivity),这是数码媒体的最强有力的功能。录像比电视好,立体声响比广播要强,而配有摄影图像的文字远远超过印刷文字。电脑,只有电脑,有此能力把它们都融合在一起,并且用信息平台把它们都建置起来,然后让观众把它们都混合起来进行游戏。”(注:戴维·班克《什么在响?》和《老话》等文章。)班克和他的同事已经创造设计出第一批这样多媒体的互动材料。塞博互动电影《最后的快车》(The Last Express,2000)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新型的CD-ROM(电脑软件)。基本故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发生在奔驰于巴黎与君士坦丁堡之间的东方快车上的惊险事件。其中,故事的结构与基本框架已经建置妥当,而且有着吸引人的魅力和视觉效果,因此就像“一支无形的大手把参与者紧紧地拉住”。参与者或观众不是一般性地观赏,而是有意识地进行参与,分析、破案或与搏斗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意愿来“随意改变其中的”任何部分,包括故事情节、人物与结局等。
1995年,美国一家电脑网络公司与一家电视公司合作创作了一台名为《现场直播》(The Spot)的新型肥皂剧,主要讲述了在南加州地区居住的五位朋友的私人故事。这个节目只在付费的电脑网络上面播发。它充分利用电脑网络通讯的交流功能,不但吸引观众来观赏,而且邀请他们的参与。人们一面观赏这五位朋友的钩心斗角,一方面又可以随意参与,甚至拿他们开心取笑等。最妙的是节目中的人还可以反过来拿观众开心和取笑。这是一种真正的互动游戏,无怪节目一上网就受到热烈的欢迎,一直引起轰动。有位名叫堂·克拉克的节目设计者说:“《现场直播》接通并满足了(在网络上面)叙述与交流的愿望。人们一下子就被这个海滨小屋以及居住在里面的人们的故事吸引了,而这些人物不但有电视肥皂剧的明星的魅力,而且有着‘e’时代人的高瞻远瞩。”(注:堂·克拉克《残酷的连接》,《华尔街杂志》1995年9月15日。)其实一切都是虚构的,故事是瞎编的,人物是虚构的,连那个小屋都是现搭的,可是人们就是相信这些。观众不断地给网站发“E-mail”,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有的人还希望自己能到这个小屋里面呆上几天,而编剧就可以不断地根据观众与参与者的建议来修改自己的剧本。于是人们就感到以往传统性的编剧与导演的位置开始变化了。这样的节目为今后的电视剧节目开辟一条新路。
另外一家公司把电脑网络和电视拍摄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个被称为“维尔斯卫利”(Willisville)三维仿真空间的未来社区。在这个社区中,参与者可以随意在空间内活动,比如上大街、逛商场、到居民家中访问,同那些虚构的人物交谈、争论。如果你想要抢一家银行,OK!你可以随意去抢,甚至和警察枪战。如果您想找一位漂亮的小姐,您可以随意选择,只需要按一下键。这样,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他们在真实环境中很难实现的满足。有娱乐界人士指出,这种新型的把电影、电视、戏剧与游戏混合一起的东西就是一种新式的多元化的视觉媒体。
当初有一位名叫巴拉兹的电影理论家曾经把电影艺术与传统的戏剧从观众的接受心理进行了对比。此后又有一位叫杰姆逊的学者从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提出了电视观众的观赏心理。他们都想要说明观众的参与和加入是这些视觉艺术形式的重要功能。现在,在“e”时代中,电脑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观众的参与困难。按照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当今艺术已经不再是某种静观的、与观众隔绝的、超经验的自体形式。它已经进步成为一种新型的行动的、为观众服务的动态艺术,它要求并且邀请观众和参与者加入艺术作品的编辑、书写、表演与任何性质的介入。它不重视什么传统艺术作品的永恒、经典、完美、真实等,而强调艺术作品的可变动性、娱乐性、世俗化、随意切割性质与虚幻性。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经典艺术作品,什么都是可变的,而且只有应观众的要求不断地进行修正与改变,艺术作品才能实现它的生存意义。正如美国学者波莱蒂所说:“观众的参与对作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把‘观众’(这个词在这里不再有意义)从被动的目击者变成合作的创作者(无论是自愿与否),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现代主义的艺术自律性不是自然地被打破,而是由观众们来打破的。”(注:波莱蒂的文章与观点可见于弗朗克·波柏主编《电器化时代的艺术》一书。(Frank Popper,Art in the Electronic Age)。)
“e”时代的当代美学研究
尽管对于“e”时代的文化与艺术的美学研究著作不是很多,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有关文章。根据美国学者吉恩·布洛克(Gene Blocker中文名字鲍洛可)先生的归纳,对于当代文化与艺术,特别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至少有三种从美学上面进行批评的理论:“反美学理论”(The Anti-aesthetics)、“泛美学理论”(The Pan-Aesthetics)和“衍美学理论”(The Trans-aesthetics)。它们都试图从美学与艺术理论角度对于这个高新科技时代的文化与艺术现象的本质进行分析。
反美学理论:认为当代文化、艺术,特别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本质实际上是对于传统美学理论与观念的反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或者保守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们。他们对于当代的、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现象等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批判或批评的态度。在对于一些当下文化艺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诸如“科学技术与文艺创作的关系”、“后现代主义与艺术的商业化”、“大众传播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等等,这些学者的立场十分明确。他们提出了“回归到康德”这一观点。目前,在美国的一些保守的知识份子中间较为活跃的“新文艺复兴运动”(The Re-renaissance Movement)就是这些学者与文化界人士提出来的。(注:吉恩·布洛克《当代美学研究:新概念与新趋势》(Gene Blocker,Aesthetics Study Today:New Concepts and New Trends)。)
泛美学理论:提出这样理论的人大多是所谓的新派人物特别是文化批评者,他们一般是后现代主义的提倡者与拥护者。这一派人的基本观点是:传统的美学研究日趋“学院式的研究”(a kind of academic study),而且成为少数学究等人的“自我陶醉”(self indulgence)。他们指出当代美学研究只有广泛地扩展才能够继续存在,而且必须要使得理论联系实践,这两点是当代美学存在的基础。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目前学院式的专业化的美学研究发展成为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这样就可以把诸如“妇女问题”以及“女权主义”、“文化问题”、“大众传播”、“当代文学与艺术”、“文化与全球化”、“多元文化主义”等等都引进到当代美学研究之中,从而丰富当代美学研究。
衍美学理论:实际上这一学派同上面的学者是一伙的,都是“新潮”理论的推行者与施行者,而且基本的观点与态度也是一致的。只不过这派人物走的更远了一些。他们使用了一个新词“衍美学”(The Trans-aesthetics),更强调要“超越传统的美学理论”(在英语中trans有“超越”、“跨越”、“衍生”等的意思)。按照他们的观点,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就文学艺术的创作而言,所有的媒体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它们是科技化的媒体,而且其科技性要超越它们的艺术媒介性质。因此,传统的美学研究所提出的文学艺术的“真善美”的本质实际上是抽象的、精神的与空灵的,而不能解释当代文学艺术创作的实际。因为,当代文学艺术创作越来越表现为物质性、实质物化和现实化。具体性远远超过抽象与空灵性。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使得文学艺术更加靠近物质世界。因此“我们必须要超越传统的美学研究与理论,而建立新的美学理论,即在新科学技术下的美学与文学艺术理论。”目前,我们看到的一些热门文章诸如“数码时代的电影与电视”、“电子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艺术”等大多出自这些新潮学者之手。
虽然,在美国美学理论界的当代美学研究有着上面大概三种不同的学派与观点,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基本的争论来分析上述学派的分歧所在。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从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每一次重大的历史阶段,特别是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时刻,总会有人提出“文学艺术面临死亡”这一悲观看法。然而,人类历史也证明文学艺术不但没有死亡,反而跟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地前进发展。我们还看到关于艺术的定义即“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被不断地提出来,而且不断地获得了新的解释与定义,这就说明了文学艺术的定义是不断地随着历史、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行修正和改进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艺术与时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文学艺术是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中诞生与发展的,所以它们身上必然打上历史时代的烙印。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被认为是历史时代的镜子反映出每个特定时代的历史特征。由于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时代精神”或“主流的世界观”来进行主导,这样文学艺术就从某方面来讲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这个“时代精神”或“主流的世界观”。按照上述的观点来认识现实,我们会看到,在当代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力量与新的科学技术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这种力量之巨大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活与思维方式,诚然对文学艺术也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变化是主要的!美国学者迈克尔·纽曼(Michael Newman)在其题为《修正现代主义、描述后现代主义:视觉艺术的批评论坛》(Revising Modernism,Representing Postmodernism:Critical Discoune of the Visual Arts)的论文中指出:
“在现代性这个口号下有可能分离出来两种不同的趋势潮流,来回答‘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种回答是‘艺术就是艺术’,这个回答趋于艺术独立性(The autonomy of art)。或艺术为艺术自己,(art for art's sake)。另外一种回答是‘艺术是非艺术’,(Art is No-art!)。后者显然是想把艺术归类于社会科学与政治科学的力量与实践之列。如果,我们把任何事物都列入在后现代主义的范畴之内,那么上述两种回答都不适合。因为在当今,艺术只有在与其它东西相共存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自己的独立自主,从而使得艺术能够有别于其它什么东西。另外(当代)艺术家们正在反复地摧残艺术,竭力使之脱离艺术圈子、条约与创作规律等限制,试图在与其它东西的共存之中来保持艺术自己的独立性,即‘以求异来求同’。其结果就进一步造成了当代艺术的复杂性。”(注:迈克尔·纽曼《修正现代主义、描述后现代主义:视觉艺术的批评论坛》(Michael Newman,Revising Modernism,Representing Postmodernism:Critical Discourses of the Visual Arts)。)
纽曼的解释正说明当前艺术发展的必要规律:文学艺术要发展首先就要处理好它们同其它东西的关系。在新型的当代社会中,文学艺术的自身独立性质是不会变化的,要变化的是对文学艺术创作规则的认识。在当今社会中,高新精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铁定了的事实,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新的科学技术不但为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新的技术、工具、方法以及更多的可能,而且也产生了新的媒体、材料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什么是艺术”这个原始问题就会产生新的答案与定义。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环境中艺术会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当前有些新的价值诸如“艺术的使用价值”、“艺术作品的交换价值”、“艺术品作为商品的商业市场价值”、“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所消耗的原料、材料与劳务价值”、“艺术作品作为文化遗产的估价”、“艺术作品若被损坏时所获得的法律索赔价值”、“艺术作品所进行的保险或偿付价值”、“某件艺术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面的最低估价”、”艺术作品若作为商业广告的宣传价值”、“创作某件艺术作品时艺术家以及工人所得到的工资价值”等等,我们会看到这些“价值”观念是传统艺术理论与美学未曾谈论过的。按照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这些价值观念都是属于后现代主义这个范畴之内。以当代电视为例,当我们讨论一个电视节目或电视剧作为一件艺术作品时,我们不仅要涉及它的艺术展现价值、内容的现实主义性质或社会批评价值、作品的美学价值、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价值以及教育或感化价值、节目的风格与艺术表现手段的完美性等一系列传统的文学艺术批评理论,而且现在更为注重要讨论拍摄这样一个作品的所花费的成本费用、在电视台上面播发时所花费的资金、该节目播放之后的收视率是多少、能够赚多少钱、除了主要的电视台之外是否有可能出租给别的电视台去播放、是否能够受到观众的欢迎、谁是这部电视剧或电视节目的导演和谁是主演。甚至更关注是否有希望再拍摄续集等等。但是有谁能够说这些问题不是“艺术问题”呢?
总结:理论要同实践相结合
我们上面简单介绍了“e”时代的文学艺术,理论与实践。当然,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不可能一下子就解释的十分清楚。所以仅仅是一点介绍。但有一些问题,现象还是需要提出来。那就是目前西方学术界的一个不够健康的现象:在众多的理论著作中对于“e”时代的文化艺术现象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体的“罪恶与错误”的现象批评得很多,但是涉及到西方大众传播出现这样现象的最为基本的原因和根基的分析就很薄弱。这一则是由于西方大众传播业势大气粗,二则由于“9·11”事件之后美国极右势力的抬头,美国人包括一些知识份子对于政府与媒体的批评已经减弱,因为谁也害怕被批评说成“不爱美国”或“和恐怖主义分子站在一起”等。这就说明目前美国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可悲之处。
其实早在1986年,大众传播研究者温别尔托·艾柯(Umberto Eco)就指出:“大众传播媒介的邪恶,很久以来无人不晓,但是在其后面操纵的黑手却一直逍遥法外。此后,正义之声风起云涌,开始有人对于这些始作俑者口诛笔伐,同时,当艺术还没有被戴上大众传播的枷锁时,有些劫后余生的人却又找到护身符。现在,一切都仿佛云消雾散。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从头开始,把事情调查个水落石出。”(注:伊恩·安格斯和萨特·杰哈利主编《当代美国的文化政治》(Ian Angus & Sut Jhally Ed,Cultural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实际上很多有理性的中国学者已经开始批评西方大众传播的危害,而且揭示它的祸根,即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我们从目前已经被揭露的一系列的经济丑闻中,就可以看到其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美国现政府的政治制度,以及由这个制度所保护的经济体系。美国目前的大众传播实际上是被控制在一些巨头的手中。这样,他们竭力以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来把文学艺术包括在大众传播之中,而更强调它们的商业性。不仅如此,近来由于经济全球化,他们加强了对世界媒体娱乐市场的扩张战略,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帝国主义”。
很多西方优秀的美学研究者和文学艺术理论研究者都开始把研究的对象和兴趣转移到中国或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艺术现象中。他们指出,当前在中国这样的经济飞速发展中所出现的文学艺术现象更为值得去观察、探索和分析。我们坚信新的更为有说服力的文学艺术理论将在当代文学艺术的创作实践中诞生。
标签:艺术论文; 大众传播论文; 当代艺术论文; 文艺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艺术批评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美学论文; 星球大战论文; 后现代主义论文; 电脑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