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包含多个方面,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每一步环环相扣,可以锻炼人们的整体发散性思维。阅读让无知者收获智慧,让求知者从中获益。因此,教师需要综合阅读各环节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自觉形成一种乐于阅读、深度阅读的学习习惯。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究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一、教师根据具体阅读类型进行针对性教学
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类型多样化,涉及了古诗词、寓言、童话、散文、小说等风格各异的文体。教师必须精确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通过课前导入、语言赏析、阅读思维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体的感知与区分能力,进而提高其阅读和赏析能力。下面以诗歌、寓言、小说三类文体为例来具体阐释教师的讲授过程。
一是古诗词教学。古诗是一种不同于白话文的题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相隔较远,但是其意蕴和情感却可以与学生的感悟相通,教师应利用这一点进行针对性教学,来激发学生与不同时代诗人的感情共鸣。以《游山西村》这首古诗为例,教师制作具有古韵的PPT,首先为学生呈现关于本诗的江南古朴山村、农家生活的图片,既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又可以为下一步学习诗歌奠定基础。随后,教师随堂提问学生有没有关于乡间的生活体验,通过发言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到对于自然和乡村的想象之中。之后再带领学生在PPT背景音乐下,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形成代入感。最后,可以通过诗歌扩写,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诗句之中,更好地理解古诗。
二是寓言的教学方法。以“寓”为主,在文章的表面蕴含着关于生活的深刻哲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探究“表与里”的联系,是学习寓言的关键。以《亡羊补牢》一课为例,在学习完羊因为羊圈破漏被狼叼走后,向学生提问如果自己遇到这种事情应该怎样做,可以小组讨论,分享不同意见。然后在牧羊人说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这句话后,提问学生自己与牧羊人的意见有何异同,如果不同,那么牧羊人想法的漏洞是什么,会引发什么后果。这样,学生便可以更加深入的思考而非停留在故事表面。最后牧羊人知修补羊圈的结局也便顺理成章的讲授出来。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探讨其中寓意,并且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
三是小说教学。小说是描写最为复杂的一类,主要涉及环境与人物描写。人物形象和线索是重点。以《少年闰土》一课为例,先让学生自己默读2遍,概括本文讲述了什么,主要人物和地点、时间是什么,让学生对小说有具体的感知。然后教师具体讲解文章中的每种描写手法,细腻地体会人物形象。最后讲授文章的写作背景与整体情感,让学生整体感知其中的人生韵味。
二、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只要具有兴趣和情感,方法也很重要。只有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技巧,学生才可以更容易地把握文章内容,节省阅读时间,提高效率。仍以《少年闰土》为例进行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快速阅读法,即一目十行,让学生先对文章结构有一个整体印象,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完大体情节后,产生阅读快感,激发学生想要深入阅读的兴趣,然后老师再让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阅读,适应学生阅读心理。朗读法,教师给全班学生分几个小组,不同的小组分别以闰土、主人公和念白的角色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这种情景化模拟,体验小说中人物性格、语言和特色所在,这样可以使学生十分快速地接受文章,感悟故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趣、生动的部分。目标阅读法,在学习文章之前,教师先在PPT中呈现出几个问题,如“闰土在文中讲述了几件事情?”,“主人公和闰土在各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带着目标去阅读,这样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心中有谱,从而避免由于学生漫无目地进行阅读而出现的文章把握不清、对人物事件印象不深等问题。换位思考法,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将自己当成文章的主人公,站在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学生便可以轻松地体会主人公为什么这样做,或者是应该怎样做,学生会对这篇文章产生更多的印象和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换位体验,让学生思考自己与主人公的不同,取长补短,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提高自己。教师通过教给学生这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容量的知识,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学生以后的阅读具有极大地帮助。
三、课后阅读与发散型思维
小学正是需要吸收多种有益思想的阶段,仅仅课内的阅读是不够的,要想提高阅读能力,还需要通过读课外书来持续培养一种阅读习惯,陶冶情操,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学修养,这样,阅读能力自然而然也就能够进步。教师每周举办读书交流会,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通过交流,学生收获不同的思想,发现别人阅读时的优势,对比自己,进行反思总结,从而使学生在下一次的阅读中思想更加全面、分析角度更新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课外阅读经验,言传身教,告诉自己平时是怎样读书的,应该思考哪些方面,自己通过阅读得到了什么新的体会,并且告诉学生课外阅读应该注意哪些点,怎样正确合理选择阅读书目。教师与学生进行读物交流时,当学生只叙述了其中一个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书中某个片段让学生思考作者还想要表达什么,这本书的内容到底有什么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多家度思考的能力,开拓思维。教师应推荐给学生多种类型的书目而不是单一一种,比如科幻型、游记类、情感类、中外名著等,防止学生思维固化,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眼界,让学生学会选择。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仅能提高学生课堂阅读能力,更加准确地去理解一个文章,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接触到自己生活之外的更加广阔的天地,让思想自由地发展,真正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通过阅读追求更加诗意的生活,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树立正确的三观。
结语:本文联系教师的教学实际,模拟现实教学过程,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语文素养、审美情操和人文艺术性的培养,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善于思考,探究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之后真正汲取到营养,带来身心和思想的质的变化,积极改进教学策略,适应新时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才可以更好地为学生阅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许艳平.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策略之探究[J].学周刊,2019(13):115.
[2]江赛箭.动嘴 动手 动脑 动笔——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策略[J].名师在线,2019(10):59-60.
[3]黄永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13-114.
[4]吴倩.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汉字文化,2019(04):119+121.
论文作者:饶庆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文章论文; 为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