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惠山区职业病防治院内科 214154
【摘 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对其血压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实施个性化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其血压变化,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干预;老年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高发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规律的改变,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老年人居多,严重影响其生活及生存质量[1]。如果长时期发病,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是威胁其生命,必须进行有效控制[2]。一些研究表明,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控制患者的血压以及并发症[3],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了研究,探讨个性化干预对其血压以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挑选我院从2017年1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符合。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0~83岁,平均(71.2±5.3)岁,体重为48~75千克,平均体重(61.5±7.4)千克,病程4~16年,平均(5.9±2.8)年;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2~84岁,平均(72.6±4.9)岁,体重为46~78千克,平均体重(62.7±7.1)千克,病程3~18年,平均(5.5±3.7)年。排除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血液功能以及全身各器官出现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引导其合理膳食,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清淡的事物,叮嘱其用药需定时、定量,并保证其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如有必要可以适当给予严重失眠者镇静药物。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干预,具体为:(1)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家庭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建立优良护患关系,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干预计划;(2)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很多老年患者由于受疾病的困扰极易产生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影响血压水平,护理人员要不断给予疏导和鼓励,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并指导其家属多和患者沟通;(3)针对患者不同的 疾病程度及文化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普知识,利用图片、PPT等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帮助其理解和掌握血压变化与并发症的关系,便于其尽早发现疾病;(4)住院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定期检查。患者出院时要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指导其合理用药,条件允许的可以主动上门进行随访,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当调整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血肌酐升高、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和肾功能损坏。
1.4 数据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按照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n及%来表示,进行组间比较用X2来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改善,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特点是进程慢并且病程比较长,病情也不易控制[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人年纪比较大,且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常会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患高血压疾病后多比较严重,极易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坏、心绞痛等并发症[5]。所以,在治疗时,不光要采取药物治疗,个性化干预也及其重要。个性化干预主要是将患者视为中心,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以及不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使其内容不断细化与完善,并根据病情变化不断调整护理对策[6]。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患者及其家属普及高血压知识,让其认识、理解并掌握血压的变化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在患者出院后也要时常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这样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也能减少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本研究中,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改善,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血肌酐升高、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以及肾功能损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其血压变化,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士翠,付菱.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14-1115.
[2]黄小莎.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5(35):252.
[3]杨国云.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1):205-207.
[4]陈静.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1):110+112.
[5]于淼,罗萍,罗俊彪.个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并发症和血压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06):88-91.
[6]陈彩虹,吴冰虹.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9):202-204.
论文作者:唐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血压论文; 高血压论文; 老年论文; 情况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