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茹 西安市蓝田县前卫镇香村小学 710519
摘 要:课文留给我们开发的空间很大,课文永远是语文学习最生动的例子。认真阅读好教材,充分运用好课文,让课文成为习作的范本,是语文教师的明智选择。
关键词:课文 习作 范本
习作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表现。学生的习作相当明显而集中地反映出他们的语文能力、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思想认识方面的真实水平。因此,人们常把学生习作质量的好坏看作是衡量语文程度高低的重要客观标志。
一、目前学生的习作现状
1.习作练得不少,按教材要求每两周一篇正式作文,外加语文老师布置的随笔、日记和周记等,但学生对作文仍望而生畏。
2.学生习作的语句基本上是通顺的,文法之类也从课文中学了不少,但他们往往为习作没素材内容可写而苦恼。
3.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语文教师常常推荐一些优秀习作,甚至让学生背一些佳作,这些作文虽然有一定的模仿价值,但也会带来很大的负效应。
学生习作无真情实感,写的是假事,说的是假话,抒的是假情;写的作文千人一面,让人望而生厌。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最本质的只有一条:我们的习作训练方法太被动。
学生的大脑就是一座蕴藏丰富的“火山”,如果将学习的火炬传递给他们,那么燃起的将是熊熊烈火。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给予,而是激发;不是将课本带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走向课本、走向生活;不是将知识咀嚼后喂给学生,而是教给方法。
习作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富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待我们花大力气去开发和利用。平时我们主要借助文本的技法或者引用文本的某个具体素材,而较少依托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运用,这种认识是狭隘的。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材应是培养学生的沃土。
二、笔者做过的尝试
1.仿写句段,习得语言。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写人的文章,其中的外貌描写也很常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对法庭上父亲的外貌描写是这样的:“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学了这两句,笔者让学生仿写语文老师的外貌。有学生这样写道:“语文老师时常穿着干净、整洁的服装,可是衣服上总是布满粉笔屑。她的大拇指与食指经常被粉笔腐蚀得粗糙、干裂。但她总是精神焕发,慈祥而亲切。”通过仿写练习,学生明白了外貌描写既要仔细观察,还要能反映出人物的特点。
2.关注现实,反映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逐渐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这是“真情实感”的源头活水,是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与提升的过程。
3.学习文本,抒发真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指导的目标是能够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真情实感表现了学生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如《梅花魂》、《怀念母亲》等。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在习作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学生的真情也会自心底汩汩流淌。如有学生在习作《开学第一天》中写出了这样的段落:“开学第一天,走进大门,我有一种好久没有回家的感觉。我急忙迈开大步,来到教学区,我就像思归的游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学生体会到了文本中的真挚情感,并学会了抒发自己的胸臆,还会在习作中无病呻吟吗?
4.展开想象,具体描述。让学生展开想象具体描述是很有价值的,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让学生得到练笔的好机会。如学习《最后一头战象》时,笔者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就是战象嘎唆,为什么一定要向主人索要莲花宝座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写一个片段。学生写出的片段很精彩。
另外,展开想象,生动描述,也可以用于文言诗歌的教学。充满画面之美的诗句,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够让学生的脑海中酝酿出或朦胧或清晰或平面或立体的画面,留给了学生尽情想象的空间。
5.紧扣教材,从生活中提炼题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应引导学生去积累生活、观察生活,从中挖掘、提炼出有意义的题材。学生的人生经历已有十多年,接触的人、经历的事也不算少,只是不善于从中挖掘出可写的题材而已。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是如何从生活中挖掘题材的。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钓鱼的启示》等课文时,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写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家庭生活、社会琐事等,让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相撞击,启迪积极思维,碰撞情感火花,从经历的生活中挖掘出写作题材。
总之,课文永远是语文学习最生动的例子,充分利用课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于映潮 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
[3]语文教学与研究。
[4]语文教学通讯。
论文作者:王小茹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习作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真情实感论文; 的是论文; 题材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