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遗产地做好亮灯工程——以西湖三岛亮化工程为例论文_傅奇林

浅析如何在遗产地做好亮灯工程——以西湖三岛亮化工程为例论文_傅奇林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为迎接G20杭州峰会而着力打造的西湖三岛智慧夜景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自正式亮相后,以其秀美大气、如梦如幻的实景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和社会各界的喜爱与热捧。尤其在G20峰会期间,不仅圆满完成接待保障任务,也赢得了各参会国嘉宾的好评。本文通过对西湖三岛亮化工程的相关介绍,探讨在西湖遗产地如何做好亮灯工程。

关键词:世界遗产;西湖三岛亮灯;创新

西湖三岛亮化工程作为“G20”峰会项目的重点工程,在经过长达一年的艰苦奋斗后,期间克服酷暑、严寒等各种不利气候因数,解决一道又一道的技术难题,提升改造后的西湖三岛智慧夜景观,因其风格迥异的灯光效果,成为当下夜西湖的标志性景观,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各主流媒体也纷纷进行专题报道。

一、西湖发展与保护新经验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已成为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西湖作为全开放并拥有大量原住民的共生型遗产地,“三面湖山一面城”的独特格局,面临“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首先,西湖是不断演进的活态遗产。如果没有历朝历代对西湖文化景观的不断提升,西湖早就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世遗时代的杭州也需不断提升西湖自然、文化景观的审美和价值,所以发展是必然的。

不忘初心的杭州,为世界遗产保护创造了新经验,出台填补国内文化景观专项立法空白的《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在景区里不论新建什么基建项目,首先都要由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出具评估报告,如果对遗产有不好的影响,前置否决。

二、景观照明提升新技术

沉醉于“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意境的古人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的今天,夜晚的西子湖能被“灯光”如此“扮靓”,“月湖”能演绎出今天的盛景。虚虚实实、高高低低、朦朦胧胧、或明或暗……成千上万个可控可调的灯具,可随着季节变换调整色温,用“光影”绘出西湖山水在夜色中的水墨江南意境。

本次西湖三岛的夜景亮化提升与以往历次改造的最大区别,在于整个夜景灯光的动态变化。选用的灯具均为特别设计和定制,全部采用LED灯具,节能省电,其色温均可在2000K~6000K之间进行智能调控,从而实现灯光的可调可控,并在色温的变化下,使岛上景象呈现出不同的季相变幻效果。同时,通过智慧控制平台,使三岛之间的灯光变化实现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湖中三岛所采用的智慧夜景技术在目前国内同领域中尚无先例。

本次设计思路当中考虑了不同的观赏位置要带给人不同的新奇视觉效果。远景,是基于环湖周边观赏人群,主要通过提升亮度,增加识别度;中景,是基于西湖游船的观赏角度,通过植被间的光感表达,增加层次感;近景,是基于夜间上岛游览的特殊情况,提供功能性照明。湖中三岛通过提升整体亮度、强化岛屿外围照明、增加照明色彩变化等照明提升手段,在不损害原有景观格局的前提下,丰富照明层次,突出整体效果。整体夜景照明以投光为主,主光色为白、黄二色,色温范围2200K~6000K,通过可调可控的智能控制实现色温变色的灯光效果,重点对沿湖树木、建(构)筑物等载体进行照明,使之成为西湖景区夜景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游船夜游的重要欣赏载体。

1、建(构)筑物照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瀛洲、遥碧亭、“亦仙也”、六角亭、“我心相印”亭、岳坟码头、花港码头及湖滨码头等建筑屋面采用LED瓦片灯打亮;内廊空间、顶部天花等内部空间采用大功率LED线条灯或在室内顶部安装LED吸顶灯的方式打亮;廊眉、白墙、沿湖栏板等细部构件采用小功率LED线条灯洗亮;立柱采用LED射灯,“上打下”方式打亮;建筑外围墙采用大功率LED线条灯 ,“下打上”方式打亮外墙面,形成剪影照明效果。“三潭印月”石塔采用LED水下投光灯打亮,每个塔外环绕设置。岛内桥梁的桥基采用小功率LED线条灯洗亮,增加夜间识别性。

2、绿化照明。岛上树木照明根据树冠大小及树种特点,增设不同功率的LED投光灯;沿湖树木伸入水域上空部分采用LED水下投光灯打亮;根据树木的不同生长位置,采用不同的灯具安装方式,或地上、或立杆安装、或上树安装,不同的位置采取不同的伪装隐蔽方式,最大限度不影响白天的视觉效果。

3、功能照明。岛内道路、桥梁、硬铺装以功能性照明为主,可借助道路两侧高大树木或古建筑,在树干或建筑下檐口安装LED投光灯进行月光照明,部分道路两侧设置LED草坪灯。

4、集中控制和分级模式

通过智慧控制平台实现多级控制,区分平日、节假日、重大节庆日等时间节点,制定多种分级组合的统一调度方案。预留“一把闸刀”远控终端控制接口及安装空间,及时纳入亮灯“一把闸刀”集控系统。

三、景观照明施工、管理新方法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加上岛上施工的诸多不便,组织上各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施工期间遭遇多雨雪极寒天气,管理及施工人员顶风冒雪,轻伤不下火线。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施工工序,在天气晴好时增加施工作业人员,采取加班加点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在三岛灯具调试期间,调试人员日夜奋战,白天核对各灯具位置、地址码,夜间进行各种效果的调试。为确保设施的稳定性,对每路出线的绝缘及电流负荷情况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整改到位。在夜间调试过程中发现沿湖很多灯具存在眩光现象,如何在不损害夜间灯光效果和白天景观效果前提下解决眩光问题,期间通过多次夜间现场试验,最终确定了用仿真树叶加高临湖一侧鸟巢,以遮挡直射灯光的方法,用最小的成本,达到了最佳的效果。在设施管理上,对所有的配电箱及投光灯进行了吊牌编号,同时将编号同步到竣工图上,使现场设施与图纸图标一一对应,方便设施量的统计管理及日后的维护工作。

四、景观照明获奖新成果

西湖三岛亮化提升工程荣获2016年度“保俶杯”杭州G20峰会景观照明一等奖,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三岛分获专项景观照明二等奖。据了解,本次对G20峰会亮化提升工程景观照明的评审,是杭州市城市照明行业协会从专业视角,对各项目内在的设计创意、施工质量、灯具器材及整体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估。西湖三岛亮化提升工程之所以能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是基于其“光绘西湖、水墨江南”的设计创意、内置式可控可调的智能光源、性能稳定的器材设施和优质安全的施工质量。经本次亮化提升后,西湖三岛所呈现的温婉、诗意的灯光效果,较好的诠释了小瀛洲“湖心仙隐”、湖心亭“风雅飘逸”和阮公墩“悠悠碧玉水中印”的独特意境。每当夜幕降临,三岛灯光晕染、交相呼应,营造出一轮美轮美奂的湖上夜色。

结语

西湖申遗成功开启保护西湖新模式,杭州西湖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示范。在完善一系列配套保障机制的同时,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不断提升遗产地自然、文化景观品质。遗产地的保护,需“严管”更需“智慧”。

参考文献

[1]郝洛西.《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环湖景区照明规划与设计》.

[2]《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

[3]《杭州市主城区城市照明总体规划》.

作者简介

傅奇林,男,1986年4月生,浙江萧山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职工,助理工程师。从事园林基建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傅奇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在遗产地做好亮灯工程——以西湖三岛亮化工程为例论文_傅奇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