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延安论文,意义论文,精神论文,时代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延安时期,是我党的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总结我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充分汲取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形成了一系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13年间留给我们的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的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历久不衰、常用常新的传家宝。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延安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保证
延安精神诞生于中国共产党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艰苦岁月,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实践的产物。当时,为了战胜凶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以及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凭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唤起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救国热情,因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以弱小的队伍和简陋的武器,与阵势强大、装备精良的敌人反复较量,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战胜了内外强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可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延安精神内涵的第一条,是中国革命得以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靠的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同样需要进一步树立和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特别是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遭到暂时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形势下,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确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对于每一个共产党人来说,都面临着重大历史关头的严峻考验。邓小平同志说得好:“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这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参加革命70余年的老共产党人的心声,表达了他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只要中国的旗帜不倒,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这同样表达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得以巩固并不断发展,在并不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中,经济繁荣,社会稳定,首要之点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柱。反之,原苏联、东欧的剧变解体,也首先是因为它们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听凭盲目推崇西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任意泛滥,造成群众思想迷惘,失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和信仰,特别是因为它们的领导层自身的社会主义信念崩溃和解体的缘故。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与否,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得失成败的首要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原苏联、东欧的剧变解体,国际敌对势力纷纷把矛头指向我国,他们不希望看到一个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地球上崛起,为了达到对社会主义“不战而胜”的目的,他们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其直接目的就是通过思想文化的渗透,消融人们的理想信念,认同他们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此,我们应当保持高度政治警觉。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具体分析,既要大胆吸收其中所包含的人类创造的优秀精神成果,又要坚决剔除资产阶级的狭隘偏见,切不可盲目推崇、全盘肯定。与此相联系,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不能一概贬低、全盘否定。前几年,在我国曾出现过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些人动摇了理想信念,看不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思想体系上的根本区别,盲目追随西方文化,任意贬低、否定中国文化。这恰恰是中了西方敌对势力的圈套。毛泽东同志早在解放前夕就说过:“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优势,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有了这种信念,我们在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攻势面前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站稳政治立场,就不会因迷失方向而充当西方敌对势力的俘虏。回想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不也曾对我们实行“反共”、“限共”、“融共”的策略吗?这同今天西方敌对势力采用的伎俩何其相似!但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攻势面前并没有解除思想武装,而是坚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因而彻底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图谋。1989年6月, 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这一点上,这次暴乱对我们的启发十分大,十分重要,使我们头脑更加清醒起来。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中国本来是个穷国,为什么有中美苏‘大三角’的说法?就是因为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对于来自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我们一定要顶住,首先是思想要坚定,旗帜要鲜明,这样才能挫败他们的“西化”、“分化”图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的时候,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样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又将面临一次新的严峻考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些人包括某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转向为个人发财致富,理想信念逐渐淡化,这是极其危险的。据被判死缓的前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交代,他就是因为认为社会主义“搞不长”,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才去贪污的。这就警示我们,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理想教育一定要抓紧,决不可有半点松懈。如果任这种丧失理想信念的不法行为发展下去,很难设想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坚持得住。正如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中所说:“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这就从讲政治的高度,再次阐明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思想境界、增强理想信念、确立精神支柱对于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需要全党同志高度注意并深长思之。
弘扬延安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是否还具有时代意义?这是历史发展向我们提出的崭新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人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用市场经济新观念取代计划经济旧观念,而延安精神是自然经济的产物,它对市场经济已不适用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固然有赖于市场观念的确立,但弘扬延安精神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经济与延安精神具有兼容性,弘扬延安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第一,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难以实现的。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伊始就告诫我们:“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即使将来富强了,也要世代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这就是说,决不能把艰苦奋斗仅仅看成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物质匮乏时期的生存手段,而要把它作为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长久之计。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同志的上述思想,对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了许多重要论述。1989年9 月,刚担任总书记不久的江泽民同志首先到延安视察,深刻阐述了延安精神的时代意义。他指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他还指出:“把经济搞上去,靠什么方针?还得要发扬延安精神,归根到底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建国。”1993年3月, 江泽民同志在参加人大广东代表团会议时,又精辟地概括出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他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处在全面创业的时期。创业维艰。惟其艰苦,才能孕育着新的更大的成功希望和光明前景,才能更显示出人们的创业智慧和创业精神。在全党同志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应该积极倡导这样一些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要把这些精神大力贯注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去,使之蔚为风尚。江泽民同志倡导的新时期的创业精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革除计划经济旧体制、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须臾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只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我们才有可能脱贫致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在世界范围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实,不仅像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现在发达国家形成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也都经历了数十年乃至近百年的艰苦创业过程。我国要在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用较短时间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需要加倍努力奋斗。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需要弘扬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切都由国家包揽下来,企业自身无须在发展经济上动更多的脑筋,由此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失去了活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传统的计划经济是一种依附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这就决定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而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切都依附于国家。当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国家对企业就绝对放手不管,也不意味着企业之间不存在彼此依赖和互助合作的关系,而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一切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市场来调节,企业的前途命运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的状况。
从哲学层面看,自力更生是一种能动的主体精神,是通过“自力”而求得再生和发展的精神,是高度自觉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建立在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理性化的自主精神,与作为自主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离开了自力更生的主体精神,我们就难以从计划经济旧体制的窠臼中摆脱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
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当时它为我们党摆脱国民党的封锁、求得生存和发展直至取得革命最后胜利指明了方向。如今,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现在的世界又是开放的世界。然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正如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指出的:“我们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这样才能争取时间,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是要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这就不仅阐明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意义,而且赋予其以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弘扬增产节约的延安精神。在市场经济中,由供求规律所决定的价格机制和企业随时可能破产的风险机制支配,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上下功夫。这就需要发扬增产节约的精神。当年在延安,没有精打细算、增产节约的精神,就没有延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今天;同样,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开了增产节约的精神,就会在市场竞争中打败仗。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时就指出:“最大的问题还是要杜绝各种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不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不合质量要求的废品,降低各种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这就抓住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增产节约是同市场竞争紧密相联的一般法则,企业总是设法充分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而获得最大的产出;如果造成资源的浪费,那无异于宣告自己在商战中的失败。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同样离不开厉行节约的延安精神。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所指出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上述诸多机制,都是以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为目的的,都是与增产节约的延安精神相吻合的。
从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看,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因而各种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是比较低的。这就决定了我们既要发展生产,又要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这表明,发扬厉行节约的延安精神,不仅对于我国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中国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总之,市场经济与延安精神是相互兼容的,二者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因此,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既要以市场经济新观念取代计划经济旧观念,又要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与市场观念融为一体,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弘扬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我们:“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江泽民同志也强调:“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既要发展市场经济,又要建设精神文明,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工作重点转移和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不久,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重要论断和根本方针。1979年他在会见外宾时谈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年,他在全国四次文代会的祝词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之所以要发展市场经济,是因为市场经济较之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更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我们之所以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是因为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而弘扬延安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自觉地克服市场所自发产生的各种消极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助于克服拜金主义。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必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评判标准,这就容易诱发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和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但正如邓小平所说:“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我们必须弘扬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生产的根本目的和经济活动的根本价值,一切经济活动都要着眼于人民利益,服从于人民的需要,而不能把金钱的价值和作用绝对化;否则,就会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从而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助于克服享乐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一些人也由崇尚“能挣会花”进而发展为纵欲享乐,甚至把个人的穷奢极欲建立在剥削他人、掠夺他人、牺牲他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性。要克服享乐主义的价值观误区,就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物质享受的水平与社会生产水平相适应,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苦乐观。
第三,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克服个人主义。市场经济革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重整体轻个体的弊端,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人们在不懈的奋斗中获得了自身利益,实现了自我价值,这对于社会进步来说无疑是有益的。但一些人则由肯定自身价值、争取个人合理利益而发展为个人主义: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国家利益;只顾个人需要,不顾他人需要;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等。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之点,就在于它能够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我党在延安时期所形成的互助友爱、团结合作、不谋私利、廉洁奉公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以克服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的精神,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精神,就是江泽民同志概括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这些精神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延安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就要充分利用这一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延安精神的大力宣传,使人们进一步懂得,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样,与延安精神相融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就成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精神动力。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而“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然而,这些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这是我们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获得的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它充分表明弘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中的极端重要性。要做到艰苦奋斗,关键在于有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不仅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保证,而且是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首要前提。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他还把“有理想”作为培育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的第一条。因为理想是精神支柱,是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社会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层次上的集中体现。有了共同的崇高理想,就有了凝聚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了奋发向上的社会氛围,也就有了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这是一条被历史证明了的客观真理。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各级领导干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抑制腐败现象、促使社会风气好转的根本措施。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腐化堕落,是社会环境的腐蚀剂,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严重障碍。要从根本上治理和消除腐败现象,就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公仆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邓小平同志在论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时指出:“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他还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后来日子稍微好一点,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江泽民同志1995年12月在视察陕西贫困山区时指出,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有“寝不安席,食不甘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加倍努力地工作,为人民群众多尽实心、多干实事、多谋实利。这样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凝聚人心,振奋人心,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我们弘扬延安精神最重要的时代意义。
收稿日期:1996—12—04
标签:延安精神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艰苦奋斗精神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精神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政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