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消防总队沧州市消防支队青县大队 河北 沧州 062650
摘要: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面积大,布局结构复杂、形式多样且人员和物资高度集中。一旦发生火灾,给火灾扑救和人员安全疏散带来很大困难,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重大损失。本文就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以及灭火救援措施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措施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城市居民的人口也越来越多。由于人口的增多,城市的楼房也是越来越高,形成了城市中独有的风景。高楼虽然为城市解决了人口问题,但是高楼建筑具有人员密集、层数高等特点,如果发生火灾,是很不利于消防队员的援救的。所以必须要认真研究高层建筑的特点,制定有效的灭火救援的措施,避免救援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1外墙保温材料易燃,易在短时间内蔓延
目前大多数高层建筑使用聚苯乙烯泡沫材料(EPS)、挤塑板(XPS)和聚氨酯泡沫(PU)作为建筑的外墙保温材料,这些材料的共同特点是易燃,并且燃烧速度快,几十秒内可引燃大火,产生剧毒,80℃就会熔化滴落。
1.2火蔓延途径多,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多点多层燃烧
竖向管井(通道)、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易产生“烟囱”效应(即热对流现象),造成烟、火流动速度快。外部风力作用会加剧火势蔓延。
1.3玻璃幕墙易破碎,影响灭火进程
设有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在火灾中下落的破碎玻璃极易对外部救援人员造成伤害和破坏地面车辆及供水器材,使火场供水中断,外部救援停止,影响灭火进程。
1.4火势蔓延的渠道多、速度快,非常容易形成立体式燃烧
①在建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大部分呈敞开式燃烧,据测定,在发生火灾时,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顺竖向管井扩散至顶层只需要30秒,瞬间整幢建筑即可形成“立体火场”。②内部情况复杂,灭火和疏散困难。在建高层楼梯无扶手,楼面孔洞多,电梯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物品堆放杂乱无章,易造成坠落、跌倒伤害。且建筑物本身大多无防火、防烟分隔,整幢大楼易在短时间内充满烟雾。③施工中高层建筑外立面脚手架竹制或木制踏板和尼龙防护网多为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在一定时间内,会失去承重能力易造成垮塌。在风力的作用下,起火的脚手架碎片四处飞散,对灭火人员造成威胁,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2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现状
2.1消防设计存在缺陷
1995年,我国颁布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这是一部主要关于高层建筑火灾防范问题的规范。但是,很多高层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安全依照这一规范,其中的一些老式建筑消防设计存在着很多火灾隐患。比如,在公共通道没有设置消防自动系统;消防水源不足;楼梯间疏散没有严格严格规范行事;高层建筑没有设置合理的避难层;建筑密度过高或者位于人流比较多的地段,消防设施难以进入;高层建筑的幕墙装饰由于高温作用很容易爆炸或破损,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2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
一般情况下,一些基本的消防设施主要包括有:火灾报警控制设备、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装置、排烟系统、防火卷帘系统以及安全疏散系统等等。但是,我国很多的高层建筑在这些设施的配备上还不完善,即使配备了这些设施,但是质量方面也存在问题或者当火灾发生时难以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的高层建筑一般属于合用或者是多产权的建筑,因此,各个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上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因此导致消防安全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另外,建筑中配备的消防设施很多,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弄清楚管理方式以及应用方式,但是很多单位的管理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加上消防应急预案人员的缺失,导致高层建筑安全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4消防安全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者的素质都比较低下,对于消防设施的管理与应用水平都不太高,因此,由于业务疏忽、责任心不强、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导致消防安全意识非常薄弱。
2.5公共消防安全意识不足
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人对于火灾事故的认识明显不足,也没有意识到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火灾的防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人甚至随意改变房屋的结构,但是消防设施结构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更改。还有人选择装修材料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耐火性、易燃性等特点。另外,对于煤、电、天然气的使用也非常不重视。由于对消防知识的认识不足,一旦发生火灾,难以自救逃生。
3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措施
3.1建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为了有效地预防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应当建立完善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火灾报警装置、警报装置以及触发器等部件组成。它属于一种自动消防设施,是人们为了早期发现火灾而设置在建筑内的一种设备。该设备虽然不能起到灭火的作用,但却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火灾并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员,从而为灭火以及人员逃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高层建筑都应当建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2加强火灾初期的控制能力
有研究表明,火灾在初期是最容易被控制的。高层建筑在意外情况下发生火灾后,如果一开始就能展开有效的救援行动,就可以把火灾控制在小范围内,不至于造成太大的伤害。发生火灾时,一般发现的都是建筑内的工作人员。所以,加强建筑内的安全保卫人员、服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人员的消防意识和消防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定期对内部员工实施消防培训,充分利用建筑内的消防设备,加强员工的自救能力。从内部灭火要比在外面容易的多,工作人员要争取在火灾发现之初控制住灾情,靠自救的力量扑灭初期火灾。
3.3加强疏散人群工作
火灾救援行动都是以救人为目的的。一般的疏散救人方式都是用绳子、滑绳和缓降器自救、直升机起吊等。甚至有消防员在水枪的掩护下进入火灾现场,对火灾现场的人员进行疏散搜救。我个人认为只靠消防员的搜救是很缓慢的,搜救效果也不明显,而且搜救的时间过久会对消防人员自身的生命造成危险。所以要将火灾救援的行动付诸于全民消防的行动中来。提高国民的安全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可以将消防安全的意识和自救行为作为一项教育知识从小培养,加强国民对消防知识的认识;加强火灾现场人员疏散途径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就像美国发明了袖珍型降落伞一样,在使用的时候把锁扣固定在物体上套上背带下滑;日本发明了自垂救生索,和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连在一起,绳索安装在每个窗户的外面,一旦有火灾发生,只要消防控制室有所行动,绳索就会自动垂在窗口形成救生路线等等。这些创新的逃生路径,无疑加大了人们在火灾现场中逃生的几率,可以多加发扬。
3.4科学合理开展救援行动
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原则。必须要保障火场供水和火场排烟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发生火灾时,建筑内的固有消防设备要充分利用起来,结合消防员的移动设备进行有效的灭火救援,建筑内固有的消防设备出水速度要强于移动供水,两者相结合可以有效控制火情。
结语
高楼虽然为城市解决了人口问题,但是高楼建筑具有人员密集、层数高等特点,如果发生火灾,是很不利于消防队员的援救的。所以必须要认真研究高层建筑的特点,制定有效的灭火救援的措施,避免救援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石春雷.浅议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对策[J].广东科技,2010.
[2]陈志玮.浅谈如何预防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J].科技资讯,2010.
作者简介
张扬(1984.10.21),性别:男;籍贯:河北沧州;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灭火救援。
张文昊(1989.08.04),性别:男;籍贯:河北沧州;民族:汉;学历:本科、学士;职务:沧州消防支队青县中队中队长。
论文作者:张扬,张文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火灾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人员论文; 发生火灾论文; 火场论文; 消防设施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