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特殊教育学校 235000
摘 要:本文依据智障儿童的身心特征,旨在通过唱游律动课对培智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刺激,补偿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缺陷,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加强音乐表现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智障儿童 唱游律动 补偿
唱游与律动课是以教育学、自理学、音乐美学等为基础,根据智力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将音乐律动与舞蹈、游戏、歌唱、表演相结合,通过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及律动训练等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听觉、节奏韵律感和音乐感受能力,并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唱歌、游戏、律动表演、舞蹈、音乐欣赏等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刺激,补偿学生的认知缺陷、行为缺陷和情感缺陷,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力和身体动作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门培智课程。作为唱游与律动课教师,就是要利用唱游与律动课这种“有声有形”的艺术特点,以及各种要素所表现的内容、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情绪等魅力启发学生的美好感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巧用律动功能,把肢体训练有效地纳入情景教学。
在肢体运动方面,智障学生由于运动功能偏差,在动作协调、步态平衡、精细动作方面存在很多障碍,使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喜欢运动。而肢体康复又是必须的训练,唱游与律动课便能解决这一难题,如在学习双脚跳、蹲行的律动中,设计了“小兔找蘑菇”的表演,学生立即很高兴地戴上小兔头饰,挎上小竹篮,蹦蹦跳跳地“捡蘑菇”。而且为了在表演中得到更多的掌声,学生会努力模仿小兔的动作神态,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更像。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提高训练效果,学生能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慢慢变得愿做、敢做、乐做,就达到补偿缺陷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智力落后儿童身心特点及年龄层次创编贴近他们的律动活动,通过这些律动可以增强他们的体力,促进智力落后儿童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智力落后儿童新陈代谢,又如:在学习律动《嘀哩、嘀哩》时,通过用手模仿小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和花儿开放的动作,可促进学生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指关节和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通过娃娃步、小碎步、蹦跳步等动作的学习可促进智力落后儿童的腿部肌肉的发育。
二、搭建展示平台,优化非智力因素。
唱游与律动教学蕴含着的养成教育及一系列激趣引导,多角度调治学生的缺点和弱点,克服嫉妒、冲动、任性、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开启乐观向上,勇敢挑战的进取心,培养独立人格和良好个性的有利时机。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认真排练的过程中,具有集体观念、拼搏精神、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同时也磨炼了他们正视现实、承受挫折、摆脱困境的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的宽容精神。
1.激励赞扬,增强自信。尽管培智学生的认知有缺陷,但他们同样具有荣誉感和自尊心,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都渴望沐浴在鼓励、赞许的春日阳光中。教师以真诚的爱心为基础,利用欣赏、激励等良好情感手段,使弱智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要对智障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肯定。这对弱智学生的成长,尤其是自信心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唱歌时他们怎么也发不对音,我们就要和颜悦色的一遍一遍耐心的指导,同时我们可以鼓励地对他们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唱好,再来一遍怎么样?”而不要责怪他说:“你怎么这么简单的一个音都不会发?”当我们批评他们时,他会变得更自卑,而真的发不好音,甚至不敢发音;而当我们鼓励他们时,他们有了信心也许就越唱越好,最终获取成功。
2.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心理。心理学研究曾表明,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相反,失败地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较为稳固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功感。只有学习成功,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得以长久保持,从而促使他们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只要有所进步,我们就应当给予鼓励和表扬,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倾向。给每个弱智学生充分的信任。放手让弱智学生试一试,做一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自信是在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及适当的教育形成的。在实践活动中,多提供一些机会,可以根据每个弱智学生的不同特点,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饭、穿衣、收拾玩具、打扫教室……,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使学生从中获得了自信,确信“我能行”。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对轻度智障儿童我们可采取小学教育水平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他们表述能力相对较好,可以简单阐述一些基本要点,且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简单创编,授课内容可进行演唱、鉴赏、模唱、表演乐器等多种的类型;对于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可以多选择一些简单的儿歌进行演唱,此类乐曲多为流畅,而且比较容易理解,也可以选择简单的一个乐段进行集中讲解,其他的乐段虽然歌词是不同的,但是乐曲的曲调是一致的,这样教学结合方式可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也可让智障学生对歌曲进行演唱。同时还可以进行节奏式的教学,适当将难度降低,使智障学生接触到新类型音乐形式,激发起他们的学习优势,加强学生之间的配合,培养学生之间的友爱精神。
三、注重表达交流,补偿语言缺陷。
1.气息的调整。“气为声之本“,气流出于肺,经气管、喉部震动声带产生基音,再在口、鼻腔引起共鸣产生泛音,形成语言和歌声。智障儿童言语出现迟,同时多伴有口齿不清、发音困难等,所以在用气、发音方面必然有一定的障碍。在教学中,律动的训练,十分注意气息的运用。不但要求呼吸方式,而且还规定了呼吸的频率,让学生们把杂乱的呼吸变得稳定、规律。教会了学生如何提气、运气。在训练中,为了使学生体会长、高的感受,形成个人气质,我会让学生意想自己顶天立地、又高又大、越长越高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调理着学生们的呼吸,让气息通畅、运行中不受阻。气息流畅了,在发音时就不会出现没气可用或气不够用的情况了。同时在律动教学中不断的运动也加大了学生的肺活量,为用气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韵律的形成。韵律、音调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带韵律就显得呆板、平铺直叙、语言苍白、没有感染力,使人不易理解。唱游与律动可以大大的增强学生们的韵律性和节奏感。在身体韵律产生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学生的肌肉消除喉部的紧张感,以大肌肉群的动作来转移小肌肉群的不适应,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打开喉咙。同时学生们在朗读儿歌、童谣时,歌词很上口很顺又容易断句,那么这样不断的积累会使学生在读歌词和儿歌的同时慢慢体会出文字的韵律。
3.语言的发展与积累
(1)利用童谣发展智障学生语言积累、语音辨别能力。童谣也称儿歌,是婴幼儿最早接受的启蒙教材。它形式简单、短小,内容形象生动,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琅琅上口,富有情趣,节奏感强,语言活泼,结构单一等等,便于智障学生吟诵。对于开发弱智儿童的智力起到积极的作用。课前,我先找出智障学生说话的自然节奏或速度,在课上我利用强劲和声音清脆的敲击乐器(如木鱼)配以相同节奏速度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可以将学生在平时说话时不正确的速度(过快、过慢)进行有效的调节,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们对语言的记忆效果。然后,教师逐渐地改变敲击节奏直至标准速度。当他们的说话节奏能与敲击乐器配合时,再将敲击乐器的声音减退。我巧妙的利用童谣来创造语言环境,激发语言兴趣;丰富词汇,练习发音;再利用节奏训练来纠正字音、调节学生说话的速度和节奏,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发展语言,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
(2)利用提问、交流发展智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说话需要说话者迅速地把有关内容的思维材料条件化、系统化、形成思路。然后边讲边想,边想边说。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快速、准确地组织语言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语言的基础训练,通过逐句的引导和启发扩大学生对于语言的信息量,逐渐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的提问下,事先为学生理清思路,从而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永远是一种缺憾的艺术。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追随完善、不断在生成的缺憾中逐渐走向成熟,走近完美的。掌握正确的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与评价的方法,会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进学生,更适合学生,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今后我将继续关注智障儿童教育的新动向, 努力提高智障学生学习唱游与律动的兴趣,更好地完成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论文作者:张素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学生论文; 智障论文; 律动论文; 语言论文; 能力论文; 儿童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