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浅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摘 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思想史上的第一部由唯心到唯物、由革命主义到共产主义转变的总要著作,虽然此时的马克思还未完全脱离费尔巴哈的思想,但是渐渐有自己的思想,因此本文试图从写作背景和内容上解读马克思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

关键词:宗教;批判;人的解放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因为马克思看到“青年黑格尔派”只是在思想上进行批判,属于“抽象的空论”,使他开始意识到国家生活不能只是用意志来解释,应该关注各种关系的客观本质,因此马克思开始迈向了独立思考的道路。

一、写作背景

德国社会状况:此时的德国还是处在一个分裂的封建国家,由众多的公国、自由城市、独立王国、诸侯国、皇室领地等构造了德意志帝国。在德意志王国里最大的两个王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马克思生活在普鲁士王国。马克思的《导言》对黑格尔思辨哲学思想的超越,马克思开始看到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同社会现实的矛盾,推动的马克思注意经济问题,并以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这就使得马克思必须同黑格尔哲学彻底决裂,因此经过了大量的阅读和准备马克思主要针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至313节有关国家问题的阐述进行批判,与费尔巴哈只是关注自然与宗教不同,马克思论述的重心是放在社会及政治上,并在市民社会、人民、国家与革命间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观点,《导言》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写作的。

二、内容浅析

《导言》通篇行文的逻辑是按照“宗教批判——法哲学的批判——革命的论述(人的解放)”这样一条思路展开的。因此根据这条主线可分为三个部分。

现阶段风景园林工程的规模普遍较大,这就使得施工阶段应用的材料类型呈现出了多样化多特点,而材料质量本身与工程整体建设指标就存在密切联系,一旦材料应用不能满足工程需求,风景园林所呈现出的效果就会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偏差。因此,风景园林施工阶段应当对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并制定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材料管理机制,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对其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其品质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允许材料入场,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夯实基础。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1]。农村公共服务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诸多问题。为此,2013年以后中国中央政府提出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基于理论和现实的需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日益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关研究的梳理,试图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1.走下神坛的宗教

《导言》第一段到第七段是对德国宗教的批判,开篇写到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点明对宗教的批判原因后面几段是对这句话的深刻解释,马克思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正是由于现实世界是苦难、疼痛和残缺的与神圣世界的幸福和完美相对应,所以人们才会向往虚幻的彼岸世界。马克思一针见血的指出宗教所代表的虚幻的、虚假的彼岸世界,认为只有把矛头指向这个虚假的彼岸世界才能到达真实的此岸世界,进而才能进行对国家和政治进行批判。其实早在马克思之前费尔巴哈等青年黑格尔派也对宗教进行过批判,尤其是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更是揭下了宗教的神秘面纱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是被宗教异化了的,人们创造了宗教,宗教却反过来控制了人们。而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是突破了以往不同于费尔巴哈所为代表的宗教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只是停留在宗教层面,马克思对透过宗教看到的是社会现实,因此从此开始马克思开始迈向了独立的思想道路。

2.“时代错乱”德国制度

第二部分从第八段到二十七段是对德国现状以及德国法哲学的描述。此时的德国还处在封建时代,与其他国家如英法等国家相比德国现存的政治制度是与当时的世界潮流相脱节的,但是德国的法哲学水平远远高于德国现实政治制度的水平,甚至高于同时期最先进国家的哲学水平。因此马克思说写道“应该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对象,正像一个低于做人的水平的罪犯,仍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在同这种制度进行斗争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而是激情的头脑。”[1]P04“相反地,现代德国制度是时代错乱,它公然违反普遍承认的公理,它向全世界展示旧制度毫不中用;它只是想象自己有自信,并且要求世界也这样想象。如果它真的相信自己的本质,难道它还会用一个异己本质的假象来掩盖自己的本质,并求助于伪善和诡辩吗?”[1]P05-06由于德国此时是 “时代错乱”的国度,即德国在精神上和实际上存在分裂,所以马克思一定要向德国的政治制度开火,向世人揭示德国存在的问题。然后又说“一旦现代的政治社会现实本身受到批判,即批判一旦提高到真正的人的问题,批判就超出了德国的现状,不然的话,批判就会认为自己的对象所处的水平低于这个对象的实际水平。”[1]P06到此为止,在德国这样一个错乱的时代,马克思不是在批判德国的落后现实而是德国的法哲学,因为批判最终要指向的不是制度本身,而是人本身,是人的解放。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法哲学其实就是国家哲学,是为当时德国君主维护其统治服务的,也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马克思揭示出了其本质。黑格尔法哲学企图对德国制度有所变革,但是一面试图寻找对国家政治制度进行改变,另一面又维护着君主统治,这在马克思看来是没有用的,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改变德国的政治制度,人们才能获得政治解放。这也为后面表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做出了铺垫。

3.人的解放的终极目标

上文中前面两个部分已经揭示出了人不能得到解放的原因,那么,德国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在马克思看来,要使人真正地实现解放,首先应该要使人真正地、切实地意识到压迫并从这种压迫中真正地觉醒,并最后达到自觉,人们才能真正的解放。这也照应开头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在当时的德国,想要达到人的解放是不可能的,因此此时人们还没有得到政治解放,所以应该德国落后政治制度进行批判,但是由于德国现实的力量太无力了,只有掌握真的力量才能摧毁和推翻现实的枷锁。所以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P09-1)这段说明马克思找到了这个力量即理论只有让群众掌握了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德国的现实是虽然理论程度早已达到甚至超越,但实践的程度远远不具备。虽然解放的力量找到了,但是“对德国来说,彻底的革命、普遍的人的解放,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相反,局部的纯政治的革命,毫不触犯大厦支柱的革命,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1]P12因此,德国得到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到底在哪里呢?马克思认为在德国必须有一定的阶级先解放自身,这个阶级是集整个社会所有的缺陷于一身,同时完全丧失了自我,完全没有任何人的表征,是“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这一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只有它才能够解放整个社会。行文至此马克思找到了德国的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可能性,即无产阶级与哲学相结合。后面接着写道“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是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为人。”[1]P16这句话表明了马克思为什么要先批判宗教进而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因为只有深刻剖析了德国的现实才能让人们认识到“人之为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P16这句表明了头脑直引未来,心脏引导行动,把只有把头脑与心脏结合在一起,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的实现必然导致一切阶级随之消亡,当然无产阶级也就不复存在了,相应地,作为无产阶级精神武器的哲学也将随之消灭。到时不只是德国人解放成人,而是整个人类的解放。最后马克思也指出了无产阶级和哲学的重要性,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无产阶级的与哲学结合起来才能使人类获得解放。这是马克思超越黑格尔的地方,把哲学与无产阶级相结合,革命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三、结语

《导言》是马克思思想的第一次转变的代表,是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由革命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一部重要的著作。可以看出文章逻辑非常缜密,层层递进,而且言辞犀利,充满讽刺的意味,虽然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彻底的脱离黑格尔的影响,一些思想还处在萌芽阶段,但是马克思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思想的过度过程,开始渐渐有自己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考不再是仅仅局限在德国范围内,注重关注世界的新变化。写这篇文章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这时的马克思只有25岁,但他对问题的思考和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足见其深刻,是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其语言的犀利,针针见血,直击要害,可见其对德国现状把握和思考的精确性。虽然很多思想还只是在萌芽阶段,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为马克思后来创立自己的学说,完成共产党宣言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标签:;  ;  ;  

浅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