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病害及加固施工处理解析论文_李伟

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病害及加固施工处理解析论文_李伟

黑龙江省中金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我国地质环境的多样性,软土地基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这种地基基础结构十分脆弱,承载力弱,容易对地面建筑物造成破坏因此,施工单位应结合软土地基的特点,事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固处理技术,确保各类工程按规定的标准开始施工。

关键词: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病害;加固施工;处理解析

1 土建工程施工中对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从地基的相应特点出发,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易发生变形和沉降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土木工程施工不能达到原设计要求,而且会导致土木工程质量安全隐患严重因此,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应实施软土地基处理。在实施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时,有必要对地基的周围环境、地形等特征进行调查,并根据不同区域划分软土地基,以便选择更合适的地基施工处理方法。只有通过减少地基沉降,使基础井得到相应的保护,才能有效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稳定性。

2软土地基特点

在我国高速公路标准中,认为软土地基主要由粘土、粉土等细颗粒、大孔隙有机质土、泥炭和松散砂等软土组成。由于土建工程是以地面上的施工活动为基础的,软土地基的施工往往面临各种病害,严重影响着土木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疾病:

(1) 地基裂缝。软土地基的结构性层具有较强的脆弱性。由于岩土结构的失稳,土木工程设施经常遇到裂缝病害,这是最容易引起的软土地基病害形式。按裂缝的形式可分为浅、深、水平、垂直、局部、综合等多种形式的裂缝,对土木工程施工结构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例如,在软土地区的加固施工中,出现了裂缝病害,整个道路失去了交通性能,容易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

(2) 地基沉降。沉降是一系列软土地质作用的结果在正式建设初期,施工单位缺乏对特殊地基的充分勘察,盲目施工造成了一系列沉降病害。无论是房屋建筑、道路设施、水渠,都可能在大范围的软土地区引起沉降。软土的分布形式不同,沉降深度也明显不同, 软土地基浅度沉降0.5~1cm, 深度沉降可达3~5cm, 基本对建筑结构产生了毁灭性破坏。

(3) 地基坍塌。坍塌是一种突然而危险的事故此外,由于基础结构的软土层面积过大,地面土木工程建筑失去了承载能力,容易导致各种地基破坏事故。近年来,我国发生了道路坍塌、水库坍塌、桥梁断裂等事故这些都是软土地基潜在风险的集中爆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外,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软土地基也容易造成突发性坍塌事故,如:雨季蓄水过多,道路塌陷较为严重。

3软土地基及其危害性分析

软土地基主要是指一些具有粉土性质的粉土或土结构。这种软土地基类型一般是饱和软粘土,主要分布在一些河流入口处或湖泊和河流溢流地区。然而,对于一些内陆地区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这种软土地基问题也可能发生,尤其是沿海城市的突出表现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软土地基的施工和处理来看,其对工程的影响相对较差,土建工程中也不例外,因为其含水量高,相应的承载能力也极为不足。一旦它承受了较大的外力,必然会产生一些变形问题,这将对工程的施工和施工相应的应用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目前软土地基区土建工程建设中未涉及的相关项目来看,土建工程后续长期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涌土问题

对于土建工程中存在的一些软土地基,如果相应的处理不完善,则很容易引起土体涌出。这个问题主要是指在相应的软土地基处理中填筑过多,导致相应填土高度超过相应的基本极限,导致整个路基结构出现明显的剪切破坏。最终形成相应的涌水和滑坡现象,对整个土建工程项目的稳定性有着突出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和处理过程中,相应的路堤施工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不能很好地适应软土地基的处理要求,容易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尤其是路基的倾斜,其控制不当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施工缺陷,也会引起地基结构承载力系统的不稳定,容易带来较大的冲击和威胁,这也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正确应用的重要原因。

3.2沉降问题

软土地基上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之一是沉降问题,容易给后续土建工程的正常应用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大,相应的空隙率相对较大,易受压缩,而且容易出现渗流问题,这些问题和性能很容易造成相应的沉降问题,而这种沉降仍然比较大。随着土建工程项目的不断应用,这种沉降问题所带来的衍生危害更加严重。例如,对土建工程项目的安全影响较大,导致安全事故缺陷较为明显,对土建工程项目周边的部分管道也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容易造成断裂或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土建工程软土地基加固施工处理技术

由于软土地基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明显缺陷,其不利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进行规范化控制是必要的,以确保相应的软土地基能够得到更好的加固。主要加固施工处理技术如下:

4.1换填法。为了更好地避免软土地基对土木工程的危害,更换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该技术方法的应用是彻底去除不适合施工的软土地基中的所有土体结构,替代高强度的一些建筑材料,然后充分提高承载力效果。这种换填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采用一些砂或灰土进行填筑,也可以促进其压实度达到一定的优化,施工处理效果可以得到较好的提高,保证期内的强度和可靠性可以更加理想,在一些粉土或素填土中使用更为理想当然,置换作业后,还可以结合压实工艺,以保证最终处理效果的可靠性值。

4.2静力压桩技术。为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正确使用静压桩技术也是一个相对有效的方面,主要是利用预制桩进行现场处理,全面提高整体稳定效果。与传统打桩技术的应用相比,该处理方式的应用能较好地减少以往的噪声和污染问题,也能较好地提高其施工作业的清洁度,施工处理效果比较理想,在经济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技术手段的应用需要合理设置静压,使相应的桩在静压作用下能达到较好的压桩效果,最终提高其整体施工效率。

4.3灌浆加固处理技术。注浆加固技术也可用于土木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该注浆加固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配置好的浆液材料进行有效注浆,并利用高压注浆设备进行深部处理,以充分提高其基础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并确保相应的灌浆材料可用于软土的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包括挤密、劈裂、凝结等,应结合具体施工现场环境合理选择和应用。

4.4强夯法。在土建工程的施工和运营中,可以采用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这种强夯法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软土地基中的明显间隙,从而有效地保证相应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避免上部结构重力作用下的变形。对不均匀沉降形成最优控制效果。在强夯法的应用中,目前重型锤主要用于起重作业,然后使其自由落体,从而形成对软土地基相关结构较明显的压实效果,提高其整体稳定性,有效地优化沉降,保证相应的软土地基。基础可以更好地适应整个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后的劳动需求。该处理方式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方便性,但在运行过程中,很可能形成较为明显的噪声问题,而且施工工作量也比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较为理想的防护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处理软土地基。为了保证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能够为路基工程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应的施工人员有必要了解和总结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和要点。为了保证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软土地基的施工,不断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促进工程建设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达, 杨秋萍.土建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11) :31~33+11~12.

[2]黄瑞章.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7.

[3]姚彦.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8 (03) :217.

论文作者: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病害及加固施工处理解析论文_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