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幕墙装配式施工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刘鑫

探究幕墙装配式施工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刘鑫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 201100

摘要:建筑工业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生产模式,具有保护环境、降低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力以及减少能源资源耗费等优势。当前,我国对于建筑工业化的研究与应用仍处于初级建阶段,要想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对建筑的经济性能、施工方法、结构系统以及结构抗震性等核心技术进行探索。因此,本文就建筑工业化中装配式幕墙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幕墙;装配式;施工方法

引言

幕墙的概念是随着结构与表皮观念的发展延伸出来的,传统建筑物的主体与表面结构往往是一个整体,墙体不仅是一个视觉效果的立面,同时也承受着整体建筑的载荷。然而,随着外墙设计理念和技术的更新与发展,立面材料在建筑结构中更多的是扮演依附的角色,而不再承担建筑的荷载,对于外墙表皮,建筑结构也不再具有明显的束缚作用[1]。由此可见,对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幕墙施工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装配式幕墙设计与施工的要点

与普通建筑幕墙相比较而言,装配式幕不管是在设计方面还是在具体施工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施工图设计、加工生产工艺、施工工艺以及全过程施工管理尤为关键。

1.1 施工图设计

高质量的施工图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幕墙顺利施工及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石。施工图纸不仅要体现出节能、安全、可靠、先进、成熟、维护方便等特点,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设计深度以确保能够对工程成本进行严格地控制。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要在招标前完成,且要将图纸深化到施工单位无需在进行深化,只需要按照图纸施工即可的程度。这主要是由于对于施工图纸的完成程与质量把控,不同的设计单位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为了准确体现原方案设计意图,实现建筑师的实际构想,就需要将图纸深化到施工图程度[2]。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幕墙的构造形式、节点和材质等关键部分,要以施工图进行招标,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和工程成本的控制。

1.2 加工生产工艺

装配式建筑幕墙加工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工地安装环节的施工质量。装配式建筑幕墙的组装尽量选择在售质量监管的工厂完成,并通过支撑框架将金属板、混凝土、石材和玻璃组装成幕墙单元。所有预留接口的切割工作需要在工厂内完成,而不需要在工厂完成组装的部件,在拆卸前必须在工厂做好记号,以保证在现场能够直接、准确地安装。幕墙单元板块组装时,切割、装配工作要做到精确,接口做好密封,确保各连接点牢固可靠,从而保证各部件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3]。幕墙在与铝框架、金属构件进行接触时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此外,为了确保所有构件能够在外观上保持一致性,所采用的组件加工技术应该是统一的。

1.3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是装配式建筑幕墙的实施关键,装配式建筑幕墙往往板块大、重量重,因此,对运输和吊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安全可靠的紧固装置。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幕墙的单榀质量在5吨到10吨之间,由于汽车运输受超宽、超高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组装工厂与工地现场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远,一般控制在100千米以内,这样也有利于夜间非繁忙时段的运输。施工现场使用塔吊机吊装幕墙时,必须要留有充足的荷载余量,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装配式建筑幕墙的位移节点所容纳的位移量应该满足所有预期要求,并能够保证顺利运动而不出现障碍,不产生振动和噪音。金属的焊接必须要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在可靠长度内,焊接面应该充分连接而没有毛孔、裂纹、杂质和孔洞,以保证焊接面的长期性能,同时,要保证焊接受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各个角度连接、对接、转角的施工都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1.4 全过程施工管理

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质量进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图纸设计、设计深化、人员配置、设备配套、加工工艺设计、加工施工顺序等环节。如果工程监理单位不具备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幕墙工程专项管理技术,则可以聘请专业的幕墙顾问协助监理单位和建筑单位共同对工程进行管理,严格把控施工质量,防止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纠纷。专业的幕墙顾问,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经验,精通幕墙设计与施工各环节的流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有效的改进措施,有能力把控幕墙施工中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设置专业人员配合现场施工工作,定期组织现场例会,针对现场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负责各项审查工作。

2 装配式建筑幕墙的支撑与连接

2.1 装配式建筑幕墙的受力特征

幕墙除需要承受自身的重量外,还需要承受一定的外部作用荷载比如风荷载。幕墙的受力系统通常可以被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不需要承担任何建筑荷载,该等级是幕墙系统最外层的幕墙单元;第二等级是连接建筑主体结构与幕墙单元的支撑构建,通常被城之外“龙骨体系”;第三等级是幕墙受力的最终承受者,即建筑的主体结构。装配式建筑幕墙的受力原理与石材幕墙和传统玻璃幕墙是相同的,墙体不需要支撑建筑结构,只需要承担与自身重力相关作用的荷载,值得注意的是幕墙体系成立的基础就是结构与围护的分离。

2.2 支撑与连接要点

装配式建筑幕墙支撑与连接过程中,为了确保连接的可靠性,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一是幕墙挂板的连接点的承载力计算过程中,不仅要对充分考虑挂板的自身重量,还需要综合外部荷载与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二是应该采用柔性的连接方式对建筑主体结构与幕墙进行连接,从而使幕墙在发生地震时能够很好的适应主体结构的位移。三是连接构造节点的设计要保证满足一定的变位要求,主体结构误差、构件制作误差、施工安装误差等规范中所规定的误差要具备一定的三维可调节适应能力。

2.3 不同板材系统的支撑与连接方法

(1)装饰板系统。装饰板系统具有质量轻、尺寸小、固定节点与支撑节点整合设置等特点。对于尺寸较大的装饰板,可以采用在楼层中部设置次梁的方式来布置连接构建;而对于尺寸较小的装饰板,则需要设置龙骨系统。(2)围护板系统。围护板系统包括整间板体系、竖条板体系和横条板体系三个组成部门,其连接与支撑的主要方式有单梁固定和双梁固定两种,其中双梁固定主要适用于整间板体系与竖条板体系中。幕墙单元上部、下部分别需要与高一层的梁、该层梁之间实施有效的连接与固定,窗位置的差别是两者之间的明显区别。整间板体系的窗在单元把内部布置,横条板体系和竖条板体系的窗分别布置在单层梁上和单元间隙中,其中横条板体系窗的布置采用的是悬挂的方式。

2.4 接缝的连接方式

在装配式幕墙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的目的在于阻止连接处的水与空气的流动。通常情况下,采用材料粘合剂来实现连接处的完全密封。在连接处无法实现完全密封的情况下,就需要应用不同的连接构件或者在结构层中设置隅板等方法来进行处理。

3 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幕墙施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装配式幕墙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图设计、加工生产工艺设计、施工工艺设计以及全过程施工管理等工作,同时做好装配式混凝土的支撑,连接和密封,从而保证装配式幕墙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江.探究幕墙装配式施工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143-144.

[2]罗忆,凡子俊,杨阳,等.北京城市副中心A2项目大板块装配式幕墙工程设计[J].建筑技艺,2017(7):113-115.

[3]马琳皓.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05):330-332.

论文作者:刘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探究幕墙装配式施工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刘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