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圳经济特区国际性城市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深圳论文,国际性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我国沿海城市国际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标志是2001年10月间由建设部主持审定的“大北京规划”,明确地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世界级城市”这一术语第一次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1年后上海也提出要建设“世界城市”,代替了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提法。我国沿海城市国际化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在其“八·五”计划中就提出了要把深圳建设成为“国际性城市”,这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当属首创,从那时以来一直作为深圳发展的指导思想。据报导,今年初,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考察深圳时指出深圳要建成“国际化城市”,肯定了深圳的既定目标,这个目标尚未实现,仍在“化”的过程中,这就要很好地努力。让人感兴趣的问题是:深圳如何在建设综合性特区中向“国际性城市”发展?有何规律性?本文仅从深圳区市一体这个角度试作探析。
一、国内城市转向国际城市发展的动因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出现了城市化研究热。
追溯历史,最初的城市是两个不同的空间。城的逐渐出现把人类生活居住的空间分成城与乡两个部分。市则把这两部分从经济上联系起来。在人类历史的一个漫长时期,市在城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简单商品经济也在发展,市移入城内。但在农业经济社会,市在城内不管怎样发展,仍然具有分散、狭小、封闭的种种特征。在重农抑商的传统和政策下,市很难与城走向一体化。直至工业革命发生前,城在国中,一直是作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按行政区域设置,人们的惯称是县城、府城、省城、京城等等。
市与城融合成长为城市,完全是近代的事。18世纪中叶在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同时是城市革命,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工业堇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蒸汽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全新的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新型的工厂制度迅速而大量地把农业劳动人口改变为工业劳动人口,把农村人口改变为城市人口。工业的迅速集聚引起产业的迅速集聚,引起供求的迅速集聚,于是产生了与以前的城和市完全不同的新型的工商业城市,成为一国内有等级差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心,并且不断地打破先前那些传统的分散的狭小的地方市场,形成国内统一市场。处在这个阶段的城市,没有或基本没有越出国界,可以称之为国内城市。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国内城市的数量在增加,规模在扩大。到了19世纪,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港口航运业和国际贸易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发展起来,价廉物美的工业产品,穿过海洋不断去破坏别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断开拓别国的市场,世界统一市场逐步形成。那些在国内拥有强大工商业集群的城市,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向国外开拓,不断提高世界市场占有率。进入这个阶段的城市,已越出国界,已在世界统一市场中扮演重要的、甚至主要的角色,可称为国际城市。这个过程说明,国际城市是在国内新兴工商业城市的广泛发展中出现的。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化过程中国内城市转向国际城市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工业革命揭示了近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但由于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梯度,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可能在世界各国同时发生,而是表现为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从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那时算起,迄今已有200多年,工业化走出一国范围,不断向世界其他国家扩展:先是北大西洋沿岸国家,而后是太平洋沿岸国家。在这个世界工业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的是世界城市化过程,即国际城市出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尚未结束。
从国内的新兴工商业城市发展成为国际城市,必然从拥有国内经济中心的功能转向拥有国际经济中心的功能。由于国际城市产业集群的规模和实力不同,对世界统一市场的影响力度和控制范围也就不同,有的可能覆盖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有的可能覆盖某个区域。因此,从世界给国际城市定位,便有世界级(全球级)和区域级(地区级)之分。
在世界统一市场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是以城市为载体展开的,国际城市责无旁贷地充当了主角。但国家之间的往来,并不限于经贸领域,不断扩展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而且在经贸领域中,不断向专业化发展,例如:金融、旅游、交通等等。从城市功能看,国际城市或者向综合性发展,或者向专业性发展。
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世界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主要在西半球环北大西洋的国家中进行。20世纪中叶,即二次大战后,东半球的社会主义国家连片出现,帝国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民族主义国家广泛成立。这些国家被统称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仍然是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世界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于是这些国家有的国内城市转向国际城市发展,其特点是:对外开放政策上升为第一基本动力。进入这个时期,一国对外开放,是参加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前提。没有对外开放,便不能参与当代的国际分工,便不能获得利用国际工业资本转移以推进本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机遇,从而国内城市转向国际城市发展便无从谈起。
以上的简单分析说明,近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扩大和深入,在国内城市广泛发展基础上出现的国际城市,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深圳特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化与区市融合成长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如果往前推算,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大概需要70年的时间,即上个世纪约50年加上本世纪20年。上个世纪约50年又可分为两段:前段约30年,后段20年。前段实行的是生产导向型工业化,其特征是在闭关自守状态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后段加上本世纪20年共40年实行的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化,其特征是实行基于制度不同的对外开放,抓住国际制造业资本大转移的有利时机,从轻纺工业起步,重新工业化。对外开放是促成我国工业化政策转折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先行一步的深圳经济特区成为实行新的工业化政策的排头兵。
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委决定改宝安县为深圳市,11月再升格为省辖市。但是行政建制的改变并没有使当时深圳的农业经济马上跟着改变。资料显示,当年全市有工业企业224家,仅能生产一些小农具、小化肥、日用小商品等初级产品,年工业产值仅6154万元;农业总产值约为工业的两倍,也仅达1.15亿元,经济规模非常小;由于毗邻香港,一直存在着边境小额贸易,没有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仅900万美元;由于地处珠江入海口,本地地利,却只有一个年吞吐量10万吨左右的简易码头。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地区设置经济特区,可参照的国际通行的做法,不是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而是加工出口区。后者的本质特征是:吸引外国加工制造业资本进区投资设厂,产品外销到其他国家,这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工业,一般被称为外向型工业。经济特区借鉴了加工出口区又高于加工出口区。按照1980年8月国家的决定,深圳经济特区要建成工、商、农、牧、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
深圳特区起步后,很快发现原先有关综合性特区要发展的各种行业缺乏内在联系。重新设计产业结构模式,制定反映深圳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势在必行。1982年编制的《深圳经济持区发展规划大纲》提出要把深圳建成“以工业为重点,兼营商、农、牧、住宅、旅游、科研等综合性特区”。这个《大纲》有两个要点:一是确立了工业与其他行业的主次关系,二是给予科研以应有的地位。难能可贵的是《大纲》编制出来之后,并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是在指导实践中一再进行修改、完善。1985年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出要把深圳建成“以工业为主,工贸并举、工贸技相结合的综合性的经济特区”。这个《战略》显著地提升了作为主要产业的工业:一方面,以市场特别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发展外向型工业,同时又一方面,面对着国际上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强调了工业的技术含量。这个《战略》符合1985年底1986年初召开的“全国特区工作会议”的要求,会议明确要求特区要做到4个为主:产业结构以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工业为主、工业投资以吸引外资为主、引进以先进技术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从“六·五”进入“七·五”,深圳工业化政策更具强引导作用,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施。1988年制定的《深圳市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反映了这一点,其目标是要建立“以工业为主、工贸技结合、外向型、多功能、综合性的经济特区”。一般来说,任何经济性特区都不过是一个城市中的特殊城区,功能比较单一,只是城市众多功能的一种。要求特区具有“多功能”,实际上是要特区按照城市进行建设,这是综合性特区的升华。
从“六·五”到“七·五”整整10年,深圳的实际发展具有以下3大特点:
第一,在“以工业为主”的产业政策指引下,快速实现工业化。有关资料显示,即使在“铺摊子、搭架子、打基础”的最初几年,深圳就在开发起步中进入工业化。当时最先发展起来而且发展得最快的是电子工业。1979年,电子工业产值仅占深圳工业总产值的2%,到1984年已占到62.1%,引进的各种电子产品生产线70多条,电子工厂110多家,生产彩色电视机、收录机、电子玩具、电脑、电子仪表、印刷电路板以及其他元器件等100多种产品,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业也相应发展起来。特区的电子工业以年均近3倍的高速度发展着,同时,机械、轻纺也有较大的发展,后来都成为深圳工业中的支柱行业。据统计,到1990年底,特区内已开发建设10多个工业区和科技园区,基本形成电子、通讯设备、冶金、电力、化工、机械、建材、食品、医药、有色金属材料、服装、家具、石油加工、造纸、印刷、塑胶等30多个行业,1632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63.9亿元,轻重工业之比为73:27。同期,农业总产值只有1.1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是0.4:53:46.6。工业总产值占全市GDP40.7%,工业已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主体。
第二,深圳工业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工业。深圳工业最初从“三来一补”开始,以后“三资”企业广泛兴办,大大提升了深圳工业的质素。据统计,到1990年,工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8419万美元,办起585家工业企业,占特区工业企业的1/3,工业产值1186591万元,占特区工业总产值72.4%。在引进工业项目中,进口的大部分是适用先进设备,属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约占1/5。全市1000多种工业产品中,出口达900多种,出口港、澳、欧、美、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为了使特区产品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让国际市场引导特区工业,使特区工业结构能按照国际市场要求进行调整,深圳着手建立商品国际销售网络,设立110多个驻外贸易机构。
第三,外向型工业带动了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深圳特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化,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外向型经济发展。在深圳,外资除了大量投资于工业之外,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都进行投资,几乎可以说,一起步,深圳特区经济就联系着世界市场。据统计,至1990年底,协议利用外资51601万美元,其中投资于农林牧渔业35万美元,工业39032万美元,建筑业138万美元,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378万美元,商饮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5197万美元,房地产、公用事业、服务、咨询业3022万美元,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2574万美元,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123万美元,其他行业110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有增有减,但外资投资对推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作用越来越显著。这就是说,深圳特区不仅仅是工业而且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大部分行业都在利用国际资本转移的机遇中获得发展。
深圳特区的第一个10年,是迅速工业化的10年,也是迅速城市化的10年。深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开发建设成为一个超过百万人口而且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新兴工商业城市,有其独特的道路:
首先,深圳区市合一使综合性特区和特区城市融合成长。按照最初规划,在特区内可供城建用地110k中,工业用地15k,仓库5.1k,居住20k,公共用地13k,公共绿地13.2k,道路广场14kk,文教科3k,对外交通、公共事业、旅游各4k,预留发展14.7k。深圳特区起步以后,按规划投资建设。据统计,从1979~1990年,深圳共完成基建投资230多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17.7亿元,工业生产能力200亿元,竣工面积2500多万,工业区的分布与城市组团布局错落有致。就经济规模看,1990年GDP为1979年的68.9倍,工业总产值为264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53倍,出口贸易为332.8倍;从城市规模看,建成区面积从约3k扩大到69k,新建冬类楼宇3000多幢,其中已建成18~53层的高层楼宇98幢,在建82幢,人口从7万多人增加到101万人,被誉为“一夜之城”。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深圳综合性特区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特区城市同时快速形成。
其次,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决定着深圳特区城市的国际化道路。我国走出闭关自守,实行对外开放,采取了渐进式策略。1979年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而经济特区则先行一步,以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邓小平把经济特区的地位作用,概括为“窗口”,其中指出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承认制度不同。经济特区实行基于制度不同的对外开放政策,表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在经济特区这一块特殊区域,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具有极大的兼容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工、商、农、牧、住宅、旅游等行业让出了广阔空间要吸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连同附着其上的知识、管理、技术、人才。经济特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和国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可以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并存,甚至在企业内部互为条件共同发展。当今世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占了绝大多数,经济特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请进来,走出去”,都要和“异类”打交道。随着对外经济活动的增加,经济特区的国际影响在扩大,国际知名度在提升,以至用经济特区的名义已经不够,必须以城市的姿态参与活动,深圳与美国休斯顿市结成友好城市说明了这一点。深圳先行一步对外开放,同时特区城市也必然先行一步转向国际性城市发展。据统计,到1990年深圳已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出展来展与年俱增。世界认识开放了的中国,最先是从深圳特区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家最先进入深圳特区,随后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政治家等等,特别是不少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访问,大大提高了深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友好城市的活动扩大了深圳在国际上的影响,说明深圳已获取了一定的国际发展空间。
总之,对外开放政策、经济特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是深圳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因,也是深圳特区城市迅速转向国际性城市的动因。
三、深圳特区经济多元化发展与“国际性城市”目标的确立
到“七·五”期末,深圳特区已经建立起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建成综合性特区,进入第二个10年,深圳特区经济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叠加了更多的城市功能,特区城市行政区域进一步调整,在继续进行综合性特区建设同时,确立建成“国际性城市”的目标。
创新是深圳特区发展的灵魂,是能够先行一步的力量源泉。当国人对三次产业分类、对国际城市这些概念还相当陌生时,《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称《纲要》)已从战略目标的角度加以规定。《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深圳建成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科学技术比较先进的综合性经济特区和外向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窗口”。
在第一个10年,深圳特区已建设成为国内的一个新兴工商业大城市,而且在国际交往中已有了相当影响,进入第二个10年,提出要建成“国际性城市”应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产业结构的世界性大调整,产业资本发生新的国际性大转移,我国实行基于制度不同的开放政策,已经使沿海地区,特别是象深圳这样先行一步的经济特区产生了巨大的动态比较利益,对正在发生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强吸引力,为了不失时机地获得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深圳特区与时俱进地确立了“国际性城市”的目标。人们注意到在这一目标中,用了一个“性”字,而不直接称国际城市。一般理解,“性”就是“性质”,就是说,深圳特区城市要建成具有国际性质的城市。但是,国际性既可指全球性、全世界性、也可指国际区域性、地区性,其功能既可指综合性也可指专业性。用个“性”字,应是一种归类方法。深圳提出要建成“国际性城市”,大思路是明确的,就是要从国内城市转向国际城市发展,但国际城市的外延很大,有多个层次,《纲要》没有指明,不能不说是一种模糊。深圳人做规划有一个特点,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应用,为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纲要》的这点模糊,在此后的城市规划中清晰了起来。
深圳特区在建立起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后,开始进入经济多元化发展阶段。经济多元化,使城市功能不断叠加,这是特区城市转向国际城市发展的基础。经济多元化指的是:
1.工业内部结构的多元化。连续10年“以工业为主”的产业政策,虽然使深圳特区建立起30多个工业行业,但结构比较单一。从要素结构看,基本属劳动密集型;从产品结构看,多为传统的轻纺产品;从技术结构看,大多数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一方面是深圳低商务成本的优势在减弱,另一方面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在减弱,因此,深圳特区的经济基础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工业。《纲要》提出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工业内部结构进入一个多元化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先进工业的发展,不排斥生产要素在各工业行业内不同层次的组合,象“三来一补”这样的劳动密集的代工制企业也可以通过先进技术的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2.第三产业的多元化。从产业结构与人均GNP的对应关系来看,到1990年,深圳人均GNP已超过1100美元,这显示着第三产业将迅速发展。从经济规模上看,第三产业的产值,从1979年的8340万元增至1990年的60.4亿元,增长71.4倍。从结构上看,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同期从42.5%提高到44.7%,比当期上海高15.1个百分点。作为综合性特区要发展的商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行业都得到迅速发展。但这都是一些传统行业,实际发展已有了突破,特别是证券、保险、银行、科技服务、咨询策划、专业信息、仓储、广告、文化、娱乐等新兴行业正在兴起,对扩大国际交往、发展商品经济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以“第三产业为支柱”的战略,1992年颁布实施的《深圳市第三产业发展纲要》,提出了“以金融、证券、信息为龙头,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通信为主干,相应发展房地产和旅游业”的总体思路,详细地规定了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各行业发展的策略、措施,从而标志依照产业政策的指引,深圳进入第三产业多元化发展阶段。
3.市场的多元化。为了发展外向型工业,深圳一直着力开拓海外市场,1991年,其出口商品已远销7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的出口目标市场有香港、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和独联体等。深圳的海外目标市场已出现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香港市场为基点,拓展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市场,但这不是市场边界,南美、东南亚、中东等发展中国家不断成为新的出口目标市场。对于东南亚和印支地区市场也适时进入。在深圳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中,远洋市场举足轻重。深圳开拓海外新市场,针对性强,方式灵活,其典型的做法被总结为“三点一线”,即深圳(总公司——香港(驻港企业)——海外目标市场(设点或派出人员)。这个“三点一线”到1993年6月被发展成为“国际市场——深圳——内地”新格局,内地成了深圳的腹地,国际市场成为深圳的战略目标。
适应着特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深圳市的行政管理体制也跟着作了相应的改变。当年深圳特区起步,区域面积划得相当大,达327.5k,市政府设在特区内,特区不另设管委会,区市合一,深圳经济特区市还管辖一个非特区的宝安县,10年后,特区的空间已不能满足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于是宝安撤县设区,一分为二,于1993年1月成立市管的宝安区和龙岗区,总面积达2020k。深圳市制定特区、宝安区、龙岗区“三位一体”的城市总体规划,其中宝安区以深圳机场和立体化交通为枢纽,以精细化工、电子机械为主体,发展商贸、金融、旅游、高科技产业、创汇农业;龙岗区以盐田港和大工业基地及优美的自然海滨环境为依托,建成货物疏运集散中心、海滨旅游中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提出到2010年把深圳建设成为“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1997年2月份深圳市政府编制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文本》在远景发展设想中提出要把深圳市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和信息中心之一和中转大港,具有世界一流环境水平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8年前《纲要》提出的“国际性城市”的外延有了清晰的界定:深圳城市覆盖的国际空间达亚太地区,国际区域性十分明确。这样的定位,和现在北京、上海有明显的区别,是符合深圳的实际发展的。当然,这要分步实施。
深圳特区经济多元化仍在发展,直到发生经济转型,那时国际化过程将跃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向国际性城市迈进
深圳特区确立“国际性城市”的建设目标,有一个形成过程。1990年初开始着手编制十年发展规划和“八·五”计划,1992年进行比较全面修改,在全国、全省十年规划纲要发布以后,再次修改、补充,至10月中旬提交深圳市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历时近3年,不仅凝聚了深圳人的智慧,而且吸纳了市内外、省内外关心深圳人士的思维,使《纲要》超前又不脱离实际。1993年5月召开的广东省第七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深圳特区要建成“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城市”。4年后,深圳在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进一步对“国际性城市”的外延作了界定,使深圳特区的建设目标更具可操作性。由此可以说,“国际性城市”这个目标是深圳特区第二个10年实践的结晶。
国家给予经济特区的各种优惠政策,出台有先后,但都有时效性,时效一到,便退出历史舞台,到“八·五”期末,有关特区的优惠政策已绝大部分失去时效,进入“九·五”时期,特区所能拥有的只有地方立法权和对外商的税收优惠。深圳要建设“国际性城市”,仍需继续发扬深圳精神。从“八·五”计划开始,深圳都把“国际性城市”这个目标摆进5年计划中。
“九·五”计划提出要把“深圳建设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质量较高、管理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十·五”计划提出深圳要“努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城市、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纵观深圳最近3个5年计划,“国际性城市”这个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不变与变的辩证统一。不变的是目标,是其内涵,变的是功能,是其外延。深圳把“国际性城市”作为建设的目标,并且与时俱进地加入了一些新的功能,从而使这个建设目标更加丰满,更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现代化和多功能。实际上这两个特征具有相关性,现代化不仅指经济、技术、管理、体制、环境,而且指观念、人、产业结构的升华等等,城市功能的叠加是现代化的必然。深圳在“九·五”计划中提出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仍然体现了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要求,1个基地、4个中心、1个胜地揭示了现代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十·五”计划提出两年后,深圳再提出要围绕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努力建设高科技城市、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高品位的文化和生态城市。与“九·五”不同的是“十·五”用“城市”这个术语代替“基地、中心、胜地”等术语。但不论用什么术语,都是为了体现“国际性城市”的功能,最后都包纳在“国际性城市”这个大术语之中。表述的多样化不过是经济多元化的反映。
经过“九·五”时期,深圳已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十·五”时期,深圳提出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3大支柱产业。新的产业重点的确定,适应了国际潮流,反映了时代要求。
当深圳提出要建设“国际性城市”时,正值我国对外开放扩大到商业领域,国际物流业巨头开始进入深圳市场。物流业是现代流通领域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新兴产业。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发生了物流革命,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传统流通行业,形成现代物流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且被定位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被作为衡量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和综合实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深圳“十·五”计划提出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这是强化“国际性城市”建设的一大战略产业政策。也就是说,深圳要发展的现代物流业是现代国际物流业,作为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基础平台——深圳的海港和空港就要建设成为国际中转大港。为此,深圳“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加快建设集装箱枢纽港,大力发展航空货运业。”预计到2020年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2500万TEU,货物吞吐量达2.5亿吨;深圳机场货物吞吐量250万吨,旅客突破2500万人次。
从国际经验来看,海港、空港的建设,是国际城市建设的基本功,深圳也不例外。
首先从海港来看,深圳具有区位优势。深圳东西临海,东部和东南部是大亚湾、大鹏湾,西部和西南部是珠江口、伶仃洋,海岸线总长229.96km,具有建设深水港天然条件。东部已开发建设盐田、下洞、沙渔涌3个港区,西部已开发建设蛇口、赤湾、妈湾、东角头4个港区,计划开发大铲湾港区。东部港区靠近西太平洋国际航线,特别是盐田港区,位于大鹏湾内,天然水深大部分达14~20m,离岸1.4km,水深就达20m,是我国“八·五”计划重点建设的4大国际深水港之一,其功能定位是建设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国际中转枢纽港,扩大转口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计划用15年时间,建成40个深水泊位,形成8千万吨吞吐能力。截至2002年底,深圳已建成500吨级以上泊位1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集装箱专用泊位10个,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8766.75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761.78万TEU,增幅达50%。特别要指出的是,去年深圳港虽未晋身亿吨大港,但集装箱处理量,在国内居第2位,在国际上已跃升至第6位,连跳两级,跳过洛杉矶和鹿特丹。预计今年将达900万TEU,可望超过高雄居第5。目前已有包括全球10大航运公司在内的31家国际著名航运公司,落户深圳港,开辟近远洋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80余条,形成连通5大洲,覆盖世界12大航区内各主要港口的国际班轮网络,平均每月靠泊343艘次,已晋升为世界集装箱大港。
在深圳“以港强市”战略中,要实施的是空港与海港齐飞。深圳机场于1991年底与盐田港同时正式开港,是国家民航总局重点支持的3大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港之一。2000年4月南方航空集团开通直飞美国芝加哥的货运航线,揭开了深圳基地航空公司经营国际货运业务的历史。当年出入境国际货运班机1151架次,货运量超过2万吨。目前已开通国内航线105条,国际航线5条,有32家航空公司入驻机场。
把深圳建设成“国际性城市”,实施“以港强市”战略极为重要。包括海港、空港在内的港口业,在“十·五”计划中已被确立为先导产业。据报导,目前深圳市95%以上的建设物资、90%的一次性能源、70%的生活物资、60%的外贸物资都由港航业完成,港口已成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2002年港航业对深圳其他产业的带动所产生的间接效益相当于港口直接效益的3~4倍。深圳的港口业发展很快,但也不平衡,特别在国际化上更为明显。从货运来看,海港的国际化快于空港,而海港中的集装箱快于散杂货。从集装箱运输来看,码头、堆场已超负荷运作。深圳为了实施“港口强市”战略,“十·五”计划期间将投入300亿元,用来改造深圳港和机场。其中一半(相当于前20年的投资规模)用于海港,重点建设大型集装箱专用码头,配套建设一批多用途中级泊位,同时开发大铲湾港区,从总体上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发挥港口在综合物流链中的枢纽作用,走经营城市之路,吸引国际著名港航企业投资;另约一半,用于空港,包括新建一条跑道、一座候机楼和相关货运设施,以及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内国际货运站、国际货运村的建设。
现代国际港口的发展,正在引领着深圳经济特区向“国际性城市”迈进。
标签:经济特区论文; 深圳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世界城市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