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地缘格局的新形势_石油论文

世界能源地缘格局的新形势_石油论文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新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缘论文,态势论文,格局论文,能源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美国力图确立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世界石油工业历经近150年的发展,到20世纪末形成了以欧佩克等为主的世界石油储产区域格局和以北美、亚太、西欧为主的世界石油消费区域格局。北美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区,亚太地区位居第二,西欧第三。这三个地区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近80%,但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2%。欧佩克国家自身的石油消费量不到10%,其石油探明储量却占世界的2/3。世界石油的消费区域构成与资源区域构成的严重错位和失衡,使全球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一直非常激烈,也使对原油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一直面临沉重的压力。

进入21世纪,能源资源进一步成为国家之间竞争与冲突的重要根源。在所有的能源类别中,石油一直占所有能源消费量的40%左右,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每桶原油价格上涨5美元,就会使全球国内生产 总值下降0.3%。据经合组织估计,每桶石油价格上升10美元,经合组织成员国的通货膨 胀就上升半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降低1/4个百分点。目前,世界能源商贸90%来自石油,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或停滞不前都与石油供应及价格波动直接相关。因此,目前还 没有哪一种资源能比石油对经济影响大,能比石油更有可能引起国家之间的冲突,伊拉 克战争即是典型的例证。美国出兵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扶植成立新的亲美政权,主 要目的之一就是力图控制其石油资源,以确立在世界石油资源争夺中的主导地位。

美国已探明可开采原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3%,2003年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依现有储采比,开采年限不超过11年(不考虑油砂岩储量和未探明的石油储量)(注:[美]《油气杂志》,《2003年世界石油产量和油气储量年终统计》,北京统一石化公司统一网http://www.monarch.com.cn 2004年2月7日。);但每年原油消耗量占全球的25%,是当 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国内石油产量将从2002年的日产850万桶,下降到202 0年的700万桶,而同期石油日消费量将从1950万桶上升到2550万桶,两者的矛盾日益突出,巨大的缺口依赖进口石油弥补。因此布什政府在2001年5月17日公布的《国家能源政策报告》中,强调“美国目前正面临70年代石油禁运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提出的应对政策虽然包括鼓励革新和采取新技术,寻找可替代能源,开发阿拉斯加石油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等内容,但重点仍然是设法从国外获得更多的石油来源,“把能源安全当做美国对外政策的当务之急”,而波斯湾“将继续成为美国利益的关键”(注:《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报告》,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网http://usinfo.state.gov 。)。

美国掌握了伊拉克的油田,就控制了世界最大石油产地中东的石油阀门。美国石油公司可以凭借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大力开采伊拉克的石油资源。石油在地下无国界,而且是有限资源,美国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多采油,就意味着周围其他国家石油资源的流失;美国在海湾地下石油资源的争夺中占据了优势,可以进而削弱欧佩克等石油组织的作用,操纵国际市场的油价,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争夺石油的目的不仅在于确保自身需求得到满足,更有运用强硬的石油战略来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的长远意图。美国用以确立新的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秩序,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石油战略主要内容是:抢占石油地缘战略支点,打压、削弱甚至终结欧佩克,强化美俄能源合作,全面控制中亚、高加索、里海石油区,抢滩非洲石油,开发北美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石油资源,扩大石油战略储备,控制国际石油运输线,干扰其他石油消费大国对世界石油储产区域的投资、开发以及输油管线的建设,扼制有损美国石油利益的恐怖活动。

美国自恃其超级大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试图强行推进强硬的石油战略。美国是世界主要石油巨头的所在国,拥有最先进的石油开采、提炼、运输、销售的技术和网络,再加上英国的加盟,埃克森—美孚公司、壳牌和BP等世界石油龙头公司的助力,确实具备在国际能源地缘政治中翻云覆雨的能量。但是,世界走向多极化是大势所趋,是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意愿。多极化在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上,能源供应方初显三分天下、需求方(东北亚地区)异军突起的新态势,势必对美国的石油战略形成制约作用。

二、世界能源供应方“三分天下”的格局初露端倪

截至2004年1月1日,全球石油估算探明储量约1734亿吨,天然气估算探明储量为172.07万亿立方米。从石油供应方来看,以往欧佩克控制国际油价的局面正在打破,欧佩克、非欧佩克产油国和伊拉克三分天下的形势初露端倪。

欧佩克虽然传统的权威地位逐渐弱化,但作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组织的影响仍不可低估。欧佩克的石油储量为1 191.12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9%,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的50%,而且不断有新的油气源被探明,例如伊朗的石油储量从2002年的123亿吨激增至172亿吨,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达到近25.8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近79%。欧佩克2003年石油产量约13.22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9% ,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0%;天然气产量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14%。其中沙 特阿拉伯的产量和储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尤其是增产潜力巨大,2003年就增长了23.1% ;非洲的尼日利亚和利比亚2003年的石油产量增长引人瞩目,使该地区的石油出口比上 年提高了6.6%;拉丁美洲的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的炼油能力增长,使该公司成为世界 第四大石油公司。

当然,欧佩克遭到美国的打压和以俄为主的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挑战,又面临伊拉克迅速崛起的威胁。如果伊重返欧佩克,则需要重新调整内部现行配额机制,这可能使本已复杂的内部矛盾更趋激化;如果伊继续游离于欧佩克之外,则其庞大的石油产量与产能将成为欧佩克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但是欧佩克经多年的市场化运作内部已形成休戚相关的利益关系,整体实力仍将对未来国际石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据美国最新战略报告说,尽管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就制定了减少对阿拉伯石油的依赖并在中东地区以外寻找能源的计划,但迄今为止大都没有结果,既没有改变世界石油供应的现状,也没有减少世界经济对中东和北非石油的依赖。相反,在30年内,中东和北非探明的石油储量在世界所占的份额大幅度增长,各自对该地区石油依赖程度的预测也提高了(注:《美国最新战略报告说:中东石油在未来20年仍将称霸世界石油市场》,[沙特阿拉伯]《中东报》2004年3月24日。)。所谓中东和北非的石油,主要是欧佩克成员国生产的。该地区的石油不仅储量大、产量高,而且生产成本比较低,油价较低,石油输出设备完善,因此对满足世界越来越大的石油需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里海沿岸国家、非洲非欧佩克成员的地位上升,影响增强。俄罗斯挟石油储量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3%和12%,天然气储量居世界之首的优势,以“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的石油战略,逐步确立其能源大国的地位。俄罗斯炼油能力经过重新整合,鲁克石油公司和尤科斯石油公司名次已大幅上升,分别位居世界第18和第19位。俄国尤科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斯新近雄心勃勃地宣 布:“到2009年,俄罗斯的原油出口量每天可达到1 100万桶,从而超过沙特阿拉伯。 ”(注:布拉戈夫:《俄罗斯准备称霸石油世界》,香港特区《亚洲时报在线》2004年2 月5日。)里海沿岸国家如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产量将从2001年日产量370万桶 提高到2025年的630万桶。

非洲石油蕴藏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95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7.3%,由于新勘探技术的运用和新油田的陆续发现,非洲石油储量还在不断增加,2003年储量增长12.42%。非洲石油不仅油质好、成本低、易运输,而且远离动乱中心,相对安全,因此,国际各大石油公司,正竞相投入巨资进行勘探开发。目前非洲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已达分别世界总产量的11%和4%,而且后劲十足。非洲除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外,其余产油国都不是欧佩克的成员,不受欧佩克石油政策的约束,日产量将从2001年270万桶提高到2025年的690万桶。

伊拉克的影响将逐步提升,并成为美国掌握的一张“石油王牌”。伊拉克是拥有1 125 亿桶探明储量的世界石油资源大国,排名世界第二;其石油资源的钻探率迄今只有23%,在目前发现的80个大油田中仅开发了17个,石油潜能巨大。美国控制下的伊拉克将会出现油田投资热,预计国际大石油公司2003~2010年在伊的勘探开发累计投资额可能达到300多亿美元,而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美英公司将会控制战后伊拉克大油田70%以上的权益。沙特目前的石油储量除探明的2 600亿桶外,至少还有1 500亿桶可开发的石油,主要集中在北部与伊拉克接壤的地区。美国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大举开采石油,就意味着同沙特阿拉伯争夺地下石油资源。

在此情况下,原先在中东局势不稳定情况下成为石油投资热点地区的中亚、俄罗斯、 西非等地除大油田外的其他油田投资热度将会有所下降,控制伊拉克重建大权的美国将 在这股伊拉克油田投资热中起主导作用。据预测,战后伊石油日产量一二年内可望恢复 到海湾战争前的350万桶,5年后可增至600万桶,冲击海湾第一产油国沙特的地位。虽 然伊拉克局势动荡导致恢复石油产量的预期前景不明,但是美国仍将力促伊拉克重返国际油市,以便达到取代沙特、打压欧佩克、制约俄罗斯的多重目的。

在这种新格局下,产油国与石油进口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与矛盾分歧相互交错,既斗争又妥协将成为相互关系的主要特征。尽管目前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且生产能力略有节余,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全球石油开采量已经超过发现量,且石油需求量和运输量迅速增大,石油尤其是石油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易燃品,运输过程防火安 全要求很高,且国际局势紧张时,石油运输线会成为军事攻击目标。因此,石油资源短 缺、运输安全要求高又对经济的影响大,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

三、东北亚地区在世界能源需求方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世界对石油的消费平均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美国能源情报局预计,到2025年,世界对石油的日需求量将从2002年7 800万桶增长到1.18亿桶(注:《美国最新战略报告说:中东石油在未来20年仍将称霸世界石油市场》,[沙特阿拉伯]《中东报》2004年3月24日。)。其中,东北亚地区(包括祖国大陆、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中国台湾以及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不包括俄罗斯)的能源需求增长尤为突出。

目前,东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占世界能源需求总量的比重已近1/5,日本、中国和韩国的能源需求则占到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总量的98%以上。尤其是中国石油市场需求增势强劲,自1990年开始以每年7%的平均速度攀升,2003年石油产品需求总量增长幅度达到11.4%,从而使我国的石油贸易量超过日本,成为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注:中国商务部《2003年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状况及2004年展望报告》,新华网2004年3月29日。)。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耶金认为:“目前中国的需求增长是推动世界石油市场的基本动力。”日本的石油消费量退居世界第三位,韩国也是排名前列。

从东北亚石油进口量来看,日本的石油产量仅占消费量的0.2%,其他全部依赖进口;韩国的石油是完全依赖进口;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已达32%。中国、日本、韩国占据东北亚地区各国石油进口的前三位。日本、中国、韩国的石油一次加工能力目前分别居世界第三四五位,合计能力约占世界总能力的15%以上。另外,朝鲜所需石油也全靠进口。蒙古虽有油矿,但由于开采能力有限,也基本依赖进口。

从东北亚石油进口地区来看,日本全部来自中东,其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占24%,沙特占23%,伊朗占13%,卡塔尔占10%,科威特占7%,阿曼占6%,其他占17%。韩国70%以上来自中东地区。我国进口原油一半以上来自中东,主要是阿曼、伊朗和沙特,且近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非洲的安哥拉、亚洲的印度尼西亚现在也是我国原油进口的重要来源地。中国台湾的石油基本依赖进口;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则完全依赖进口。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开采困难等原因,对中日韩三国的能源出口仍非常有限。

东北亚地区是能源与发展和安全结合得最紧密的地区。开辟新油源成为追求的共同目标,维护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符合共同的利益,但争夺新油源也达到短兵相接的程度。从俄罗斯富有能源的萨哈林,穿过缺乏能源的朝鲜、韩国、日本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被称为“东北亚弧形危机地带”。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和能源极度缺乏的矛盾,由于地缘政治结构和自然资源的差别,能源对这一敏感地带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源的争夺,可能造成大国对抗,从而加剧地区紧张;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推进能源合作,可化解各国之间的矛盾,对整个东北亚的稳定起建设性作用。

当然,我国煤炭蕴藏量较为丰富,油气资源的调查也不断获得重大突破,新近公布的五年地质大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海域油气资源储量可达400亿吨以上的油当量(注: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寿嘉华:《在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成果分布会上的讲话》,2004年2 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网页。);新疆塔里木盆地现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 579亿立方米(注:新华社乌鲁木齐2004年4月10日电讯。)。2004年我国石油和煤炭市场仍将继续保持需求旺盛、供需平衡的格局,但不排除受季节、运输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局部性和结构性的供应紧张(注:中国商务部《2003年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状况及2004年展望报告》,新华网2004年3月29日。)。2003年下半年,由“长三角”开始蔓延到华东、华南地区的油荒,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担心。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石油产量的增长跟不上石油需求的增长,在过去10年中,我国石油生产年均增长速度约1.8%,大大低于5%的年均消费增长速度,导致石油进口依存度持续攀升,从1995年的7.6%增加到2003年的32.0%。最近美国《财富》刊文评论说:“人均收入突破1 000美元,意味着中国已达到能源需求急剧增加的‘拐点’。”预计2004年我国原油消费量2.7亿吨,净进口量将超过1亿吨。汽、柴、煤油三大类油品消费量预计达到1.36亿吨,比2003年增长4.6%(注:中国商务部《2003年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状况及2004年展望报告》,新华网2004年3月29日。);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对外依存度将接近60%(注:陈清泰,《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人民网2003年11月16日 。)。我国虽然是一个石油大国,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油气资源相对贫乏,按每 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资源量、累计探明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值来看,我国都 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难度也逐渐增大。综合考虑世界能源地缘 政治格局、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必须尽快制定与 未来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中长期能源安全战略。能源安全问题是关系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关系我国在21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问题,制定并实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规划,已到了 刻不容缓的地步。

标签:;  ;  ;  ;  ;  ;  ;  ;  ;  

世界能源地缘格局的新形势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