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工作思路分析论文_王伟

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工作思路分析论文_王伟

身份证号码:3207211988XXXX5035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无论是社会生产还是人们的正常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所以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变得格外重视,但是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往往只重视矿产资源的开采,想方设法增加开采量,但是忽视了对于矿山地质的维护和治理,导致矿山地质灾害层出不穷,因此有必要分析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以及治理工作的具体思路,促进矿山开采的安全性。本文依据工程经验,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的总体思路,阐述了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过程中的灾害评估方法、治理措施、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工作参考,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评估;地质灾害治理

1.前言

我国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只重视矿山的开采,而忽略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因此,随着开采面积的扩大和开采深度的增加,产生了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城市外扩,急需利用原有的废弃矿山所压占的土地资源,但这些废弃矿山是否能够利用,是否会产生地质灾害隐患,需要我们进行评估和治理。地质灾害的评估与治理越来越得到了广大人民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可以极大地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矿山地质灾害评估及治理思路

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及治理工作,首先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并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的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进而提出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后续采用相应的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并及时上报给相应的主管部门。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分析、评价及监测措施。

3.矿山地质灾害评估及治理关键技术

3.1矿山地质灾害评估方法

适合的评价方法使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更加科学和准确。灾害评估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去做选择。评估方法的选择主要看矿区资料的搜集程度,矿区前期的地形、地质、矿体分布、矿山开采设计等资料搜集不到的情况,应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对于矿山基础地质资料比较齐全,但由于矿区曾经发生的地质灾害和现存的地质灾害比较少的情况,由于采样数量过少,过多依靠数理统计、神经网络等模型评价效果将不理想,最好选用模糊综合评判等模型,因为此模型可以加入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研究较多的专家思想。对于矿区历史地质灾害和现存地质灾害数据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应该选用数理统计、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基于映像的模型,能够获得比较符合矿山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的结论。在评估矿山地质灾害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由于其评估方法比较多,所以在评估的时候选择评估方法,应当根据当地地质的实际情况而定。在评估的时候首先应该搜集整理矿区的资料,其中包括矿区前期的地形、地质、矿山开采设计、矿体分布等等方面的资料,如果这些矿山基本的地质资料都没有收集到,那么定性评价的方法就比较适用;如果以上这些资料都能搜集到,不过由于这个矿区曾经比较少的发生地质灾害,导致采样数量不足,这种就最好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了;而对于矿山历史上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采样数据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就可以选用神经网络、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评估。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主要有:

3.1.1专家评估法

此种方法一般是由在研究区当地生活工作多年,因而对当地的地质情况比较熟悉的的专家,对灾害进行直接的评估。这种方法虽然效率高,也能结合现场的很多因素进行考虑,不过人为因素比较大,评价的结果受制于专家的经验水平。

3.1.2参数合成法

对影响质地灾害的所有因素分类,然后根据经验,对每一个因素给予一个权值,最后对这些所有的权值平均。此种方法是定量评估,利用软件,工作效率也很高,缺点是当矿山面积比较大时,灾害点多,应用就比较复杂,而且权值的确定主观性比较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3数理统计

通过对现有地质灾害以及影响它的因素,建立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从而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进行的评估预测。这种方法比较复杂,模型需要反复的验证,不过评估结果科学准确。

3.1.4人工智能

这种方法包括神经网络、向量机、灰色聚类。

3.2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护措施和治理方法,必须要根据评估的结果以及灾害的类型来制定相应的措施。这是因为不同的灾害类型,它的灾害体所危害对象的范围也就相应的不同,所以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的时候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矿山的地质特点和条件以及地质灾害灾点的分布情况基本可以划为几个不同的防治区。其次是次重点防治区,这个主要针对的是矿山的生活区和进场公路,这两出地方很容易形成大量的边坡,周围还有一些废弃的渣,如果这些边坡失去稳定就很有可能造成塌方和滑坡,而那些沿途的废弃的渣也会造成矿区的水土流失,从而形成泥石流;最后一般防治区,就是指在无主要建筑和项目工程的建设的矿区内,一些地表岩石由于破裂、破碎等原因而造成的水土流失,这里应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做好植被的防护工作。那么发生了地质灾害应该怎么做,采取哪些措施?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法:1、滑坡:修建排水设施,建立安全平台;2、塌陷:可以采用充填复垦的方法;3、崩塌:降低陡峭程度,清理或拦截危岩;4、泥石流:封固矿山的物质,建立拦挡设施,建设疏导通道;5、瓦斯爆炸、矿坑火灾:设置检测点,设计预火方案;6、水土流失:绿化植被;7、矿坑突水、涌水、涌泥:做好坑道排水、排沙设计。

3.3监测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人工巡视法、工程测量法和遥感解译法。

3.3.1人工巡视法

人工巡视法可以监测不同类型的矿山,比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还能根据季节的变化,增加监测频率,比如在雨季的时候,监测频率要频繁一些。人工巡视法主要是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点多、点散,规模较小的致灾地质体。

3.3.2工程测量法

工程测量法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一是灾体已经发生变形,周围有青瓷的滑坡、不稳定斜坡的矿区;二是防治效果监测方面,如挡土墙等防治工程部位;三是矿区地表的变形和沉降等监测方面。工程测量法只要的是测量仪器对致灾体进行相对位移的测量,因此,大多时候是用在滑坡有变形的阶段以及防治工程效果的检测。

3.3.3遥感解译法

遥感解译法一般应用在对地质灾害的监测方面,这是由于遥感解译法可以发现大规模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并且监测的效率比较高,不过同时也需要现场调查核实验证手段来进行辅助,所以遥感解译法一般应用在区域性的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以达到大面积的观测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介绍了矿山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治理措施、监测方法等关键技术,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工作参考,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晓乾.贵州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04):122-123

[2]曲效建.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13(03):383

[3]耿杰利.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4):90-92

[4]郭玉红.矿山地质灾害评估意义及治理工作的开展思路浅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5):18-20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工作思路分析论文_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