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16
摘要:民用建筑是保证居民居住、生活的根本,其安全性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尽管现在的民用建筑具有多功能特点,但其防火效果却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民用建筑中增加防火设计。本文从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参考效果。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建筑设计;应用;
建筑工程中的防火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居住者或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可有效降低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同时,在建筑发生火灾时帮人们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将火灾给人们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1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基本特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但是由于民用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防火技术应用不到位,导致经常会出现大型的火灾,对人们和建筑造成严重的危害,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基本特点如下。
(1)人口数量多,疏散难度大。就目前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来讲,民用建筑中的高层建筑整体高度大概处于24m-36m范围之间,楼层较多且人口数量较多,当发生火灾后,人们的思绪会产生混乱,大多数人口会向安全通道跑去,人流大且混乱,使周围干净的空气更加稀薄,混乱的现象影响指挥人员进行疏散工作。
(2)火势的扩展速度快。由于民用建筑中,有大量易燃的物品,当发生火灾后,火势会根据易燃物进行大范围的蔓延,同时由于民用建筑一般处于高层,在通风口处,由于受风力的影响,也会增加火势蔓延的速度。
(3)火灾扑救的难度大。在对高层民用建筑进行火灾扑救时,需要消防人员爬上云梯进行扑救,如果发生火灾的楼层较高,而云梯的高度有限,就会影响火灾扑救的效果。
2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在民用建筑设计中越来越重视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从整体的角度来讲,我国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应用防火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有部分民用建筑会发生火灾,究其原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民用建筑设计时,选用的装修材料不合格,燃点较高,已发生火灾;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建筑设计人员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忽视了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以眼前的经济利益为主,因而增加了火灾的发生的频率。据此想要进一步提高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效果,减少发生火灾的频率,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应用建筑防火技术,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合理运用
3.1建筑材料的防火设计
价格与质量是建筑企业选择建筑材料时的主要标准和依据,这种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在市场经济引导下建筑企业的必然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建筑企业过分追逐经济利益的行为却会在无形之中为民用建筑的防火安全性埋下隐患,此外,由于民用建筑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在数量及种类方面较为复杂,当建筑材料燃烧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有毒气体。有毒气体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内部居民的正常呼吸,从而对居民自救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还会影响到消防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转变建材选择的原则,优先考虑具有防火性、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建筑材料,要将民用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放在首位,以保证民用建筑的防火安全。
3.2平面布局的防火设计
民用建筑平面布局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其不仅会影响到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还能够有效对火灾损失形成制约及控制。在开展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始终坚持基本的防火设计原则,并要做到质量和防火性的兼顾,在设计初期坚决贯彻防火设计原则,为后续的防火设计打下牢靠的基础。在一些室内空间较大的公共场所当中,如购物商场,居民的密度相对较高,因而设计时就必须充分考虑人员撤离及疏散问题,且商场的层数不宜过多,并要尽量减少地下空间。而在设计幼儿园时,设计人员将幼儿园的位置设置在楼房的三层以下。因为幼儿的年龄较小,反应能力、自救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相对较差,若幼儿园所在位置的楼层较高,会直接增加人员的伤亡率。除位置高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增加幼儿园安全出口的数量,以避免人员过于集中而出现踩踏问题。
3.3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
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防火墙的位置设置。当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为U字或L字形状时,防火墙需要设置在内转角以外的地方。若需要在转角处设置,则应当确保内转角两侧墙体上的窗口的间距保持在4m以上。若墙体窗口处的防火窗等级为乙级,则可以忽视窗口间距。二是管道井的防火设计。当管道井的高度每升高两侧,需要使用耐火材料做防火分隔。若建筑物的高度高于100m,则每层防火井均需要设置防火分隔。三是楼梯间不能添加疏散门以外的门窗,以免影响到楼梯间的密闭性,避免在发生火灾时影响到人员的疏散。
根据相关要求显示,民用建筑所使用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一要求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钢筋的耐久性,避免钢筋出现锈蚀现象。但在防火设计的要求下,为避免钢筋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出现形变现象,则需要适当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
3.4防火区及防烟区的设计
在设置民用建筑的防火区时,设计人员应当从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布局出发,且防火区不得影响到民用建筑的各项性能。为保证防火区的密闭性,构成防火区的防火墙体上不得开设门窗,若存在特殊情况必须开设门窗,则应当适当添加防火帘。此外,为降低火灾对于财产以及人员安全的影响,民用建筑中需要设置消防通道,且消防通道中不得堆放杂物,以免影响到通道的流畅性。在民用建筑内部的醒目位置需要设置楼层安全指引图,并明确标注疏散路线。
防烟区一般设置在民用建筑的地下楼层之中,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保证地下车库的安全性。防烟区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需要低于500㎡,且防烟区不得与防火区直接接触。
从本质来看,防火区及防烟区存在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火灾的负面影响,为无法及时从建筑中撤离的人员提供安全保障。随着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现阶段民用建筑的人口密集程度也相应上涨,防火防烟区存在的作用价值逐渐扩大。在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从民用建筑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虑各项因素,并坚持科学的设计原则,保证防火防烟区的质量及效果。
4结语
通过以上的文章论述,可以了解到的是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中的建筑数量与日俱增,因此建筑的使用安全一直是人们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其中的防火安全,此项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挂钩,必须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根据建筑的基本类型与功能进行更为全面妥善的设计,让各项火灾应对措施与功能空间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效用,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庇护,并增加人们逃生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郭磊.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76+79.
[2]拜艳霞.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应用探讨[J].智库时代,2018(49):151-152.
[3]邹小奇.浅议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62-63.
论文作者:马少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民用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影响到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发生火灾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