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研究_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论文

内部控制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盈余论文,内部控制论文,抑制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能否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一直是内部控制研究的重要问题。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一系列财务舞弊及其后的上市公司破产倒闭案件的发生,使得企业内部控制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①这种重视背后的最大原因在于投资者与监管层希望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保证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避免投资者在短期内蒙受巨额的损失。自2007年始,沪深交易所要求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制度已近执行了4年。在理论界也对内部控制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已有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描述性分析及动机研究上(林斌等,2009;杨有红等,2009)。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是否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盈余管理水平这一内部控制监管最重要的问题上,多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变量替代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进行检验,由于替代变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问题,一直无法在实证数据上得到有效检验(张国清,2008)。

本文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综合衡量指标——内部控制综合指数(陈汉文,2010)作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替代变量②,解决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有效替代变量缺失问题,对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进行检验,并关注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水平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证据。

二、理论分析与假说发展

(一)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是在一系列重大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后,投资者发现仅仅依赖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及审计并无法完全实现对其赋予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得以有效履行而实行的一个补充契约。良好的内部控制被认为是实现高质量财务报告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对安然等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批评多是源于其内部控制的失败(Krishnan,2005)。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联性一直是文献研究的重点(Kinney,2002)。Doyle等(2007a)发现,报告的内部控制重大弱点与较低的应计质量相关联,并推论“内部控制问题正是应计质量较低的根源”。Ashabaugh-Skaife等(2008)的证据表明,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应计质量更低,并且在随后的年度里得到不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公司其应计质量的变化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变化相一致。刘亚莉等(2004)认为,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质量、公司质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杨有红等(2008)的分析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有一定关系,财务报告质量较高的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基于前人的研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限制对外报告信息的故意操纵、降低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中无意的程序和估计差错风险,减轻可能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企业经营和战略的内在风险。基于此,我们发展如下假说:

H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与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二)内部控制与市场定价

作为一个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号,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定价一直都是内部控制实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Ogneva,Subramanyam和Raghunandan(2007)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与资本成本的相关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资本成本存在正相关,即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越多的公司,其资本成本越高。Beneish,Billings and Hodder(2008)分别对在萨班斯法案302条款和404条款下,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报告的330家和383家公司进行检验,发现302条款下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导致资本成本显著上升,而在404条款下,并不显著。已有的研究发现,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定价,投资者能够根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质量进行识别和定价。然而,与美国资本市场以内部控制缺陷作为一个不好信号的传递不同,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还处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状况介绍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极少,内容空泛(周勤业等,2008),很难从内部控制缺陷角度来验证内部控制水平。因此,我们参照李维安(2002)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对上市内部控制水平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基础构建一个综合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基于此,我们发展如下假说:

H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市场给予内部控制水平高的上市公司更低的资本成本。

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定价内容中包含了内部控制水平与内部控制效果两个部分。如果市场对内部控制定价是由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果水平驱动的,那么内部控制效果——盈余管理水平将是影响资本成本的第一重要因素,而内部控制水平只是内部控制效果效率水平的一个替代变量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在不控制内部控制效果效率——盈余管理水平情况下,内部控制水平与资本成本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但这可能很大的原因在于模型中遗漏了重要变量——盈余管理水平。为了排除市场定价中的内部控制效果效率影响,检验内部控制水平自身的定价作用,我们发展如下假说:

H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并不降低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定价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是由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提供,该课题组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指标设计主要依据,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应文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确定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5个一级评价指标,每一评价指标又由一系列细分的评价指标构成。最终形成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43个、四级指标144个的四级指标体系。指数的确定信息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部分及公司治理信息,通过年报及相关信息的查询,一旦上市公司建立或执行与某一指标相关的制度或行为,即根据指标权重赋予相应分值,最后对分值进行加总,得到最终指数。该指数越高,反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他数据全部来自于巨潮资讯网、WIND及CSMAR数据系统。首先,本文选定2007-2008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其次,考虑到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剔除了金融类公司;第三,在数据收集及整理过程中,剔除数据缺失和错误的企业;第四,剔除相关指标的1%和99%分位极端值。最终选定的2007-2008年样本公司2839家。

(二)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1.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为了检验假说1中所提及的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与盈余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本文设置如下回归模型:

其中,EM表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在盈余管理的计量方面,基于Jones模型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Kothari等(2005)指出,在计量操纵性应计利润时,应考虑公司业绩的影响,所以我们使用通过分年度分行业进行修正后的可操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的指标。

IC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指数,用以衡量内部控制水平。

现有的文献提供了几种可供选择的计算事前资本成本的度量标准(Claus and Thomas,2001; Gebhardt et al.,2001; Ohlson and Juettner-Nauroth,2000; Easton et al.,2004)。这些方法的逻辑基本上是将市场价格和财务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运用到传统的定价模型中,计算股票的内涵报酬率,并将此作为权益资本成本的衡量。虽然近期采用美国数据为样本的研究在检验这些不同方法得到的资本成本的效度时(Boston and Plumlee,2005; Easton and Monahan,2005),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但是Hail和Leuz(2003)采用国际数据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这些不同方法估算出的资本成本是高度相关的,各种方法得到的资本成本基本处于相同的合理区间范围内。因此本文关于权益资本成本的估计采用Easton(2004)的PEG模型。

为了进一步检验假说2和假说3中所提及的内部控制所产生的经济后果,文章设置模型(2)以检验之。

模型(2)中,COST为权益资本成本,BETA为市场beta值,用来衡量系统风险。除此之外,参考Krishnan(2005)、Ge和McVay(2005)、Ashbaugh-Skaife等(2007)、Doyle等(2007)、夏立军和杨海斌(2002)、杨德明和胡婷(2010)的相关研究,我们还进一步控制了相关因素的影响,具体各变量的衡量如表1: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单变量分析

表2提供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其中,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进行分年分析,与2007年(1294家)相比,2008年(1545家)样本数量有大幅提高。在内部控制指数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标准差较大,这与我国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及水平良莠不齐及信息披露不完整有关;同时,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08年(35.958)较2007年(28.036)有显著提高,这与内部控制监管的推进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进一步完善相关。

我们通过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来检验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其结果如表3所示,公司的相关变量不存在显著关系,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这意味着模型出现多重共线的可能性较低。

(二)多元回归分析

1.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

表4为多元回归结果,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与盈余管理水平相关性检验的结果。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水平高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盈余质量,盈余管理程度较低,可操控应计项目水平较低,并在统计上显著。这说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能够显著降低盈余管理水平,从另外一个角度验证了Ashabaugh-Skaife等(2008)的结论,支持了假说1。内部控制水平对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具有重要性。

2.内部控制水平市场定价效应

表5是关于假说2和假说3的检验结果。其中,Model 2给出了内部控制直接定价OLS回归的检验结果。从Model 2的结果可以看出,公司的权益成本与内部控制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支持了假说2,我国资本市场上内部控制水平的确存在定价效应。在Model 3中,我们在控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果因素——盈余管理水平后,发现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进行定价。公司的权益成本与内部控制水平依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控制了内部控制效果因素后,内部控制水平的定价效应依然存在,验证了假说3。在控制变量方面,除beta的符号与预期不一致外,其他变量均与预期保持一致。SIZE、ROA、SOE、OWN与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BM与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其他风险因素LLOSS、LEV均与资本成本正相关。

五、结论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A股2007年度至2008年度相关数据,就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抑制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伴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颁布和内部控制基础建设的推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逐年提升,但不同上市公司之间还存在较大偏差,发展不均衡。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与盈余管理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验证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本源的问题,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而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有利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保护和对受托责任的履行。同时,从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的认可角度,我们发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能够进行有效识别并给予定价,内部控制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资本成本。这其中的溢价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盈余质量形成的溢价;另外一方面则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单独定价。我们发现在控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之后,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定价效应依然存在,进一步验证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

本文的研究意味着,伴随着内部控制规范的颁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不断提升,有效内部控制确实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一定程度实现内部控制监管的意愿,优化市场效率。内部控制建设对于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和投资者利益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维系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2002年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2006年中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及2008年及2010年财政部为首的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都是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视的注解。

②数据详细情况,可参考《上海证券报》2010年6月11日《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09):制定、分析与评价》。

标签:;  ;  ;  ;  ;  

基于内部控制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研究_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