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能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运营水平,重视内部审计问题,降低内部审计风险,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效果。这一过程中,要对影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防范内部审计风险。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对策
1引言
分析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确定风险因素,并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对策,以此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率与经营能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电力企业唯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够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2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
(1)内部审计风险的客观性。内部审计大多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试图通过样本的情况来反映整体的特征,这种片面调查和推断总体的行为往往存在误差,只能通过优化调查方式方法来减少误差,所以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2)内部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审计调查结果和真实情况之前的误差是由众多因素引起的,在整个审计活动中,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因素,进而对最终的审计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内部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其存在于审计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其实就是对整个审计活动的控制。(3)内部审计风险的潜在性。在没有产生不良后果或引起相应的审计责任时,即便审计人员存在违背客观事实的行为,也不会对自身的行为承担责任,其构成的风险仅停留于潜在阶段,只有当该风险显化或造成损失时,才会得以再次验证。(4)内部审计风险的偶然性。在内部审计风险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有承认内部审计风险的偶然性,审计人员才会努力降低或避免风险,其判断的标准在于审计人员是否无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如果其存在主观上的故意行为,则审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5)内部审计风险的可控性。虽然审计人员要为自身的审计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能够意识到内部审计风险的可控性,审计人员才能放开手脚、主动出击,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提前识别来采取相应的对策,把审计风险和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3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
3.1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和其他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但是在时间应用中并没有做好,因为审计部门和其他部门都是平级机构,所以对于配合方面不能硬性要求。一些部门因为很多问题使得不能很好的进行审计工作,例如,公司审计费用有限,审计工作没有很好的进行人员分配等,从而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会受到高层影响,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缺乏公平公正性,进一步增加了审计风险。
3.2审计方式相对落后
部分电力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主要凭借查账的方式开展相应工作,查账过程中重点审核电力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账簿、会计凭证等一系列的资料与信息。但是,由于审计工作并没有就某一领域的突出问题做出全面的分析以及深刻的解读,同时也很少审核企业运作流程以及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因而难以对企业的日常管理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
3.3审计风险具有多样化特征
首先,内部审计信息化实现了岗位职责在系统中的集中,这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也增加了舞弊的风险。其次,操作风险依然存在。虽然信息化实现了数据计算等功能的自动化,但是内部审计软件还是由相关人员进行操作,这样就难以完全避免操作风险。最后,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必然伴随着数据风险。由于信息化的过程可能会受到计算机病毒或者网络黑客等的供给,因此存在数据安全的风险,这也是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控制的重要风险。
3.4电力企业审计专业人才的缺乏
人才是影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电力企业人才的专业素养的高低更是影响着整个电力企业的升级。现阶段电力企业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不足,降低了电力企业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很难对电力企业审计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审计效率的低下,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今后的发展需求。
4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解决对策
4.1建立内部审计风险管控机制
首先,通过提升内部审计软件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对各个岗位环节的实施监控,避免舞弊风险的发生。其次,通过对内部审计工作日志实时检查,定期监督等方式,降低审计人员操作风险的发生。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并进行严厉追责。最后,电力企业应当严控数据安全风险。电力企业可以使用专门的计算机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从而避免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同时设定专用防火墙,最大程度地保证审计数据的安全。
4.2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
从审计的组织框架角度上来看,当前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审计组织框架都是根据国外的基本审计经验发展而来的,其有时会缺乏良好的针对性。特别是我国电力企业的建设之初其所处的环境是社会主义体质下的共有化经济,属于纯粹国有范畴,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是国有制为主体且多种制度并存的经济体制,所以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也必须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转变。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各级审计部门逐级向上汇报实现级级渗透的方式来提升审计工作的开展质量,进而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3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风险,需要重点加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降低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不仅如此,还需要做好和其他部门的配合工作,从而能够为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最大程度确保审计工作公平、公开、公正性,更好的规范审计工作。
4.4加强审计方式的创新
电力企业要做好传统审计方式的创新与改进,并且要进行审计重点的调整。以往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通常会将审计重点放在会计信息的审核方面,但是现阶段要做好整个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的审计。这一方式的转变能及时发现电力企业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合理化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风险。此外,电力企业要改变以往事后审计的方式,并且将审计工作深入到事前与事中审计中,加强相关项目的跟踪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进而减少审计中误区,全面减少审计风险。进行审计方式的创新对于提升审计整体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因而企业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
4.5强化培训意识,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内部审计队伍
做好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内部审计队伍。要通过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工作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内部审计“铁军”队伍。针对短板,从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入手,突出洞察力的培养,增强盯热点盲点、抓关节要害、辨风险隐患的能力。针对落实有阻碍的问题,突出执行力的培养,提升发现并解决问题、领导并动员团队的能力水平;针对虎头蛇尾的情况,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惯于总结、善于提炼、精于对策、高素质、高技能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企业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以及机构设置的不断复杂,电力企业要对内部审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审计部门职能的发挥,依赖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应该正确认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并通过各项对策的制定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这不仅需要全体审计人员的不懈努力,更需要电力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支持,只有如此才能全面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而降低电力企业面临的风险问题。
参考文献
[1]肖赛兰.浅谈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209-210.
[2]杜友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力企业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3, 22(20):22+19.
[3]毕秀娟.刍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力企业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316.
论文作者:李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风险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审计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部门论文; 方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