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市场角色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高等教育论文,角色论文,年代论文,世纪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市场
面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的生产、分配与管理成为信息社会中经济增长与财富增长的关键。(注:Castells,M.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Oxford:Blackwell,1996.)信息革命下的社会对新知识的重组、传播、发展以及应用和转化都离不开大学。在全球化时代,科技知识已经不再仅仅被学术领域所独享,而且也在成为一种商品。(注:Slaughter,A & Leslie,L.L.Academic Capitalism:Politics,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知识的商品化构成了大学全球市场竞争的内容之一。而且此时更强调跨学科的知识、以问题为导向的知识、以实用为基础的知识、讲求团队合作和对社会的实用性的知识以及质量可控的知识。(注:Gibbons,M et al.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London:Sage,1994.;Gibbons,M The university as an instru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basic research.Dill,David.D.& Sporn,Barbara.(ed.)Emerging Patterns of Social Demand and University Reform:Through a Glass Darkly.Pergamon,1995.)这种以知识变迁为中介的大学和社会关系变化也相应地影响到了大学内部的教学、培养人才等教育实际。在高等教育面临扩张与政府经费缩减的压力之下,高等院校积极寻求与产业界合作,通过产学合作的方式,既解决经费的问题,又直接推动产业发展。另外,高等教育本身也被当作一种产业,通过接收留学生、颁授海外文凭,成为全球贸易中重要的服务性产品。(注: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化[M].台北:扬智文化,2000.)
全球化所带来的时空压缩对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变迁可能产生相同或类似的影响。有学者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基本上是在回应全球化和新公共管理所要求的经济效率和效能。(注:戴晓霞.全球化及国家/市场关系之转变:高等教育市场化之脉络[A].戴晓霞,等.高等教育市场化[C].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回应这些要求的欧洲大学改革则出现了“学术资本主义”(注:Slaughter,A & Leslie,L.L.Academic Capitalism:Politics,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和“企业化大学”(注:Clark,B.R.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NY:Elsevier,1998.)的趋势。“学术资本主义”是大学利用学术资源优势为自身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创造更多的改善可能,而“企业化大学”是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用市场运作的理念,借鉴企业运作模式,将大学的部分职能部门进行企业化。(注:Deem,R.Globalization,new managerialism,academic capitalism and entrepreneurialism in universities Comparative Education,2001,37,(1).)
从上述全球化下的高等教育变革特征中可以看到,市场的角色通过知识的商品化和新管理主义的推行在两个层面上得以体现:一是作为社会制度的市场体系对高等院校的外部影响,主要体现在全球化下的知识经济对大学要求的变化,大学更受到产学研的直接而迫切的压力;另一个层面则是作为协调机制的市场,其竞争与供求原则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化:国家减少在其中的计划管理和干预,不再运用管制和直接提供资源的方式来改革教育。与此同时,院校通过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来获得资源,并通过学校间竞争,更灵活地应对“顾客”需要,提高学校的成本—效益,改善教育质量。
二、全球化、市场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本土脉络
全球化是一个时尚的理论出发点,但利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不同国家的大学的聚合性或者类似变革的现象时,不应忽视影响高等教育的本土因素。(注:Deem,R.Globalization,new managerialism,academic capitalism and entrepreneurialism in universities Comparative Education,2001,37,(1).)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在逐步适应新的经济体制中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高校自主权的扩大。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深化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的若干意见》,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一系列文件都提出要促进政府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政府机构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政策变化的时间对照中可以看到,高等教育体制是在政府主导下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并配合经济体制改革而进行的改革。换言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引发了高等教育相应的改革。而在这一过程中,扩大高校自主权的理念贯穿始终。高校自主权的扩展一方面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高校完全“包”和“保”(注:Lo,N.K.State patronage of intellectual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1991,35,(4).)体制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在经济改革背景下进行职能改革、政府简政放权的必然反映。因此,扩大高校自主权与中国转型社会改革相互交织,成为探讨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脉络。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一)保证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改革
1.高校财政拨款体制的改革:多元筹资渠道的建立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改革投资体制,逐步建立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资体制。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国家在经费体制上开始从政府包办、单一拨款的体制向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过渡,不过这主要是针对公立院校。(注:钟宇平等.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筹划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6,(6);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4、1996~2001.)
2.走内涵式发展的院校合并:讲求院校办学的规模效益
1993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有关文件的通知》中提到:“高等学校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使现有学校达到合理的办学规模,同时进一步发挥学校的办学潜力,提高整体效益”。2000年是自1992年以采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学校最多的一年。在当年7月,基本完成了有关院校的合并调整。通过合并,高校数量有所减少,一些地区高校重复设置、单科性院校过多、办学规模效益低的状况有所改善。
3.高校内部管理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与自主设立适应市场的专业和课程
2000年,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中提出,以“政府统筹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原则,由政府采取扶持政策,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堂和学生宿舍的经营和管理不再由院校负责,而是交由社会以市场原则经营。
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更多地显示了适应社会就业的趋势。高校中设置经济、财经、法律与工商管理,以及计算机、外语、应用工程和信息技术专业的越来越多。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的通知,授权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本地区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高等院校在核定的专业设置数目和学科门类中可自主设置专业,教育部负责检查监督。
(二)与扩展高等教育数量相关的改革
1.与高校扩招相关的学生缴费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1994年,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调整普通高等院校学杂费问题的通知》,规定:“国家同意1994年对批准的37所高等院校进行招生、收费制度改革试点,实行公费、自费招生并轨”。1997年,高校招生收费实现完全并轨,所有的高校本科生(包括师范生)全部交费上学,这其中体现了“用者付费”和教育成本分担原则。而1999年6月的高校大扩招得以实行的一个基础就是,可以通过教育消费的形式拉动经济增长。(注:康宁.论教育决策与制度创新——以99年高校扩招政策为案例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0,(2);康宁.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增加有效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0,(7).)
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1999年,国家《关于做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确定了“建立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开始完全面对就业市场。2001年,在《关于做好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国家教育部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以就业率来考核、评价、推动和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高等学校要着力改善毕业生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加大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力度,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把就业率与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和高校评估挂钩,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以及专业,控制或减少招生规模,明确要求高校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2.民办高校的发展:高等教育办学的多样性
1993年,国务院批转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意见的通知》,提出:“改革原有由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单一体制和模式……逐步形成国家投资为主,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辅;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主,国家资助为辅;民办自费;企业办学等多种办学的形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为办学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1993年8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确认:“民办高等学校设置分筹办和正式建校两个阶段;民办高等学校招收学历教育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虽然2002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2004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从法律上保证了民办教育的发展,但从实际来看,民办高校相对于公立高校,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地位上还相差很远,在学生择校市场和高等教育院校竞争中作用的发挥仍然有限。(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Z].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4.)
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市场角色
首先,市场角色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施展影响的本土情境与全球化下市场介入高等教育领域的新自由主义理念背景不同。
在中国,政府主动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大包大揽,并通过简政放权(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就是从1985年就开始的“扩大高校自主权”政策的接连出台)为经济领域和社会事务腾出空间。因此,就在高教领域外作为社会结构的市场而言,在高教改革中的角色和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市场)经济领域改革影响的渗透以及在改革政策中的相应导向。同时,在转型经济中的中国社会的复杂状况,也是理解中国市场与欧美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市场之差异的必要背景知识。譬如,要明晰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不能因为中国社会经济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就把计划与市场必然地视为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把转型过程中去除计划体制下弊端之手段视为市场介入的体现。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占大部分的公立高校,政府虽然下放了过去高度集中的“权”以“扩大高校自主权”,但与高校之间长期形成的隶属关系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注:卢乃桂,操太圣.中国改革情境中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透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其次,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市场表现的内质和结果更具有中国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
市场作为协调机制,在全球化的高教改革中主要体现为:更多的选择、多样化的服务、筹措资源的多渠道、促进院校间的竞争和大学内部管理中的自主和有效管理。(注:Ball,S.J.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London:Routledge,1990;卢乃桂,操太圣.中国改革情境中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透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Chan,David & Mok,Ka-Ho.Educational reforms and coping strategies under the tidal wave of marketiz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Comparative Education,2001,(1).)相对而言,中国高教改革中的市场表现虽然呈现类似表征,但究其内质和结果却更具有中国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
1.“消费者”的选择权与多样的选择
在中国,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虽然已经开始通过学费用价格来表示,不同类型的学校和冷热不同的专业也有区别地收费,但每个院校(尤其是公立大学)每年招生名额仍受计划限制(不仅数量,还有名额的地区分布)。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远远高于大学学额的供给,而且民办高等教育从数量和质量上根本不能与公立高校抗衡,(注:刘泽云.从分割的高等教育市场看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J].江苏高教,2003,(2).)因而,市场在帮助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这个目的所能起到的实质作用是有限的。
2.多渠道的筹资
从院校资金来源比例统计看,以前几乎完全由政府负担的公立院校现在从政府获得的资金比例迅速下降,学校自筹经费和学费收入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学费收入(注:钟宇平,等.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筹划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6,(6).)。而高校在自筹经费压力下所开展的商业活动和创办产业的活动,以及教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火热的创收活动,也一定程度地干扰了大学正常的教学活动。(注:卢乃桂,操太圣.中国改革情境中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透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3.院校内部自主与有效管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上,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高校自主权和内部管理权相较计划经济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院校之间的差别依旧很大,在政府那里重点学校获得的自主权比一般学校要多得多(如招生人数、招生方式和专业设置权等)。这显示出政府对于高校的管理是有选择的,特权更倾向于授予优势院校。从教育部颁布的将就业率与院校评估和招生名额挂钩计划中也可看出,政府对院校在进一步地利用“市场”达到更“有效”的管理。
从上述分析可见,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市场的作用相对有限。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市场角色更多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作为新的资源配置渠道,增加来自民间的筹资;二是在协调机制上对原有计划体制的突破,如增强消费者的选择能力,提高大学办学的成本和效益,以及通过形成院校竞争达到质量的改善。
五、结语与反思
研究了全球化和中国情境下的市场角色后,需进一步追问关于市场角色在教育领域的四个基本问题:市场是否真的能够降低教育成本和开支;市场是否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市场是否提高了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供应者的反应能力,加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力;市场如何面对教育的平等与公平的挑战。这些都是市场在高等教育领域或其他公共服务领域需要说明其合法性的重要问题。
教育市场的拥护者常提到经济学中的自由市场理论,认为市场能够消除垄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分配的效率。但是在经济学理论中,市场的概念、种类形态并不是单一的,市场被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性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而所谓市场化的上述优势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才可以显现。(注:Lindblom,C.E.The Market System:what is it,how it works and what to make of it.Yale University Press,2001.)在教育领域中所推崇的“市场”是否是带有如此理想的色彩,预设了可以自由进出和信息充分的完全竞争市场之上的呢?
另外,需要警惕的是,如果院校为了市场竞争,需要通过诸如考试分数和就业率等指标来评价其在市场上的表现,以证明自己的效能,满足外界的评价标准,而不被市场所淘汰。那么,院校以及学生是否会把大部分资源投入到提高自己在这些指标的表现,最后导致教育目标被窄化?(注:Apple,M.W.Comparing neo-liberal projects and inequality in education.Comparative Education,2001,37,(4).)
市场倡导者多看到市场可以给消费者更多选择,从而使提供服务的机构能够对消费者的要求应对更加及时,而服务提供者间的价格竞争也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在高等教育领域,需要追问的是:这些是高等教育需要追求的目标吗?什么才是判断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低成本高效率还是消费者的选择或是其他?
标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论文; 大学教育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大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全球化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