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 福建省霞浦县第一小学 355100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其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法国作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音乐教学的审美地位在素质教育中越来越重要,懂得审美,才能理解、表现与创造音乐。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音乐教学就是用美去体验大自然的魅力,用美去陶冶学生的情操,让音乐插上美丽的翅膀,飞翔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
一、情境促情,体验美
音乐是抒情的艺术,它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一首歌或一支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要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去体验音乐的美。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创设适当的情境,能让学生受到音乐美的感染,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如在《小鸟,小鸟》的教学中,我在教室里提前布置了以“春”为主题的场景,让学生伴随《春天来了》的音乐进入美丽的教室,一边寻找春天,一边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接着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出示一幅幅春天的美景,使学生置身在风和日丽的明媚春光中,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能够积极主动地“说春天——听春天——唱春天”,在《春风与布谷鸟》的美丽和声中尽情感受、体验春天的美。门德尔松说:“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现代化的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情境中具有快捷、方便、形象、生动等优点。在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像的展示下,学生能很快进入到音乐情境中。
例如:在三年级教材《梦之船》一课中,结合舒曼的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通过播放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星空夜景、神秘的椰子岛、轻轻飘荡的梦之船以及梦幻中的小天使画面,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宁静、美妙的夜晚情境。这样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记忆、情感同时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始至终在审美体验之中学习,并为之兴奋、为之陶醉。
二、语言促情,发现美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把魔杖,可以收服孩子的心。”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一个“情”和“美”字,教师可用语言激情,在演唱、创作、演奏中让学生动情,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并富有激情。我们知道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有些儿童在歌唱时总是情不自禁地一边唱一边手舞足蹈,但有些儿童由于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总不愿意开口唱。因此,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现场气氛,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消除儿童的胆怯心理,激起他们的欲望。一天音乐课上,我指名一个学生唱一首歌,唱完之后我就随手点了她旁边的一个黑黑矮矮的小男孩。他怯怯地站起来,低着头小声地唱了一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听了,音有点走,但是看着这个胆小的男孩不忍心伤害他,于是我用鼓励的口吻说:“嗯,还不错,下次唱歌放开点。”在我看来很随意的一句话,却赢得了这个小孩的满心感谢,而且渐渐消除了他的胆怯心理,更加能自信地歌唱。“绿色评价”是充满温暖阳光的评价,会给孩子们很多鼓励和支持。
三、想像促情,创造美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
在教学《雁儿飞》一课时,我想方设法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想像,创编出优美的舞蹈动作。教材中只是一个简单的律动,而在我的启发下,学生随着旋律的走向做着各种“飞”的姿态。有的双手高飞,有的向下倾飞,有的边转边飞……而且我还提示学生:除了用手代替翅膀飞外,还可以怎样飞?并让孩子们找找身边能代替“飞”的东西,这时学生有的解开衣扣两手抓着衣角上下飞动,有的女孩子捻着裙摆边转边飞,还有的拿着小手帕边唱边舞。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想像力,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想像力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基础,没有想像力就没有创造活动。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多听多思,展开丰富的想像,鼓励学生创造。
执教《两只小山羊》一课,在第三段主题“掉入河中”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能自主表现出各种顶和撞的动作,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激情。因此,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创造活动中,亲身体验创作创编的过程,在体验中发展思维,音乐教学的魅力才能得以展现。
四、动作促情,表现美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音乐形象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等塑造的,它可以在人的想象和记忆中产生。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想像的初步联想,而“动”则是把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的形象。动作与音乐协调地结合,使学生可以用心灵去触摸音符的跳动,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无形地提高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在欣赏歌曲时,可引导学生用自己比较善于表达或喜欢的姿势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曲子的理解,然后把这些动作串起来编排小舞蹈。舞蹈有着重要作用,像律动、歌表演等,都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些都离不开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是以音乐旋律的节奏为基础的,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因而,通过舞蹈能训练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节奏感,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
如在湘版三年级下册第五课《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时,引导学生做骑马扬鞭的动作,体会“草原小骑手”的风采,进一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五、歌唱促情,享受美
“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肉居诸乐之上。”唱歌不仅能通过呼吸促进身体健康,还能够通过情感的放松和随之而来的愉悦促进精神健康。歌唱是学生抒发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后,再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歌曲。
如在《卖报歌》一课中,通过对每段歌词的分析,学生深深体会到了旧社会“卖报小行家”风里雨里沿街叫卖,吃不饱、睡不好,过着悲惨的生活,以及他们那种天真活泼、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既唱出了歌曲的内涵,又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滋润和美的熏陶,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歌唱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后,应怀着真挚、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唱歌,在充满情感交流的双边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当今流行音乐影响之大,学生对教材中的歌曲有些厌倦,传唱最多的是流行歌曲,所以健康的流行音乐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如《龙的传人》《隐形的翅膀》《七子之歌》等都是健康的歌曲,适合学生传唱。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的情感因素,“以情促情,寻找共鸣”就是用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或已感知其美感的流行歌曲来进行渗透,使其与课本歌曲和欣赏曲产生“美感共鸣”,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如《烛光里的妈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等。
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美好的,美好的音乐教学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来整合精美的精神食粮、扎实的知识和技能、灵活的手段和方法以及互动的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学才能“得其音,知其乐,传其味,抒其美”。
总之,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重任在肩。要明确:从情感中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打破传统、陈旧而低效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大胆探索,与新课程合拍,奏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让小学音乐教学更加美丽。
论文作者:王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动作论文; 想像力论文; 情境论文; 春天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