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工科院校课程整合_工学论文

论理工科院校课程整合_工学论文

试论理工科院校的课程综合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工科论文,试论论文,院校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4)05-0008-04

一、课程综合化内涵及必然性

课程综合化(Curriculum Integration)是20世纪30~40年代以来,欧美高等教育领域在现代高等教育观、科学发展观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潮流。课程综合化思想的产生是以“通才教育”(general education)作为其理论支柱的,并且它是“通才教育”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实质就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通过加强构成课程体系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课程综合化涉及到三个不同的层面:一是学科之间的关系,二是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三是学科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1]具体来说,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课程综合化是学科分化与综合化的辩证统一。综合化并不完全排斥学科特性或专业特性,相反地,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突出了学生走向社会将要解决社会具体问题的复杂性、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2)课程综合化不仅是课程结构的综合,也是课程内容的综合;不仅是学生知识结构的综合,也是其思维结构、价值结构的综合。[2](3)课程综合化既包括显性课程之间的综合,也包括显性与隐性以及隐性课程之间的综合,是一个显性与隐性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过程。(4)由于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不断进行,社会与学习者的要求也不断变化,课程综合化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协调平衡的动态过程。

课程综合化作为一种课程变革,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逻辑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课程综合化是顺应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的要求。科学的发展演进,经历了从笼统的综合到纵向的分化,再到整体综合化的过程。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在纵向上使学科内部的分化更加精细,另一方面又在横向上使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综合,出现了许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产生的新兴边缘学科,甚至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也相互渗透,日益联系为一个整体。高校课程要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促进知识的再生产,自然要着力进行课程综合化的研究实践。其次,课程综合化是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着许多复杂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人口、多元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等。单一的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只有依靠多学科的协同与综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再次,课程综合化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理工科院校实施课程综合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长期以来,由于受文理分家和专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理工科院校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方面的过分专业化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培养的人才素质存在着明显的缺憾,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1)过分侧重科学技术知识教育,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作用;(2)过于强调专业方向的课程系统性,缺乏对知识的整体化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3)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由此可见,理工科院校课程综合化改革势在必行,但需要根据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

(一)构建适当的人文课程体系,加强科技与人文的综合

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交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了一篇震撼美国教育界的报告——《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对美国人文教育的衰落表示忧虑,认为过去的高等教育使许多学生成为就业的机器,却忽视了他们作为人所应有的较高的人文修养、个性及独到精神。[3]我国理工科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令人堪忧,已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与人文知识的综合,必须充分发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方面的作用。

合理开设理工科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的理工科院校都在通过课程综合化改革探索科技与人文综合的途径。近年来,美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及理工科课程目标都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使理工科学生了解历史和社会,开拓视野,提高适应能力。如美国哈佛大学的理工科学生学位计划要求学生学习25%的人文课程。以工科见长的MIT在创办时就以培养能够用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双重思考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目前MIT供本科生必选的文科课程有18类100多门,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习专门人文、艺术和社会学等课程,占此课程学士学位课程的20%。[4]在我国一些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比例也较大,如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了20余门人文课程。但由于观念上的差异和条件上的限制,我国许多理工科院校在这方面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少高校仅仅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点缀。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把人文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总体目标中,究竟设置什么课程或开多少门课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真正达到两者融合的目的。

积极挖掘隐性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内容。隐性课程是指学校内课堂教学以外的一些有利于学生进步、有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它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具有显性课程或正式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隐性课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实践锻炼和校园文化熏陶两方面。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人文精神。在理工科院校普遍存在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是社会实践。其实不然,前者只是专业知识教育的延续,后者强调的是让大学生融入社会大潮,走向广阔天地,重在触动思想、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发掘创新、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如通过历史文化古迹的考察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可以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校园文化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对于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其它课程难以替代的多种功能。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使自己的人格趋向完美。

(二)构筑合理的知识平台,促进学科、专业间的综合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个理工科学生要在短短的大学学习期间掌握受益终生的全部知识是不可能的,而在未来社会中,职业的变动却是经常的,这就需要大学生尽可能地掌握专业面较宽的综合性知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直是世界高等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高校课程究竟应以专业教育为主还是以普通教育为主,应该加强基础还是强化专业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自上世纪末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主张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拓宽口径,培养适用性“通才”,这就需要对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进行适当的综合。

优化课程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大量实践表明,只有掌握基础科学知识,才能提高适应能力。因为基础科学在全部知识中是最稳定、持久的部分,而且又是一切学科专业的前提,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助于专业的学习。那么什么是基础呢?一般认为,所谓的基础是指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些核心课程,在这方面,哈佛大学在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颇具有代表性。在哈佛,共同基础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批判地选择知识的主要方法,使学生知道某些领域存在那些知识、这些知识的价值以及如何创造出来,又是如何被运用的。为此,哈佛规定了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分析与道德领域、科学领域和外国文化领域等的共同的基础课程的要求。如在科学领域,要求学生了解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基本原则,并用科学的眼光来观察人类和世界。要求学生用本科学习时间的1/4左右来学习上述领域的8~10门课程,每个领域至少选修一门课程。[5]上海交通大学在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设计出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模式块和核心课程,科学地规定出基础必修课及专业指定选修课的内容和比例,强调和保证基础课的学习。在信息时代,高等教育的专业性是以知识广博性为基础的,必须注重专业性和通识性的结合。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也在尝试一种大类招生的模式。即本科生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学习普通课程,三四年级按照学生志愿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各不同专业由不同的知识模块组成。通过改革调整课程结构,可以加大基础学科的比重,在更大的范围内打通基础课教育,把大学本科教育的重点从专业转到大基础的通才教育上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从纵向深入型转向横向宽广型。由此可见,拓宽专业口径的关键是确立基础核心课程,这类核心课程的选择和确立除了加强学科、专业本身课程体系的研究外,还应重视对毕业生反馈意见的调研分析,了解哪些课程内容和环节在校内学得多而实际中很少碰到,哪些是校内学得少或没有学而实际中却十分有用的,以此来指导课程结构的设置。

整合课程内容,开设综合性课程。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顺应了科学技术纵向深化、横向综合的趋势,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美国高等教育人员认为,综合性的专业和课程有利于培养现代人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相对于其它国家,美国高校开设综合科目课程更加普遍,也更加自然。如犹他州州立大学就选择“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度膨胀”等问题作为综合科目,由学生选修,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目的。这些课程明确把学生掌握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以避免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单一的状况。日本筑波大学教学组织分为6个学群、几十个学类和相当数量的专攻领域。他们把综合性学科列入教学计划,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加强了学术领域的研究。日本的广岛大学也设有一个综合科学部,该部只设有一个综合科学学科,下设四个教学科研实体,下面再分设若干讲座。[6]在开设综合课程方面,我国一些理工科院校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开设了创业方面的综合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综合性课程的开设必须对原有学科的课程进行整合,跳出专业的传统观念,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以便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通,使不同类型知识得到有机整合。

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群,建立跨学科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培养的人才基础是否宽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相关领域的熟悉程度和科学整体化的意识,特别是在当代,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是在相关领域的交叉部分产生的,因此,现代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备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近年来,英国牛津大学根据科学发展出现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特点,或将两科以上的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或设立综合性专业。日本的大学十分注重引进“综合科目”,如筑波大学的“区域研究”和“都市研究”,广岛大学的“社会文化”和“环境科学”等。在工程教育方面,美国不少大学都注重工程对社会的服务,利用工程理论解决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了许多新兴边缘综合性学科的产生,如环境工程学、交通工程学等。[7]这些新兴学科专业的建立,有利于培养既具有宽广厚实的知识面又掌握某一领域专深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可使其更适合社会的需求。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理论与实践综合

人才培养模式是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身心素质、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综合化发展的科学方式。理工高校的课程综合化改革必须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着力在课程体系中强化实践性环节,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设置研究型课程,强化科研训练。自从洪堡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原则以来,科学研究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国外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一些研究型课程,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并为学生从事科研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大作业或实验对学生进行综合科研训练,这些作业或实验在教科书参考文献上往往无法找到现成答案,学生自己必须学会收集资料、提出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曾设置一门材料科学方面的综合实验课程,即把原分属于不同专业方向的材料热处理、腐蚀与防腐及材料成型方面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综合实验,列入课程表,供学生选修,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以探索和创造为特征的研究型课程,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性质,无疑是推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高校课程综合化的一种创新模式。

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是以“通专结合”的知识体系为起点,以学与产研的关系为基本结构,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相结合的崭新教育模式。这是因为产学研结合可以充分利用高校与科研单位、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全面、最系统的一门综合训练课程,产学研结合为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开辟了广泛的教育和实践空间。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使他们能够深入科研单位和企业,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思路,而且可以大大地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目前,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和发展方向,如英国剑桥大学以及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等在这方面创造了成功的范例。我国的不少院校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产学研结合无疑将成为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的重要载体。

标签:;  ;  ;  ;  ;  

论理工科院校课程整合_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