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论文_张丽霞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论文_张丽霞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韩家小学 255000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

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了

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课堂兴趣、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独立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下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着自己的智能机构,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着丰富的感受、体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显现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研究性学习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学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这就要培养语文的初中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时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一场激烈的辩论会,一次调查活动,一篇课题小论文……无不是在进行语文实践。语文学科是研究性学习最便于开展的学科,语文研究性学习能促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落实。

二、研究性学习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回归

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它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的获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尽情地朗读,默默地思考,大胆的探索,自主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不断地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现代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重情趣”,“有情有趣是教学”,罗丹说:“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重感悟”,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都来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读、写、说,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培养他们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积累”,学文如积沙,收集信息,积累语文知识,学生的积累过程同样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构建开放型的语文知识体系,厚积才能薄发。研究性学习科学的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育回归儿童本性的价值追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研究性学习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视野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应是广阔的。因而必须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着眼于发展,通过补充、探究收集、调查了解等多种方式进行吐故纳新。让学生在专题性研究的收集、整理、讲座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略汉语言文字的风采、韵致。这样,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把在课堂上习得的技能在实践中转化,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对课本教材的内容进行印证和强化,并在广泛收集资料时丰富词汇,积累感性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这样的研究性学习除了具有认识功能外,更具有实践性功能,它使学生在了解社会现实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情意体验,促动学生用内化了的或生成中的语文素养进行历练,由此获得提高。

四、研究性学习使语文课堂更精彩

研究性学习的课堂需要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教学型式、方法,从而“使语文教学活动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课堂乃是研究性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课堂上是要习得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所以要发挥好“范文是一个例子”的功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如何准确使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性的学习方法、途径是贴近学生需要的,在实践中,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小先生”,自己钻研教材并上课;创设更多表演的情境,使学生在形象的层面上感受,在理性的思维中领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确;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

五、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需要防止几种倾向

1、研究的“问题”不在于大或小,而是在于它的深刻性。有些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研究问题的时候,总习惯于着眼于宏观性的东西,似乎唯此才能引人注目且值得探究一番。其实,对于学生而言,研究问题本身的大或小并不意味什么,引起学生注意是对问题的兴趣,因而选择问题需要真正考虑的是,是否适合孩子的胃口,在此基础上,再有意识地帮助孩子选择一些富有一定深订的研究问题。

2、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宜搞得过于频繁,我们主张“因学而宜”。所谓的因“学”而宜即为研究性应为学生学习的需要而设计,而某些时候,许多教师却反过来让孩子的学习为研究性学习服务,这实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认识与实践误区。事实证明,任何先进的理论一旦滑向一种极端的边缘,则其不仅没有起到原先应有的先进性,相反它连对最常规的一些东西也产生负面影响。

就语文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语文研究学习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语文素养得到多层面、全方位的培育。无论是研究内容的确定,资料的获取,还是成果的表述,都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它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初中[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年05期

2、张攀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3、樊石林;王利平;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尝试[J];中小学校长;2011年02期

4、陈琦;教育心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论文作者:张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论文_张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