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效益_高等学校论文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效益_高等学校论文

深化高教改革 提高质量效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教论文,效益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4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6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政治体制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高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世界各国中,高等教育都具有在教育中牵头的影响及反映一个国家科技文化水平的地位。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及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

现在,我谈谈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方针,以及社会及教育界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

一、全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1.事业有了发展

全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065所,成人高等学校1183所(专科为主)。1994年初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为254万人,研究生10万多人,成人高校大学生186万人。近16年来,为社会输送的大专学生包括成人高校和自学高考获大专文凭的毕业生近千万人,是解放前20年的50多倍,也是文化革命前17年的1.78倍。以1993年为例,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毕业生及自学高考获大专学历的人数共114万人。假如按后一个年龄有2000万人口为基数算,已达5.7%。从1980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到1993年底,已经由国内培养博士1.5万人,硕士26万人;全国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72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21个;目前在学博士研究生1.76万人,在学硕士研究生8.88万人。全国重点学科近50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150个。数量发展的同时,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目前,全国高校教师队伍中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是“文化革命”结束后培养的大学生,他们正在挑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担。全国各条战线上奋斗着的大批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不同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公派和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在国外的学习情况来看,可以说我国本科教育的水平总体上是不错的。

高校的科研工作也有了较大发展。1993年高校科研经费总数共32亿元人民币,承担课题总数2万项。国家级“三大奖”即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设立以来,高校共有1800余项重大成果获奖,占全国获“三大奖”总数的26%。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本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高校更有较大优势。如1991年全国获自然科学奖的项目中,高校占62%,承担“863”高科技项目占总数的54%。

高校还大量向社会转让技术成果,并创办了一批科技产业,推动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加速了科研成果向社会的扩散。到1993年,仅对全国390所高校统计,就创办科技产业近1400个,年经营额达46亿元,创汇1200多万美元,对新产业的形成和旧产业的改造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使高等学校教育、科技事业持续稳定发展,1993年国家教委开始并组织实施了《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创造条件,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高等学校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科学、高科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逐步形成,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教育经费包括高等教育经费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以1993年为例:财政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拨款126.27亿元,占财政预算内各类教育总经费的19.6%;校办企业与学校各类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经费18.4亿元,相当于财政拨款事业费的14.6%。1993年高等学校学杂费收入为9.49亿元,相当于预算内财政事业费的7.5%。此外,1988年至1993年,国家预算内高校基建投入为120.35亿元,加上自筹,实际投入152亿元,新增校舍面积2099万平方米。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包括一些海内外知名人士,还在许多高校建立了图书馆、科技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促进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同时,从1982年以来,全国高校共接受世行贷款8项,总数为8.2亿美元,用于高等学校实验室等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总的看,高等教育已经初步走上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路子。

3.教育改革逐步深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已经触及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教育结构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校内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了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趋于合理。研究生和高等专科的比例有所增加。1949年在校大学生中,研究生的比例仅占0.5%,到1993年已达到4%,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和专科在校生的比例已达1:1.2,招生数的比例已达到1:1.39。

专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的状况。经过多次调整,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专业种数已由原来的813种减少到504种。经济、管理、法律以及适应科技发展的各类急需应用专业有较大发展。例如1993年普通高校财经类和政法类本、专科招生数分别为14.5万人、1.97万人,分别比1984年的3.9万人、9509人增长了272%、107%。

高校办学体制改革也有所突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一是部门与地方共建、共管或转交地方管理,二是校际之间联合办学及至合并,三是学校与企业及社会团体联合办学。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打破了以往高校封闭办学的格局,增强了高校办学活力,使高等学校的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规模效益得以不断提高。

中央和省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则实行简政放权,在扩大学校自主权同时,也逐步扩大省一级对地区内所属高校的统筹权。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深化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的若干意见》,决定将招生、专业调整、机构设置、干部任免、经费使用、职务评聘、工资分配和国际交流等16种权限区别不同情况下放给高等学校。1993年2月,国家教委又批准广东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试点,把一部分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赋予广东省,为逐步形成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高教管理体制积累了有益经验。

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较大进展,完全由国家包上学包就业的体制开始有了变化。199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一步扩大了调节性招生计划,不少省、市的自费生、委培生比例已达招生总数的40%,有些已超过50%。当然另一方面这也形成了“双轨制”,产生了一些问题。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方面,大多数省市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已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了“双向选择”。国家教委为进一步深化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决定在部分高校进行“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后大部分人自主择业”的改革试点。目前已有约40所高校在今年实行了本科新生缴费上学,同时实行奖、贷学金制度,保证有培养前途家境困难的青年不因此而失去深造机会。试点院校收费标准(含住宿费在内)为1000-1500元左右,经我委批准,上海地区、广东地区的收费可高一些。

4.对外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

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的交流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巨大的发展。1978年以来,我国派出的各类留学人员达22万多人,目前已有7万人回国服务。接受来华留学人员,仅1993年就达1.8万人。我们还先后向60多个国家派遣了1400名汉语教师,建立了60多个汉语教学点。近5年来,仅委直属高校参加学术会议平均每年在1400人次,短期访问人员平均每年近2500人,不少学术会议在我国召开,来我国参加学术会议和访问的外国专家学者近5年来平均每年近4000人次。

5.近年来高校一直保持稳定,总的看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向上,学习气氛日趋浓厚

最近国家教委和有关部门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一些调查,总的看,大学生们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热情很高,主导思想是有信心、积极向上,这是令人鼓舞的。主要表现在,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赞同程度和理解程度较高;在国内和涉外的重大原则问题上,能同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对建国4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6年来的成就给以较充分的估计,对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措施持认同与支持态度;对改革前景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强烈,普遍要求党和政府进一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惩治腐败,消除社会丑恶现象,为人们建造一个安定、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激发了大学生发奋读书、努力成才的热情,“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正在成为广大学生自我激励的口号,这一两年来,报考研究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广大师生关心国家大事,也能深刻理解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性,所以近年来高校形势总的比较稳定,对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然,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高等教育事业总体发展趋势是令人鼓舞的。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高等教育的体制还相对滞后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事业的发展无论从人才结构及知识能力包括思想素质上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亟待进一步改善;教师待遇偏低,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年轻教师流失比较严重,人才竞争激烈的形势对高校是严重的挑战。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随着经济发展,随着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及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重要方针

今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动员全党全社会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会议以及近期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些重要思路,总的讲就是要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以改革促发展。

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现在社会上对发展高等教育的呼声比较高。高等学校现有的规模也还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应该不断有所发展。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全国有普通高校1065所,加上成人高校共2000多所。按照我国的经济实力,这些大学都要普遍提高办学条件是困难的。现在普通高校平均每所只有2500人,规模效益不高。因此继续建新的大学不是我国高校发展的方向。全教会明确提出,今后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重点是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工作重点要放在深化改革、优化结构、调整布局、转换机制、提高质量与效益上。要有步骤地实施“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院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实施这一计划,要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促使高校布局结构趋于合理,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和办学质量。关于适当调整普通高校的发展速度,是由于1992至1994年连续三年普通高校在校生平均每年增长比例都超过10%,而办学条件的改善相对滞后。所以要适当控制增长速度,以巩固、消化前段的发展成果。不过,我们仍然规划到90年代末,普通高校学生要从1993年的254万增长到350万,成人高校从186万增长到280万,即总数630万。这样不仅会使同龄人中受到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增加,同时各类人员的结构更加合理。

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包揽的办学体制,现在已经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不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学的积极性。近年来,由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已经开始打破。全教会要求,今后要把这项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逐步建立以政府举办学校为主体、社会各界多方筹集资金办学的体制。高等教育要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各方面联合办学的体制。某些高等学校可以试行以学生缴费、社会集资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办学模式。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改进对学校的宏观管理。政府主要职能是:制订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订各类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和学位标准;制订教育发展规划和宏观控制发展规模及年度招生计划;管理教育拨款;逐步建立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服务体系,组织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检查与评估等等。

改革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我国高等学校由教委属、部门属及地方属三种不同管理体制,其中部门举办和管理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历史上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条块分割的高教管理体制,也是造成专业面比较窄、“小而全”、重复设置和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很多部门在经济上支持高校的力量也大为削弱,给这类高等学校带来的困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急需按照《纲要》所提出的目标,有步骤地进行改革。目前中央业务部门所属高校共有327所。一年多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有几十所已经或正在实行转交地方管理或与地方联合办学或共建,还有相当一批正在酝酿改革。因此,全教会提出,今后这一改革的重点是,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要扩大服务面和专业面,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要进一步鼓励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合理调整布局,提高办学效益。应该指出,有一些主要不是面向地方的行业仍然需要举办一些高校,也需要继续保留少量有行业特色的示范骨干学校,其余多数学校要逐步过渡到以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管理为主的体制,以使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本地区的高等院校能统筹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这个改革不采取像1952年院系调整的办法,要成熟一个办一个,把工作做细。进行这项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要讲究实效,不要刮风,不搞形式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中央各有关部门,仍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对所属高校的支持和领导。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这些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缓解他们办学中的困难,而决不是削弱这些院校。这个改革难度很大,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支持。

进一步推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办学活力。为了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能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国家教委于1991年起在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进行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北京市更早一些也在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作了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1992年初,以人事、分配制度为重点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广,国家教委于1992年8月正式印发了《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使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国家教委所属的36所学校全面推开。去年,国家教委又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逐步展开。全教会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继续深化这项改革,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制度、收费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所实行的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委托培养、自费生)并存而且收费及录取标准不统一的“双轨制”,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起到了扩大招生、缓解一部分教育经费困难的积极作用。但是“双轨制”的弊端也日益突出。由于不同的招生计划形式使得调节性招生计划增加到一定的比例时,录取的分数就较国家任务招收学生的分数相差很大,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出现了考生成绩低的成了自费大学生,而成绩高的上不了大学的现象,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的体现。因此,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必须进一步改革。国家教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反复论证,今年初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并在部分院校进行了试点。在这个基础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要求1997年大多数学校按新制度运行,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并轨。

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制度。主要目的是建立起更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缴费标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物价部门按生均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及学生家长承受能力因地、因校确定,原则上同一学校或同一学科门类实行同一种收费标准,不应以收取高额学费而降低录取标准。国家则建立各种专项奖学金或定向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报考国家重点保证的某些学科、师范院校以及特殊的、条件艰苦的专业和志愿到边远地区工作的学生。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贷学金。对少数特困生,各级政府通过学校仍要给以不定期的专项补助。学生缴费上学制度改革尚处在试行阶段,只适用于新入学的学生,原来已在校的学生仍实行老办法。高等学校毕业生,近期内除委托、定向培养生和自费生外,实行在固定宏观指导下,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和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制度。在人才市场比较完善、全面实行缴费上学制度之后,除享受国家和单位专项或定向奖学金的学生按合同就业外,其余学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高等学校的最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有知识的人才,而且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爱祖国、爱人民、献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代新人。学校不仅是教书,更主要是要育人,要教育学生如何为人。一段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也有所削弱。经过这次全教会讨论。并且最近由中共中央正式发布了一个重要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8月份,中共中央又发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我们相信,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两个文件,一定会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沿着健康道路成长。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求我们把日常的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最主要的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来抓,而且要把高校的改革推进并深入到教学领域,要更新教育思想,合理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拓宽专业基础和知识面,重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有步骤地试行“学分制”,在确定必修课的同时设立和增加选修课,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及运用现代工具的能力。要通过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适应社会需要和今后进一步学习及研究的能力。

三、关于当前高等教育中几个普遍关心的问题

1.关于“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这是根据我国财力有限,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所做出的一项决策。最早在1991年12月,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报文,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建设“211工程”的请求;以后经过反复论证,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李鹏同志报告中已经正式明确要启动实施。不久前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发布,对如何启动也有明确的规定。

“211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一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什么要100所这样多?主要考虑到我们现有体制是三部分,除有一批直属院校外,各个行业部门及地方都有大批学校,各个行业及地方也都希望能建设少数有代表性的起带头作用的学校。另外,我国现有的高校中过去用行政方法确定的重点学校就有96所,因此在1000余所高校中重点建设约十分之一,还是必要的。如果数量太少,虽然水平很高,但培养的学生数量有限,我们还是要首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考虑。根据国家的财力,“211工程”的建设不是采取由中央包下来的办法,而是实行中央、主管部门和地方、学校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中央专项经费预计只占“211工程”建设总经费的三分之一。至于重点建设的学科将主要分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8个主要领域:农业,资源与环境,基础产业,高新技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财经、政法,人文和社会科学,医药卫生。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面向高等教育全局,包括:全国大学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图书文献保障系统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等三部分。有关建设内容将以工程项目的形式加以落实。

“211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难度较大,为加强对工程建设的宏观指导,教委从去年8月开始,组织近80位专家和有关人员着手制订了《“211工程”建设规划》,以后又征求、听取了近200位有关学科领域内著名专家、学者及部分学校领导同志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已基本成熟,教委将于近期将此规划上报国务院审定。

为在实施“211工程”的过程中,保证基础教育和其他高等学校的建设不受影响,我们要求凡拖欠教师工资严重或基础教育达不到基本要求的省市,其所属高校暂不考虑“211工程”的预审问题。“211工程”提出后,极大地调动了一批高校积极性。我们提出,这个工程是“出人才、上水平、促改革、增效益”的工程,虽然具体工程项目还没有落实,但对高校的发展改革已经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2.关于高考科目的设置。建国以后,为保证高校招生质量,除“文革”时期外,一直坚持进行用入学考试来进行文化考核,但考试科目的门数和类别进行过多次变更。长期来,高考科目是作为大学选拨学生设置的,但实际上却起了对中学教学“指挥棒”的作用,不少学校往往是高考考什么,中学就偏学什么,学生也偏学什么,某一门课高考不考,中学教学就受影响,偏科现象严重。这种“应试教育”状况严重影响了高中教育,也给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带来了很多困难。为此,1983年,当时的教育部提出试行高中毕业会考,作为评价中学教学质量的手段,以区别于升学考试,逐步淡化高考的“指挥棒”作用。这项改革试验在上海实行已8年,大学和中学的反映都较好,社会上也认可。

1985年国家教委建立后,继续研究并决定在全国推行高中毕业省级会考以及相应改革高考科目设置。1990年在杭州召开了全国高中会考及升学制度改革座谈会,正式确定了推行高中毕业会考并改革相应的高考科目的方针。1993年,北京等6个省市向国家教委申请,采用新的高考方案。这个方案是:高考科目按招生专业分为文、理两类,文科类考语文、数学、外语,加历史、政治;理科类考语文、数学、外语,加物理、化学。大学招生录取时,在同等情况下可参考考生高中所有九门文化课的会考成绩。到目前,几乎所有省市都已申请采用并经批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

由于当前高中会考制度还刚刚建立,改革有待深入,目前高考在社会上的影响还很强,事实上的“指挥棒”的作用一下子也难消除。对此,我们将加强对高中毕业会考和高考科目设置这个整体性改革的进展情况的宣传。同时我们已在组织力量,研究进一步的改革方案。基本思路是,随着高中会考制度的完善和高中教学、教材的改革,高考可以设置高中所有各门文化课,但每个考生的考试科目还是有限的,要把招生的选拔权逐步交给大学,除了国家统一规定少量必需考的基础文化课程外,可由招生的高校根据各自学科及专业的特点来自行选择不同的考试科目,既减弱高考对高中教学的影响,又有利于大学选拔新生。

3.关于高等教育经费。目前,高等教育也已经初步走上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路子。但是,在高等教育经费上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国家预算内拨款与实际支出的要求差距太大。虽然逐年均有增长,但跟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占总投入的比重也越来越小,使高校的自筹经费压力增加。这一方面要随着财政情况好转,各级政府有更多投入,同时学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扩大自筹部分的比例。二是中央部门一些院校在地方,由于地方出台的各项补贴、津贴政策中央财政无法保证,完全靠学校自筹也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做到,我们希望通过共建的方法,在加强高校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争取地方的支持。三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还比较低。由于学校办社会的因素,目前学校规模偏小,教职工总数与全国折合学生数比例仅为1:2.9,全国普通高校有101万教职工,人员经费比例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靠政府增加投入,落实《纲要》中提出的教育经费投入的要求,同时也要靠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效益,实行分流,开源节流,提高投入的使用效益。

4.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我国高等教学的质量,特别是本科教学质量,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深入又不断有所提高。近年来,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也由于在对新体制建立和适应的过程中,某些片面的观念和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的学风一度滑坡,领导精力及教师的投入也受到影响,加上一些有经验教师的退休及离校,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各级教学行政部门及高校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教委最近已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争取教学工作局面的逐步好转。

我们已先后采取了加强宏观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包括:逐步建立学校教学工作状态数据的调查和公布制度。建立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评价指标体系,在一部分学校进行了试评,已收到了积极效果。对学位授予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已开展多年,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向社会公布了两个学科的结果,并对少数硕士授权点分别给予了暂停学位授权的“红牌”和限期整顿的“黄牌”。主要基础课程的国家试题库的建设也有了较大进展,即学校可从试题库中抽取题目进行考试,教委根据选题的难度和考试结果对学校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这一工作正从理、工科向文科等科类发展。从已进行的试点看,这些措施对于激励学校增加对教学投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推动高校重视教学工作,国家教委今年还表彰了150多个先进教务处。为保护和加强一批基础学科对人才的培养,教委已采取措施在全国选评一批文理科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基地,给以重点投入。目前,理科已建立了50个培养基地。自1991年起,国家教委已对第一批15个基地累计投入1100万元,其他部门主管的高校也投入数百万元经费。第二批35个基地从今年起将逐年完成投入计划。文科(文、史、哲等)基地的评选和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开始。从今年下半年起,我们将用4-5年时间制定和实施一项“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计划”,拟设立60-70个项目,编写一批新的教材(约300-400种),由教委组织各方面专家开展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攻坚。我们相信,经过积极的努力,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会不断得到提高的。

5.关于《高等教育法》。加强教育立法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方面,现在由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教育法共三部,即学位工作条例、义务教育法及今年实施的《教师法》。目前我们着重在抓紧《教育法》的制订,这已经比较成熟,也是全教会的一个主要文件,很快要提交国务院审议后送人大常委会。《高等教育法》的起草从去年7月就开始筹备,9月正式起草,至今已三易其稿,并已经列入本届政府内制定的主要教育法规之一。我们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法》的制定,能着重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明确规定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义务、责任,通过立法逐步实施高校法人制度。促使高等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同时具备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办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是规范高校决策行为,推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高教法》将通过规定高校权力机构、校长、审议和咨询机构、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机构的职责及动作方式,规范高校的决策行为,推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三是理顺高教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中央与省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权,推动建立统分适当、条块结合、更有效率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四是明确各方责任,使高教事业的发展建立在稳定、必要的物质条件保证基础之上。

编后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以巨大成就迎来了建国45周年,9月23日,张孝文副主任特向在京全国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介绍了全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针以及当前高等教育中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所谈内容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征得作者同意,本刊特全文发表。个别地方略有删节。标题为本刊所加。

标签:;  ;  ;  ;  ;  ;  ;  ;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效益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