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嵌岩桩入岩率的高程分布特征分析论文_梁福顺

梁福顺

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岩溶地区桩基采用施工勘察确定裙桩的入岩深度和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桩径越大,岩溶地基溶蚀程度越高,这个偏差也越大,会导致工程实践中需要反复进行补充施工勘察,造成大量的成本增加。因此本文建立的群桩概率模型,能更好地考虑桩径和地基溶蚀程度特征对群桩入岩情况的影响,能够合理反映场地群桩入岩概率的高程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对桩基入岩深度有较为准确全面的判断,大大节省成本,经济效益好。

关键词:岩溶区;嵌岩桩;入岩深度

1 引言

不同岩溶场地的岩面起伏和洞隙发育特征可能存在显著区别,嵌岩桩入岩深度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造成不同岩溶场地成桩难度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勘察阶段合理预测岩溶桩基入岩深度,可作为桩基方案合理性论证和桩基施工工艺选择的基本依据。

2 工程概况

平果县锦豪花园位于平果县城兴平路,建筑物呈L型,长70.4m,宽30.6m,地上12~13层,地下1层,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场地地层由素填土、红粘土和灰岩组成,以较完整石灰岩为桩端持力层。

根据建筑物形状和大小,将场地划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等三个亚区,其中东区共34根桩、西区43根桩,西区40根桩,桩径均为1.0m。桩基施工勘察钻孔按照一桩一孔的要求布置,根据其钻探结果,其洞隙发育概况见表1。桩基平面布置见图1。根据文献的方法求得各分区溶蚀率曲线见图2。

从表1可知,场地遇洞率为55.56~88.37%,线岩溶率为11.69~22.84,场地岩溶强发育,属于典型岩溶场地,具有较好的工程代表性。

图1桩基平面布置图

3 数据处理

分别基于详细勘察和施工勘察资料,按照文献[1]的方法可分别求得详勘理论入岩概率曲线 和施工勘察理论入岩概率曲线 。根据收集的桩基施工资料统计得到桩孔实际入岩概率的高程分布曲线 。

目前岩溶地区桩基工程一般将桩位处勘察钻孔入岩深度视为为桩孔入岩深度,桩孔开挖后再验桩以确保桩底全断面入岩。因此,施工勘察孔确定的入岩曲线 是桩基工程实践用于判断桩基入岩的主要依据,该曲线根据施工勘察资料统计得到。

总孔数为117个;后者是前者的5.6倍。可见,本文所建的群桩入岩概率分析模型通过少量的勘察工作即可较为合理地反映桩基实际入岩情况,因而具有明显的经济性。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本文所建的群桩入岩概率模型,可在详勘阶段就能够较好地判断场地桩基入岩高程,为场地桩基础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论证提供依据。

从表3可知,将施工勘察孔入岩深度视为桩孔入岩深度将存在较大误差,该误差 为0.56-1.55m。若在桩基施工勘察的基础上应用本文群桩入岩概率模型进行分析,其确定的群桩入岩高程误差仅为 为0.11-0.39m。可见,在桩基施工勘察阶段应用本文所建群桩入岩概率模型可准确地分析场地的群桩入岩情况,预测群桩的平均入岩高程,这对于选择桩基施工工艺和最终确认桩基方案的合理性具有积极的工程实际意义。

5结论

(1)工程实践中一般将施工勘察孔入岩视为桩基入岩,未能合理考虑场地溶蚀程度和桩径大小对群桩入岩情况的影响,故在很多情况下存在较大误差,这是导致工程实践中需要反复进行补充施工勘察的重要原因。

(2)群桩入岩概率模型合理考虑了场地桩径和溶蚀特征对桩基实际入岩情况的影响,能够合理反映场地群桩入岩概率的高程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3)群桩概率模型是基于场地勘察资料建立的,无需额外测试资料,数据来源丰富、廉价、工程针对性强,故易于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Cao Xianfa,Liu Zhikui,Li Hailing. Analysis on Rock Probability of Embedment Pile into Rock Mass for Pile Group at Building Sites in Karst Terrain[J]. Modelling,Measurement and Control B 86(2):452~466.

作者简介:

梁福顺(1985-),男,本科学历,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基础工程施工等工作。

论文作者:梁福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岩溶区嵌岩桩入岩率的高程分布特征分析论文_梁福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